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文獻(依習慣次序排序)
(一)經部
《周易正義》 (魏)王弼撰 (晉)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1989年
《尚書正義》 (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有限公司《十
三經注疏》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1989年
《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 (漢)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1989年
《春秋左傳正義》 (春秋)左丘明傳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疏 臺北:藝印書館有限公司《十三經注疏》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1989年
《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
疏》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宋本周禮注疏 1989年
《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1989年
《春秋公羊傳注疏》 (漢)公羊壽傳 (漢)何休解詁 (唐)徐彥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有限公司《十三經注疏》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1989
年
《論語正義》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1989年
《孟子正義》 (漢)趙岐注 (宋)孫奭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1989年
《春秋繁露》 (漢)董仲舒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
務印書館縮印武英殿聚珍本 1975年臺3版
《說文解字》 (漢)許慎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務
印書館縮印日本岩崎氏藏宋刊本 1975年臺3版
《五經異義疏證》 (漢)許慎撰 (漢)鄭玄駁 (清)陳壽祺疏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十八年刻本 1995年
《釋名》 (漢)劉熙撰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上海商務印館縮印江南啚書館藏明嘉靖翻宋刻本 1996年8月
《孟子字義疏證》 (清)戴震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乾隆孔氏刻微波榭叢書本影印 1995年
《春秋繁露義證》 (清)蘇輿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2年8月北京第3刷
《經學通論》 (清)皮錫瑞撰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12月臺影印初版
《經學歷史》 (清)皮錫瑞撰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4年3月初
版
(二)史部
《國語》 (三國)韋昭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杭州葉氏藏明金李校刊本 1975年臺3版
《史記》 (漢)司馬遷撰 (宋)裴駰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2005年2月初版4刷
《漢書》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清)王先謙補注 臺北︰藝文印書
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1996年8月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撰 (唐)李賢注 (清)王先謙集解 臺北︰藝
文印書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1996年8月
《周書》 (唐)令狐德棻撰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1996
年8月
《隋書》 (唐)魏徵撰 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1996年8月
《崇文總目》 (宋)王堯臣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臺1版
《漢書疏證》 (清)沈欽韓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影印
清光緒26年浙江官書局刻本 1997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永瑢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臺一版
(三)子部
《管子》 (春秋)管仲撰 (唐)司空房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
刊》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常熟瞿氏藏宋本 1975年臺3版
《鶡冠子》 (春秋)鶡冠子撰 (宋)陸佃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
叢刊》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陰繆氏萟風堂藏明覆宋刻本 1975年臺3
版
《荀子集解》 (戰國)荀子撰 (唐)楊倞注 (清)王先謙集解 臺北︰世
界書局 2005年10月2版2刷
《韓非子》 (戰國)韓非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務
印書館縮印黃蕘圃校宋鈔本 1975年臺3版
《呂氏春秋》 (戰國)呂不韋編 (漢)高誘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
部叢刊》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 1975年臺3版
《淮南子》 (漢)劉安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務印
書館縮印影鈔北宋本 1975年臺3版
《太玄集注》 (漢)揚雄撰 (宋)司馬光集注 劉韶軍點校 北京︰中華書
局出版 2005年3月北京第3次印刷
《西京雜記》 (漢)劉歆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
孔天胤刊本 1967年
《論衡》 (漢)王充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通津草堂刊本 1975年臺3版
《申鑒》 (漢)荀悅撰 臺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啚書館藏明文始堂本 1975年臺3版
《老子道德經》 河上公章句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常熟瞿氏藏宋本 1975年臺3版
《黃帝內經》 (唐)王冰注 (宋)高保衡、孫奇、林億校正 (宋)孫兆重改誤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翻北宋本 1975年臺3版
《太平御覽》 (宋)李昉撰 臺北︰大化書局 1977年5月初版
《雲麓漫抄》 (宋)趙彥衛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1983年
《容齋續筆》 (宋)洪邁撰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出版《叢書集成》 1996
年
《黃氏日鈔》 (宋)黃震撰 北京︰北京圖書館《讀書記四種》 1998年9
月北京1刷
《少室山房筆叢》 (明)胡應麟撰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
影印光緒二十二年春二月廣雅書局校刊本 1989年7月臺一版
《讀書雜志》 (清)王念孫撰 臺北:世界書局《讀書劄記叢刊》印同治庚
午十一月金陵書局重栞本 1963年4月初版
《白虎通疏證》 (清)陳立撰 吳則虞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997年10月北京第2
《黃氏逸書考‧春秋說題辭》 (清)黃奭輯 臺北︰藝文印書館《叢書集成三編》 1972年
《黃氏逸書考‧孝經鉤命決》 (清)黃奭撰 臺北︰藝文印書館《叢書集成三編》 1972年
《諸子平議》 (清)俞樾撰 臺北︰世界書局 1966年3月再版
《莊子集釋》 (清)郭慶藩撰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2006年1月北京第10
刷
《定本墨子間詁》 (清)孫詒讓撰 臺北:世界書局 1958年
(四)集部
《昭明文選》 (梁)蕭統編 (唐)李善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3月初版14刷
《昌黎先生集》 (唐)韓愈撰 (唐)李漢編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東雅堂本校刊 1965年
《柳河東集》 (唐)柳宗元撰 (唐)劉禹錫纂 (明)蔣之翹輯注 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三徑藏書本校刊 1965年
《古文苑》 (宋)章樵注 臺北:鼎文書局出版 1973年1月初版
《歐陽文忠公文集》 (宋)歐陽脩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縮印元刊本 1975年
《司馬溫公集》 (宋)司馬光撰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陳刻本校刊 1965年
《二程全集》 (宋)程頤、程顥撰 (宋)朱熹總輯 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江寧刻本校刊 1965年
《龍川文集》 (宋)陳亮撰 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據永康胡氏退補齋刻本校刊 1965年
二、今籍文獻(依編者姓名筆劃排序)
(一)專書
于大成 《中國歷代思想家‧劉安》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5月版
于大成 《淮南鴻烈論文集》 臺北:里仁書局 2005年12月初版
小野澤精一編 《氣的思想》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刷
方東美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7年11月第3版
王邦雄 《老子的哲學》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10月8版
王更生編 《中國歷代思想家》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999
年2月更新版
王永祥 《董仲舒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4年4月第2刷
王俊彥 《王廷相與明代氣學》 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1版
王雲五編 《續修四庫全書提要》 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司 1972
年3月初版
王雲度 《劉安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4月第2刷
王葆玹 《西漢經學源流》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6月初版
王葆玹 《古今兼綜-兩漢經學》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1年7月初版
王孺松 《董仲舒天道觀》 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1985年4月初版
王讚源 《墨子》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9月
田鳳台 《呂氏春秋探微》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6年3月初版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5年11月4版
朱永嘉、王知常注譯 《新譯春秋繁露》 臺北︰三民書局 2007年2月初版1
刷
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 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9月初版
任繼愈 《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 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8年5月北京第2刷
向晋衛 《〈白虎通義〉思想的歷史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年2月第1刷
李存山 《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1刷
李光泰編 《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臺北︰今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2月修訂版
李漢三 《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 臺北:維新書局 1968年1月初版
李新霖 《春秋公羊傳要義》 臺北:文津出版社出版 1989年5月
李澤厚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臺北:三民書局 1996年9月初版
汪榮寶撰 陳仲夫點校 《法言義疏》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996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
余治平 《唯天為大-建基於信念本體的董仲舒哲學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2003年12月北京第1刷
吳雁南 《中國經學史》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8月初版1刷
林聰舜 《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 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1年4月初版
林麗雪 《中國歷代思想家‧董仲舒》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5
月3版
林麗雪 《王充》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9月出版
周桂鈿 《董學探微》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1989年1月初版
周桂鈿 《中國傳統哲學》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0年7月第1刷
周桂鈿 《中國歷代思想史(二)秦漢卷》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12月初版
金春峰 《漢代思想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2月第3刷
姜亮夫 《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 臺北:華世出版社出版 1976年12月臺1版
韋政通 《董仲舒》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6年7月初版
侯外廬 《中國思想史綱》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3年9月初版1刷
洪家義 《呂不韋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5年9月第1刷
徐平章 《荀子與兩漢儒學》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8年2月出版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69年1月初版
徐復觀 《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的問題》 臺北:民主評論社 1961年11月
徐復觀 《兩漢思想史》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6年6月初版
徐復觀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4月3刷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6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卷一》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3刷
孫以楷編 《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 臺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北
京第2刷
孫廣德 《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1月初版2刷
梁啟超 《子墨子學說》 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56年11月臺1版
梁啟超 《墨子學案》 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57年10月臺1版
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1年10月臺5版
康有為 《春秋董氏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1月初版
陶建國 《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6年8月出版
陶鴻慶 《讀諸子札記》 臺北:世界書局 1962年10月初版
張心澂 《偽書通考》 臺北:宏業書局出版 1970年6月1日出版
張立文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氣》 臺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 1994年5月
張立文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道》 臺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 1994年5月
張立文 《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6年7月初版
張立文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天》 臺北:七略出版社 1996年11月初版
張立文 《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心》 臺北︰七略出版社 1996年11月初版
張岱年 《中國哲學大綱》 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4月出版
陳奇猷校釋 《呂氏春秋新校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4月第2刷
陳德和 《淮南子的哲學》 臺北:南華管理學院 1999年2月
陳錫勇 《老子校正》 臺北︰里仁書局 2003年9月第2次增訂版
陳遵嬀 《中國天文學史-第五冊》 臺北:明文書局 1988年11月30日初版
陳麗桂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2月1刷
郭君銘 《揚雄〈法言〉思想研究》 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06年12月第1刷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上海:上海書店影印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
1989年10月
章權才 《兩漢經學史》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1995年5月初版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三民書局 1990年9月出版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3年4月增訂臺1 版1 刷
馮成榮 《墨子思想體系研究》 臺北:馮同亮書坊 1997年9月23日
傅武光 《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 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993年2月初版曾春海 《兩漢魏晉哲學史》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1
月2版1刷
曾振宇、范學輝撰 《天人衡中-春秋繁露與中國文化》 河南:河南大學出版
社 1998年8月第1刷
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 《中國古代哲學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2006年7月第1刷
楊樹達 《漢書窺管》 臺北:世界書局 1974年10月3版
葛榮晉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3年4 月初版
趙吉士 《盧抱經先生手教本拾遺》 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1958年5月
蒙培元 《中國心性論》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0年4月初版
蔡仁厚 《中國哲學史大綱》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2年9月初版2刷
蔡廷吉 《春秋繁露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1991年4月初版
劉又銘 《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2版1刷
劉瀚平 《儒家心性與天道》 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1版第1刷
鄭萬耕 《揚雄及其太玄》 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9月出版
錢穆 《秦漢史》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5年1月4版
賴炎元 《春秋繁露今註今譯》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6月初版5刷
賴慶鴻 《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1年4月初版
鄧紅 《董仲舒思想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設有限公司 2008年6月1刷
謝松齡 《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導論》 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7年4月第3刷
鄺芷人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3年7月增訂2版2刷
鍾肇鵬 《春秋繁露校釋》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刷
羅光 《中國哲學思想史》 臺北︰先知出版社 1975年8月出版
羅光 《中國哲學的展望》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7年12月初版
羅光 《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南北朝篇》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8年11月初版
羅光 《儒家形上學》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9月初版
嚴靈峯 《無求備齋學術論文集》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9年6月初版
嚴靈峯 《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 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1978年7月臺初版
顧頡剛 《古史辨》 臺北︰明倫出版社 1970年3月臺初版
顧頡剛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4月初版
(二)單篇論文
王初慶 〈淺論漢初公羊學災異說〉 臺北︰華嚴出版社《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5年
李宗桂 〈董仲舒的道德價值論〉 《孔孟月刊》第30卷第6期 1992年2月李增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之「天」概念分析〉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論文》 2000年12月初版
李增 〈從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系統分析「天人」及「合一」之意義〉 《東
海大學哲學研究集刊》第8集 2001年6月
杜保瑞 〈董仲舒政治學與宇宙論進路的儒學建構〉 《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9期 2003年9月吳志鴻 〈兩漢的宇宙論思想:宇宙發生論與結構論之探究〉 《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9期 2003年9月
周雅清 〈董仲舒對陰陽概念的運用〉 《孔孟學報》第80期 2002年9月金春峰 〈漢代儒家哲學的定性與定位〉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 《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 2005年8月初版
林素英 〈董仲舒「三綱說」思想評述〉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 2005年8月初版
施之勉 〈董子年表訂誤〉 《東方雜誌》第24期第41卷 1945年12月
胡健財 〈孔孟「心性論」與董仲舒「天人感應」說之比較研究〉 《孔孟學
報》第55期 1988年4月
徐哲萍 〈氣〉 臺北︰中華學術院編《中華學術與現待文化叢書—哲學論集》 1976年
祝平次 〈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 臺北︰巨流圖書《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1997年2月出版
孫長祥 〈董仲舒哲學與公羊春秋〉 《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9期 2003年9月出版孫長祥 〈董仲舒的氣化圖式論〉 《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 2006年8月馬育良 〈董仲舒性情論思想研究〉 《孔孟學報》第84期 2006年9月梁啟超 〈陰陽五行說之來歷〉 《東方雜誌》第20卷第10號 1923年5 月
梁榮茂 〈董仲舒「天人感應」與司馬遷的「天道觀」之比較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1年
陳福濱 〈論董仲舒的天道思想與天人關係〉 《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 2007年10月陳夢家 〈五行之起源〉 《燕京學報》第24期 1972年影印本
陳麗桂 〈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 《道家文化研究》第8輯 2000年8月校訂1版
陳麗桂 〈漢代道家思想的演變與轉化〉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 2005年8月初版
張永 〈《白虎通德論》之思想體系及其倫理價值觀〉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1年10月初版
張國華 〈《淮南鴻烈》與《春秋繁露》〉 《道家文化研究》第6輯 1995年6月
張德文 〈董仲舒的「天人關係」模式及其思維方式〉 《中國文化月刊》第239期 2000年2月
張靜環 〈「隨名入理」說董仲舒的人性論〉 《嘉南學報》第28期 2002年11月郭梨華 〈董仲舒論「天」與「情」〉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 2005年8月初版
賀凌虛 〈董仲舒論政〉 《政治學報》第2期 1973年9月
陽向奎 〈《白虎通義》的思想體系〉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1992年10月初版
曾春海 〈董仲舒對陰陽五行說之繼承與發展〉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 2005年8月初版
鄔昆如 〈漢代宇宙論之興起與發展及其在哲學上的意義〉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1年10月初版
雷健坤 〈《淮南子》與《春秋繁露》的思想比較〉 《普陽學刊》第6期 2002年
楊儒賓 〈導論〉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 2005年9月初版
賴炎元 〈董仲舒學術思想淵源〉 《南洋大學學報》第2期 1968年賴炎元 〈董仲舒生平考略〉 《南洋大學學報》第八、第九期 1974/1975年劉又銘 〈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 2007年3月
戴君仁 〈漢武帝抑黜百家非發自董仲舒考〉 《孔孟學報》第16期 1968年9月蕭義玲 〈「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下)〉 《孔孟月刊》
第3期 1998年11月
Robert C. Neville撰 楊儒賓譯 〈中國哲學的身體思維〉 臺北︰巨流圖書《中
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1997年2月出版
(三)學位論文
李妍承 《董仲舒春秋學之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9年李健良 《董仲舒天人哲學之研究》 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吳振鵬 《陰陽五行之研究》 香港:龍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
林明昌 《〈春秋繁露〉的天道觀與治道思想》 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孫長祥 《董仲舒思想評述》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5年梁惠卿 《董仲舒陰陽哲學研究》 臺北︰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陳德興 《兩漢氣化宇宙論之研究》 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 2005年黃啟書 《董仲舒春秋學中的災異理論》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楊欽棟 《〈春秋繁露〉之君臣觀》 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簡松興 《西漢天人思想研究-以〈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記〉為中心》 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