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1 03:2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劉岳鑫
研究生(外文):
Liu Yueh Hsin
論文名稱:
康德論自由意志
論文名稱(外文):
On the Kant's theory of free will
指導教授:
王欽賢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
哲學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道德律
、
意志
、
自由
、
康德
外文關鍵詞:
will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
點閱:1314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
「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地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人作為一個理性存有的存在,有三件事是我們的理性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的,即:「1.我能夠知道什麼?2.我應當做什麼?3.我可以希望什麼?」 這三個問題構成了康德哲學的龐大體系。誠如引言所說,康德頭上的星空則代表了我們思辨理性對自然界知識的探索與窮盡,使理性存有能夠知道些什麼,而康德心中的道德律則是我們愈加思索就愈令人敬佩,因為這是每個理性存有行動之最高指導原則,也說明本論文主要希望探討的問題:「我應當做什麼?」。每個理性存有在處理自己的行為時,總是希望可以不受任何干擾自由自主地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否則,便沒有人可以要求他為自己負責,甚至當他犯了錯,法律也沒有辦法將他定罪,因為這時他已變成一個無行為能力者。但這個自由並非是雜亂無章的選擇性自由,即選擇受到感性的物慾喜好或外在環境所影響的行為,卻仍然聲稱他的意志是自由的、是可以自我決定的,這種選擇性的自由在康德看來並非真正的自由。的確,不可否認地,人作為一個同時擁有感性與理性能力的存有,多多少少都會受到感性愛好的影響,所以康德才提出定言令式之道德律來告訴我們「我應當做什麼?」。而本論文所探討的主題當然也就是那與定言令式相一致之自由意志,是作為道德主體的自由意志,而非那些選擇性的意志了。當然這整個康德的思想歷程也是經過非常多的轉折,誠如開頭的引文,康德在自己的墓誌碑上留下這兩句令人深省的話,也可以看出倫理學在他心中有一定程度的分量,而本論文撰寫的思想歷程也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即從自由意志做為一個道德主體,我們理性存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自由這個理念在腦海中出現,更進一步地說,我們是從何處有了能夠對抗那些感性愛好的力量,這些問題都是筆者在本論文想要嘗試回答的問題,也是本論文撰寫的一個動機。
底下筆者就順著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的對「我應當做什麼」的思想歷程繼續追溯下去,所以在第一章先嘗試著就自由意志這個問題尋求一最初的起源。雖然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所主要處理的問題是有關思辨理性如何確定哪些知識是我們可以普遍必然地認識,但在第三個二律背反中康德對正反命題的探討可以發現,他已經開始著手處理自由這個問題,他認為若要解決自由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則必須利用我們理性存有所獨有的一種獨特的特殊因果性,他稱之為理性的自因性或自發性,進一步表現在超越自由與自然之間的衝突的就是「先驗自由的創造性」,這是一種自因性、自發性的自由理念,康德認為這種先驗自由的創造性是可以歸諸於理性存有本身的,即上述所言之理性的自因性。但在這裡,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康德僅將此先驗的自由理念設定為思辨理性的一種可思議性,他認為我們在第一批判只需要對這個自由理念有這種設想對往後的探討就有極大的幫助了,也就是為我們的實踐理性掃除了最大的障礙。「於是,康德指出自由這個觀念雖與自經驗界中的自然法則相衝突,但在理性的實踐應用下,卻不會產生矛盾。因為我們一說到實踐,便必須先肯定我們有意志的自由,行動的自由,否則實踐便變成是被動的,不是自發的,而失去了道德實踐的原本意義。」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正式進入道德領域來好好檢視作為道德主體之自由意志如何使理性存有認識。
康德的道德哲學中有一項廣為人知的學說,那就是他對「義務」的看法,也因為康德把義務這個概念定義的如此清楚,所以也有人認為康德是屬於「本務論」或「義務論」者,他將義務區分為「出自義務」與「合乎義務」的行為,而只有前者才是真正具有價值之道德行為。
「義務!你這崇高偉大的威名!你不在自身中容納任何帶有獻媚的討好,而是要求人服從,但也絕不為了推動人的意志而激起內心中自然的厭惡與使人害怕的東西來威脅人,而只是樹立一條法則,它自發地找到內心的入口,但卻甚至違背意志而為自己贏得崇敬,面對這法則,一切愛好都啞口無言,義務!你這可敬的起源是什麼......?」 從理性出發,通過理性層層往上追溯的理性前溯分析法,我們發現義務概念的根源乃在於定言令式,而此定言令式包含三個層面:即格準普遍化、把人自身當成目的對待、以及理性自我立法,而其中理性自我立法所具體表現出來的即是意志自律,康德進一步認為這個意志自律即為意志自由,也就是道德主體了。
那麼現在問題就回到理性存有如何能夠認識定言令式了,對此康德採取了一個巧妙的方法,他把理性存有依其先天的特性區分為感性界的存有與智思界的存有,前者的意志受到來自經驗世界的喜惡愛好所影響,而後者則是竭力將自身置於一純粹理性的智性世界,在那裡除了純淨合法則之意志外,沒有參雜別的東西了。但人畢竟不是全知全能又全善的上帝,無法保證他的任何行為必定會照著定言令式來行動,但只要他意識到他想要擺脫感性界的糾纏,他就會意識到他應當這樣去做,這個應當的行為也就包含了一先驗綜合命題強制於理性存有身上來認識定言令式。所以只要理性存有視其自身是屬於智思界的一分子,他自然會做出與定言令式相符合的行動;而此時的他才是真正自由的,根本不需要任何強加於其身上的定言令式來產生一應當的行為,因為此時他的行為早已與定言令式相一致,所作所為都是出自自願的行為,其意志當然也就是道德主體之自由意志,是自由自在、灑脫的自由意志,而這正是康德哲學的真知灼見,使理性存有體悟到自由的真諦。
但很可惜的是,康德認為我們人類的理性有其界限存在,因為理性存有沒有一種認識自我本體的理智直觀之能力,而無法跨越這個自身的鴻溝即沒有理智直覺的問題。即:「…智的直覺之對象只是主體自身,而非主體的現象;它直覺到主體自身是自動的,而非如內感覺是接受性的、被動性的。理智之直覺如針對感性之直覺而言,它是知解的(discursive)直覺;如針對知性與理性而言,它是超越感性和理智之對立而認識作為物自身之主體的心靈自身官能或冥觀(contemplation)、光照(illumination)之靈性能力。」 康德認為就算理性存有自認沒有此靜觀冥想之理智直觀的能力,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對自由意志這個理念所做的研究完全失敗,相對地,事實上我們仍能從道德律出發,訴諸理性存有對道德律之意識這個理性事實,即使是最一般的普羅大眾都可以通過道德律意識到理性事實,甚至也可以採用符徵論中以自然律為道德律之象徵的類比方式來探究。
本論文名為<<康德論自由意志>>而非<<論康德的自由意志>>,顧名思義,筆者乃站在康德的立場加以闡釋其自由理念在倫理學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國內著名的康德專家黃振華先生曾說過:「要理解康德,就必須超越康德」 ,筆者自信現階段尚無此能力達到許多老師突破康德哲學的能力,但最起碼對於康德整套倫理學的思想經由此論文的研究有基本的認識。在撰寫本論文的期間,筆者一直將W.T.Stace在<<冥契主義與哲學>>中引用羅素的一句話奉為研究康德的圭臬,即:「研究一個哲學家的時候,正確的態度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視,首先要有一種假設的同情,直到能知道他的理論裡有些什麼東西是可以相信的為止;唯有到了這個時候才可以重新採取批判的態度。」 有了這種同情的理解做為我們探討此論文的基本態度之後,才更能夠理解為什麼康德最終認定自由意志只能做為一純粹實踐理性的最高假定之公設。誠如黃振華先生所言,許多學者都是在對康德哲學有一番鑽研之後,進而超越康德的思想;就像本論文所探討之自由意志,雖然康德堅稱人無理智直覺,但這些學者終究能突破這個困境,進而開展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哲學體系。所以筆者在最後提出了牟宗三先生的觀點與西方的浪漫主義運動,希望能為這個康德所認為理性不可解明之公設做最大的努力。
導論.................................................................................................................1
第一章 自由理念從宇宙論轉進道德論的思想歷程
第一節 先驗自由的創造性............................................................8
第二節 理性存有的經驗性格與智思性格..................................22
第二章 康德倫理學之哥白尼轉向
第一節 善意志與義務概念……………………………………32
第二節 定言令式與目的王國…………………………………45
第三章 定言令式如何可能
第一節 意志自律與意志自由…………………………………60
第二節 定言令式為先驗綜合命題之證成................................. 70
第三節 理性事實之道德律……………………………………78
第四節 自然律為道德律之象徵………………………………86
第四章 自由意志之極限性及其展望
第一節 自由意志在純粹實踐理性中之界限…………………97
第二節 自由意志與智的直覺.....................................................111
參考書目………………………………………………………………119
參考書目
英文著作: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translated by Norman Kemp Smith,(London:Macmillan and co. ltd.,1964)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translated by Mary Gregor,(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Immanuel Kant,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translated by H.J.Paton,(New York:Haper&Row,1964)
期刊與論文:
王欽賢著,<康德道德符徵論之剖析>,(發表於康德哲學會議,國立政治大學,2004)。
牟宗三著,<康德道德哲學述評>,收錄於<<鵝湖月刊>>第89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2年11月)。
李瑞全著,<論純粹理性之實踐性格>,收錄於<<鵝湖月刊>>第94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3年4月)。
李瑞全著,<康德論意志>,收錄於<<鵝湖月刊>>第89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2年11月)。
李瑞全著,<論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中之意志底自律與自由的問題(上)>,收錄於<<鵝湖月刊>>第61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0年7月)。
李瑞全著,<論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中之意志底自律與自由的問題(下)>,收錄於<<鵝湖月刊>>第62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0年8月)。
倪達洸著,<康德論自律與自由>,收錄於<<鵝湖月刊>>第243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95年9月)。
楊勝欽著,<<康德的幸福觀>>,(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86年6月)。
張麗華著,<<牟宗三對康德道德哲學之詮釋>>,(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民91年7月)。
張鼎國著,<指南山麓論「指南」:康德哲學中「啟蒙」與「思想中定向」問題的探討>,(發表於康德哲學會議,國立政治大學,2004)
彭文本著,<關於第二批判的理性事實學說之兩種解讀方式>,(發表於康德哲學會議,國立政治大學,2004)。
盧雪崑著,<康德自由學說綱要(一)>,收錄於<<鵝湖月刊>>第362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2005年8月)。
盧雪崑著,<康德自由學說綱要(二)>,收錄於<<鵝湖月刊>>第363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2005年9月)。
中文參考書目:
亨利.阿利森(Allison,H.E.)著,Kant's Theory of Freedo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陳虎平譯<<康德的自由理論>>,(中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Frederick Copleston著,林如心譯,傅佩榮校訂,<<西洋哲學史(七)>>,(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民80)
Hans Michael Baumgartner著,<<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李明輝譯,(台北:聯經出版社,民77年)。
諾曼.康蒲.斯密(Norman Kemp Smith)著,A Commentary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6),韋卓民譯<<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解義>>,(中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著,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張國清譯,<<道德哲學史講演錄>>,(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
瓦.費.阿斯穆斯著<<康德>>,(莫斯科:科學出版社,1973),孫鼎國譯,王太慶校,(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曼弗烈.孔恩著,<<康德:一個哲學家的傳記>>,黃添盛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5年)。
肯勒著,<<康德>>,蔡坤鴻譯,(台北:長橋出版社,民67年)。
牟宗三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心體與性體>>,(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牟宗三著,<<牟宗三先生全集-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牟宗三著,<<牟宗三先生全集-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李澤厚著,<<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民85)
黃振華著,<<康德哲學論文集>>,(台北:立鍾文具印刷,民65年)。
黃振華著,<<論康德哲學>>,李明輝編,(台北:時英出版社,2005)
程志民著,<<康德>>,(台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
孫振青著,<<康德的批判哲學>>,(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民76年)。
楊祖陶、鄧曉芒著,<<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康德著,<<康德的道德哲學>>,謝扶雅譯,(香港:輔僑出版社,1960年)。
康德著,<<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李秋零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5年)。
康德著,<<實踐理性批判>>,關文運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康德著,<<實踐理性批判>>,韓水法譯,(北京:商務出版社,2001年)。
康德著,李明輝譯註,<<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第四刷)
康德著,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學生書局出版,民72年再版),
康德著,<<純粹理性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
康德著,<<實踐理性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
盧雪崑著,<<意志與自由-康德道德哲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6)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牟宗三先生對康德道德哲學之詮釋
2.
明義國小愛心志工團發展之個案研究
3.
警察人員使用槍械的倫理研究:一個康德的觀點
4.
作為法理念的自由-以康德與黑格爾的法哲學為中心
5.
康德《教育學》在國小低年級教學的運用
6.
論信仰與意志
7.
從法蘭克福特的意志學說觀點看笛卡爾第四沉思中的意志自由
8.
愛與自由:漢娜.鄂蘭的政治存有學研究
9.
康德的《單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之哲學研究
10.
論康德哲學中自由與最高善之關係
11.
康德的自然形上學
1.
牟宗三著,<康德道德哲學述評>,收錄於<<鵝湖月刊>>第89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2年11月)。
2.
李瑞全著,<論純粹理性之實踐性格>,收錄於<<鵝湖月刊>>第94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3年4月)。
3.
李瑞全著,<康德論意志>,收錄於<<鵝湖月刊>>第89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2年11月)。
4.
李瑞全著,<論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中之意志底自律與自由的問題(上)>,收錄於<<鵝湖月刊>>第61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0年7月)。
5.
李瑞全著,<論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中之意志底自律與自由的問題(下)>,收錄於<<鵝湖月刊>>第62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0年8月)。
6.
倪達洸著,<康德論自律與自由>,收錄於<<鵝湖月刊>>第243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95年9月)。
7.
盧雪崑著,<康德自由學說綱要(一)>,收錄於<<鵝湖月刊>>第362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2005年8月)。
8.
盧雪崑著,<康德自由學說綱要(二)>,收錄於<<鵝湖月刊>>第363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2005年9月)。
1.
王陽明的良知與康德的自由意志 比較研究
2.
自由意志是否是一個錯覺?
3.
奧斯定《論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研究
4.
牟宗三先生對康德道德哲學之詮釋
5.
史卓生論自由意志與決定論
6.
康德的《單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之哲學研究
7.
論康德定言令式的程序性詮釋
8.
康德的德行學說
9.
康德道德哲學研究
10.
從康德式道德哲學觀點論自殺
11.
比較詹姆士和肯恩的自由意志理論
12.
官僚腐敗與金融危機關係之研究
13.
異質產品競爭下的研發、中間財封殺與補貼政策
14.
都市公園綠地喬木維護管理之研究
15.
灰化牡蠣殼粉應用於截切蔬菜對其品質影響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