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71.15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7 10: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彬榮
研究生(外文):Ping-Jung Chu
論文名稱:從總統權力論我國總統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兼論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criminal immunity and executive rights of president in terms of president’s power with the J. Y. Interpretation No. 627.
指導教授:林超駿林超駿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rederick Chao-Chu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碩士班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中文關鍵詞:憲法第五二條總統刑事豁免權國家機密特權行政特權權力分立總統權力政府體制
外文關鍵詞:No. 52 of the Constitutioncriminal indemnity right of the presidentstate secrets privilegeexecutive privilegeseparation of powerspowers of the presidentgovernment syste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9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主要在討論我國總統刑事豁免權及其所衍生之機密特權。首先界定我國憲法上總統的各種權力,並且檢視近年來,尤其是修憲過後我國總統權力在憲法上之變化、實務及學理上對於總統之各種權力與憲政體制之關係及重大關連。

之後回到主題「總統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之歷史、本旨探究,豁免權部分從文義上及制憲當初之總統制度背景為探討,提出各種可能之憲法思考面向,作為後續之探討,而機密特權部分因憲法過去無明文,則先從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推得「行政特權」,藉此是否可能衍生出所謂總統之「國家機密特權」的憲法根源。

而此問題過去我國實例不多,因此比較外國法而借鏡即有意義,本文嘗試提出法國、美國及德國三個主要國家為參考比較對象。法國法為近年所發生之席哈克案,並且就相關之該國法院判決及委員會決議得出心得;美國法則為總統豁免特權及行政特權等學說之先驅,早於制憲當初即存在於權力分立的核心價值當中,輔以近年的幾個著名例子,比方尼克森、柯林頓等人之討論;最後檢視我國憲法本文曾效法的德國制度,尤其是對於刑事程序上,對於總統之權力可能之衝擊。

又回到我國憲法實務之部分,除回顧釋字第三八八號解釋外,主要檢討對象為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本文從權力分立原則及總統權力的變化等各種面向為討論,檢討司法實務對於總統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之範圍是否已臻明確,並與國外之例證互為比較參考,最後希冀得出總統之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所可能不足之處,及將來或可藉由修憲而改進之處。
This research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criminal immunity right of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and its derived secret privilege. First of all, the paper defines the various powers of the president stated in the Constitution of Taiwan. Then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hanges and practices of the Taiwan president’s powers in the Constitu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also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sident’s different powers and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After that, the study goes back to the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y of the themes, “the criminal indemnity right” and “secret privilege” of the president. For the part of indemnity right, the study investigates its textual meaning and the background of presidential system when formulat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Different possible thinking facets of the Constitution are proposed for making subsequent investigation. As to the part of secret privilege, since there was no related proclamation written in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past, “special executive privilege” can somehow be induced from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 585. Based on “special executive privilege,” can it possibly derive the constitutional source of the so-called “state secret privilege” of the president?

In Taiwan the real examples of this problem were rare in the past. Therefore, it is meaningful for the paper to compare this problem with the related laws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take them as a reference of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ttempts to propose the laws of Franc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as the referential and comparative targets. For the laws of France, the case of Bernadette Chirac happened in recent years is an example proposed by the paper. The paper makes comments on the related judgments of the French court and the resolutions of the Committee. As to the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untry is the pioneer of the theories of the president’s indemnity right and executive privilege, which actually have long existed in the core value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ever since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was formulated.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about the cases of several famous presidents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Nixon, Clinton, and others. Finally, the paper reviews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the German system, which the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aiwan, particularly its criminal procedures once followed, on the powers of the president.

Going back to the real practice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aiwan, apart from recollecting the explanation of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 388, the paper mainly takes the explanation of Judicial Yuan Interpretation No. 627 as the review target, and discusses from different facets,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for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president’s powers. The paper reviews whether judicial practices have been clearly regulated in the area of the president’s criminal indemnity right and secret privilege. The paper compares the local situation with the foreign examples, and takes their cases for reference. Finally, it is hoped that the insufficient parts of the president’s criminal indemnity right and secret privilege of Taiwan can be found, and further improved through the rev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分析………………………………………………5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6

第二章 總統角色在中央政府體制中之再定位—以憲法上權力為出發……………………………………………………… 8
第一節 體制變遷與總統在憲法解釋上之關係……………………… 8
第一項 修憲前後政府體制之演變………………………………… 8
第一款 一九九八年之前修憲演變……………………………… 9
第二款 一九九八年後之數次修憲演變…………………………11
第二項 總統權力擴大或縮小………………………………………13
第二節 憲法下的總統權力……………………………………………14
第一項 實權與虛權…………………………………………………14
第一款 實權及學說見解……………………………………… 15
第三節 本章小結………………………………………………………27
第一項 憲法上之總統權力大小見解仍不一致……………………27
第二項 總統權力變動與中央政府體制有若干關聯………………28

第三章總統豁免權及行政特權、機密特權之初探…………29
第一節 總統刑事豁免權之本質……………………………………29
第一項 國家元首、總統與行政權………………………………29
第二項 我國制憲歷史探源………………………………………31
第三項 總統刑事豁免權之判斷標準……………………………33
第一款 元首保障範圍之界定…………………………………33
第一目 主觀範圍界定—總統本人…………………………33
第二目 客觀範圍界定—職務行使…………………………35
第三目 不受訴究之意義初探………………………………35
第四目 小結…………………………………………………37
第四項 總統刑事豁免權的歷史背景……………………………37
第一款 王權或威權的傳統……………………………………37
第五項 總統刑事豁免權之法理基礎……………………………38
第一款 平等權理論之牴觸?…………………………………38
第一目 平等權之意義………………………………………38
第二目 大法官解釋對於平等權之審查標準………………39
第三目 與總統刑事豁免權是否牴觸?……………………40
第二款 元首之司法優遇理論…………………………………41
第三款 總統豁免權正當性之質疑……………………………42
第六項 總統豁免權之類型及範圍………………………………43
第一款 訴訟類型上之豁免—刑事v.民事責任………………43
第二款 客觀範圍—任期中v.卸任後…………………………47
第二節 總統之行政特權與國家機密特權…………………………47
第一項 機密特權、行政特權等名詞辯義……………………… 47
第二項 我國「行政特權」之演進—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之闡釋…………………………………………………………50
第三項 判斷標準—再論行政特權的憲法基礎…………………51
第四項 小結………………………………………………………52

第四章 外國法之借鏡—法、美、德等國總統刑事豁免權及
機密特權之適用…………………………………… 53
第一節 比較法之目的與對象選擇…………………………………53
第二節 法國…………………………………………………………53
第一項 法國憲法演變……………………………………………54
第一款 略述……………………………………………………54
第二款 憲法規定—法國第五共和憲法第六八條……………54
第二項 憲法委員會的決議—第98-408號決議………………55
第一款 國際刑事法庭條約違憲審查…………………………55
第二款 憲法委員會第98-408號決議……………………… 56
第三項 實務演變—席哈克案後的實務發展……………………56
第一款 席哈克案之發生事由…………………………………56
第二款 本案中法國最高法院之意見…………………………58
第四項 艾弗希爾委員會報告及研議中的憲法修正草案………60
第五項 元首的國家機密特權……………………………………62
第六項 小結………………………………………………………62
第三節 美國…………………………………………………………63
第一項 憲法演變及早期案例發展………………………………64
第二項 尼可森水門案(United States v. Nixon 1974)………68
第一款 發生事由及爭點………………………………………68
第二款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見解……………………………69
第三項 尼克森民事損害賠償案(Nixon v. Fitzgerald 1982 )……………………………………………………72
第一款 發生事由及爭點………………………………………72
第二款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見解—高度分裂的五比四……72
第四項 柯林頓案(Clinton v. Jones 1997)……………………74
第一款 發生事由及爭點………………………………………74
第二款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之見解……………………………74
第五項 小結………………………………………………………75
第四節 德國…………………………………………………………76
第一項 君主立憲時期……………………………………………76
第二項 威瑪憲法時期……………………………………………76
第三項 基本法時期………………………………………………78
第一款 議員豁免權之概念、目的及性質……………………78
第二款 禁止未經國會同意之訴究與押捕……………………79
第三款 豁免權之個別性………………………………………81
第四款 如何準用至總統身上…………………………………82
第五款 評析:交由國會決定之憲法政策妥適性……………82
第六款 與總統彈劾權之關係…………………………………82
第七款 不到庭作證特權………………………………………83
第八款 拒絕證言權……………………………………………84
第四項 小結……………………………………………………84
第五節 世界各國均會面臨之問題…………………………………84

第五章 總統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之司法審查—兼評釋字第六二七號解……………………………………… 86
第一節 從我國實務出發………………………………………… 86
第一項 我國實務上之演變一:釋字第三八八號解釋…………86
第一款 釋字第三八八號解釋之事由…………………………86
第一目 本案聲請事由………………………………………86
第二目 聲請釋憲理由及爭點………………………………86
第二款 解釋文及理由書………………………………………87
第三款 釋字第三八八號解釋評…………………………… 88
第四款 小結……………………………………………………91
第二項 我國實務上之演變二: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91
第一款 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之事由…………………………91
第一目 本案聲請事實及聲請事由…………………………91
第二目 總統府釋憲聲請理由及爭點………………………93
第二款 解釋文及理由書………………………………………94
第一目 就刑事豁免權之闡釋………………………………95
第二目 就國家機密特權之闡釋……………………………97
第三款 小結……………………………………………………99
第二節 再探總統刑事豁免權及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 100
第一項 本號解釋力有未逮之處……………………………… 100
第一款 未闡明總統刑事豁免權之適用範圍與保障強度… 100
第二款 未檢討總統的刑事責任制度及豁免權的本質…… 101
第三款 預留給立法機關的模糊空間……………………… 102 第二項 界定權力分立案件之解釋方法…………………………… 102
第一款 大法官應將案件類型化…………………………… 102
第二款 權力分立案件適度「定性」有助於將來之憲法解釋及憲政發展…………………………………………… 103
第三項 本號解釋程序爭議問題提出………………………… 104
第一款 總統提出釋憲的正當性…………………………… 104
第二款 大法官不受理的理由……………………………… 105
第四項 豁免權範圍界限論—界定寬或廣之豁免權…………106
第一款 程序上之障礙……………………………………… 106
第二款 豁免權之範圍……………………………………… 107
第一目 刑事程序之態樣………………………………… 107
第二目 涉及何種刑罰之犯罪行為才會影響總統權力?……………………………………………… 108
第三目 違反刑事豁免權之法律效果—喪失證據能力?
……………………………………………………109
第五項 行政特權與刑事程序中之強制處分之關係………… 111
第一款 對人、對物之強制處分……………………………111
第二款 法院如何判斷行政特權—司法權與總統職權之界限………………………………………………… 111
第三款 執行實務層面…………………………………… 113
第六項 機密之提出公開與總統權力之關係………………… 114
第一款 資訊公開法制與總統權力………………………… 114
第二款 誰有解密權力—前後任總統之爭議?…………… 114
第三節 司職總統層級司法案件之追訴機關評議……………… 116
第一款 (刑事)追訴機關………………………………………116
第一目 最高法院檢察署設特別偵查組…………………… 116
第二目 大法官未提及特偵組是否違憲…………………… 116
第二款 審判機關……………………………………………… 118
第一目 特設法院之可能…………………………………… 118
第三款 小結—是否影響總統權力…………………………… 119

第六章 結論及展望……………………………………… 120
第一節 結論………………………………………………………120
第二節 展望………………………………………………………121
參考文獻……………………………………………………124
參考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1. 朱汯源,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朱汯源主編,中華科技整合研究會合編,2000年9月。
2. 李念祖,司法者的憲法,五南,2001年1月。
3.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08年9月。
4. 李念祖編著,案例憲法II(下)人權保障的程序,三民,2008年1月。
5. 李鴻禧,李鴻禧憲法教室,元照,1999年11月。
6.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2003年4月。
7. 法治斌,法治國家與表意自由:憲法專論(三),正典,2003年6月。
8.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2005年9月。
9.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二),三民,1993年8月。
10.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三),三民,1993年8月。
11.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元照,2003年。
12. 林超駿,超越繼受的憲法學,元照,2006年8月。
13. 周志宏、許志雄、陳銘祥、蔡宗珍、蔡茂寅,現代憲法論,元照,2008年10月。
14. 胡佛,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三民,1998年7月。
15. 翁岳生,法治國的行政與司法,元照,1994年。
16.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家行政,元照,2007年1月。
17. 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一),元照,2006年8月。
18. 許宗力,法與國家權力(二),元照,2007年1月。
19.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元照,1990年。
20.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自版,2001年9月。
21. 陳新民,法治國家原則之檢驗,元照,2007年7月。
22. 陳慈陽,憲政體制與法治國家—憲法學基礎理論四,翰蘆,2007年3月。
23. 程明修,國家法講義(一)憲法基礎理論與國家組織,新學林,2006年10月。
24. 張君勱,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灣商務,1971年。
25. 湯德宗,權力分立新論(卷一),元照,2005年4月。
26.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自版,2003年。
27. 黃維幸,務實主義的憲法,新學林,2008年10月。
28. 黃俊杰,國家緊急權之歷史經驗,傳文文化,1997年7月。
29. 黃俊杰,言論免責權,傳文文化,1998年12月。
30. 黃俊杰,法治國家之國家緊急權,元照,2001年3月。
31. 黃錦堂,行政組織法論,翰蘆出版,2005年5月。
32. 董翔飛,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自版,1994年9月。
33. 葉俊榮,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元照,2003年2月。
34. 葉俊榮主編,法治的開拓與傳承翁岳生教授的公法世界,元照,2009年1月。
35. 楊智傑,總統不該做的7件事,達人館,2006年9月。
36. 劉嘉甯,法國憲政共治之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37. 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法學續論,三民,1999年。
38. 薩孟武,政治學,三民,1996年。
39. 繆全及編,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憲法篇,國使館印行,1989年6月。
40. 蕭文生,國家法(I)國家組織篇,元照,2008年6月。
41. 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編印,世界各國憲法大全,第四冊,1996年。

(二)譯書
1. 阿部照哉等編著,周宗憲譯,許志雄審訂,憲法(上)—總論篇、統治機關篇,元照,2004年12月。
2. 蘆部信喜著,李鴻禧譯,憲法,月旦,1995年11月。
3. 蔡墩銘譯,德日刑事訴訟法,五南,1993年7月。
4. 司法院編印,美國聯邦為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IV),司法院,2003年9月。
5. 司法院編印,美國聯邦為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V),司法院,2005年12月。

(三)專書論文
1. 李念祖,「憲政發展中我國總統權力的演變」,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高朗、隨杜卿主編,韋伯文化,2002年7月。
2. 李建良,「面對中華民國憲法—思索台灣憲改之路」,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五輯,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7年3月。
3. 李俊俋,「國會人事同意權之探究」,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2007年9月。
4. 法治斌,「司法審查中之平等權:建構雙重基準之研究」,法治國家與表意自由:憲法專論(三),正典,2003年6月。
5. 吳東野,「德國聯邦總統的權力與角色」,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高朗、隨杜卿主編,韋伯文化,2002年7月。
6. 林子儀,「憲政體制與機關爭議之釋憲方法論憲政體制問題釋憲方法之應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審理權力分立案件之解釋方法」,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2002年9月。
7. 林明昕,「憲政改革基本原則的幾點思考」,主權、憲法與台灣的未來,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主編,元照,2006年1月。
8. 林超駿,「如何繼受美國憲法上之憲法解釋理論,以強化大法官釋憲功能」,憲法解釋理論與實務第三輯,中央研究院社科所,2002年9月。
9. 陳淳文,「中央政府體制改革的迷思與展望」,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五輯,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7年3月。
10. 徐正戎,「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新探」,當代公法新論(上),元照,2002年7月。
11. 黃錦堂,「論當前的行憲政策與憲法解釋」,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五輯,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7年3月。
12. 程明修,「論總統之刑事豁免權」,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2007年9月。
13. 葉俊榮,「從全球憲法變遷的趨勢看台灣憲政改造的定位」,行政院研考會主編,憲政方向盤,2006年4月。
14. 廖達琪、許家豪,「總統擴權現象的探討」,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高朗、隨杜卿主編,韋伯文化,2002年7月。
15. 廖元豪,「論立法院調查權的界限與範圍」,陳榮傳主編,國會調查權的理論與實踐,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2006年7月。
16. 蔡志方,「資訊不公開—我國國防機密法制之研究」,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元照,2004年5月。
17. 蔡宗珍,「從總統的憲政角色看我國憲政體制改革之選擇」,葉俊榮、張文貞主編,新興民主的憲政改革,元照,2008年7月。
18. 蔡宗珍,「關於威瑪憲法的幾點思考」,當代公法新論(上),元照,2002年7月。
19. 蘇永欽,「總統的選擇」,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高朗、隨杜卿主編,韋伯文化,2002年7月。

(四)期刊
1. 王思為,「總統之刑事豁免權與司法優遇原則—從法國經驗談起」,月旦法學雜誌,140期,2007年1月。
2. 石之瑜,「總統權力的文化意涵」,理論與政策,15卷4期,2001年12月。
3. 汪平雲,「國務機要費案違憲的核心問題」,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007年3月。
4. 汪平雲,「維持總統憲政地位與司法公信力的關鍵時刻」,新世紀智庫論壇,2006年12月。
5. 李復甸,「司法正義與民主政治」,台灣民主季刊,4卷3期,2007年9月。
6. 李惠宗,「立法院行使調查權應有的法制設計—從釋字五八五號解釋出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8期,2006年1月。
7. 李惠宗,「總統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之研究—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47期,2007年8月。
8. 李建良,「論立法裁量之憲法基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47期。
9. 李建良,「總統刑事豁免權與國家機密特權釋憲案說明會意見書」,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8期,2007年9月。
10. 沈有忠,「德國威瑪共和的憲法:一個半總統制的個案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24期,2006年。
11. 林素鳳,「我國政府資訊公開法制初探」,月旦法學雜誌136期,2006年9月。
12. 林昱梅,「總統之罷免與彈劾」,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
13. 林輝煌,「論公務秘密之刑事拒絕供證—比較法之觀點(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62期,2004年9月。
14. 林輝煌,「論公務秘密之刑事拒絕供證—比較法之觀點(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63期,2004年10月。
15. 周志宏,「司法獨立與民主轉型」,台灣民主季刊,4卷3期,2007年9月。
16. 吳志光,「德國國會同意權行使之制度探討」,全國律師,7卷9期,2003年9月。
17. 吳志中,「法國憲法之豁免權與國家元首」,臺灣國際研究季刊,3卷1期,2007年3月。
18. 施正峰,「罷免╱彈劾總統、行政豁免權、以及國家機密權」,台灣國際研究季刊,3卷1期,2007年3月。
19. 徐正戎,「左右共治」憲政體制之初探—兼論法、我兩國之比較,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0卷1期,2001年1月。
20. 徐正戎,「閣揆角色的受限或突破—政黨輪替後我國行政院院長與總統互動之研究」,台灣民主,2006年3月。
21. 徐正戎,「總統刑事豁免權釋憲案說明書—從法國相關規定與實務見解談起」,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7期,2007年8月。
22. 徐正戎,「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評釋:一個未定全功的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48期,2007年9月。
23. 許志雄,「從比較憲法觀點論『雙首長制』」,月旦法學雜誌,26期,1997年6月。
24. 許慶雄,「國家機密與總統豁免權」,臺灣國際研究季刊,3卷1期,2007年3月。
25. 許澤天,「總統之刑事豁免權與證人特權—德國法啟示」,月旦法學雜誌,142期,2007年3月。
26. 許昭元,「論行政特權—以美國法為借鏡—(上)」,憲政時代,33卷1期,2007年7月。
27. 許昭元,「論行政特權—以美國法為借鏡—(下)」,憲政時代,33卷2期,2007年10月。
28. 陳英鈐,「民主鞏固與違憲審查—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的困境」,月旦法學雜誌,125期,2005年10月,頁76。
29. 陳淳文,「論法國憲法委員會違憲審查決定之拘束力」,憲政時代,28卷4期,2003年3月。
30. 陳淳文,「總統的人事權(一)—提名權」,月旦法學教室,12期,2003年10月。
31. 陳淳文,「總統的人事權(二)—任命權」,月旦法學教室,15期,2003年12月。
32. 陳愛娥,「大法官憲法解釋權之界限—由功能法的觀點出發」,憲政時代,24卷3期,1998年12月。
33. 陳愛娥,「我國現行憲法下總統角色的定位—單純國家統一的象徵或真正的政府首長﹖」,新世紀智庫論壇,16期,2001年12月。
34. 陳愛娥,「關於碩士論文寫作的幾點建議」,月旦法學教室,試刊號,2002年10月。
35. 陳愛娥,「繼受法國家中的法比較—以憲法解釋作為觀察對象」,月旦民商法雜誌,4期,2004年6月。
36. 陳愛娥,「憲法解釋、立法與普通司法的權限互動: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以司法院大法官的論述方式為檢討重點」,月旦法學教室,148期,2007年9月。
37. 陳新民,國會調查權的理論與實踐(二),各國國會調查權發展之經驗與比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9期,2006年2月。
38. 陳耀祥,「論總統彈劾案由司法院大法官審理之憲政意義」,台灣民主季刊,3卷1期,2006年3月。
39. 黃昭元,「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台大法學論叢,27期2卷,1998年1月。
40. 黃昭元,「美國總統與國會的權力平衡:分離又分享的伙伴關係」,當代雜誌,161期,2001年1月。
41. 黃維幸,「總統刑事豁免權的比較研究—兼評大法官會議第六二七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48期,2007年9月。
42. 黃錦堂,「論立法院之預算審議權—評釋字第三九一號解釋並兼論司法院大法官應有功能定位與解釋立場」,台大法學論叢,27期3卷,1998年4月。
43. 黃國昌,「美國法上總統之豁免權與密匿特權」,月旦法學雜誌,140期,2007年1月。
44. 湯德宗,「立法裁量之司法審查的憲法依據」,憲政時代,26卷2期,2000年10月。
45. 程明修,「基本權拋棄」,月旦法學教室,35期,2005年9月。
46. 程明修,「總統之刑事豁免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7期,2006年10月。
47. 楊雲驊,「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與刑事訴訟程序」,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7期,2007年8月。
48. 詹鎮榮,「總統對『違憲法律』之拒絕公布權?」,月旦法學教室,46期,2006年8月。
49. 詹鎮榮,「半總統制下政府雙重信任基礎之維繫與難題—以威瑪經驗為借鏡」,月旦法學雜誌,108期,2004年5月。
50. 廖元豪,「論立法院調查權的界限與範圍—釋字第五八五號解釋與美國經驗的參照—」,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8期,2006年1月。
51. 廖元豪,「平等權:第一講 憲法平等權之意義」,月旦法學教室,68期,2008年1月。
52. 劉幸義,「總統的『刑事豁免權』並非免除刑事責任」,黑白新聞週刊,109期,1995年11月5日。
53. 劉幸義,「總統應提出釋憲案,法官應避免枉法裁判」,台灣國際研究季刊,3卷1期,2007年3月。
54. 劉文仕、郭豫珍,司法豁免權之理論與實踐,立法院院聞第19卷第12期,第19卷,第20期,1991年。
55. 葉俊榮,「憲政的上升或沈淪:六度修憲後的定位與走向」,政大法學評論,69期,2002年3月。
56. 鄒念祖,「美國國會彈劾柯林頓總統個案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8卷5期,1999年5月。
57. 蔡茂寅,「國務機要費與特別費事件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42期,2007年3月。
58. 蕭文生,「總統」,月旦法學教室,29期,2005年3月。
59. 顏厥安,「憲法文本與中央政府體制」,月旦法學雜誌,61期,2006年6月。
60. 蘇永欽,再論司法權的分權問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程序法上的商榷,月旦法學雜誌,148期,2007年9月。

(五)研討會論文
1. 翁岳生,「憲法的維護者—省思與期待」,第六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暨釋憲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中研院主辦,2008年1月11日至12日。
2. 陳淳文,「論元首的豁免權與國家機密特權—釋字627號解釋評析」,第六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暨釋憲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中研院主辦,2008年1月11日至12日。

(六)學位論文
1. 呂啟元,「國家元首刑事豁免權之研究—兼論釋憲第三百八十八號解釋」,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2. 吳仕騏,「獨立檢察官與獨立檢察制度」,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3. 黃承哲,「中、美總統權力之研究:從政治與社會權力之觀點」,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4. 蔡德倫,「美國法上行政特權之研究—兼論我國法制與實務」,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5. 蘇子喬,法國第五共和與台灣當前憲政體制之比較:動機.結構與結果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七)網路資料
1. 李鴻禧,「憲法第五十二條之憲政真義—兼論國務機要費之訴追—」,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nov/16/today-o2.htm
2. 新臺灣新聞週刊,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464
3. 宋陳密會報導,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600001,00.html
4. 柔性政變報導,
http://www.cdnnews.com.tw/20080606/news/zyxw/733760002008060520304150.htm
5. 席哈克擔任輔助證人報導,
http://china.donga.com/big/srv/service.php3?biid=2007072105438
6. 馬英九將國務機要費相關資料解密,
http://www.taiwanus.net/news/show.php?id=19703

(八)網路搜尋
1. Yahoo新聞,http://tw.news.yahoo.com/
2. 立法院國會資料庫,http://npl.ly.gov.tw/do/www/homepage
3.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4.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

二、英文文獻
1. Amar, Akhil Reed & Katyal, Neal Kumar: EXECUTIVE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THE NIXON AND CLINTON CASES, 108 HARV. L. REV.701, 708-715, 1995
2. Amar, Akhil Reed: NIXON'S SHADOW, 83 Minn. L. Rev. 1405-1420, May1999.
3. Olson, Keith W., Watergate: The Presidential Scandal that Shook America.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03)
4. Rozell, Mark J.: EXECUTIVE PRIVILEGE AND THE CLINTON PRESIDENCY: RESTORING BALANCE TO THE DEBATE OVER EXECUTIVE PRIVILEGE: A RESPONSE TO BERGER, 8 Wm. & Mary Bill of Rts. J. 541-582, 2000.
5. Tribe, H. Laurence: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753-783 (3rd ed. Vol. 1,2000).

三、判決
(一)本國
1. 大法官會議解釋
大法官會議解釋第三八八號,司法院(1995.10.27)。
大法官會議解釋第六二七號,司法院(2007.6.15)。
2. 普通法院判決
臺灣台北地方法院93年度訴字第5048判決。
臺灣台北地方法院93年度重訴字第584判決。

(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
1. United States v. Burr, 25 F. Cas. 187(1807).
2. United States v. Nixon, 418 U.S. 683(1974).
3. United States v. John Mitchell et al., 377 F.Supp. 1327(1974).
4. United States v. Fromme 405 F. Supp. 578(1975)
5. Nixon v. Fitzgerald, 457 U.S. 731(1982)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 王思為,「總統之刑事豁免權與司法優遇原則—從法國經驗談起」,月旦法學雜誌,140期,2007年1月。
2. 1. 王思為,「總統之刑事豁免權與司法優遇原則—從法國經驗談起」,月旦法學雜誌,140期,2007年1月。
3. 2. 石之瑜,「總統權力的文化意涵」,理論與政策,15卷4期,2001年12月。
4. 2. 石之瑜,「總統權力的文化意涵」,理論與政策,15卷4期,2001年12月。
5. 3. 汪平雲,「國務機要費案違憲的核心問題」,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007年3月。
6. 3. 汪平雲,「國務機要費案違憲的核心問題」,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007年3月。
7. 4. 汪平雲,「維持總統憲政地位與司法公信力的關鍵時刻」,新世紀智庫論壇,2006年12月。
8. 4. 汪平雲,「維持總統憲政地位與司法公信力的關鍵時刻」,新世紀智庫論壇,2006年12月。
9. 7. 李惠宗,「總統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之研究—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47期,2007年8月。
10. 7. 李惠宗,「總統刑事豁免權及機密特權之研究—大法官釋字第六二七號解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147期,2007年8月。
11. 8. 李建良,「論立法裁量之憲法基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47期。
12. 8. 李建良,「論立法裁量之憲法基礎」,臺北大學法學論叢,47期。
13. 11. 林素鳳,「我國政府資訊公開法制初探」,月旦法學雜誌136期,2006年9月。
14. 11. 林素鳳,「我國政府資訊公開法制初探」,月旦法學雜誌136期,2006年9月。
15. 12. 林昱梅,「總統之罷免與彈劾」,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