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一、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Gustav Radbruch著,劉幸義譯,五分鐘法律哲學,中興法學,35期,1993年3月,第 79-84 頁。
2.申育誠,國際刑事法院之研究,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4期,2003年12月30日。3.江宜樺,臺灣的轉型正義及省思,思想5: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4.江如蓉、翁大鈞,探論戒嚴時期國家權力濫用行為,載: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5.江玉林,東德柏林圍牆士兵射殺事件之處理與借鏡與談稿,收錄於二二八事件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權與轉型正義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7年。
6.李建良,轉型不正義?─德國法院與歐洲人權法院關於「柏林圍牆射殺案」裁判的評析,2007年4月28日臺大法學院人權研究中心第二屆歐洲人權裁判研討會論文集。
7.李建良,為「笨總統」上一堂憲法實例課─1106圓山事件案─,臺灣法學雜誌,第117期,2008年12月1日。
8.李震山,憲法未列舉權利保障之理論與實踐,收錄於: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2007年。
9.吳志光翻譯,邊界圍牆守衛案裁定,收錄於: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九),臺北,司法院,2000年12月。
10.徐永明,追求臺灣的轉型正義,當代,2006年10月1日,第230期,第26頁以下。11.翁金珠,「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立法爭議與影響的研究,收於二二八事件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權與轉型正義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7年。
12.夏福樂,由奧地利的經驗探討臺灣的轉型正義,收於二二八事件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權與轉型正義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7年。
13.倪子修、吳祚丞,戒嚴時期處置叛亂犯之特別實體法及程序法,載: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14.陳美伶,臺灣二二八事件的「補償」與「賠償」?收錄於:第一屆臺韓人權論壇——政黨輪替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二二八基金會,2008年。
15.陳志龍,二二八事件屠殺行為的刑事法律責任,收錄於: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二二八基金會,2006年。
16.陳新民,國民「抵抗權」的制度與概念,收錄於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冊),臺北,元照,1999年。
17.陳顯武,東德柏林圍牆士兵射殺事件之處理與借鏡,收錄於二二八事件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權與轉型正義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7年。
18.莊春山,由人權與法律角度探討二二八屠殺事件究責問題與談稿,收錄於二二八事件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權與轉型正義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7年。
19.楊長鎮,雙重轉型與待完成的正義實踐,新世紀智庫論壇,2006年10月1日,第35期,第36頁以下。
20.葛祥林(Georg Gesk),德國納粹屠殺事件之處理與借鏡,收錄於二二八事件6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權與轉型正義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7年。
21.蔡清彥、陳志龍、張天欽、王永壯,戒嚴政治刑案與補償責任,法學叢刊,第181期,第126頁以下。22.劉幸義,由法治原則論動員戡亂法規的合法性,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1輯,1990年9月,第 29 - 62頁。23.劉幸義,政治與刑法的關係──由雷震案看幾項有關叛亂罪的問題,載:臺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論文集,臺北,1992年,第38頁。
24.劉幸義,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與實務批判(上)、(下),刑事法雜誌,38卷5期 ,1994年10月,第 41-86 頁;刑事法雜誌,38卷6期,1994年12月,第 13-58 頁。25.劉幸義,刑罰程度在刑法體系中的重要性──從槍械條例的修正談起,中國論壇,第19卷第10期,1985年2月25日,第44頁。26.蘇俊雄,轉型正義與刑法正義,中研院法學期刊,創刊號,第63頁以下。二、書籍(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1994年。
2.丘宏達,現代國際法,臺北,三民,1995年。
3.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東西德統一條約及國家條約之研析,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年。
4.李震山,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未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臺北,元照,2007年。
5.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臺北,元照,2001年。
6.呂亞力,政治學,臺北,三民,1999年10月,修訂3版。
7.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臺北,作者自版,1998年增訂6版。
8.林山田,刑法通論(下冊),臺北,作者自版,2008年10版。
9.林鈺雄,新刑法總則,臺北,元照,2006年9月。
10.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臺北,元照,2008年9月3版3刷。
11.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949年日內瓦公約及其1977年附加議定書的基本規則。
12.陳世宏等編,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2003年。
13.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下),臺北,作者自版,2006年9月3版。
14.張炎憲、黃秀政、陳儀深、陳翠蓮、李筱峰、何義麟,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二二八基金會,2006年。
15.張麗卿,刑法總則理論與實用,臺北,五南,2007年。
16.新臺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暴力與詩歌 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口述史III,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17.廖福特,歐洲人權法,臺北,學林,2003年。
18.漢斯.海因里希.耶賽克、托馬斯.魏根特著,徐久生譯,德國刑法教科書(總論),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19.德斯蒙德.屠圖著,江紅譯,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臺北,左岸文化,2005年。
20.璐蒂.泰鐸(Ruti G. Teitel)著,鄭純宜譯,變遷中的正義,臺北,商周,2001年。
21.賴澤涵等,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1994年。
三、碩士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王彥評,國際刑事法院常設化之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2.李雅麗,政府犯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3.羅詩敏,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四、網路文章(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1.馬英九,薪火相傳 任重道遠-永懷經國先生,2009年4月10日,http://www.cck.org.tw/me/me_article_m1.html,下載日期:2009年4月27日。
2.國際轉型正義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簡稱ICTJ),What is Transitional Justice? 參見http://ictj.org/en/tj/,下載日期:2009年3月29日。
3.國史館,雷震案簡介,參見http://www.drnh.gov.tw/www/page/C/ray/main4-1.htm,下載日期:2009年3月3日。
4.國史館,雷震大事年表-1988年,網路電子資料請參見http://www.drnh.gov.tw/www/page/C/ray/main4-1.htm,下載日期:2009年3月3日。
5.謝聰敏發言紀錄,「回復名譽」和「補償」當然不夠!「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平反記者會新聞稿,臺灣人權促進會主辦,2004年1月17日(星期六)上午10時,http://www.tahr.org.tw/site/active/2004.01.17.htm,下載日期:2009年4月24日。
6.韓毓傑,要制定「二二八究責條例」?荒謬!2008年1月3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2/3817,下載日期:2009年6月22日。
貳、外文文獻(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1.Annual Reports of the Inter-American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 (IACHR), 1985-1986, OEA/Ser.L/V/II.68, Doc. 8, rev. 1.
2.A/C.3/61/L.17.
3.E/CN.4/1990/13
4.E/CN.4/ 1998/53/Add.2.
5.E/CN.4/2004/88.
6.E/CN.4/2005/59.
7.E/CN.4/2005/SR.48.
8.E/CN.4/2005/102/Add.1.
9.E/CN.4/2006/91, 8 February 2006.
10.E/CN.4/Sub.2/1997/20.
11.E/CN.4/1435.
12.ECHR, case of Streletz, Kessler and Krenz v. Germany (2001).
13.ECHR, case of K. –H. W. v. Germany (2001).
14.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s 55/118, 57/105 and 57/161 and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1468 (2003), 1470 (2003) and 1606 (2005).
15.IACHR, Report No. 136/99, Case 10.488 Ignacio Ellacuría et al.
16.Press release SG/SM/9400 of 1 July 2004.
17.ST/SGB/1999/13.
18.“The rule of law and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conflict and post-conflict societies”, S/2004/16.
19.Christiane Wilke, The Shield, the Sword, and the Party: Vetting the East German Public Sector, in: Mayer-Rieckh, Alexander and Pablo de Greiff eds., JUSTICE AS PREVENTION: VETTING PUBLIC EMPLOYEE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