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智民2000零售業經濟特性與店址選擇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鴻楷1991台北市民生活方式、消費型態與空間選擇。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王鴻楷1992台北都會區居民之活動時空模式、消費態度與空間消費。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王怡穎2004《創意市集》。台北:田園城市。 江學瀅2006《生活中的自創品牌—手創藝術家個案研究》。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頁11-19),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李 錡2006《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2(10),4-8。 李建鴻1992《身體與消費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17。 李建鴻1992《身體與消費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5。 李仰哲1991連鎖便利商店店址選擇之研究 成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06消費世紀中的自主與覺醒。人生雜誌,278,24-27 邱婉婷1997《生活世界與消費體驗》,〈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3。 吳宗昇1996《布迪厄的關係性階級新模式分析》,〈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2。 兔牙小熊2006 《最HOT的發燒書創意市集書店同樂會》,聯合報,E4版 洪紹涵2004親民.兼容.新中間路線/記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台南市立藝術中心,大趨勢,p37-41。 高碧英2001百貨公司的消費空間圖像建構與詮釋—以高雄市大統百貨和平店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郭艾珊2002連鎖藥妝店商店形象與消費行為之影響—以轉型前後博姿美容藥妝店為例。交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論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慧如2006街頭賣「意/藝/異」--以創意工作者觀點初探創意市集現象。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陳坤宏1994《空間結構:理論、方法論與計劃》,台北:詹氏。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台北:詹氏。 莊雅婷2003商店形象與品牌知覺對於消費者選擇連鎖商店之研究。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海鳴2006南海藝廊與牯嶺街的再生活動—從2006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談起。藝術家,63(1),182-187。
黃文貞1998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5。 麻生沅2002全球化下的流行、建築與品味: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之空間生產與消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清枝1994便利商店商圈範圍、商圈型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幸宜1995北市百貨公司消費者商店印象與購買行為之研究。台大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雯2003《文化產業之特性與其空間結構關係之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蕙菁2005美力時代。商業週刊,903,66-72。 楊雅倫2006繪你的大頭─彩繪安全帽創作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楊永青 2003《從涉入程度探討北市青少年動畫電影消費文化與消費行為》,〈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1。
楊婷媖2004《台南市火車站地區商業機能活動變遷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師大書苑2005b:119 蔡奇睿1999著,《文化消費的空間研究:書店文化工業產品消費現象觀察---以誠品書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2。 蔡奇睿1999《文化消費的空間研究:書店文化工業產品消費現象觀察---以誠品書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7 熊婉容2007創作人調適與成長之歷程-創意市集創意工作者經驗探討。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熊婉容2006《城市創意階級的崛起:創意市集參與者之特質分析》。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頁1-10),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閻鴻亞2006全球化情境下的創意市集——消費與拒絕消費的藝術。誠品講堂筆記。蕭瑀婕 紀錄。10月13日 歐崇敬2001《未來學方法論》,〈台北:新視野〉,頁.8 葉純榮1996逢甲大學服飾售業店址區位選擇之研究— 以連鎖服飾公司GIORDANO 為例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賴春成2003都市中汽車銷售營業據點空間特性之研究—以台中市國產車五大車廠為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敏宏1994《從羅藍巴特與布西亞看流行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97。 蕭瑀婕2006《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創意社群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Allen Rubin, E. B.著2001趙碧華、朱美珍 譯,《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學富文化。 Baudrillard , Jean著 2000劉成富、全志鋼 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頁.69。 Baudrillard, Jean. 著1997林志明 譯,《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 Baudrillard, Jean. 著1997林志明 譯《物體系》(The System of Objects),〈台北:時報出版〉。 Bocock , Robert 著 1995張君玫 譯,《消費》,〈台北:巨流〉,頁.128 Featherstone , Mike著2000劉精明 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 Fiske , J.著1993陳正國 譯,《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圖書〉,頁.36-38 Jameson , Fredric 著 1998吳美真 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頁.174。 Jameson , Fredric 著 1990唐小兵 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當代〉,頁.223。 Maxwell, J.A.著2001高薰芳 譯,《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Baudrillard , Jean1981《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Telos Press〉,p.134。 Brake , M.1985《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p.66。 Bourdieu ¸Pierre1984《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cedil;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rry, B.J.L et. al1988Market Centers and Retail Lo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N.J.:Prentice-Hall. Campbell , Colin.1987《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Oxford:Basil Blackwell〉。 Corrigan, P.1997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Douglas , M. & Isherwood , Baron.1978《The World of Goods》,〈N.Y.:Basic Books〉 Patton, Michael Quinn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