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辛丰年。《鋼琴文化三百年》。台北:揚智文化出版, 1999年10月。
林耕樺、徐一仁編著。《古箏工藝博覽會,箏藝薪傳特輯》。台北:
台北市立教育館,2007年6月。
崔光宙。《音樂學新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張大勝。《鋼琴彈奏藝術》。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10月。
梁憲怡。《鋼琴教學研究》。二版。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3年7月。
曹正。《關於古箏歷史的探討》。。北京:北京樂器學會,1981年。
焦金海。《箏演奏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3月。
楊佩璇。《台灣現階段箏樂主修教學實務新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6年。
二、會議論文
朱象泰。〈初論鋼琴伴奏~鋼琴伴奏的理論與實踐〉,第一屆台北
國際鋼琴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西洋
音樂學系,2000年8月。
樊慰慈。〈演奏技巧與音樂織度:從箏樂長音音型的各種模式分析〉,
2005年第四屆民族音樂創作論壇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
中心,2005年12月。
三、碩士論文
尤雅玲。〈現代箏曲特殊定絃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4年12月。
白維真。〈民國八十年代箏曲在台灣流行趨勢之研究---以台灣區音
樂比賽自選曲為範圍〉。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3年12月。
余御鴻。〈八O年代以來箏樂作品之新演奏技法初探〉。國立台南藝
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2005年10月。
吳旻靜。〈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箏樂創作的風格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1年12月。
洪涔綾。〈從《柳青娘》各家版本演奏譜探討潮州箏樂的彈奏藝術〉。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0年6月。
許紫庭。〈浙江箏派的演奏技法對當代箏曲創作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8年12月。
張家綺。〈左手獨立性彈法在現代箏曲之運用〉。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6年12月。
黃俊錫。〈從現代箏曲創作看箏樂的發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8年12月。
葉娟礽。〈台灣現代箏樂作品分析研究~以六首非傳統五聲音階定弦的獨奏作品為例〉。國立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2004年6月。
鄭瑞仁。〈名古箏家張燕之箏樂藝術風格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0年6月。
謝味蒨。〈快速指序技法在現代箏曲上的應用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2年6月。
龔雅玲。〈台灣現行箏樂考級教材之技巧進階分析〉。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2004年6月。
四、期刊論文
王薇。〈揚琴與鋼琴的比較借鑒〉。《音樂創作》。第223期,2008年5月。頁128。
王喆/李婷婷。〈淺談鋼琴作品中古箏技法的應用〉。《樂器》。第227
期,2008年6月。頁60-61。
王育華。〈中國鋼琴作品中民族樂器音色的運用及演奏〉。《音樂探索》。第100期,2008年9月。頁71。
王秀庭。〈箏藝人才薈萃 箏壇盛會空前〉。《樂器》。2008年11月。
頁106。
傅曉東。〈巧用鋼琴踏瓣〉。《樂器》。2008年1月。頁36。
向乾坤。〈中國鋼琴作品中的散板音樂〉。《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257。
汪英俊。〈鋼琴音樂的審美特徵〉。《樂器》。第222期,2008年1月。
頁55-57。
曲文靜。〈藝術在大愛中昇華-聽“于紅梅師生賑災義演音樂會”引
起的思考〉。《人民音樂評論》。第47期,2008年12月。頁37。
呂殿生。〈新中國古箏放異彩〉。《樂府新聲》。第100期,2008年6月。頁96-99。
汝藝。〈從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看他的創作理念與音樂特質〉。《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219。
李曉薇。〈淺析影響音樂表情的因素〉。《中國音樂》。第109期,2008年1月。頁166。
李玲。〈兩種音樂體系的貫通與融合〉。《音樂研究》。第131期,2008
年7月。頁97。
李雲。〈齊爾品與中國音樂的西傳〉。《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142。
李敬民。〈論中國民間音樂音調中的多元化受客〉。《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74。
李培。〈跨文化視野的比較音樂學-讀《中西音樂文化比較的心路歷程》〉。《人民音樂評論》。第541期,2008年9月。頁90。
李剛。〈感悟現代音樂 傳承民族文明-中韓作曲家新作品交流音樂
會啟示〉。《人民音樂評論》。第47期,2008年12月。頁16。
金先彬。〈鋼琴調律的深度認識(八)-論鋼琴的音色(上)〉。《樂
器》。2008年10月。頁20。
金先彬。〈鋼琴調律的深度認識(九)-論鋼琴的音色(中)〉。《樂
器》。2008年11月。頁15。
金先彬。〈鋼琴調律的深度認識(十)-論鋼琴的音色(下)〉。《樂
器》。2008年12月。頁12。
周軍。〈儒家文化對中國音樂的影響〉。《樂器》。第232期,2008年
11月。頁44-46。
奉建。〈碰撞與交融-鋼琴曲《二泉映月》的藝術定位〉。《音樂探索》。第100期,2008年9月。頁44。
馬莉。〈裝飾音在音樂作品中的呈現〉。《樂器》。2008年12月。頁
65。
秦放。〈論器樂演奏與情感表現〉。《樂器》。2008年12月。頁51。
馬麗麗。〈鋼琴演奏中的心理辯證法則〉。《樂器》。2008年12月。
頁59。
宮宏宇。〈近二十年來海外有關中國音樂研究之發展與動向(下)〉。
《音樂研究》。第131期,2008年7月。頁103。
姚恒璐。〈旋律寫作訓練的思維方式及其展開手法(續)〉。《樂府新聲》。第101期,2008年3月。頁22。
唐朴林。〈解讀譚盾“中國音樂走向世界,只有靠民樂”之說〉。《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28。
張莉。〈古典樂韻-李煥之對中國古典音樂的繼承與創新〉。《樂府新聲》。第101期,2008年3月。頁132。
連續敏。〈鋼琴伴奏的歷史沿革〉。《樂府新聲》。第101期,2008年3月。頁164-168。
陳聲鋼。〈論鋼琴演奏中的心理緊張系統〉。《音樂創作》。第244期,2008年7月。頁127。
崔東傳。〈中西方多聲部音樂產生之根源探析〉。《音樂創作》。第226期,2008年11月。頁131-133。
馮存凌。〈無調性音樂的產生〉。《樂府新聲》。第99期,2008年3月。頁53。
馮光鈺。〈音樂之本的追尋〉。《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69。
馮光鈺。〈音樂之本的追尋〉。《舞台藝術》。第6期,2008年11月。頁34。
楊琳。〈箏團的建立與實踐〉。《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260。
楊紅。〈古箏基礎訓練中的指法彈奏發聲解析與應用〉。《樂器》。2008年3月。頁60。
楊紅。〈日本正倉院中唐傳箏的復原〉。《樂器》。2008年5月。頁16。
黃俊錫。〈深植台灣箏樂文化〉。《藝術觀點》。第24期,2004年10月。頁34。傅明鑒。〈我對唐箏的幾點認識〉。《樂器》。2008年11月。頁50。
張瑞蓉。〈汪立三鋼琴音樂創作中的傳統因素〉。《音樂研究》。第131
期,2008年7月。頁91。
雷歡。〈中國箏樂的發展與創新〉。《音樂創作》。第226期,2008年11月。頁128。
雷華。〈潮州箏樂集演奏風格〉。《交響》。第121期,2008年9月。頁66。
廖家驊。〈音樂表演中的非音樂因素〉。《人民音樂評論》。第47期,
2008年12月。頁21。
劉美麗。〈劉德海琵琶藝術創新思想探悉〉。《樂器》。第227期,2008
年6月。頁62-64。
劉名揚。〈淺談中西方音樂的審美差異〉。《音樂探索》。第99期,2008年6月。頁110-112。
蔣莉。〈圖講古箏演奏技巧(四)〉。《樂器》。2008年1月。頁31。
蔣莉。〈簡論當代箏樂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及演奏技術的規範化〉。《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217-218。
樊慰慈。〈從箏曲《蓮花謠》的詮釋論音樂韵律〉。《秦箏》。第28期,2007年第2期。頁22-25。
樊慰慈。〈從《趣夢亂》的詮釋演繹論演奏的色˙戒〉。《秦箏》。第29期,2008年第1期。頁18-26。
鄭曉芳。〈當代音樂創作對“戲曲元素”的運用〉。《人民音樂評論》。第539期,2008年8月。頁20。
韓建勇。〈古箏音樂之“韻”探微-兼彈古箏演奏家項斯華及其箏樂
藝術觀〉。《樂器》。第225期,2008年4月。頁66-68。
韓建勇。〈中國古箏藝術第六次交流會側記〉。《人民音樂評論》。第
47期,2008年12月。頁68。
戴揚。〈試述古琴藝術的雅和韻〉。《樂器》。2008年12月。頁62。
關孟華。〈論琴箏審美的雅俗分野〉。《中國音樂》。第111期,2008年7月。頁110-114。
五、樂譜
王中山。《古箏曲集》。初版。濟南: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王建民。《王建民古箏曲集》。初版。台北:音樂中國出版社。
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揚州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編。《百花
引》。二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李萌。《中國現代箏曲集萃(一)》。初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8。
余御鴻。《音樂會使用箏曲Ⅰ》。初版。桃園:九歌民族管絃樂團。2008。
林玲。《古箏演奏曲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
黃好吟。《台灣箏曲創作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初版。台北:大陸
書店。2005。
鄭德淵。《箏樂理論及演奏(上冊)》。初版。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有限公司。1989。
樊慰慈。《趣夢亂》。未出版。2003。
樊慰慈。《星塵》。未出版。2008。
六、音樂會節目單
《眼神與星空的對話-樊慰慈/黃文玲箏樂演奏會》,2009年3月
13日,國家音樂廳。
《箏樂大師張燕60冥誕紀念音樂會》,2005年4月14日,國家
音樂廳。
《黃好吟古箏演奏會》,2003年10月2日,國家音樂廳。
七、有聲資料
王中山。《岳飛》。香港:龍音出版公司。1997年。CD。
王中山主講。《中國古箏》。香港:龍音出版公司。VCD。
王中山。《2003王中山古箏獨奏音樂會實況錄像》。上海:上海海文
音像出版社。VCD。
伍洋。《箏韵心聲-伍洋古箏獨奏音樂會》。北京:北京天天文化藝
術有限公司。DVD。
吉煒。《吉煒古箏獨奏專輯-白色風的下面》。中國:國際文化交流
音像出版社。2004年。CD。
吉煒。《吉煒古箏》。中國:國際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2006年。CD。
吉煒。《吉煒古箏-現場音樂會》。中央音樂學院出品,國際文化交
流音像出版社。DVD。
李萌主講。《中國箏曲經典》。北京:北京天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VCD。
李萌。〈西域隨想〉。《中國古箏經典》。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VCD。
邱霽。《黔中賦》。香港:雨果製作有限公司。1997年。CD。
袁莎。《袁莎古箏獨奏音樂會》。上海:龍音製作有限公司。CD。
袁莎。《雲裳訴-袁莎古箏獨奏專輯》。北京:北京天天文化藝術有
限公司。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