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 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96年》。內政部,2007。
2.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金門國家公園生態旅遊整體規劃》。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5。
3.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金門移民適應與遷移調查研究(史前後期)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2006。
4.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島嶼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評估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4。
5.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金門縣第二期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金門縣政府委託,2007。
6. 古正金。〈關於家族、關於譜碟〉。《金門文藝》第18期,2007。
7. 同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同安縣志》。北京:中華書局,2002。
8. 江柏煒。《老聚落新生命》。金門縣政府,1998。
9. 江柏煒。《金門建築史研究論文集》。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3。
10. 何逸民。〈金門蝴蝶生態簡介〉,《金門深旅遊解說書》。台北市:青芯志工協會,2003
11. 吳芝儀、廖梅花譯;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原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臺北市:揚智文化,2001。
12. 李金振計畫主持。《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4。
13. 周志強。《賞鳥趣-金門地區鳥類多樣性》。金門縣政府,2006。
14. 周德禎。《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五南,2001。
15. 明 何喬遠。《閩書 第一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16. 林文鍊。《烈嶼上林彩風》。金門縣金城鎮:金縣府,2000。
17. 林金量。〈金門縣烈嶼鄉文化館摺頁〉。烈嶼鄉公所,2006。
18. 林英生。《烈嶼的自然大地》。金門縣立文化中心,2002。
19. 林國平、邱季端 編。《福建移民史》。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20. 青芯志工協會。〈金門古蹟與歷史建築〉。《金門深旅遊解說書》,台北市:青芯志工協會,2003。
21. 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96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中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8。
22. 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96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末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8。
23. 金門技術學院。〈金門縣96年度地方文化館輔導團服務計畫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7。
24. 金門縣主計室。《95年金門縣統計年報》。金門縣主計室,2006。
25. 洪曉聰。《烈嶼傳統聚落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26.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台北縣:遠足文化,2003。
27. 宮守業。《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7。
28. 徐純。〈國際地區博物館委員會2005年年會〉。2005。
29. 徐純。〈眾說紛紜中的生態博物館〉。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2004年「地方博物館專題研究」課程講義。
30. 徐純。《文化載具-博物館的演進腳步》。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08。
31. 徐純譯、Kenneth Hudson,《有影響力的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1993。
32. 徐曉望。《福建通史 第四卷 明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3. 烈嶼鄉公所。《烈火焠煉的島嶼》。金門縣烈嶼鄉公所,2007。
34. 烈嶼鄉公所。《烈嶼風情》。金門縣烈嶼鄉公所,2008。
35. 烈嶼鄉公所。《烈嶼鄉鄉政紀要:尊嚴、活力、希望。中華民國91年3月-93年12月 》。金門縣政府,2005。
36.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修訂金門縣綜合發展計畫》。金門縣政府委託研究,2002。
37.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2007。
38. 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十二》。北京:中華書局,2005。
39. 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六》。中文出版社,1981。
40. 莊西進。《金門地區賞鳥指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
41. 陳維鈞。《金門島史前遺址調查研究(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42. 黃振良、董群廉。《和平的代價:金門戰地史蹟》。金門縣:金縣文化局,2007。
43. 黃振良。《金門古井風情》。稻田,2001。
44. 黃振良。《金門戰地史蹟》。金門縣:黃振良,2003。
45. 黃婉玲。《戀上笠島舊味:金門縣烈嶼鄉文化館》。台北市:文建會,2007。
46. 黃新憲。〈閩南家族文化的社會教育功能〉。《2007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金門縣文化局,2008。
47. 楊天厚、林麗寬。《金門寺廟巡禮》。金門縣政府,1998。
48. 楊加順總編輯。《2007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金門縣文化局,2007。
49. 楊國楨。《閩在海中-追尋福建海洋發展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50. 楊彩惠。《烈嶼鄉鄉志》。金門縣烈嶼鄉公所,2002。
51. 楊樹清。《消失的戰地:金門世界文化遺產顯影》。新新聞文化,2004。
52. 群友文化編輯小組。《金門》。群友文化,1994。
53. 葉浩譯、John Urry著。《觀光客的凝視》。台北市:書林,2007。
54. 葉鈞培。《金門辟邪物》。福建省金門縣政府,1998。
55. 廖東坤。《風中之舞:金門的鳥》。金門國家公園,2004。
56. 蔡慧敏。〈臺灣的離島〉。《地景保育通訊》,10,1999,頁9。57. 蔡慧敏。〈臺灣離島與金門島嶼的生物多樣性〉。《金門深旅遊解說書》。台北市:青芯志工協會,2003。
58. 鹽光文教基金會。〈金門縣95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末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6。
59. 鹽光文教基金會。《金門縣94年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期中報告書》。金門縣文化局委託,2005。
英文部分
1. Diana Pardue, Stephen Harrison & Pier Giovanni D’Ayala, Samantha Fabry. “Island Mmuseums.” ICOM News 3(2006):6-7.
2. George Henri Riviere.” Images of the Ecomuseum.”Museum 148(1985):182-183.
3. Goranka Horjan,Chairperson.”Isle of Man & Liverpool: An exciting look back.”ICR NEWS 1(2006):1-2.
4. Patrick J. Boylan. Running a Museum: A Practical Handbook. France:ICO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