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9: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士弘
研究生(外文):Shih-Hung Tsai
論文名稱:趴踢廢人區
論文名稱(外文):Party Freak Zone
指導教授:曲德益
指導教授(外文):Teh-i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5
中文關鍵詞:趴踢kuso
外文關鍵詞:partyfreakkuso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我創作的主軸由「廢」、與「棄」開始,以平面方式來呈現當代的特殊現象,其中包含了趴踢文化與某種革命為主軸。論述中,如何以平面繪畫去表達青少年文化中核心的位置,對於較早前的繪畫型式,有延續也有創新,期望能精確表現出創作內容。

本篇論述,共分成四章。第一章,書寫自己創作的歷程與體驗造成現在的創作形式,並從歷時性的藝術家的脈絡加以佐證。

第二章論述關於廢人區的建構,並以「笑」這件事來提出當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從廢的角度討論體制與自身經驗的轉化過程。

第三章從形式說明廢人區的表現方式,不同的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涵也不盡相同,從廢人區的藝術形式衍伸出台灣的夜店與性文化。

第四章將作品分成三個不同系列,將自己的脈絡發展加以說明,並從脈絡中闡述繪畫的個人特色,並發現未來的創作方向。

最後是結語的部份,說明這幾年的創作心得,並對作品提出問題與新的觀點,期望未來能碰撞出各多創作的火花。
The idea of my creative work is ‘junk’ and ‘good-for-nothing’. This is for special phenomenon in the cotemporary world. It includes the culture of party and something about revolution. They usually are manifestation of young man life in my works which partly continues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partly expresses the innovation of my idea.

This thesis is divided by 4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course of my creation and how it progress the present works. And some artists in the history are for comparison is necessary.

The second chapter is concerned the make-up of ‘junk man zone’. It sets up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y ‘laugh’ and also criticiz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ystem and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by ‘junk’.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ed the presentation of ‘junk man zone’. Because every life experience will produce some kind of formation which stands for itself, I try to use them in the ‘junk man zone’ for the culture of pub and sexuality in Taiwan.

The fou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ree kinds of series-works and describes the context of my creation. It also results in my characteristic of painting and the direction of artistic creation.

The final part is conclusion. It first describes the thoughts of work in past few years and addresses some questions and new points. This is some kind of survey to challenge myself expectably for artistic career.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3
前言…………………………………………………………………5
第一章
緒論…………………………………………………………………6
第一節 創作動機…………………………………………………6
第二節 歷時性的脈絡……………………………………………7
第二章 建構廢人…………………………………………………10
第一節 樂園的趴踢………………………………………………10
第二節 玩世之境---無意識笑臉…………………………………11
第三節 KUSO式的幽默---婊弄體制………………………………13
第三章 形式描寫…………………………………………………16
第一節 色彩視域…………………………………………………16
第二節 亮粉的拼貼………………………………………………16
第三節 趴踢的地域風景…………………………………………19
第四章 作品分析…………………………………………………21
第一節 寄生蟲時期………………………………………………21
第二節 廢人區時期………………………………………………22
第三節 亮晶晶不革命軍時期……………………………………25
結語…………………………………………………………………27
參考書目……………………………………………………………29
參考作品……………………………………………………………30
LUCYR.LIPPARD,張正仁譯。1991。《普普藝術》。台北:遠流。
高千惠。1996。《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佟景韓 易英。1995。《造形藝術美學》,台北:洪葉。
何政廣。1968。《歐美現代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的不確定性》,台北:唐山。
徐瑞萍。2004。《意識的海洋》,台北:多世界圖書文化。
陳寬祐。1993。《基礎造型》,台北:新形象。
劉燁。2005。《佛洛伊德心理哲學智慧》,台北:吉根。
小林重順。1991。《造型構成心理》,台北:藝風堂。
康丁斯基,吳瑪俐譯。1952。《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
康丁斯基,吳瑪俐譯。1973。《點線面-繪畫元素分析論》,台北:藝術家。
曾啟雄,2002。《色彩的科學》,台北:那魯國際。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
黃錦樹。2003。《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唐山。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