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7: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雯婷
研究生(外文):Hsu,Wen-Ting
論文名稱:五部以臺灣傳統音樂素材而創作的箏樂作品分析-《架座》、《六月茉莉奇想曲》、《歌賦》、《駿馬》、《趣、夢、亂》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f Five Zheng Music composed with Taiwan traditional musical materials:Cases Study of "Construction","Fantasy of Jasmine in June","Fu-Descriptive poem","Gallant Horse","Delight Imagination Disorder"
指導教授:李秀琴李秀琴引用關係張儷瓊張儷瓊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Schu-ChiChang,Li-Chi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表演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7
中文關鍵詞:臺灣傳統音樂素材架座六月茉莉奇想曲歌賦駿馬趣夢亂
外文關鍵詞:Taiwan traditional musical materialsConstructionFantasy of Jasimine in JuneFu-Descriptive poemGallant HorseDelight Imagination Disord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97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當代箏樂在創作風格上,多元且多樣化,事實上這顯示了作曲者對「古箏」這樣一個帶有「傳統」意涵的符號有了新的概念與觀點,而從本文所關注的五種「臺灣傳統音樂素材」-北管、南管、臺灣民謠、歌仔戲與客家山歌中,也可發現五首作品呈現出五位作曲家對於具備傳統意涵的「箏樂語法」與「在地音樂素材」解讀不同,而在這雙向呈現「傳統」的軌道上,作曲家的目的,都是希望藉著「舊有」的媒介,來創造新的「箏樂語彙」。
因此,本研究從演奏者的角度,深入分析這五位作曲者如何藉由「創作手法」-陳述他們心中所認知的傳統。分別針對個人理念、作品本身與演奏詮釋等三方面進行深究,解讀作曲者對於在地音樂素材的理念與態度。

Contemporary Zheng music is multi-dimensional and diverse in its composition style, which in fact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mposers bring out a new concept and a new idea of “the Zheng”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tradition” in it. From the five major Taiwanese traditional music components focused on this article— Bei-Guan, Nan-Guan, Taiwanese folk songs, Taiwanese folk opera and Hakkas folk songs, we see that five composers have different translation toward the word “tradition”. Even so, the author hopes to build up a new Zheng music vocabulary based on “the old messages”.
This research, therefore, is going to analyze how the five composers use “the techniques” to deliver their concepts of the tradi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 performer. After award, the focus will be moved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personal belief, work itself and performance, which serves the purpose of interpreting the composers’ belief and attitude toward local music elements.

中文書目:
王耀華、劉春曙(1989)。《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
呂錘寬(2000)。《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呂錘寬(2004)。《北管古路戲的音樂》。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呂鈺秀(2003)。《臺灣音樂史》。台北:五南。
呂錘寬(2005)。《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北:五南。
李國俊(2004)。〈南管戲〉。《臺灣傳統戲曲》。台北:臺灣學生。
林谷芳(2000)。〈特有種與多樣性豐富多元的臺灣傳統音樂〉。《本土音樂的傳唱 與欣賞》。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胡泉雄(2001)。《臺灣客家山歌130》。台北:胡泉雄。
胡泉雄(1980)。《客家民謠與唱好山歌的要訣》。台北:育英。
卓聖翔、林素梅(1999)。《南管曲牌大全上集》。高雄 :串門南樂團。
黃體培(1983)。《中華樂學通論 第一編 樂史》。台北:文建會。
梁在平(1976)。《古箏獨奏曲》。台北︰中華國樂學會。
楊兆禎(1974)。《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台北:育英。
劉美菁(1999)。《歌仔戲概論》。台北:學海。
張炫文(1976)。《歌仔戲的音樂:臺灣鄉土之音》。台中:臺灣省教育廳交響樂團。
張炫文(1998)。《歌仔調之美》。台北:漢光文化。
張炫文(1982)。《臺灣歌仔戲音樂》。台北:百科。
張儷瓊(2003)。「論〈六月茉莉奇想曲〉之創作背景與結構內容〉」。《箏路瑣記 張儷瓊箏樂文集》。台北:學藝。
簡上仁(1998)。《臺灣福佬系民謠-老祖先的臺灣歌》。台北:漢光文化。

外文書目:
Eric Hobsbawn (1990).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p.1-14.
Rice Timothy (1987).Toward the Remodeling of Ethnomusicology, Ethnomusicology,
Vol.31,No.3:467-487.

碩博士論文:
葉娟礽(2004)。《臺灣現代箏樂作品分析研究~以六首非傳統五聲音階定弦的獨奏作品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
樊慰慈(2007)。「從《趣夢亂》的詮釋演繹,論演奏的色.戒(上)」。《北市國樂》,第233期,頁6-11。
樊慰慈(2007)。「從《趣夢亂》的詮釋演繹,論演奏的色.戒(下)」。《北市國樂》,第234期,頁2-5。

會議論文及報告書:
施清介(2004年10月)。《談《架座》箏三重奏之創作》。「臺灣箏樂創作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盧亮輝/樊慰慈(2004年10月)。《三疊:趣、夢、亂》。「臺灣箏樂創作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陳裕剛(2000年10月)。《回顧樂團歷年來演出作品之本土性-以北部國樂團為例》。「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樂譜:
汪照安(1991)。《駿馬》。
呂錘寬(2005)。〈哭調〉。《臺灣傳統音樂概論•歌樂篇》。台北:五南。
吳鳳章(2001)。〈八駿馬〉。《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 福建卷.上&;#20876;》。北京:人民。
施清介(2004)。〈架座〉。《臺灣箏樂創作之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施清介(2005)。《架座》。
許雅民(2005)。〈歌賦〉。《臺灣箏曲創作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台北:大陸。
張儷瓊(2002)。《六月茉莉奇想曲》。台北:學藝。
張炫文(1982)。〈七字調〉。《台灣歌仔戲音樂》。台北:百科文化。
張炫文(1998)。〈都馬調〉。《歌仔調之美》。台北:漢光文化。
樊慰慈(2007)。《趣、夢、亂》。台北:臺北市立國樂團。

網路:
作者未詳(2008年3月2日)。《天風海湧系列節目-兩岸歌曲閩南語展播》。http://big5.am765.com/zt1/ztfl/ypzt/minmusic/200708/t20070802_275390.htm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