Alois, R. (2000)。劉景聯,李薇蔓譯。風格問題: 裝飾藝術史的基礎。長沙市 :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Andrew, R.、Dave, M.著,史來姆工作室譯(2004)。大師談遊戲架構與設計理論。臺北市:上奇科技。
Andrew, R.、Ernest, A.著,胡為君、Billy譯(2003)。大師談遊戲設計。臺北市:上奇科技。
Andrew, R.、Ernest, A. (2003) 。大師談遊戲設計(初版)(譯者不詳)。臺北市:上奇科技。
Gombrich, E. H.著。范景中、楊思梁、徐一維譯(2000)。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沙市。
Mucha, S. (2005) . Alphonse Mucha. Frances Lincol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Mucha Foundation.
Victor, A.. Jana Brabcova-Orlikova, Anna Dvorak (1998) . Alphonse Mucha : the spirit of art nouveau. Alexandria, Va : Art Services International.
William, H.著,葉娟如譯(2005)。新裝飾藝術鑑賞入門。台北市:果實出版。
Pawpaw, P. 著,侯詠馨譯(2008)。漫畫有趣的色彩心理學一。台北縣:世茂出版。
大衛.佛萊曼(2004)。史萊姆工作室譯。大師談遊戲劇本與角色設定。臺北市:上奇科技。
王受之(1997)。世界現代設計。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吳蕙君(2007)。日本戀愛遊戲女性角色設計之髮型設計研究。南台科技大學 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陳鎧伊(2008)。現代與頹廢之美:比爾茲萊的女性形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尾澤直志(2002)。人物設計師5從美少女電玩學習人物的設計技巧(初版)。臺北市: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李永熾(1988)。世紀末的思想與社會。台灣純文學。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范曉惠(2004)。將意象轉化至造形構想方法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素霞(2005)。新藝術裝飾風格之創作與研究 ─以敦煌飛天造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洪麟風(1996)。克林姆魅力。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張欣榮(2002)。卡通角色外貌與性格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繼文(1999)。東北藝術對西方新藝術運動設計風格之影響探微。屏東師院學報,頁281-316。陳冠碩(2007)。裝飾風格在女性人物畫的意象表現。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陳筱芳(2006)。十九世紀末頹廢思潮下女性形象之探討:以比亞茲萊作品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童麗淑(2003)。裝飾性風格在人像插畫之應用創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楊琲儀(2004)。新藝術時期的風格分析及探討。圖文傳播藝術學報,頁167-182。瑞穗わか, 仁科仁著,楊季方、博碩文化編譯(2007)。CG動漫遊戲萌畫創作。臺北縣汐止市:博碩文化。
葉思義、宋昀璐(2004)。數位遊戲設計:遊戲設計知識全領域。臺北市:碁峰資訊。
榮欽科技(2003)。遊戲設計概論。碁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劉佩君(2004)。引領流行裝飾的新藝術。藝術觀點,頁83-87。蔡清暉(2006)。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之角色設計探討。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論文。
藍慧茹(2005)。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