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0.149.21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7 21: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鳳怡
研究生(外文):Tsai,Feng yi
論文名稱:台灣發展中的島博物館-以烈嶼鄉文化館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Developing Island Museum in Taiwan:The Cultural House on Lieyu
指導教授:徐純徐純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ristina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博物館學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博物館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9
中文關鍵詞:島博物館烈嶼地方文化館
外文關鍵詞:island museumLie-yuCultural Hou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烈嶼在自然生態上,除了因為地理、位置因素符合「島博物館」的條件外,更因為長期的軍事管制而保留了豐富的動、植物物種,山林與海岸完整的地景;而文化生態上則擁有先民的歷史遺跡:如傳統聚落、宗祠家廟、產業場所(芋頭與貢糖)和戰鬥坑道與軍事設施等獨樹一格的人文因素。這些獨特的風貌特色是發展「島博物館」的支持點,透過對這些點、線、面的方式交織成網絡狀的島博物館整體面貌。島博物館的特色在於因為其地理位置的因素所產生的獨特文化,這些獨特文化就是過去、現在生活的表現,再現出烈嶼社會未來生活的取向,這就需要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讓來參觀的觀眾與居民在文化館中產生肯定的對話,來了解未來發展的取向。
藉由2006年2008年「金門縣地方文化館輔導團專案計畫」,筆者實際在烈嶼所執行的相關計畫,透過參與式觀察與非正式訪談得到島博物館的發展與建立運作經營機制時必須要有三方面的支持:地方政府、博物館專業知識與技能、民間力量,而烈嶼鄉文化館就是這三個支持力對話、運作的空間,這是島博物館最重要的機制,這不是定型的組織結構,可脫離台灣博物館的「公務系統」運作機制,人事上也會從「科層組織」走向「任務編組」,是島博物館發展的關鍵問題。
烈嶼影片介紹與一份可以遊島與帶回家做紀念品的文化地圖,是烈嶼鄉文化館將整個烈嶼發展為「島博物館」願景的前奏曲。對一般居民與烈嶼的下一代而言,文化地圖與錄影帶是他們結合週遭生活物件時應該留意與珍藏的文化資產,這項將文化資產結合於他們生活與工作,這才是烈嶼鄉文化館存在的理由。讓他們簡潔易懂的介紹給下一代與親朋好友與來訪的觀光客,是文化地圖與錄影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延續發現,本文最後提出的結論為:一、地方文化館專業館員存在的必要性;二、地方文化館人員專業培訓之必要;三、網際網路的資訊建立與行銷之必要;四、透過地方文化館建立在地共識。
In the case of the Cultural House on Lie-yu Island, its uniqueness includes its geography, history and people. Like other small islands, Lie-yu is constrained by its geographical isolation. Lieyu in natural ecology, except that the geography, the position factor conform to “island museum” outside condition, retained the rich animal, wooded mountain and seacoast complete landscape, the plant species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military control. But in the cultural ecology has ancients' historical traces: Like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ncestral hall ancestral temple, industrial place (sweet potato and tribute sugar) and fight gallery and military installation and so on an alone tree standard humanities factor. Th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one of the basic factors for establishing a cultural house on such a small island. But how do you show the standpoints of residents on this island, in the past, at the present and for their future?
A continuing course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has being held by the project of consultants of local community museums of Kinmen from 2006 to 2008. I have learned more about the ways to involve deeper and to explore what features are important for creating the visibility of an isolated islet like Lie-yu. There are three primary forces in developing island museum: the socially enlightened movement of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solidarity of local government with the public, and the technical support from professionals. This cultural house is the best possible laboratory for studying the power of museums to support heritage and identity within the island community of Lie-yu. This is the island museum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 and is not the stereotypia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t’s island museum development key point that can separate from “official business system”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in Taiwan museum, also from “Bureaucracy” the trend “duty grouping” at human affairs.
The Lieyu introduction video along with distinctive culture map is both provided for the tourist to take away as souvenirs.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Cultural House is only the overture of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for the Lieyu island museum. And the history culture linkages through out the years recorded in the video had become the most precious asset of their young generations. The purpose of such a memento is to facilitate all future ages of Lieyu and visitors an easi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raordinary Lieyu Island and never to be deprived.
As the continue deliverance of this thesis, suggestions are made as following: (1) The existence of a higher standard evaluation system within the local museums; (2) Volunteer training program suitable for local knowledge; and (3) knowmation for data settings and marketing purposes.
目 錄 IV
圖 目 錄 VI
表 目 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島博物館 7
第一節 島嶼特性 7
第二節 島博物館的特色 8
第三節 案例分析:人島(ISLE OF MAN) 11
第三章 烈嶼島博物館三大支持力 25
第一節 地方政府的支持 25
第二節 民間力量的參與 36
第三節 博物館學與跨領域合作 40
第四章 島嶼環境下的自然與人文 51
第一節 考古遺址 57
第二節 海島的自然地景 61
第三節 軍事管制下的「人文地景」 71
第四節 民俗:聚落、宗祠與信仰 74
第五章 烈嶼島博物館的前奏曲 87
第一節 烈嶼特色 87
第二節 觀光客行為分析 90
第三節 文化地圖與錄影帶 93
第六章 結論 98
參考文獻 100
附錄一 非正式訪談、觀眾調查、烈嶼景點調查 103
附錄二 烈嶼鄉林金量鄉長970420演講逐字稿 122
附錄三 烈嶼鄉社會課林長固課長960311演講逐字稿 126
附錄四 烈嶼戰地下的人文地景 131
附錄五 烈嶼文化地圖圖示名稱與景點一覽表 135
附錄六 烈嶼文化地圖文字說明 139
中文部分
1. 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96年》。內政部,2007。
2.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金門國家公園生態旅遊整體規劃》。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5。
3.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史前後期)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2006。
4.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島嶼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評估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4。
5.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金門縣第二期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縣政府委託,2007。
6. 古正金。〈關於家族、關於譜碟〉。《金門文藝》第18期,2007。
7. 同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同安縣志》。北京:中華書局,2002。
8. 江柏煒。《老聚落新生命》。金門縣政府,1998。
9. 江柏煒。《金門建築史研究論文集》。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3。
10. 何逸民。〈金門蝴蝶生態簡介〉,《金門深旅遊解說書》。台北市:青芯志工協會,2003
11. 吳芝儀、廖梅花譯;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原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臺北市:揚智文化,2001。
12. 李金振計畫主持。《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4。
13. 周志強。《賞鳥趣-金門地區鳥類多樣性》。金門縣政府,2006。
14. 周德禎。《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五南,2001。
15. 明 何喬遠。《閩書 第一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16. 林文鍊。《烈嶼上林彩風》。金門縣金城鎮:金縣府,2000。
17. 林金量。〈金門縣烈嶼鄉文化館摺頁〉。烈嶼鄉公所,2006。
18. 林英生。《烈嶼的自然大地》。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2。
19. 林國平、邱季端 編。《福建移民史》。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20. 青芯志工協會。〈金門古蹟與歷史建築〉。《金門深旅遊解說書》,台北市:青芯志工協會,2003。
21. 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96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中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8。
22. 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96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末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8。
23. 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96年度地方文化館輔導團服務計畫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7。
24. 金門縣主計室。《95年金門縣統計年報》。金門縣主計室,2006。
25. 洪曉聰。《烈嶼傳統聚落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26.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台北縣:遠足文化,2003。
27. 宮守業。《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7。
28. 徐純。〈國際地區博物館委員會2005年年會〉。2005。
29. 徐純。〈眾說紛紜中的生態博物館〉。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2004年「地方博物館專題研究」課程講義。
30. 徐純。《文化載具-博物館的演進腳步》。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08。
31. 徐純譯、Kenneth Hudson,《有影響力的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1993。
32. 徐曉望。《福建通史 第四卷 明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3. 烈嶼鄉公所。《烈火焠煉的島嶼》。金門縣烈嶼鄉公所,2007。
34. 烈嶼鄉公所。《烈嶼風情》。金門縣烈嶼鄉公所,2008。
35. 烈嶼鄉公所。《烈嶼鄉鄉政紀要:尊嚴、活力、希望。中華民國91年3月-93年12月 》。金門縣政府,2005。
36.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修訂金門縣綜合發展計畫》。金門縣政府委託研究,2002。
37.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2007。
38. 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5。
39. 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六》。中文出版社,1981。
40. 莊西進。《金門地區賞鳥指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
41. 陳維鈞。《金門島史前遺址調查研究(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42. 黃振良、董群廉。《和平的代價:金門戰地史蹟》。金門縣:金縣文化局,2007。
43. 黃振良。《金門古井風情》。稻田,2001。
44. 黃振良。《金門戰地史蹟》。金門縣:黃振良,2003。
45. 黃婉玲。《戀上笠島舊味:金門縣烈嶼鄉文化館》。台北市:文建會,2007。
46. 黃新憲。〈閩南家族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2007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金門縣文化局,2008。
47.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寺廟巡禮》。金門縣政府,1998。
48. 楊加順總編輯。《2007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07。
49. 楊國楨。《閩在海中-追尋福建海洋發展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50. 楊彩惠。《烈嶼鄉鄉志》。金門縣烈嶼鄉公所,2002。
51. 楊樹清。《消失的戰地:金門世界文化遺產顯影》。新新聞文化,2004。
52. 群友文化編輯小組。《金門》。群友文化,1994。
53. 葉浩譯、John Urry著。《觀光客的凝視》。台北市:書林,2007。
54. 葉鈞培。《金門辟邪物》。福建省金門縣政府,1998。
55. 廖東坤。《風中之舞:金門的鳥》。金門國家公園,2004。
56. 蔡慧敏。〈臺灣的離島〉。《地景保育通訊》,10,1999,頁9。
57. 蔡慧敏。〈臺灣離島與金門島嶼的生物多樣性〉。《金門深旅遊解說書》。台北市:青芯志工協會,2003。
58. 鹽光文教基金會。〈金門縣95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末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6。
59. 鹽光文教基金會。《金門縣94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中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5。

英文部分
1. Diana Pardue, Stephen Harrison & Pier Giovanni D’Ayala, Samantha Fabry. “Island Mmuseums.” ICOM News 3(2006):6-7.
2. George Henri Riviere.” Images of the Ecomuseum.”Museum 148(1985):182-183.
3. Goranka Horjan,Chairperson.”Isle of Man & Liverpool: An exciting look back.”ICR NEWS 1(2006):1-2.
4. Patrick J. Boylan. Running a Museum: A Practical Handbook. France:ICOM,20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