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丁碧雲(1975)。兒童福利通論。台北:正中書局。
丁碧雲、汲宇荷(1987)。兒童保育通論。台北:大中國圖書。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2008)。人力資源調查統計指標摘要。台北:行政院。
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97221665871.doc
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1)。台閩地區失親兒童少年人口與服務現 況調查報告。台北: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世界:「預防性兒童保護服務新趨勢」國際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內政部兒童局(2009)。兒童及少年保護。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王明仁(1997)。兒童虐待問題及有效防治之道:二十一世紀兒童福利政策。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王順民(2005)。育幼機構照顧服務的一般性考察。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8,81-100。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任以容(2004)。國中生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余瑞長(2003)。育幼機構受虐兒童之社會適應研究-以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余漢儀(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出版社。
吾家珍(2008)。職業與教育對教養態度的影響:長期資料的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吳美玲(2000)。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吳麗雲(民87)。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對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李坤崇、歐慧敏(1993)。國中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109-137。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淑櫻(1991)。幼兒怪癖無奇不有。學前教育,13(12),17。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李惠加(197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
李惠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3版)。台北:巨流。
周妙純等(2003)。北台灣某育幼院受虐兒童青少年之精神病理研究。台灣精神醫學,17(2),118-133。
周美慧(2007)。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周震歐(1991)。兒童福利。台北:巨流。
周麗端、唐先梅、曾敏傑(2002)。台灣兒童人權評估-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為導向。台北:中華國兒童人權協會。
林俐君(2000)。育幼機構院童成長脈絡之探討─以受刑人子女為例。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勝義(2002)。兒童福利。台北:五南。
林勝義(2002)。學校社會服務。台北市:學富文化。
社政年報(1996)。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編印。
社會工作辭典(1990)。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社會工作辭典(2000)。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邱方晞(1986)。育幼院兒童性別角色、人格特質、社會適應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邱仕凱(2007)。北部地區育幼機構八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邱智慧(1988)。家庭模式兒童福利機構內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論文。金惠梅(1997)。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洪文惠(1995)。育幼機構如何配合兒童保護服務。社會福利,(120),27-34。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的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碩士論文。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神學院碩士論文。紀雅芬(1998)。婚姻暴力、依附關係、因應策略與青少年健康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孫淑琴(2000)。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孫碧蓮(2001)。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康展綺(2006)。父母管教態度對子女於搖頭丸的認識及使用之影響-以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智昇(2008)。假性單親家庭親職管教方式之探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張嘉芬(1997)。依附風格、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憶純(1999)。從家庭壓力理論之資源層面探討家庭危機形成因素-以台灣省立台中育幼院院童家庭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1998)。國語辭典。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美滿(1993)。兒童教養機構。周震歐主編。兒童福利。台北:巨流。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陳金定(1997)。依附行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探討暨情緒調適團體對不安全依附者依附相關變項之實驗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陳金定、劉焜輝(2003)。青少年依附型為與情緒調適能力之因果模式初探。教育心理學報,35(1),39-57。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桂絨(2000)。復原力的發現-以安置於機構之兒少保個案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彭南元(1999)。論國際收養之新趨勢暨我國因應之道。法學叢刊,44(4),17-31。彭淑華、張英陣、陳卉瑩(2001)。台灣地區兒童福利機構評鑑基準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
彭淑華、張英陣、陳卉瑩(2001)。台灣地區兒童福利機構評鑑基準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
彭淑華等(2004)。兒童福利-理論與實務。台北:偉華。
彭淑華等(2007)。九十五年度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聯合評鑑。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曾志全(2008)。單親家庭管教方式、同儕關係及學校環境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以新竹市高中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馮燕、李淑娟、謝友文、劉秀娟、彭淑華等(2000)。兒童福利。台北:空大。
馮燕等(2000)。兒童福利。台北:空中大學。
黃于娟(1994)。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玉珍(2003)。高市國中學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6,114-134。黃貞容(2002)。育幼機構安置服務院童權益維護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黃凱倫、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4),29-46。黃惠玲、吳英彰(1992)。一歲至三歲幼兒幼兒依附行為量表之編制。中華心理學刊,34,9-27。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碩士論文。楊國樞(1983)。從互動論觀點談青少年的問題與輔導。台北:台北市少年輔導工作研討會專題演講。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德祥(199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楊瑩、施教裕(1997)。台灣省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機構巡迴輔導發現及建議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楊馥榮(1999)。受虐兒童及少年的因應策略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劉美芝(1999)。機構安置受虐兒童社會適應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劉修全(1996)。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智學、蕭人豪、林欣儀、劉惠榆、陳燦金(2002)。提升育幼院服務品質之芻議。兒童福利期刊,2,259-265。
歐陽儀(1999)。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蔡政忠(2004)。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居安(1995)。成人依附量表之編製。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貴華(2001)。身體受虐兒童對「家庭重聚」接受意願之探討-以內政部中區兒童之家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謝文彥(1996)。家庭因素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警政學報,28,139-156。謝智玲(2007)。異國婚姻家庭的父母管教、參與學校教育與子女行為適應之調查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2),81-95。蘇建文(1991)。家庭與個體發展-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蘇建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23-51。蘇建文等人合著(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Ainsworth,M.D.S.(1969).Object relations, dependency, and attachment: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40, 969-1025.
Ainsworth,M.D.S., Blehar, M.C., Waters, E., & Wall, S.(1978).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rm.
Bartholomew, K.& Horowitz, L.M.(1991).”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226-244.
Berliner.L.&D.Fine.(2001).Children in long-tern foster care in Washington: Preliminary findings. Olympia, WA: Washington Stat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Berry, J.(1972).Social work with childre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owlby, J.(1958).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39,350-373.
Bowlby, J.(1969).Attachment and loss.Vol.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J.(1988).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Cassidy,J.(1990).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 in the study of attachment and the self in young children. In M.T. Greenberg, D.Cicchetti and E.M.Cumming. (Eds),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Clair,M.S.(1996).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ollins,N.L&Read, S.J.(1994).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Bartholomew, K., & Perlman, D.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5.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53-92. London: Jessica-Kingsley.
Erickson, E.H.(1965).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ckson, E.H.(1968).Identity: Youth &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Francis, D. (1990).Effective problem solving. London: Routledge.
Fatima,J.,Woll,B.& Kyle,J.(2002).Effects of parental style of interaction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very young severe and profound deaf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rhinolaryngology, 64, 193-205.
Freud,S.(1961).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senses. London: Hogarth.
Gewirtz, J.L.(1972) Attachment and Dependency. Washington DC: Winston.
Hazan,C.& Shaver, P.(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2,511-524.
Holmes, J.(1993).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Kadushin, A.& Martin, J.A.(1980).Child Welfare Services. New York: MaCr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Kadushin, A.& Martin, J.A.(1988).Child welfare services(4th e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
Lopez,F.G.(1995).Contemporary attachment theory: An introdu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3, 395-415.
Maccoby,E.E.& Martin,J.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4,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in, M.& Cassidy, J.(1988). Categories of response to reunion with the parent at age 6; Predictable from infant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s and stable over a 1-month perio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415-426.
Mead,D.E.(1976).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ding. Prove, Utah: Brigham University.
Piaget, J.(1980).Adaptation and Intelligence.(trans. by Stewart Eames).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iaget, J. & Inhelder, B.(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Basic Books.
Maslow, A.H.(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Bros.
Schaffer, H.R.(1971). The Growth of Sociability. Baltimore: Penguin Book.
Smith,E.P.(1995).Bring back orphanages? What policymakers of today can learn from the past. Child Welfare. LXXIV, 1, January-February.
Sroufe,L.Alan.(1985).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ant-Caregiver Relationships and Infant Temperament. Child Development 56(1),1-14.
Tower,C.C.(1993).Understanding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Triseliotis,J.&Russell,J.(1984).Hard to place-the outcome of adoption and residential care.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 Limited.
Weiss,R.S.(1991).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London: Routledge.
Weiss,L.H.&Schwarz, J.C.(199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types and older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academic achievement, adjustment, and substance use. Child Development, 67(5), 2101-2114.
West,M.L.&Sheldon-Keller,A.E.(1994).Patterns of relating.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