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大丸子(2000)。從棄保效應談集體意識 。東海岸評論,141, 36-37。王怡如(2008) 。伯恩斯坦的符碼理論與其對教育的啟示 。教育研究(高師),16, 211-222。王冠棋(2007)。臺北之家誰的家?--臺灣電影全球在地化的軌跡。地理研究,46,81-103。王泰俐(2003)。網路政治傳播的互動效果。選舉研究,10:2, 93-134。王津平(2007)。臺灣愛國主義傳統與國家和平統一。海峽評論,193, 31-33。王曉波 (2004)。「白色恐怖」與臺灣愛國主義傳統--兼論當前臺灣愛國主義的歷史任務 。海峽評論,167,55-58。中國文藝年鑒編輯委員會編(1966)。中華民國五十五年.中國文藝年鑒.一九六六,臺北:平原出版社。
中華民國年鑒社編(1951)。中華民國年鑒 民國四十年,臺北:中華書局。
毛鑄倫(2007)。思索臺灣戒嚴解嚴史。海峽評論,200,頁55-57。向陽(1994)。打開意識形態地圖—回看戰後臺灣文學傳播的媒介運作,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吳有能(2004) 。臺港華語電影類型的發展及其意義。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3,17-70。吳靜慧(2003)。從媒體霸權到文化霸權 。Taiwan News 財經.文化週刊,109, 78-79。李天任、藍莘(1998)。大眾媒體研究。Roger D. Wimmer, Joseph R. Dominick,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臺北:亞太。
李天鐸(1997)。臺灣電影、社會與歷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李春旺(2001)。性騷擾與國際企業:文化多元性與文化霸權主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3, 53-60。李家沂(2001)。積極投入 跨越霸權心結--從諾貝爾文學獎看歐美文化霸權 。文化視窗,35,20-23。李瞻(1992)國際傳播。第三版,臺北:三民。
汪琪、鍾蔚文(1998)。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第二版),臺北:臺灣東華。
林文益(2001)。政治傳播學。Brian McNair,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臺北:風雲論壇。
林堅、楊安義編著(2000)。傳媒造勢。北京:北京郵電大學。
林謙宏(2004)。以葛蘭西的文化霸權分析國民黨的中國化與民進黨的本土化運動 。教育社會學通訊,56, 12-17。胡正榮(1997)。傳播學總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夏桐(2008)。「民主臺灣」的戒嚴恐怖。海峽評論,205,頁8。莫乃滇(2006)。戒嚴時期的電視媒體。傳記文學,88:1=524 ,頁99-103。
馬立群(2006) 。從影像的真實性來探討壹週刊的報導與社會上的符碼意義。中華印刷科技年報,03, 342-348。海峽評論編輯部 (2007)。堅持繼承臺灣愛國主義傳統--記『海峽評論》出刊200期慶祝會 。海峽評論,201,57-61。
陳水源(2000)。臺灣歷史的軌跡(上、下冊),臺北:晨星出版。
陳顯武(2007)。法律的政治分析--論戒嚴時期的政治刑法。國家發展研究,6:2,頁155-169。陳耀竹,張桂綸(2005)。臺灣電影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6:1,81-98。陸幸福(2007)。中央集權、地方分權與愛國主義:托克維爾的睿識[評『論美國的民主』 by Alexis de Tocqueville,董果良譯]。二十一世紀,101, 134-140。梁秉鈞(2008)。電影空間的政治--兩出五○年代香港電影中的理想空間。政大中文學報,9,55-68。
許極燉(2002)。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彭國能(2008)。從戒嚴到解嚴--對於我國刑事法律發展的影響。全國律師,12:3,頁17-24。彭懷恩(1999)。傳播與社會Q&A。臺北:風雲論壇。
〔英〕詹約爾原著,黃丘隆、結構群譯著(1989),葛蘭西—「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鼻祖,臺北:萬裏書攤。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臺北:萬象圖書,1994,頁147、169~170。
黃英雄(2008)。從八個方向看電影:電影與觀衆之間的關係 。美育,165,4-15。黃庭康(2001)。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教育社會學通訊,28, 7-9。黃智誠,李少南(2003)。香港的政治傳播研究 。新聞學研究,74, 1-17。楊雅喆口述,朱皓如採訪撰文(2008)。人情好味道釀出好電影 。臺北畫刊,490,5。
教育部教育年鑒編簒委員會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鑒,臺北:正中書局。
張子靜、季季,《我的姐姐張愛玲》,臺北:印刻,2005,頁183。
張聲肇(2003)。穿上美國制牛仔褲反美!以多元文化檢視美國文化霸權主義。新聞大舞臺, 16-19。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元智(2008)。凝聚集體意識的公共意象--法國奧爾良的貓 。藝術家,66:2=393, 194-201。鄭弼儀(2000)。從「全球化」看兩岸電影--兼論電影之大眾傳播特色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6:6,73-83。劉心皇編著(1995)。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
劉立行(2004)。邁向數位匯流時代下的臺灣數位電影發展--以結構功能論及整體數位電視情境為分析架構。圖文傳播學報,4,21-39。劉繼南、周積華、段鵬等著(2002)。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國際關係的新視角。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顏淑華,魏嘉男,李慧文(2008)。關於文化霸權與臺灣文學研究的一個考察。航空技術學院學報,7:1 , 339-344 。藍博洲(1993)。白色恐怖 The White Terror,臺北:揚智文化。
梅花 (1976)-中文電影資料庫
《歷屆金馬獎得獎名單》,臺北金馬影展
《風櫃鬥的梅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梅花劇照特展 昨在人人揭幕」,《聯合報》第七版,1976年1月6日。
「電影梅花意義深遠 蔣院長向國人介紹」,《聯合報》第九版,1976年3月3日。
「我代表團昨飛美 將參加哥國影展」,《聯合報》第九版,1976年3月16日。
國家電影資料館
政治傳播與電影相關著作
政治傳播與電影相關期刊文章
政治傳播與電影相關報導
二、英文部分
Abbas Malek (1997) , News Media andForeign Relations : A Multifaceled Perspective ,New Jersey :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p144.
Cameron, S. (1995). On the role of critics in the culture industry. Journal of Cultural conomics, 19(4), 321-331.
DeFillippi, R. J., and Arthur, M. B. (1998). Paradox in project-based enterprise: The case of film making.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2), 125-139.
Jon Silver &Frank Alpert,Digital dawn(2003). A revolution in move distribution? Business Horizons, September-October .
Tran Van Dinh (1988), Communication and Diplomacy in a Changing World , New Jersey :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