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06: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葉鳴
研究生(外文):HSU, YEH-MING
論文名稱:私壇的宗教療法與信眾的當事人觀點--以臺灣中部慈惠堂T壇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Believer
指導教授:賴亮郡賴亮郡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ng-chun L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進修部暑期社教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慈惠堂私壇宗教療法當事人觀點功利
外文關鍵詞:Ci-Hui-Tangprivate shrinereligious therapybeliev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私壇林立是台灣社會特有的宗教現象,也是被指為功利信仰的原因。然而已有研究指出,人們請求神示實則以求得健康福祐為多數。由此可知向私壇求助的信眾在現存社會處境的共同訴求,若由此訴求的滿足而視為功利似乎忽略了來自信仰者的當事人觀點。
慈惠堂信仰是一個以「靈驗治病」在台灣民間創發擴散的教派,由其擴散的迅速可見此教派符應了請示者於健康的需求。關於此教派的分布,拙稿比較學界與官方兩者所統計的廟堂數量懸差,發現私壇是慈惠堂教派散播的主要型式,但是在以往慈惠堂研究中卻始終未曾重視此類私人信仰場所。
因此,本文選定臺灣中部某慈惠堂私壇為研究主體,此壇透過乩身傳達母娘意旨,指導信眾以「鸞方」、「練身」療癒疾病,自成一獨特的宗教療法。信眾從中習得自體療癒的方法,並由個體的實踐,逐漸得母娘「開法」改善體質;因堅定信仰而往返多年的信眾也能「得法」,在道場助他人指壓練身,實異於多數民間宗教療法將病因歸諸於「得煞」,單憑「神力」符咒、祭解治病的醫療解釋與醫療歷程。
透過當事人觀點,本研究發現:一、T壇信仰者由其宗教療法的實踐,展現出自力與負責的疾病觀,並進一步發展利他行為,未必如一般所評只求利己的功利態度。二、由信眾向T壇求得另類療法的需求顯示,主流醫療體制的運作並未滿足他們的期待。必須強調的是,此項研究發現僅用以詮釋這間私壇的當事人觀點,並無意建立通則理論以類推至其他同類型的私人信仰場所。對於高度多元化的民間信仰而言,唯有藉由參與者自行言說其行動意涵,再透過研究者與言說者的交互詮釋,才能預期建立一較為平衡的研究觀點,盼為日後類似的論述提供不同的思考與觀察角度。
Abstract
The fact that private shrines are located everywhere in Taiwan is a unique religious phenomenon. Many people consider this to be a sign that the folk belief is utilitarian in nature. It has been shown in one study that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ho seek the deitie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三節 文獻回顧------------------------------------------7
第四節 研究方法------------------------------------------19

第二章 慈惠堂T壇的創立
第一節 慈惠堂概述 -------------------------------------32
第二節 T壇緣起 ----------------------------------------41
第三節 開壇濟世 --------------------------------------48
第四節 T壇信仰活動 ------------------------------------55
第五節 創生與傳承 -------------------------------------69

第三章 T壇的宗教療法
第一節 「辦事」歷程 ----------------------------------73
第二節 鸞方──食療湯方--------------------------------81
第三節 練身──指壓按摩與「氣」的流動------------------88
第四節 T壇的療癒 -------------------------------------95

第四章 T壇信眾的當事人觀點
第一節 「參與型」信眾之組成與入信歷程 ----------------103
第二節 靈驗言說 --------------------------------------115
第三節 靈的感應 ---------------------------------------122
第四節 靈意識的俗世轉化--------------------------------128
第五節 靈信仰的隱喻------------------------------------131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T壇宗教療法的實踐------------------------------135
第二節 信仰功利說的反省 ---------------------------------137
第三節 社會現況的反映與言說者的詮釋----------------------146

附錄
附錄一:信眾背景資料 --------------------------------------151
附錄二:訪談綱要 -----------------------------------------152
附錄三:拜 瑤池金母娘娘科儀 -----------------------------155

參考書目---------------------------------------------------156
一、專書
Bendix, Reinhard.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New York: Anchor Books,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2.
James William, The will to believe : and other essays in popular philosophy, New York : Longmans, Green, 1919.
Pascal Blaise, Pensees, London : Penguin Books, 1966.
Seidman, I. E.,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8.
丁仁傑:《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台北:聯經,2004)。
三采文化著:《疾病食療養生事典》(臺北,三采,2004)。
于康著:《實用膳食療養學》(北縣:新文京開發,2006)。
仇德哉:《臺灣廟神傳》(雲林:著者自印,1979)。
內政部:《全國寺廟名冊第二版》(內政部民政司,2004)。
尤格‧布雷希(Jörg Blech)著,李中文譯:《無效的醫療》(臺北縣新莊市:左岸文化,2006)。
王唯工著:《氣的樂章》(臺北市:大塊文化,2003)。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2002再版)。
古柏曼(Jerome Groopman)著,陳萱芳譯:《第二意見》(台北市:天下遠見,2002)。
古諦雷斯(Gustavo Gutierrez)著,柯毅文譯:《向全能者抗辯--論「約伯記」》(臺北市:雅歌,2000)
尼可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著,周怡君等譯:《社會的宗教》(臺北:商周,2004)。
布蘭特.寇特萊特(Brant Cortright)著,易之新譯:《超個人心理治療 : 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結合(Psychotherapy and spiri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05)。
田安然著:《神農本草經義理探要》(臺北,知音,2003)。
伊能嘉矩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全國寺廟整編委員會編:《全國佛剎道觀總覽--瑤池金母專輯(一)(二)(三)》(臺北市:樺林,1986)。
安卓.威爾(Andrew Weil, M.D.)著,陳玲瓏譯:《自癒力》(臺北市:遠流,2000)。
安瑪莉.柯賓(Annemarie Colbin)著,丁十、潘保基譯:《食物與治療》(臺北市:世界文物,1994)。
伯尼.西格爾(Bernie S. Siegel, M.D.)著,邵虞譯:《愛、醫藥、奇蹟》(臺北市:遠流,2000)。
余德慧等:《臺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臺北:心靈工坊,2006)。
佚名:《山海經》(臺北市:金楓,1987)。
吳清忠著:《人體使用手冊》(臺北:達觀,2006),三版。
吳惠巧:《臺灣宗教社會觀察》(臺北市:大元書局,2005)。
希克(John Hick)著,鄧元尉譯:《第五向度:靈性世界的探索(The fifth dimensi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spiritual realm)》(臺北:商周,2001)。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臺北:幼獅,1996)。
李亦園:《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臺北:立緒,1999)。
李安德(Lefebvre, Andre)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臺北:桂冠,1992)。
李承翰:《黑豆的健康療效》(臺北縣 : 世茂,2003)。
李南:《食療篇》(臺北,躍昇,1992)。
李建民主編,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2003)。
李建民主編,廖育群著:《醫者意也》(臺北:東大,2003)。
杜普瑞(Louis Dupre)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 a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religious attitudes)》(臺北:立緒,2006)。
阮昌銳:《莊嚴的世界》(臺北市:文開,1982)
依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0)。
林本炫:《宗教與社會變遷》(臺北:巨流,1993)。
林美容、王見川、周益民:《高雄縣教派宗教》(高雄:博揚,2000)。
林富士:《疾病的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2001)。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香,1988)。
林進源主編:《臺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臺北市:進源,2000)。
哈洛.布洛姆(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千禧之兆:天使、夢境、復活、靈知(Omens of millennium the gnosis of angels, dreams, and resurrection)》(臺北:立緒,2000)。
姜義華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禮記讀本》,(臺北:三民,1997)。
姜義鎮:《臺灣的鄉土神明》(臺北市:臺原,1995)。
姜憲燈編:《慈惠堂史--瑤池金母發祥三十週年紀念冊》(花蓮:聖地慈惠堂,1979)。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臺北:立緒,2001)。
施寄青:《看神聽鬼》(臺北:大塊文化,2004)。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歷史意象(Metahistory :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臺北市:麥田,1999)。
閃中雷編:《本草綱目1000問》(臺北縣 : 智林文化,2007)。
馬漢&阿爾林(MahanL. Kathleen & ArlinMarian T)著,馬漢等譯:《應用膳食療養學》(臺北:藝軒,2000)。
敏濤:《五穀雜糧健康治百病》(臺北市:新潮社,2006)。
莊德仁:《顯靈:清代靈異文化之研究--以檔案資料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
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1994,二版;1966,初版)。
郭維夏等著:《宗教與人生》(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2)。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2002)。
陳惠榮編:《證主聖經百科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5)。
傅世垣主編:《中醫大百科全書》(臺北:遠流,2002)。
勞瑞.杜西(Larry Dossey)著,吳佳綺譯:《超越身體的療癒》(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8)。
喻松青:《民間秘密宗教經典研究》(臺北市:聯經,1994)。
富育光, 郭淑雲:《薩滿文化論》(臺北市:臺灣學生,2005)。
彭運石:《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貓頭鷹,2001)。
斯塔.伯克(Starbuck, E. D.),楊宜音譯:《宗教心理學》(臺北:桂冠,1997)。
琴恩‧卡波(Jean Carper)著,文虹譯:《食療藥典》(臺北市:方智,1995)。
琴恩‧卡波(Jean Carper)著,李潔梅、黃瑞龍譯:《食物神奇療效小百科》(臺北,聯經,1996)。
黃中平:《以食治病》(臺北市:宇河文化,2005)。
黃文博:《臺灣信仰傳奇》(臺北市:協和,1989)。
黃志賢:《神祇列傳》(臺北市:全國寺廟整編委員會,1994)。
慈惠堂總堂編:《慈惠堂崇尚瑤池金母為主神》,1969。
楊腓利(P. Yancey)著,陳毓華譯:《無語問上帝》(臺北:校園,1992)。
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臺北:法鼓文化,1996)。
董芳苑:《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臺北:長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增訂版)。
焦大衛、歐大年(David K. Jordan, Daniel L. Overmyer)合著,周育民譯:《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The Flying Phoenix: aspects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
瑪克斯‧韋伯(Max Weber)著,康樂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臺北市:遠流,1989)。
雷可夫&詹森(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
廖育群:《岐黃醫道》(臺北:洪葉,1993)
榮格(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Man and his symbols)》(臺北:立緒,1999)。
趙安民:《常用食物巧治病》(臺北市:宇河文化,2006)。
歐陽英、侯昌明著:《歐陽英 蔬菜食療大全》(臺北,天下文化,2005)
鄭志明:《臺灣全志:社會志--宗教與社會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6)。
鄭振鴻:《臺灣常用食物療效180種》(臺北市:聯經,1998)。
蕭登福:《道教地獄教主--太乙救苦天尊》(臺北市:新文豐,2006)。
賴其萬:《話語、雙手與藥》(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6)。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79)。
瞿海源:《宗教與社會》(臺北:臺大,2002)。
瞿海源:《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第二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2)。
羅臥雲:《瑤命皈盤》(花蓮:法華山慈惠堂,1967)。
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顧賓編:《穆天子傳西征講疏》(臺北市:臺灣商務,1976)。

二、期刊
Ernst E, White A., “The BBC survey of complementary medicine use in the UK”, Complement Ther Med 8(Mar. 2000).
Secor, Eric R, et al., ”Bromelain exert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an ovalbumin-induced murine model of allergic airway disease“, Cellular Immunology 237/1 (Sep. 2005).
宋光宇:〈二十世紀臺灣的疾病與宗教〉,《佛光人文社會學刊》1,2001- 6。
林永根:〈漫談臺灣光復後的新興民間信仰與宗教〉,《臺灣文獻》37:1,1986-9。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3,2005-9。
林穗君:〈神壇對都市社區生活之影響--臺北市士林區德行里為例〉,《地理教育》21,1995- 6。
苑舉正(Jeu-Jeng Yuann):〈Sola Scriptura and Sola Experientia: A Methodological Analogy between Religion and Science〉,《哲學與文化》409,2008- 6.
夏伯嘉:〈宗教信仰與夢文化—明清之際天主教與佛教的主要探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言究所集刊,》76:2,2005-6。
張珣:〈民俗醫療與文化症候群〉,《歷史月刊》96,1996- 1。
張珣:〈婦女與醫療:對本土女療者的另類思考〉,《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11:2, 2001-4。
張珣:〈傳統醫療體系中的女病人〉,《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38,1996-6。
陳杏枝:〈臺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壇神廟〉,《臺灣社會學刊》31,2003- 12。
黃鈞亮:〈臺東縣卑南鄉民間信仰與廟宇神壇活動之探討〉,《臺東文獻》11,2005。
楊長苓:〈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一:訪談法(1)〉,《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6,2000-9。
劉宗迪:〈西王母神話的本土淵源〉,《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2:1,2004- 1。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調查表〉,《臺灣文獻》11:2,1960。
鄭志明:〈臺灣西王母信仰的文化意義〉,《鵝湖月刊》,27:6,2001-12。
儲湘君(Chu, Hsiang-chun),〈Job`s Undeserved Suffering vs. God`s Justice: 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the Book of Job(約伯的受難與神的正義:「約伯記」的解構傾向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3,1996-11。
羅彩娟:〈論漢族民間信仰的功利性〉,《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7:3,2005- 5。

三、專書論文
文榮光、林淑鈴:〈靈魂附身現象與心理治療〉,收入曾文星主編:《華人的心理與治療》(臺北:桂冠,1996)。
王志宇:〈儒宗神教與一貫道、慈惠堂三教派之比較〉《臺灣的恩主公信仰》(臺北市:文津,1997)。
王見川:〈慈惠堂與張天師〉,收入王見川、李世偉合著之《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2000)。
王銘銘:〈「朝聖」--歷史中的文化翻譯〉,收入張珣、葉春榮編:《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臺北市:南天,2006)。
佐佐木宏幹等著,李玲瑜譯:〈「治療」與「療傷」之間──與民俗宗教之關聯〉《心靈治療---信仰與精神醫學》(臺北:東大,1997)。
余光弘:〈宗教療癒與行動倫理:以北縣SH慈惠堂的靈媒系統為例〉,發表於「第一屆臺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暨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共同主辦(花蓮:國立東華大學,2003)。
余德慧:〈本土化的心理療法〉,收入楊國樞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下)》(臺北:遠流,2003)。
余德慧:〈從靈知象徵領域談哀傷抒解〉,收入氏著《臺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臺北:心靈工坊,2006)。
宋光宇:〈地獄遊記所顯示的當前社會問題〉,《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2)。
宋光宇:〈神壇的形成--高雄市神壇調查資料的初步分析〉,《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中國民族學會與漢學研究中心,1995)。
宋光宇:〈當前臺灣民間信仰的發展趨勢〉,收入氏著《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1995)。
宋光宇:〈試析四十年來臺灣宗教發展情形〉,收入氏著《宗教文化論文集(上)》(臺北: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
李亦園:〈民間寺廟的轉型與蛻變--臺灣新竹市民間信仰的田野調查研究〉,收入氏著《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立緒,1998)。
李亦園:〈宗教的社會責任〉,收入氏著《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立緒,1998)。
李亦園:〈現代化過程中之傳統儀式〉,《文化的圖像(下)》(臺北市:允晨文化,1992)。
紀爾茲(Clifford Geertz)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北,麥田,2002),第三章,〈從土著的觀點來看〉。
胡國楨:〈追尋更深皈依的存在主義者:約伯真正的形像〉,《輔大神學論集》59,1984。
胡潔芳:〈瑤池金母下凡來〉,收入李世偉編:《臺灣宗教閱覽》(臺北:博揚,2002)。
徐榮:〈慈惠堂簡介〉,收入廖靜寬編,林國雄校閱之《西王金母信仰與天山瑤池聖地之研究》(南投:慈惠堂,1992)。
徐榮:〈道教會與慈惠堂〉《道教選論》(南投:竹山慈惠堂,1986)。
崔玖、林麗美:〈臺灣民間食物養生的探討〉,收入張玉欣之《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1998)。
張家麟:〈當代臺灣新興宗教趨勢研究之分析〉,《當代臺灣宗教》(臺北:文景,2005)。
張珣:〈道教與民間醫療文化〉,《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張珣:《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香,1989)。
喬治˙福斯特(George M. Foster)著,陳華、黃新美譯:〈薩滿、巫醫和其它醫治者〉、〈非西方醫學體系的優點和缺點〉,《醫學人類學》(臺北:桂冠,1992)。
焦大衛、歐大年(David K. Jordan, Daniel L. Overmyer)合著,周育民編譯:〈臺灣慈惠堂的考察〉,《民間宗教 第一輯》(臺北市:南天,1995- 12)。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諸靈〉,《臺灣宗教論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
蔡維民:〈都市神壇問題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宗教論述專輯第六輯》(臺北:內政部,2004)。
鄭志明:〈臺灣宗教的神醫現象〉,收入氏著《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
鄭志明:〈臺灣瑤池金母信仰研究〉,《西王母信仰》(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
鄭志明:〈臺灣瑤池金母信仰研究〉,《臺灣民間宗教結社》(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鄭志明:〈臺灣瑤池金母信仰研究〉,《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1984)。
鄭志明:〈臺灣靈乩的宗教形態〉,《宗教論述專輯第六輯》(臺北:內政部,2004)。
鄭青萍:〈臺灣的西王母崇拜--花蓮「慈惠堂」的宗教現象〉,收入董芳苑編:《信仰與習俗》(臺南:人光,1994)。
鄭青萍:〈臺灣的西王母崇拜--花蓮「慈惠堂」的宗教現象〉,收入董芳苑編:《臺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臺北市:永望,1984)。
瞿海源:〈術數、巫術與宗教行為的變遷與變異〉,收入氏著《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1997)。

四、學位論文
丁念慈:《民間神壇「辦事」服務的社會與文化意涵:以北投永明宮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王秀婷:《一個女乩童的生活世界--從啟乩到冷爐的社會網絡發展》(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王雯鈴:《臺灣童乩的成乩歷程-以三重童乩為主的初步考察》(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朱慧雅:《松山慈惠堂的靈驗經驗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4),頁26。
胡潔芳:《慈惠堂的發展與信仰內涵之轉變》(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梅慧玉:《承繼、創造與實踐--綠島社會的乩童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許雅婷:《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經驗世界》(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立斌:《臺灣慈惠堂的鸞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4)。
陳藝勻:《臺灣童乩的社會形象與自我認同》(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彭榮邦:《牽亡--惦念世界的安置與撫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楊晨輝:《隱喻之哲學內涵》(嘉義: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熊道麟:《先秦夢文化探微》(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蔣美枝:《岡山慈惠堂信仰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蔡志華:《彌陀慈惠堂乩示活動之研究》(臺南: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蔡佩如:《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鄭雅心:《儀式象徵與地方感呈現--以溪州鄉成功村國姓宮關乩童儀式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五、網頁資料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Use Among Adults: United States, 2002.(http://www.cdc.gov/nchs/data/ad/ad343.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