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Barthes, Roland (1994)[1977] 。《戀人絮語》(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汪耀進 武佩榮譯。台北:桂冠。
David Morley (1995) 。《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馮建三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E. M. Forster (1927) [2009] 。《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 )。蘇希雅譯。台北:商周出版社。
Freud, Sigmund (1990)[1971] 。《性學三論 愛情心理學》(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林克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George Bluestone (1957) 。《從小說到電影》(Novels into Film), 高俊千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Harald Koisser, Eugen Maria Schulak (2007)。《愛、欲望、出軌的哲學》(Wenn Eros uns den Kopf verdreht: Philosophisches zum Seitensprung)。張存華譯。台北:商周出版社。
Jeanne-Marie Clerc, Monique Carcaud-Macaire (2004)。《電影與文學改編》(L'adaptation cin�聱atographique et litt�臆aire)。劉芳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Louis D.Giannett (1993)《認識電影》(Understanding Movies)。焦雄屏等譯。第九章。台北:遠流出版社。
Pervin, L. A. (1995) 《人格心理學》。洪光遠,鄭慧玲合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王霄冰 主編 (2008)。《儀式與信仰︰當代文化人類學新視野》。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溢嘉(1989) 。《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
林東泰 (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朱俊道 (1987)。《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翁秀琪 (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溫世頌 (2006)。《心理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羅世宏 (2007)。《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三版。台北:五南書局
譚恩美 (2006)。《喜福會》。程乃珊譯。台北:時報出版社。
二、外文書目
Amy Tan, 1989, The Joy Luck Club, Tran. Andrews, Richard Ed. , US:G. P.
E. Tulving, 1987, "Multiple memory systems and consciousness", Human Neurobiol., 6:67~80.
Gillian Butler, Tony Hope, Managing Your Mind: The mental fitness guide. 1995,Ed. Oxford, Paperbacks.
James W. , 1884, On some omissions of introspective psychology, Mind 9: 1-26
James W. , 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2 vols,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Lived world. In W. Pinar, E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三、論文資料
李維庭 (1995)。《「愛上一個人」~愛情現象的詮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葛仁祥 (2007)。《《七戰四勝》之創作論述》。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研究所碩士論文。四、期刊資料
E. Tulving, 1983, Elements of Episodic Memory, Ed. Press Oxford Univ.
James W. , 1884, On some omissions of introspective psychology, Mind 9: 1-26
莊宜文(2008)《文學╱影像的合謀與拮抗─論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並列》,政大中文學報9,P.69-99,台北:政治大學張真、蘇彥捷 (2007)。《人類學學報 - 靈長類動物的食物分享行為》(Food Sharing in Non-human Primates)。第01期。第26卷。北京:中國科學院
五、電子資料
上網查詢日期:2008年11月,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fsXMAJ-KDA 味全牛奶無法起床篇
影改編與文學批評 — 以對小說《華盛頓廣場》的改編為例。
朱建欣,中國作家網。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9-05-23/35947.html
六、電影作品
《大國民》(Citizen Kane, 1941),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 United States: RKO
《女人至上》(The Women, 2008),琳賽•傑格(Lindsay Jaeger),美國:獨立製片
《失樂園》,1997森田芳光,東京:角川書店、東映製作
《色•戒》(Lust, Caution, 2007),李安,(Ang Lee)美國:Focus Features
《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 1929),路易斯布扭爾Luis Bu�皯el, 法國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王家衛,香港:春光映畫
《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Chou, 2001),岩井俊二,日本: Rockwell Eyes
《重慶森林》(ChungKing Express, 1994),王家衛(Wang Kar Wai),香港:澤東
《食神》(The God of Cookery, 1996),周星馳、李力持,香港:星輝海外
《香港有個荷里活》(Hollywood Hong-Kong , 2001),陳果,香港:天幕製作
《殺人計畫》(My Whispering Plan, 2002),瞿有寧(CHU Yu-Ning),台北:氧氣電影有限公司
《海南雞飯》(Rice Rhapsody , 2004),畢國智,新加坡/香港/澳洲:嘉禾
《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1994),李安,台灣/美國:中央,雄發
《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2001),約翰•卡麥隆•米契爾(John Cameron Mitchell),美國:New Line Cinema, Fine Line Features
《極樂大餐》(La Grande Bouffe, 1973),馬可•費拉里(Marco Ferreri),法國/義大利:Films 66
《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1959),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 法國 : Path�� Films
《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2001),大衛林區(David Lynch),美國/法國:Universal / Studio Canal+
《羅生門》(In the Woods(Rashomon), 1950),黑澤民(Kurosawa Akira), 日本: 大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