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丁雪娟(2007)。越南籍女性婚姻移民婚姻品質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08)。人口靜態統計。檢索日期2008年5月9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1.xls
內政部(2009a)。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2009b)。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戶政司(2009)。內政國際指標。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戶政司(2009b)。戶籍人口統計年報。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0-16.xls
王以燕(1991)。我國台灣地區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變遷之探討-自台灣光復至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王亞民(2005)。網路人際關係與依附行為模式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36-51。
王郁茗、王慶福(2007)。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8(4),397-415。王雲五編(1999)。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筱霈(2008)。青少女母親之壓力與需求暨婚姻品質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碧朗(2001)。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情感的發展。教育研究資訊,9(3),68-85。王慶福(2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177-201。王慶福、林幸臺、張德榮(1997)。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測驗年刊,44(2),63-77。王薇甄(2006)。父母教養方式、個人依附風格與大學生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專校院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台中市政府(2009a)。民政處人口統計資料。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tccg.gov.tw/sys/SM_theme?page=41448784
台中市政府(2009b)。調查統計。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210.69.115.97/TCCG_INDEX/search.jsp?search=失業率&encoding=big5
伊慶春(1991)。臺北地區婚姻調適的ㄧ切初步研究發現。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
江彥陵(2007)。大學生親密關係中依附類型、衝突因應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2009)。婚姻狀況統計。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3.xls
何春慧(2002)。大學生的社會焦慮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利翠珊、蕭英玲(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吳心芝(2002)。維繫婚姻穩定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的女性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吳孟珍(2008)。大學生依附風格、負向情緒調適預期與愛情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吳幸怡(1998)。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性別及依附風格對其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吳麗雲(2005)。以依附理論的觀點看婚姻中夫妻的互動。諮商與輔導,233,31-36。李怡萍(2006)。夫妻依附風格、婚姻親密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李宥萱(2006)。通勤家庭未通勤婦女的生活目標、依附風格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李思亮(2001)。已婚男性婚姻品質相關之研究-以育有學齡子女父親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李偉斌(2002)。不同依附風格青少年網路成癮傾向之探討。輔導通訊,71,66-72。李寬芳(1994)。家務分工、夫妻家庭角色類型與婚姻品質之間的關係。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李靜如(2006)。大學生的成人依附、社交能力、社會支持、寂寞與憂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沈瓊桃(2002)。Same marriage; two realities: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rriage。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159-183。
沈瓊桃、陳姿勳(2004)。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133-170。邢占軍(2005)。對主觀幸福感測量的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24,301-323。卓紋君(1998)。當今心理學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3),87-107。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社會科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周麗端、吳明樺、唐先梅、李淑娟(2000)。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周麗端、唐先梅(2008)。結婚原因對婚姻滿意的影響。載於臺灣家庭生活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主辦之「華人婚姻關係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76-77),臺北市。
林秀慧(2004)。國內博碩士論文之婚姻滿意度研究的概況分析-以民70-92年爲例。家政教育學報,6,77-99。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林佳玲(2000)。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松齡(1997a)。家庭經濟資源的多寡與穩定對婚姻品質的影響: 以臺中地區為例。臺灣銀行季刊,48(2),347-363。林松齡(1997b)。臺灣中部地區已婚婦女之婚姻品質的決定因素:一個社會學理論的解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5,179-220。林松齡(2000)。臺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臺北市:五南。
林旻沛、丁建谷、賴雅純、柯慧貞(2005)。不同成人依附型態大學生在網路成癮傾向上之差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93-119。林振春(1992)。社會調查。臺北市:五南。
林時萱(2006)。國軍志願役軍士官雙薪家庭婚姻品質相關研究。國立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舜文(2000)。離婚女性依附風格一致性與穩定性變化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萬億(2002)。臺灣的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臺大社工學刊,6,35-88。
林鑫琪、蔡素妙(2007)。大學生性別角色與人際依附關係之分析研究。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5,35-50。
法源法律網(2009)。法規。檢索日期2009年1月13日,取自:http://db.lawbank.com.tw/FLAW/FLAWQRY03.asp
邱碧慧(1994)。不同依附類型之成人在人際互動中的歸因差異。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侯春如(2005)。夫妻婚姻品質,教養態度與國中子女知覺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施欣欣(1999)。臺灣家庭變遷對精神衛生的影響。護理雜誌,46(1),10-16。柳杰欣(2006)。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胡淑貞、蔡詩薏(2002)。社會人口特質、家庭生命週期與夫妻婚姻滿意度及其差異之研究:一個社區的初探性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6,23-49。孫頌賢(2006)。大學生伴侶間人際行為對愛情依附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31-51。徐安琪、葉文振(1999)。婚姻質量:中國兩農村的實證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109-129。徐安琪、葉文振(2002)。家庭生命週期和夫妻衝突的經驗研究。中國人口科學,2002(3),41-49。
徐敏容(2005)。育有青少年子女母親之父職期望、期望差距與其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袁美蓮(2007)。學齡期兒童母親親職壓力與婚姻品質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壬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慧芝譯(2006)。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張燕滿(2003)。初任母親背景因素、家庭壓力因應策略與婚姻品質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張儷馨(2005)。大學生性別、依附風格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私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教育部統計處(2009)。重要教育統計資訊。檢索日期200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莊訓當(1996)。國中已婚教師婚姻滿意度相關因素及其調適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佩玲(1999)。專科生的依附風格與職業認同。亞東工業專科學校學報,19,(18),1-9。許淳惠(2002)。不同依附型態之醫學院學生與非醫學院學生在死亡焦慮及害怕個人死亡歸因上之差異。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許蓓苓(2000)。臺灣諺語中婚姻的終止與再婚。臺灣文學學報,1,167-214。郭美岑(1998)。自我分化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郭淑君(2008)。大學生情侶間依附風格、衝突因應與親密關係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秀蘭(2001)。孕婦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拓環(2006)。性態度與婚前性行為對婚姻品質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金定(2003)。依附型態與創傷適應之關係探討。輔導季刊,39(3),18-28。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載於臺灣人口學會主辦之「2007年臺灣人口學會學術交流研討會:『臺灣人口新情勢與對策: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論文集,臺北市。
陳美蓮(2006)。基督教、佛教的婚姻觀對婚姻品質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莉莉(2005)。未成年生育對婚姻品質之影響-男性配偶特徵之角色。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勞工保險局全球資訊網(2008)。薪資分級表。檢索日期2008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bli.gov.tw/sub.asp?a=0012562
彭懷真(2005)。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巨流。
馮喬琳(2006)。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衝突類型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于娟(1994)。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有志(2000)。營造良好的婚姻品質。父母親月刊,188,65-67。黃松溝(2005)。從生態觀點談離婚的適應。諮商與輔導,233,23-25。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2002)。家庭概論。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曼婷(2001)。家庭主婦志願工作者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鈴喬(1998)。不同依附風格夫妻之關係期望、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碧慧(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中之壓力事件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塗振洋(1995)。性別、排行、就學階段、依附風格與妒忌經驗、快樂感受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楊國樞(1992)。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運作特徵、變遷方向及適應原則。載於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主辦之「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楊雅棻(2006)。不同家庭生命週期夫妻之婚姻品質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楊碧芬(2003)。配偶同質性與婚姻品質之關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楊靜利、陳寬政(2004)。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載於臺灣人口學會主辦之「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13),臺北市。
溫雨蓉(2007)。跨國婚姻中臺灣籍男性之婚姻品質。私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臺北市:學富文化。
廖格培(2004)。彰化地區未成年母親婚姻品質與教養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管貴貞、劉台雲(2003)。技專院校學生的依附類型與其性態度之研究。學生輔導,87,120-129。趙淑珠(1999)。Affective response to marriage: An insider perspective。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0,137-164。
劉美華(1995)。家庭經濟資源與婚姻品質的關係-兼論社會支持、心理困擾的影響力。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劉淑娟(2006)。論述「成為父母」對於婚姻品質的影響力。冢庭教育雙月刊,3,57-65。
劉嘉萍(2005)。雙生涯家庭需求與資源。教師之友,46(2),50-57。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蔡仕君(1988)。從不同家庭生命週期探討已婚職業婦女之生活滿意度。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蔡惠芳(2005)。離婚問題之探索與輔導。輔導季刊,41(1),38-46。蔡智帆(2004)。空巢期夫妻婚姻品質及其影響因素探討。私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蔡群瑞、蕭文(2004)。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1,59-79。蔡詩薏(2001)。家庭生命週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開放程度與夫妻婚姻滿意度及其差異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鄭羽芯(2006)。大學生人際依附風格、情緒表達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賴妮蔚(2007)。有分手經驗之大不同性別大學生依附風格傾向與分手經驗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賴雅純(2006)。成人依附類型與人際衝突事件及其衝突知覺與解決策略對大學生憂鬱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駱俊宏(2007)。探析「全面品德管理」概念對婚姻品質維繫之影響。品質月刊,43(2),7-11。龍冠海(1966)。社會學。臺北市:三民圖書公司。
戴靜文(2002)。走過婚姻風暴談夫妻關係與離婚。諮商與輔導,202,29-36。謝銀沙(1992)。已婚婦女個人特質、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韓坤峰(2007)。人際依附風格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小姐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簡世珪(1992)。我國警察人員婚姻品質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簡郁雅(2004)。家庭壓力、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未出版。簡淑杏(2003)。夫妻權力、衝突處理模式、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與中國大陸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市:幼獅文化。
羅立人(1999)。大學生的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1990)。陌生情境中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研究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3,49-70。蘇建文、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教養方式與學前兒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33。蘇淑芳(2006)。國小母親的父職期望、共親職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二、英文部分
Ainsworth (1989).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ychologist, 44(4), 709-716.
Ainsworth, M. D. S. (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32-937.
Ainsworth, M. D. S., & Bowlby, J. (1991). 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333-341.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insworth, M. S., Blehar, M., Water,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Alexandrov, E., Cowan, P., & Cowan, C. P. (2005). Couple attachment and the quality of marital relationships: Method and concept in the validation of the new couple attachment interview and coding system.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7(2), 123-152.
Allen, E. S., & Baucom, D. H. (2004). Adult attachment and patterns of extradyadic involvement. Family Process, 43, 467-488.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Berman, W. H., Marcus, L., & Berman, E. R. (1994). Attachment in marital relations. Attachment in adults(pp.204-231). New York: The Guiford Pres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utner, J., Diamond, L. M., & Hicks, A. M. (2007). Attachment style and two forms of affect coregulation between romantic partner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3), 431-455.
Collins, N. L. (1996).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4), 810-832.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Cogo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Advances in Personal.
Collins, N.L., & Read, S. J. (1990). Adult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644-663.
Corley, M. D., & Kort, J. (2006). The sex addicted mixed-orientation marriage: Examining attachment styles, internalized homophobia and viability of marriage after disclosure. Sexual Addiction & Compulsivity, 13(2/3), 167-193.
Dainton, M. (2007). Attachment and marital maintenance.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5(3), 283-298.
Feeney, J. A, Noller, P., & Callan, V. J. (1994). Attachment style, communica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marriage.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 5, 269-308.
Feeney, J., Noller, P., & Hanrahan, M. (1994).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 In W. B. & M. Sperling (Eds.), Attachment in adults: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incham, F.D., & Bradbury, T.N. (1987). The assessment of marital quality: A re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797-809.
Gelles, R. J. (1995). Contemporary famili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Glenn, N. D. (1990).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marital quality in the 1980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 818-831.
Hazan, C., & Hatt, M. J. (199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inner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ornell University.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2, 511-524.
Hazan, C., & Shaver, P. R. (1994a).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 Psychological Inquiry, 5, 1-22.
Hazan, C., & Shaver, P. R. (1994b). Deeper into attach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Inquiry, 5, 68-79.
Heene, E. L. D., Buysse, A., & Oost, P. (2005). Indirect pathways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arital distress: The role of conflict communication, attributions, and attachment style. Family Process, 44(4), 413-440.
Hollist, C. S., & Miller, R. B. (2005). Perceptions of attachment style and marital quality in midlife marriage. Family Relations, 54(1), 12-46.
Holmes, J. (1993). 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Johnson, D. R., White, L. K., Edwards, J. N., & Booth, A. (1986). Dimensions of marital quality: Toward methodological and conceptual refinement.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71, 31-49.
Kenny, M. E., & Rice, K. G. (1995).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adjustment in late adolescent college students: Current status,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3(3), 433-456.
Krejcie, R. V.,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 607-610.
Larson, J. H., & Holman, T. B. (1994). Premarital predictors of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Family Relations, 43(2), 228.
Lewis, R. A., & Spanier, G. B. (1979). Theorizing about the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marriage. New York: Free Press.
Locke, H. J., & Wallace, K. M. (1959). Short multi-adjustment and prediction tests: Thei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21, 329-343.
Main, M., Kaplan, N., Cassidy, J. (1985). Security in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 move to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 66-104.
Moller, K., Philip, H. C., & Wickberg, B. (2006). Romantic attachment, parenthood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 Infant Psychology, 24(3), 233-240.
Norton, P. J. 1983. A study of groundwater control in British surface mining.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Orden, S. R., & Norman, M. B. (1968). Dimensions of marital happi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3, 715-731.
Rice, F. P. (1999). Intimate relationships, marriages, and families. CA, Mountain View: Mayfield.
Rogers, S. J., & Amato, P. R. (1997). Is marital quality declining? The evidence from two. Social Forces, 75(3), 1089-1111.
Sabatelli, R. M. (1984). The marital comparison level index: A measure for assessing outcomes relative to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 1059-1078.
Sabatelli, R. M. (1988). Measurement issues in marital research: A review and critigue of contemporary survey instrum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0, 891-915.
Shaver, P. R., & Berman, K. A. (1992). Attachment styles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ir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 outcomes.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8(5), 536-545.
Shaver, P. R., Collins, N. J., & Clark, C. L. (1996). 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self and relationship partners. NJ: Erlbaum.
Spanier, G. B. (1976). Measuring dyadic adjustment: New scales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marriage and similar dya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8, 15-28.
Spanier, G. B., & Lewis, R. A. (1980). Marital quality: A review of the sevent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2, 825-839.
Weiss, R. S.(1991). 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Lo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Xu, X. (1998). Marital quality revisited: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JWEB model. Socilolgical Spectrum, 18(4), 36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