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書籍
一、詞作叢刻、選集
《全唐五代詞》 曾昭岷、曹濟平、王兆鵬、劉尊明 編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12月
《溫韋馮詞新校》 唐•溫庭筠、韋莊,南唐•馮延巳著,曾昭岷校訂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12月
二、詞史(詩史)
《中國詞史》 黃撥荊著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5月
《五代十國史研究》 鄭學檬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4月
《中國詞學批評史》 鄧喬彬、周聖傳、高建中等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7月
《中國詩學史》 蔣哲倫、傅蓉蓉著 廈門:鷺江出版社 2002年9月
《唐宋詞流派史》 劉揚忠著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3月
《唐宋詞史》 楊海明著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
《新校本新五代史附十國春秋》 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 1985年1月
《叢書集成新編》冊115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1月
《唐五代詞研究史稿》 高鋒著,崔海正主編 濟南:齊魯書社 2006年8月
《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 沈松勤著,吳熊和主編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 陶敏、李一飛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01年11月
《五代文學史料學》 張夢機、張子良選註 北京:中華書局 2001年11月
《詞學史料學》 王兆鵬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5月
《中國詞曲史》 王易著 台北,洪氏出版社 1981年1月
三、詞論
《詞學通論》 吳梅 著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2006年5月
《唐宋詞通論》 吳熊和 著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年10月
《詞論》 劉永濟著 台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2年5月
《唐五代詞史論稿》 劉尊明著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0年10月
《唐宋詞名家論稿》 葉嘉瑩著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
《唐宋詞綜論》 劉尊明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12月
《花間集接受史論稿》 李冬紅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
《唐五代北宋詞學思想史論》 徐安琪著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年11月
《龍榆生詞學論文集》 龍榆生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7月
《詞學廿論》 鄧喬彬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6月
《迦陵論詞叢稿》 葉嘉瑩著 台北:明文書局 1981年9月
《夏承燾集》 夏承燾著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
《唐宋詞史論稿》 黃昭寅、張士獻著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6年11月
四、史料筆記
《十國春秋》 (清)吳任臣著,周昂輯 台北:國光書局 1967年
《宋史》 (元)脫脫等修 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
《釣磯立談》(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15冊) (南唐)史虛白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
《五國故事》(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15冊) 撰人未詳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
《南唐近事》(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83冊) (宋)鄭文寶編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
《江南餘載》(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83冊) (宋)鄭文寶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5年
《江南野史》(收錄於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15冊) (宋)龍袞 台北:新文出版公司 1985年
《南唐書》二冊(附清•毛先舒《南唐拾遺記》) (宋)陸游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默記》 (宋)王銍撰,朱杰人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2月
五、詞話
《詞林紀事、詞林紀事補正合編》 清•張宗橚 編 楊寶霖 補正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1月
《人間詞話譯註》 施議對 著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1年5月
《詞話叢編》 唐圭璋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6月
《歷代詞紀事會評叢書.唐五代詞紀事會評》 史雙元編著 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7月
六、詞學專著
《詞林正韻》 清•戈載 著 台北:學生出版社 1968年8月
《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 王兆鵬 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3月
《唐宋詞流派研究》 余傳棚 著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4年6月
《倚聲學》 龍沐勛 著 台北:里仁書局 1996年1月
《唐宋詞的風格學》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7年6月
《詞學考詮》 林玫儀 著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7年12月
《羣體的選擇-唐宋人選詞與詞選通論》 蕭鵬 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
年11月
《唐宋詞格律》 龍沐勛 著 台北:里仁書局 1995年8月
《唐宋詞十七講》 葉嘉瑩 著 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4月
《南宋詞研究》 王師偉勇著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7年9月
《詞學研究方法十講》 王兆鵬著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6月
《詞的審美特性》 孫立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2月
《唐宋詞主題探索》 楊海明著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10月
《唐宋詞研究》 鄭福田著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1997年11月
《唐宋詞體通論》 苗青著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年3月
《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 孫康宜著,李學奭譯 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花間詞研究》 高鋒著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宋人擇調之翹楚-浣溪沙詞調研究》 林鍾勇著 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9月
《黃文吉詞學論集》 黃文吉著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詞學專題研究》 王師偉勇著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3年4月
《詞筌》 余毅恆著 台北:正中書局 1966年11月
《詞學古今談》 葉嘉瑩著 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
《漢語詩律學》 王力著 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發行中心 2005年4月
《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 方勇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6月
《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典文學別離主題研究》 蕭瑞峰著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6月
《日本學者中國詞學論文集》 王水照、保蓟佳昭編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5月
《唐宋詞簡釋》 唐圭璋 選釋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3月
《全唐五代詞釋注》 孔范今主編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
《唐五代詞詳析》 汪志勇 台北:華正書局 1979年8月
《南唐二主馮延巳詞選》 王兆鵬 注評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
《馮延巳詞研究》 張自文 著 北京:京華出版社 1999年6月
《唐宋詞鑒賞詞典》 唐圭璋主編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
《唐五代詞鑒賞詞典》 潘慎主編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1年5月
《李璟李煜詞賞析集》 蔡厚示主編 四川:巴蜀書社 1996年8月
《讀詞偶得•清真詞釋》 俞平伯著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年12月
《馮延巳詞新釋輯評》 黃進德編著 北京:中國書店 2006年7月
《南唐二主詞》 詹安泰編注 台北:天工書局,1991年12月
《唐宋名家詞賞析.溫、韋、馮、李》 葉嘉瑩著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8年12月
《名篇詞例選說》 葉嘉瑩著 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
《唐宋詞欣賞》 夏瞿禪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10月
《南唐二主詞研究》 詹幼馨著 湖北:武漢出版社出版 1992年6月
《唐五代北宋詞研究》 日.村上哲見著,楊鐵嬰譯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8月
《李璟李煜詞》 詹安泰校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年3月
《南唐李後主詞研究》 謝世涯著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4年4月
七、詩詞曲合論
《景午叢編》 鄭騫 著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72年1月
八、有關文學、美學與藝術鑑賞之書籍
《中國古典文藝學叢編》 胡經之 主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詞與音樂關係研究》 施議對 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08年8月
《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 李劍亮 著 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6年10月
《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 張興武 著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年3月
《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 楊柏岭 著 合肥:黃山書社 2007年3月
《中國詞學的現代觀》 葉嘉瑩 著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8年12月
《中國風俗通史.隋唐五代卷》 吳玉貴著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
《中國詩詞風格研究》 楊成鑒著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5年12月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著 台北:台北開明書店 1969年12月
《唐宋五代亂世文學研究》 李定廣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年7月
《唐五代詞的文化觀照》 劉尊明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12月
《隋唐五代教育制度史資料》 程舜英著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年9月
《南唐文化》 鄒勁風著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9月
《唐宋詞審美觀照》 吳惠娟著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9年8月
《唐宋詞與人生》 楊海明著 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5月
《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型態探討》 孫維城著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古典戲曲美學資料集》 吳毓華編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2年10月
《詩詞曲語辭彙編》上下冊 張相著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3年4月
《文心雕龍譯註》 南朝梁•劉勰著,王運熙、周鋒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
《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中國古代文學流派研究導論》 陳文新著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3年11月
《夜宴圖-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 杜文玉著,簡美玉主編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6月
《唐宋詞美學》 鄧喬彬著 濟南:齊魯書社 1993年12月
《中國古典文藝學叢編》 胡經之主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7月
《吳越錢氏文人群體研究》 日•池澤滋子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
《朱光潛美學思想及其理論體系》 簡國忠著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12月
《唐宋詞與商業文化關係研究》 王曉驪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8月
貳、學位論文
《陽春集箋》 鄭郁卿 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3年6月
《李後主研究》 陳芊梅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1971年碩士論文
《馮延巳研究》 林文寶 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4年11月
《南唐後主李煜的研究》 謝佳涯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1972年碩士論文《李煜詞的鑑賞與研究》 莊淑如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3年碩士論文《李後主文學研究》 李金芳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5年碩士論文
《李後主詞研究》 劉春玉 玄奘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南唐二主詞研究》 童穗雯 台北:文化大學,2005年碩士論文《南唐詞的審美觀照》 楊蕊菁 台北:師範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參、期刊、學報
〈李煜與小令的全盛期〉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 中外文學第19卷第11期(總227期) 民國80年4月
〈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 何寄澎 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 民國84年4月〈南唐烈祖的個性與文藝活動〉 陳葆真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期 民國84年5月〈盛唐「傷春」與「悲秋」詩的主題探討〉 陳清俊 國文學報第23期 民國83年6月 〈小樓吹徹玉笙寒-李璟詞賞析〉 王力堅 中國語文第77卷第1期(總457期) 民國84年7月 〈帝王詞人李後主〉 宋裕 明道文藝第237期 民國84年12月〈痛定思痛的懺悔-李煜後期詞〈浪淘沙〉解析〉 王力堅 中國語文第78卷第4期(總466期) 民國85年4月 〈南唐中主的政績與文化建設〉 陳葆真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期 民國85年3月〈論李煜詞的精神內涵及開拓表現〉 黃雅莉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1期 民國89年6月
〈春恨文學表現的本質原因及其與悲秋的比較〉 王立 古今藝文第26卷第3期 民國8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