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資料
中文著作
《中央日報》,《武陵人》演出宣傳廣告,1972年12月21日至24日,8版。
于善祿(1996),《變與不變:1970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鏡玲 ( 2007 ) ,〈跨界游離—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真理大學人文學報》。 第五期,4月。王德威(2005),《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
王廣西(2002),《功夫 — 中國武術文化》。台北:雲龍。
王墨林(1990),《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香。
王鐘凌主編(2000),《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 – 戲劇卷 》。河北:河北教育。
白先勇(1997),《台北人》。台北:爾雅,第六版。
台北市政府祕書處編(1970),《台北市政紀要》。台北:台北市政府祕書處。
-----------------------------(1978),《台北市政紀要》。台北:台北市政府祕書處。
田啟元(1996),〈給劇場同志的一封公開信〉,《表演藝術雜誌》。第40期,2月。成大中文系編(1999),《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台北:文建會。
成大中文系編(1999),《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專業劇場》。台北:文建會。
江冠明(2002),〈人物專訪---婚紗影像美學高手:林聲〉,《新台灣新聞週刊》。347期。
江福貞(2004),〈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由青少年身心發展特質談青少年次文化〉,《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0期。
朱天心(1982),〈喜見蘭陵〉,《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朱天文序〈1986〉,〈又一齣賴聲川的戲〉,《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
汪其楣(1978),〈「青年劇展」 一 年不如一年,參加單位漸減,老戲一再重演〉,《聯合報》。3月20日,9版。
如炬( 1972),〈四幕話劇的里程碑 — 評《第五牆》〉,《台灣新生報》。1月5日,9版
何定照、梁玉芳(2008),〈各門各派瘋靈療 擲百萬換心安〉,《聯合報》。台北,10月12日。
呂正惠(1994),〈七、八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88a),〈評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世新大學,1 1卷。
---------(1988b),〈現代主義在台灣 — 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世新大學,1 4卷。
吳田土(1991),〈他們找到位置和大餅〉,《自立早報》。3月4、5日,副刊。
吳若、賈亦隸(1985),《中國話劇史》。台北:文建會。
吳靜吉編(1982),《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吳瓊枝(2008),《台灣小劇場的身體論述,1986-1999》。中壢: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丁讚、吳介民(2000),〈台灣面臨民間社會「空掉」潛在危機〉,《中國時報》。論壇版,3月27日。
李元貞(1978),〈張曉風的《位子》〉,《雄獅美術》,85期,3月號。
李曼瑰(1971),〈序〉,《畫愛》。台北:校園團契。
---------(1972),〈武陵人的演出與基督教藝術團契〉,《中央日報》,12月30日,9版。
李歐梵(1982),〈樹立我們文化的新模式〉,《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何懷碩(1973),〈矯情的《武陵人》〉,《中央日報》, 2月17號,10版
宗大偉(1977),〈賊言賊語〉,《劇輪》。第四期2版。
卓 明 (1982),〈當我們在一起 ─ 介紹蘭陵劇坊的胚胎耕莘實驗劇團〉,《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林孝宗(2003),《自發功》。台灣:自發功研究室。
林清玄(1982),〈觀實驗劇《荷珠新配》─ 兼談中國戲劇的常與變〉,《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林寶元(1994),〈從小劇場、行動劇場到民眾劇場〉,《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台北:唐山。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周慧玲(2004),〈菁英論述與官方政策的共生與悖離:台灣現代劇場論述的跨文化挪用問題初探〉,《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中研院文哲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中國文化制度史研究中心主辦。
金明瑋 ( 2004 ),《張曉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姚一葦(1980a),〈我為什麼提倡實驗劇----「蘭陵劇坊之夜」幕前演講〉,《聯合報》。9月27日,副刊。(註:1980b在網路資料裡)
---------(1989),〈生活劇場〉,《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
---------(1995),《戲劇與人生 ─ 姚一葦評論集》。台北:書林。
亮軒(1976),〈新出土的古玉〉,《曉風戲劇集》。台北,道聲。
哈公(1973),〈我看《武陵人》〉,《民族晚報》,1月2日,4版。
洛夫(1965),《石室之死亡》。台北:創世紀詩社。
馬叔禮(1986),〈導引「寒」「暖」流的交會,是為了有更多的魚訊〉,《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
馬森(1991),《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台北:台北文化生活新知。
------(1982),〈話劇的即興與未來 — 從荷珠新配談起〉,《時報雜誌》。第46期。
張曉風(1971),《畫愛》。台北:校園團契。
---------(2007),《曉風戲劇集》。台北:九歌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
唐文標(1973),〈天國不是我們的 — 評張曉風的《武陵人》〉,《中外文學》,1卷8期。夏誠華 (2002 ),〈台灣地區移民變遷之研究〉,《海外華族研究論集 ─ 第一卷:移民、華商與經貿》。台北:華僑協會總會。
夏鑄九(200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郭孟寬(1999),《七零年代劇場開拓者 — 張曉風與基督教藝術團契》。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康來新(1971),〈試評介《畫》劇〉,《畫愛》。台北:校園團契。
教育部編(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陳月娥(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陳幼君(1987),〈到八斗子海濱喚起生命力〉,《民生報》。
陳芳明(2000)〈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陳明才(1990),〈七彩溪水落地掃〉,《七彩溪水落地掃》節目單。台北:優劇場劇團。
--------- ( 2005 ),《奇怪的溫度》。台北:聯合文學。
陳典義(1973),〈烏托邦文學與《武陵人》〉,《幼獅月刊》。37卷1期,241期,1月。黃俊傑(2006),〈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法鼓人文學報》。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黃貞禎(2007),《台灣福音劇團經營管理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瓊華(1982),〈向下紮根的結果 ─ 蘭陵劇坊的誕生〉,《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曾建元(1991),〈從民間社會走向人民民主:評述台灣社會運動中的社會學干預〉,《憲政評論》。卷期 22/8。葉素伶(2004),《台灣小劇場中的葛羅托斯基》,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焦尚志著(1995),《中國現代戲劇美學思想發展史》。北京市 : 東方。
溫明麗(2006),〈從哈伯瑪斯與傅柯對權力的解讀論述科學發展的倫理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及台灣ELSI研究中心主辦,台灣基因意向之調查與研究學術研討會》。
楊劍龍(1998),《曠野的呼聲》。上海:上海教育。
趙彥寧(1999),《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 — 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北:世新大學,卷36。
厲復平(1999),《葛羅托斯基的劇場實踐之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蔣勳(1980),〈再創劇運的高潮 — 為《荷珠新配》演出成功致賀》,《時報雜誌》。第1期,7月27日。
劉光能(1986),〈兩處桃源,一樣錯戀〉,《當代雜誌》,5月,創刊號。
劉光耀、孫善玲著(2004),《四福音書解讀》。中國:宗教文化。
劉守曜(2004),訪談錄音,3月12日,《優劇場溯計畫的理念與實踐的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若瑀(1989),〈明山寺之行〉,《丹道文化》。第2期。
---------(1991),〈八年之後的超越---徒步進香與優劇場表演訓練之接觸〉,《雄獅美術月刊》。7月,245期。
---------(1992),〈中國人的身體與戲劇新形態的探索----訪劉靜敏談「優」劇場〉,《民眾日報》。11月30日,23版。
----------(1996),〈台灣劇場有沒有「身體」?〉,《表演藝術》,第43期,5月號。
---------(2004),訪談錄音,4月18日,《優劇場溯計畫的理念與實踐的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昶讓(2005),《優劇場溯計畫的理念與實踐的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蔡錚雲(1995),《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蔡錚雲。
鄭明娳主編(1994),《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鄭曼青(1977),《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台北:時中拳社。
鄭慧如(2002),〈一九七0年代台灣新詩中的身體觀〉,《逢甲人文社會學報》。台中:逢甲大學,第4期。賴聲川〈1986〉,《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
閻鴻亞(1996)。《跳舞之後,天亮以前》。台北:萬象。
璧華編(1978),《魯迅與梁實秋論戰文選》。香港:天地圖書。
鍾明德(1988),《從馬哈薩德到馬哈台北》。台北:書林。
----------(1989a),《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台北:書林。
----------(1989b),《紐約檔案》。台北:書林出版。
----------(1995),《現代戲劇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
----------(1996),《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台北文化》。台北:書林。
----------(1999a),《臺灣小劇場運動史 : 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
----------(1999b),《舞道-劉紹爐的舞蹈路徑與方法》,台北:時報。
----------(1999c),《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專業劇場》。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神聖的藝術 : 葛羅托斯基的創作方法研究》。台北:揚智。
藍培甄 ( 2005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 1966 - 2003 )》。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戴雅麗(1994),《突破禁忌 ─ 大台北地區小前衛劇場》。台北: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韓維君(1998),《等待果陀及其他 — 從《劇場》雜誌談一九六零年代現代在台灣之發展》。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臨界點劇象錄(1988),《毛屍》節目單。
聶光炎(1976),〈《武陵人》舞台設計的觀念和過程〉,《曉風戲劇集》。台北:道聲。
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明宗在(2006),〈文化創業產業整合性行銷研究∼以2006年雲林國際偶戲節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9期。
龔卓軍,(2006),〈真實身體行動的自我技術:用果陀斯基閱讀晚期傅柯〉,《藝術觀點》,第1期。中譯本
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著,張黎譯(1990),〈戲劇小工具篇〉。《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
--------------------------------------,彭鏡禧、鄭芳雄譯(2005),《四川好人》。台北:聯經。
安托南•阿爾托(Antonin Artaud)著,桂裕芳譯(1993),《殘酷戲劇 : 戲劇及其重影》。北京:中國戲劇。
托瑪斯•摩爾(Thomas More)著,戴鎦齡譯(2000),《烏托邦》。台北:志文。
肖恩•霍默(Sean Homer)著,孫斌、宗成河譯(2004),《弗雷德里克•詹姆森》。上海:上海人民。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耿一偉譯(2008),《空的空間》。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柏拉圖(Plato)著(2003),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台北:遠足文化。
哈柏馬斯(Habermas, Jurgen)著,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
-----------------------------------------------------------(2004),《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市 : 譯林。
約翰.皮克(John Pick)著,江靜玲編譯(1995),《藝術與公共政策》。台北 : 桂冠。
施勒格爾(Friedrich von Schlegel)著,李伯杰譯(2005),《浪漫派風格 — 施勒格爾批評文集》。北京:華夏出版。
馬克思、恩格斯(Karl Heinrich Marx & Friedrich Von Engels)著,管中琪、黃俊龍譯(2004),《共產黨宣言》,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馬歇爾.伯曼(Marshall Berman),徐大建,張輯譯(2003)《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台北:商務。
培德.布爾格(Peter Bürg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
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2006),《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台北:桂冠。
理查.沃林(Richard Wolin)著,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編(2001),〈傅科的審美決定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藝術。
野家啟一(日)著,畢小輝譯(2002),《庫恩 — 範式》。河北:河北教育。
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著,宋美王華譯(2003),《烏托邦》。台北:聯經。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著,林淑華譯(2001),《1984》。台北:小知堂。
傅立葉(Charles Fourier)著,趙俊欣等譯(1979),《傅立葉選集》。北京:商務。
傅柯(Foucault, Michel)著,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
達倫道夫(Ralf Dahrendorf)著,林榮遠譯(1999),《現代社會的衝突》。台北:桂冠。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著,李育霖譯(2006),《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
詹明信(F. Jameson)著,王逢振譯(1998),《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王逢振、陳永國譯(1999),《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赫茨勒(Joyce Oramel Hertzler)著,張兆麟等譯(1990),《烏托邦思想史》。北京:商務出版。
德勒兹(Gilles Deleuze)著,楊凱麟(2000)譯,《德勒兹論傅柯》。台北:麥田。
盧卡奇(Lukács, Georg)著,黃丘隆譯(1989),《歷史與階級意識 — 馬克斯主義辯證法研究》。台北:結構群。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r)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1),《神話學》。台北:桂冠。
英文資料
Adorno, Theodor. 1970. Aesthetic Theory. Minneapolis: Minnesota Press.
--------------------. 1972.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Continuum Publish.
--------------------. 1973.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 E. B. Ashton. New York: Seabury.
--------------------.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Arendt, Hanna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khtin, Mikhail. 1984. Rabelais and His Worl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arthes, Roland. 1972. Mythologies. Trans. Jonathan Cape Lt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udrillard , Jean.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 myths and structures. Trans. George Ritzer.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 1996. The system of objects. Trans. James Benedict. New York: Verso.
Benjamin, Walter. 1969.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 1977.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Trans. J. Osborne. London: New Left.
Berman, Marshall. 1982.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Bhabha, Homi K..1990. " The Third Space: Interview with Homi Bhabha ".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Bloch, Ernst. 1988. 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selected Essay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Brecht, Bertolt. 1964. Brecht on Theatre.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ürger, Peter. 1984. Theory of Avant-gard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astells, Manuel. 1983.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ng, Ivy I-chu. 1998. Remapping Memories and Public Space: The Theater of Action in Taiwan’s Opposition Movement and Social Movement 1986-1997.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Performance Studies.
Deleuze, Gills. 1983. Anti-Oedip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2000. Proust and Signs. Trans. Richard Howar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rrida, Jacques. 1978. Writing and Differ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agleton, Terry. 1990.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s.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
Erving Babbit, 1919. Rousseau and Romantici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Foucault, Michel. 1971. In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
---------------------. 198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83. “Preface.” Anti-Oedip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Gills Deleuz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xi-xii.
Fourier, Charles. 1996. The Theory of the Four Movements. Trans. Patterson, Ian & Jones, Gareth Stedman. London: Cambrige.
Frank, Arthur W.. 1991. “For A Sociology of the Body: An Analytical Review.”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e Theory, Ed. Mike Featherstone, Mike Hepworth and Bryan S. Turn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37-102.
Fraser, Nancy. 1992. “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Ed. Carl Calhou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09-142.
Goffman, Erving. 1990.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Penguin.
Gramsci, Antonio. 1996.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Grotowski, Jerzy. 1968. Towards a poor theatre. London: Siman and Schuster.
--------------------. 1995. “ From the Theatre Company to Art as Vehicle.” At Work with Grotowski on Physical Actions. Thomas Richards. New York: Routledge. 113-135.
Habermas, Jü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rans. Thomas Burger with the assistance of Frederick Lawrenc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1987.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welve Lectures. Trans. Frederick G. Lawrenc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Haug, Wolfgang Fritz. 1986. Critique of Commodity Aesthetics:Appearance, Sexuality, and Advertis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eidegger, Martin. 1971. Poetry, Language, and Thought.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
Jameson, Fredric. 1977.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London: NLB Publish.
--------------------. 1981.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86.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 Social Text 15. 65-88.
--------------------. 2000. Brecht and Method. New York: Verso.
--------------------. 2005. Varieties of the Utopian. Archaeologies of the future: the desire called utopia and other science fictions. New York: Verso.
Kant, Immanuel. 1987. Critique of Judgment. Indianapolis, Ind.: Hackett Pub. Co.
-------------------. 1995. Selections:Kant''s Foundations of ethics:What is Enlightenment. Trans. Leo Rauch Millis. MA: Agora Publications.
Kuhn, Thomas S..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 D.1987. Plato: The Republic. Trans. G. M. A. Grub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 Co.
Lessing, Gotthold Ephraim. 1962. Hamburg dramaturg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Lukács, Georg. 1987.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London: Merlin Press.
Marcuse, Herbert. 1978. The Aesthetics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m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Morris, Pam. 1994. The Bakhtin Reader: selected writings of Bakhtin. New York:
E. Arnold.
Nietzsche, Fredric. 1956. The Birth of Tragedy &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Trans. Golffing. New York: Doubleday.
Richards, Thomas.1995. At Work with Grotowski on Physical Ac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Said, Edward W..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almi, Hannu. 1999. Imagined Germany: Richard Wagner''s national utopia. New York: P. Lang.
Schechner, Richard. 1971. Environmental Theatre. New York: Hawthorne Books.
-----------------------. 1985. Between Theatre and Anthropolog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chiller, Freidrich. 1795.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
---------------------. 1981. On the Naïve and Sentimental in Literature. Manchester: Carcanet New Press.
Szanto, George H.. 1978. Theatre and Propaganda.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Szondi, Peter. 1957. Theory of the Modern Drama, Trans. Michael Hay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rner, Victor.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 Chicago: Aldine Publication.
------------------. 1974.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olford, Lisa & Schechner, Richard. Ed. 1997. Grotowski sourcebook. New York: Routledge.
Wuthnow, Robert(1998), After heaven:Spirituality in America since the 195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網路資料
中英文作者:
于善祿(2008),〈重讀金士傑《荷珠新配》〉,「PChome新聞台blog>LULUSHARP」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ushanlu/3/1302631060/20080128230936/
太極中國編輯群(2006),〈陳式太極拳起源〉,「太極中國---太極拳門戶網站」
http://www.taijicn.net/viewarticle.php?id=2149
王磊(2004),〈臺灣百佳流行專輯之19位張艾嘉《忙與盲》〉,「Tom網」
http://music.ent.tom.com/1030/1092/2004121-45555.html
立德國術社編輯群(2003),〈太極拳拳論〉。「立德國術社」
http://www2.leader.edu.tw/clubchinesech/boxing_paper.htm
宋澤萊 (2007),〈外省人的存在主義文學與本省人的存在主義文學〉,「政大台文所 > 台灣文學部落格」,
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1323
姚一葦(1980b),〈第一屆實驗劇展特刊〉,「姚一葦學術網 > 戲場春秋」
http://yaoyiwei.tnua.edu.tw/theatre/index.html(註:1980a在中文資料裡)
孫運璿(1979),〈立法院第六十四會期第一次會議---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http://www.sunyunsuan.org.tw/dlfile/report/680925.doc
倫敦經濟學院民間社會中心(2004),(Centre for Civil Society,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民間社會的定義〉
http://www.lse.ac.uk/collections/CCS/introduction.htm
晏山農(2008),〈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樂多日誌」
http://blog.roodo.com/chita/archives/6016825.html
馬克思、恩格斯(1848),〈共 產 黨 宣 言〉,「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http://www2.pccu.edu.tw/CRRYCM/aa01.doc
郭肇立 (2008),〈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建築學報。http://tw.myblog.yahoo.com/chaolee2005/article?mid=211&prev=213&next=209
陳光興(2001a),〈911事件後美國想像的轉化〉,《讀書》。no. 11:24-30。
http://www.inter-asia.org/khchen/online/01.doc
---------(2001b),〈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文化研究月報」
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_6.htm
陳梅毛(1996),〈甜的?酸的?還是發臭的?台灣劇場的三種味道和聞久了的冷漠〉,「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
http://www.etat.com/humantalk/sweet.htm
夏瑞紅( 1990 ),〈速寫氣功發展現況〉,《光華雜誌智慧藏》。http://etd.sinica.edu.tw/sinoramaweb/content/ChEn.asp?chptnumber=150507
傅科著,薛興國譯,〈論何謂啟蒙?〉(Qu’est-ce que les Lumieres?)
http://huafan.hfu.edu.tw/~huangkm/foucault/foucaul-lumi-ch-tr.pdf
楊維中(2004),〈行動劇筆記〉,「zonble’s promptbook」
http://zonble.net/archives/2004_07/548.php
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1984),〈模仿與人:殖民論述中的岐異性〉(Of Mimicry and Man: The A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
http://prelectur.stanford.edu/lecturers/bhabha/mimicry.html
筆名作者與不詳作者:
bluelite(2005),〈什麼是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豆瓣douban」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12081/
作者不詳(2008),〈中年男人真正需要的9種補藥〉,「Yahoo奇摩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lht4837-490110/article?mid=6507&prev=6509&next=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