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報導:
聯合報,2002/09/06,〈流浪漢選地盤,偏愛公園、騎樓〉,20版。
聯合報,2005/01/29,〈街友接受義剪義診 面貌一新〉,C1版。
民生報,2005/02/07,〈這個年 街友怎麼過?〉,A3版。
中時電子報〈北檢創舉 找「招牌人」宣導法治〉2007/02/02,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0200041,00.html。
中時電子報〈以工代賑 滿足渴望打拚的雙手〉2007/02/02,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0200042,00.html。
聯合報,2007/10/26,〈建國公園變貌,占椅睡覺仍在〉,C1版。
聯合晚報,2007/08/12,〈鋪蓋游擊,遊民趕又回〉,5版。
聯合報,2007/11/01,〈永平國宅閒置,遊民吸膠打鬥〉,C1版。
聯合報,2007/12/05,〈報廢宿舍,遊民毒蟲出沒〉,C2版。
聯合報,2007/11/07,〈金門新城 爆遊民性侵女童案〉,C2版。
聯合報,2007/12/06,〈精忠三村失火 10 空屋燒毀〉,C1版。
聯合報,2007/09/07,〈遊民打死人,民眾要政府管管〉,C2版。
聯合報,〈舉招牌一天賺幾百〉,聯合報2007/10/01,A2版。
工商時報,〈非典型就業絕非改善失業的正道〉,2009/02/17社論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5442
林萬億,〈社會探索—人力派遣 工作彈性但不安全〉,2009/03/18,中國時報民意論壇。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6928
中時電子報,〈清潔公司抓遊民,軟禁當奴工〉,2009/06/13,http://news.msn.com.tw/news1314127.aspx。取用日期:2009/06/13。
二、政府資料:
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2002)《永續就業工程—促進街友就業服務執行成果報告》。
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2003)《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促進就業服務執行成果報告》。
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2004)《九十三年度促進經濟型街友就業執行成果報告》。
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2004)〈經濟型街友工作站〉文宣。
台中區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2004)〈台北市經濟型遊民就業輔導策略〉《九十三年度遊民就業服務聯繫會報手冊》。
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2005)《九十四年度促進經濟型街友就業執行成果報告》。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臺中區就業服務中心 (2006)〈『贏』出未來!就業巡迴服務車協助遊民跨出成功就業第一步〉,www.gov.tw/PUBLIC/view_create.php3?id=120290%E2%8A%82=49&main=GOVNEWS民就業服務聯繫會報手冊》,取用日期:2006/09/12。
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 (2006)《九十五年度促進經濟型街友就業執行成果報告》。
台北市就業服務服務中心 (2008)《九十七年度促進經濟型街友就業執行成果報告》。
三、研究文獻:
成之約 (1998)〈潛論派遣勞動及其對勞資關係的影響〉,《就業訓練》,第16卷6期:3-11。
江美蓮 (1996)〈遊民問題剖析—以萬華區為例〉,《福利社會》,第52期:頁31-34。朱聖惠 (2008)〈派遣「女」王?--勞動彈性化對女性勞動參與之影響〉,「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九十六學年度研究生研究計畫暨論文發表會」,(2008年5月27日),台北:東吳大學,http://www.scu.edu.tw/society/publish/official/96-2/conference/02.pdf。
李誠、辛炳隆、成之約 (2000)《勞動市場彈性化與非典型雇用》,台北:行政院勞委會編印。
呂建德 (2003)〈全球化、社會公民權與民主:一個初步的思考〉,《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二期,頁189-238。
吳秀琪(1995)《底層的社會建構與自我認同—以台北市遊民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萬億(1995)《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發行。
柯志哲 (2005)〈我國非典型工作型態之探討〉,《勞動派遣公民論壇進階可閱讀資料》。
侯俊言 (2004)《醫院使用派遣勞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9:1-47。
夏曉鵑 (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高召恩(2003)《性別、勞動與公民權:以國家建構的遊民公民狀態為例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陳自昌 (1995)《遊民的社區生活與遊民服務:臺北市萬華區的遊民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大衛 (1999)《臺灣遊民問題的結構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昆鴻 (2000)《轉包制工作型態的初步分析—以家內勞動與派遣勞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許金龍 (1996)〈台北市遊民輔導服務的省思與發展方向〉,《福利社會》,第52期:頁27-30。許智偉(2004)《都市遊民—台北市遊民與環境的共生機制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玫玲(1995)《臺北市遊民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舒芃(2006)〈社會權在我國憲法中的保障〉,《中原財經法學》,16:1-43,http://cycu.lawbank.com.tw/Download/16/01330002.pdf。郭慧明(2004)《我要活下去!遊民的生存策略和生活世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麗珍 (2004)《遊民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台北:內政部社會司發行。
戴瑜慧、郭盈靖 (2009) “From media target to alternative media warriors: the alternative homeless media practice in Taiwan”,「2009文化研究學會年會」(1月3-4日) ,台北:師範大學。
羅加鈴、何玟娟、卞中佩、陳福裕(2000)《萬華遊民的實踐型研究─以萬華遊民工作坊為例》,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詹火生、彭台臨、陳聰憲、郭振昌 (2003)《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台北:空大。
臧汝興(2004)〈什麼是派遣〉http://www.laborrights.net/_NewSys/index.asp?ClsID=407&styleID=217,2009/04/20。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Sage.(引自Edgell (2009)《工作社會學導讀》)。
Bauman, Zygmunt. (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王志弘譯),台北:巨流。
Chambon , Adrienne S.(2005)〈傅柯的方法取向:揭露視而不見的生活世界〉,《傅科與社會工作》(頁65-101)(王增勇、范燕燕、官晨怡、廖瑞華、簡憶玲譯),台北:心理。
Edgell, Stephen (2009)《工作社會學導讀》(郭寶蓮、袁千雯譯) 台北:韋伯。
Faulks, Keith(2003)《公民身份》(黃俊龍譯)台北:巨流。
Freire, Paulo (2001)《被壓迫者教育學》(三十週年紀念版)(顧建新合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Foucault, Michel(1998)《古典時代瘋狂史》(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
Foucault, Michel(1999)《規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三聯。
Graham Murdock, Rights and Representation: Public Discourse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Television And Common Knowledge 7, 8-10 (Josten Gripsurd ed., 1999).(引自羅世宏 (2008)〈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的盲點:文化公民權/傳播權視野之批判〉,《科技法學評論》,5 (2):1-30。)
Grint, Keith(1991). The sociology of work --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Kalleberg, A. L. 2000.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 part-time, 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 : 341-365.
Marx, K.(1975)《資本論第一卷》中國:北京。
May, C. (2002).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 sceptical view. Malden, Mass.: Polity Press.
NCH(National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2008) Employment and Homelessness. http://www.nationalhomeless.org/factsheets/employment.html,取用日期:2009/06/01。
Polivka(1996).Contingent and alternative work arrangements, defined. Monthly Labor Review, 119(10):3-9.(引自柯志哲 (2005)〈我國非典型工作型態之探討〉)
Theodore Nik(2003). Political Economies of Day Labour: Regul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Chicago’s Contingent Labour Markets, Urban Studies, Vol. 40, No. 9, 1811-1828
Wright, Talmadge (1997) Out of Place: Homeless Mobilizations, Subcities, and Contested Landscpes. Alb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alsh, Tamara & Klease, Carla (2003) Down and out? Homelessness and citizenship. Australian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http://www.austlii.edu.au/au/journals/AJHR/2004/5.html#Footnote.取用日期:2009/06/01。
Weber, Max (1960)《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張漢裕譯),台北:協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