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昱琪 (2007)。市民運動中心與私人健身俱樂部顧客參與動機與滿意度比較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市,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所。台北市士林運動中心 (2008)。士林運動中心營運簡報。台北市:士林運動中心。
台北市主計處 (2009)。中華民國97年台北市統計年報。台北市:市政府主計處。
台北市主計處 (2009)。台北市運動休閒概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市政府主計處。
台北市體育處 (2005)。台北市運動參與人口之現況調查--含老年運動人口調查 (No. Tms-Rse-094-001)。台北市:市政府體育處。
田文政 (2006)。台北市健康城市運動指標建構之研究 (No. Tms-Res-094-032)。台北市:臺北市體育處。
江金山 (2007)。多功能體育館設施服務管理實證之研究:以臺北小巨蛋為例。大專體育學刊, 9卷2期, 13~25頁。江盈如 (1999)。大台北地區健康俱樂部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滿意構面重視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江澤群、謝立文 (2005)。運動對青少年休閒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極限運動為例(No. Ncpfs-A11-093-002)。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艾建宏 (2005)。台北市民運動中心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2)。國民體能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7)。體育統計。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宋茂玄 (2007)。跆拳道館學員參與行為、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沈永健 (2005)。軍職人員休閒運動行為、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汪志堅 (2007)。消費者行為 (修訂二版)。台北市:全華圖書出版社。
余泳樟 (2005)。台北市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服務品質認知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吳志豪 (2005)。「預期─不確認」理論在國小學生體育課程滿意度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吳秀佳 (2007)。大學女生從事運動參與之動機與承諾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吳明隆、涂金堂 (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 (修訂二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金盛、陳美玲、李朝盛、張又仁、曾慶勇、潘同欣 (2007)。台北體育處95年刊(初版)。臺北市:臺北市體育處。
吳陳忠 (2002)。休閒俱樂部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之研究—以臺北圓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體育研究所。吳慧君 (2005)。運動能力的生理學評定 (修訂二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孟學 (2005)。台北市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顧客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李政道 (2006)。羽球場館消費者參與行為、參與動機、購買決策與消費滿意度之研究-以南投與嘉義地區為例。台北市,高立圖書。
李展瑋、呂宛蓁 (2007)。台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營運現況探討。大專體育93期, 59~63頁。李真玲 (2006)。公共體育場域民眾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呂芳陽 (2004)。羽球運動消費者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周嘉琪、胡凱楊 (2005)。健身運動參與動機量表的編製。大專體育學刊,1卷7期,117~129頁。
林正常、林貴福、徐台閣、吳慧君 (譯) (2002)。運動生理學。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Powers Scott K., Howley Edward T., 2002)
林世澤(2002)。世界各國體能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林岑怡(2004)。有氧舞蹈參與者身體自我概念、參與動機及健身運動承諾對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林忠程 (1995)。台北市游泳運動俱樂部市場區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林奇潭 (1999)。台北市羽球館消費者涉入程度與購買決策過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林昌國、余幸秀 (2007)。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2卷6期,12~23頁。林秉毅 (2005)。台北市市民運動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台北市,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研究所。林貴福、盧淑雲 (2008)。運動保健與體適能。臺北市,冠學文化出版社。
林鈺真 (2008)。臺北市萬華區市民運動中心使用者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范智明 (1999)。臺北市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涂慧琪 (2008)。 國小教師休閒活動類型與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縣,亞洲大學休閒暨遊憩管理學系碩士班。唐德志、 陳美玲、劉朝盛、劉怡伶、袁守方、袁安平 (2008)。台北市體育處96年刊(初版)。台北市:台北市體育處。
程紹同、江澤群、黃煜、彭小惠、呂佳霙 (譯) (2003)。運動行銷學。(Mullin, B. J., Stephen Hardy & Sutton, W. A., 2003)
梅玉笙 (2008)。口碑、產品屬性、促銷方式與通訊系統對手機使用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許義雄、徐元民、曾瑞成、程瑞福、蘇瑞陽 (2000)。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 (第二版)。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仲杰 (2006)。台北市公立高工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陳秀華 (1993)。健康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陳宜君 (2007)。台北市高中生自覺健康狀況及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陳宥任 (2008)。台北市運動中心使用者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以南港與中正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陳啟倫 (2007)。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以活力工場健身會館忠孝分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陳龍 (2006)。公營運動場館民眾使用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台北縣立新莊體育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張昌煌 (2009)。慢速壘球愛好者參與動機、參與阻礙及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張佩娟 (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雲林醫院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張春興 (1992)。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蕙麟 (2005)。台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運動參與行為之調查研究。運動管理,7期,111~120頁。
曾瑞怡 (2004)。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彭臺臨 (2006)。台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政策意涵之研究。 台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黃念屏 (2006)。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消費者滿意度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黃金柱 (2008)。當代運動管理學 (修訂三版)。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添營 (2005)。複合式游泳池消費者消費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以中壢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黃耀鋐 (2006)。台中市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參與行為、顧客滿意度及品牌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運動休閒研究所。.游宗仁 (2002)。全國YMCA運動休閒課程知覺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縣,縣,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楊明賢 (2006)。台北市北投運動中心經營管理及消費者滿意度研究。景文學報,17卷1期,209-222頁。
楊書銘 (2003)。休閒運動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台南市立羽球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廖志猛 (1993)。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形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籃球、游泳參與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劉照金、邱金松 (2008)。我國體育政策變遷。 台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佳燕 (2007)。台北市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顧客知覺價值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縣,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蔡英美、王俊明 (2007)。 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 1卷18期,23~38頁。蔡特龍 (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 台北市:中華國民體育學會。
蔡瑋娣 (2005)。市民對臺北市體育處認知情形與運動場館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鄭俊傑、柯彥惠、蔡慧敏 (2007)。林口勝光羽球館運動消費者滿意度之研究。淡江體育,10期,161~172頁。鄭權地 (2007)。台北市運動場館委託經營績效和顧客滿意度與運動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鄭順聰 (2001)。台北市YMCA游泳訓練班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叢書,12卷1期,175-188頁。
歐正聰 (2007)。羽球場館消費者消費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地區為例。運動與游憩研究,1
卷4期,1-12頁。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 (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概念。台北市:易利圖書。
謝志強 (2006)。商務型俱樂部會員消費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天母國際聯誼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蘇俊賢 (2007)。 The Key of Health Promotion-regular Exersise.。國際運動生理與體能領域學術研討會, P11~16頁。
中央社即時新聞 (2009,6月12日):台灣樂活大調查。資料引自: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0906120172
台北市政府 (2008,6月12日):健康城市網。資料引自:
http://healthycity.taipei.gov.tw。
台北市主計處 (2008,10月15日):台北市民運動最愛市民運動中心其次河濱公園。資料引自:
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nw_listN.asp
台北市主計處 (2009):台北市各行政區重要統計指標(2007-2008)。資料引自: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stindex/district/AD_98.pdf
台北市士林區體育會 (2009):台北市士林區體育會簡介。資料引自:http://www.shilinturn.org.tw/page1.htm
行政院體委會 (2009):中程施政計畫:九十八至一0一年度。資料引自:http://www.sac.gov.tw/aboutus/aboutus3-1-1.aspx?No=15
二、英文部份
Anderson, E. W. and Fornell, C. (2000). Foundations of the Americai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1(7), S869-S882.
Fornell, C. (1992).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5, 1-21.
Caspersen, C. J., Pewell, K. E., & Christen, G. M. (1985). Phsical activity, er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 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s,100(2), 126-131.
Green, B. C. (1996).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youth sport motivation: Initial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96).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0.
Hernon, P., Nitecki, D. A. & Altman, E. (1999).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 assess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5(1), 9-17.
Kolter, P., Leong, S. M., Ang, S. H. & Tan, C. T.(1996). Marketing Management:An Asian Perpective, pp.617-620.
Ko, S. H. (1994).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family factors and effective teaching for secondary work and family teacher. Unpublished doctor dissert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Maehr, M. L.& Braskamp, L., (1986). The motivation factor: A theory of personnal investment. Lezington, Mass: D. C. Health.
Oliver, R.L. (1980). A con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7(4), 460,491-540.
Roberts, G. C. (1992). M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olomon, M. R. (2002). Consumer behavior: Buying, having, and being.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wan, J. E.(1983). Consum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Procesdings of the 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dissatisfaction and complaining behavior, Hunt H. K.,and Days R. I.,eds. Bloomington: School of Business, Indiana University,124-129.
Wendy, Z. H. (1998). The mulit-day, competitive leisure event-examining satisfaction over tim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0, 47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