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6: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承澤
研究生(外文):Chen-Tse Wu
論文名稱:論臺灣實驗劇場中的烏托邦理念及其實踐(1970-1989)
論文名稱(外文):On the Utopian Ideal and Its Practices in Taiwan’s Experimental Theatre
指導教授:鍾明德鍾明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學系博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9
中文關鍵詞:台灣現代主義台灣實驗劇場台灣劇場啟蒙論述身體超越性劇場公共領域
外文關鍵詞:Taiwan ModernismTaiwan experimental theatreDiscourse of enlightenment in Taiwan experimental theatreCorporeal transcendenceTheatre as the public sphe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239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論文的重點在於分析台灣實驗劇場工作者所進行的實驗中,如何開始將劇場視為一種藝術烏托邦的形式,或者更精準地說如何受到西方藝術烏托邦思想的影響,將自身藝術創作的目標,設定在社會生活中烏托邦狀態的追求。我們所要強調以及論述的是:台灣的劇場藝術家,無論是在社會或政治意義上將劇場視為烏托邦的建構路徑,還是將焦點放置在他們作品中的烏托邦主題上,其實都和每個時代意識型態的建構或除魅息息相關。
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們所試圖建構出來的論述脈絡如下。首先我們將透過檢視1970年代現代主義劇場工作者張曉風《武陵人》所引發的現象,找到當時台灣劇場體制中的身體觀和文學公共領域的初級狀態,並討論這個劇場體制的成型和當時官方大論述邏輯之間的關係。接著我們要討論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新的劇場體制如何在台灣小劇場實驗劇時期誕生,並追索這個新的劇場體制如何形塑新的劇場身體觀以及擴大了原先的文學公共領域,在此賴聲川《暗戀桃花源》將是我們的重點所在。接著我們將說明在1986年以後,台灣小劇場前衛劇時期所誕生出來的兩種劇場形式,如何受到當時台灣啟蒙論述(文化啟蒙和政治啟蒙)的影響,並將劇場形式( 新的身體訓練方式及公共領域的打造)轉化為啟蒙的手段,進而建構出一種劇場烏托邦行動。在此優劇場的溯計畫當中的身體溯源行動,和在遊行當中成為焦點的社會行動劇將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This thesis focuses on how the Taiwan experimental theatre is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utopian ideal which also forms the avant-garde theat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thesis my approach is to analyze the ideology of Taiwan from 1970 to 1989, which are prevalent but not yet explored. What I am attempting to emphasize is this: the artists of Taiwan experimental theatre have profoundly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as well as the disenchanting, the ideology of their own epoch, whether they view the theatre as the path to a social or political utopia, or they employ utopia as the theme of their theatrical work.

My thesis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s follows. First, through examining the 1970s Taiwan modernist theatre, I look into the concept of the primary public sphere and the theory of body. Second, I will probe into the new theatre art institutes 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early 1980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phere and the theory of body. In addition, I will further study how the utopian theme transforms into the utopian social action or event in Taiwan people’s daily life during the late 1980s. That reveals the cultural evolution and political revolution.
導論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1
第二節 西方藝術烏托邦的理念架構--------------------------6


第一章 前小劇場時期的藝術體制及劇場烏托邦理念 — 張曉風的《武陵人》

第一節 張曉風的「宗教寓言劇」與《武陵人》-------------- 12
第二節 1970年代對於《武陵人》的評論模式及評論社群的形-- 21
第三節 《武陵人》的烏托邦理念作為一則國族寓言— 一種外部解讀-- 31

第二章 台灣劇場1980年代劇場體制的形成及其延伸的反烏托邦諧擬 — 《荷珠新配》到《暗戀桃花源》

第一節 蘭陵劇坊的劇場形式革命:找到身體與述說現實--------49
第二節 1980年代初台灣劇場的美學社會契約------------------58
第三節 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作為1980劇場體制中的反烏托邦理念 --------------------------------------------------69

第三章 台灣實驗劇場中啟蒙論述的興起----------------------84

第四章 身體超越性作為烏托邦行動的基礎

第一節 葛羅托斯基與浪漫派藝術烏托邦傳統-----------------102
第二節 台灣小劇場追求身體超越性的歷程 —— 以優劇場為例--------114
第三節 超越性身體作為烏托邦與台灣文化啟蒙---------------131

第五章 劇場烏托邦作為公共領域的啟蒙意義

第一節 西方宣傳劇場的形式------------------------------ 145
第二節 台灣宣傳劇場的類型-------------------------------150
第三節 民間社會中的次領域與煽動式宣傳劇場---------------155
第四節 行動劇作為公共領域:辯證式宣傳劇場在台灣的可能-- 168

結論----------------------------------------------------184

註腳----------------------------------------------------190

參考書目------------------------------------------------224
中文資料
中文著作
《中央日報》,《武陵人》演出宣傳廣告,1972年12月21日至24日,8版。

于善祿(1996),《變與不變:1970年代台灣現代劇場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鏡玲 ( 2007 ) ,〈跨界游離—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真理大學人文學報》。 第五期,4月。

王德威(2005),《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

王廣西(2002),《功夫 — 中國武術文化》。台北:雲龍。

王墨林(1990),《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香。

王鐘凌主編(2000),《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 – 戲劇卷 》。河北:河北教育。

白先勇(1997),《台北人》。台北:爾雅,第六版。

台北市政府祕書處編(1970),《台北市政紀要》。台北:台北市政府祕書處。
-----------------------------(1978),《台北市政紀要》。台北:台北市政府祕書處。

田啟元(1996),〈給劇場同志的一封公開信〉,《表演藝術雜誌》。第40期,2月。

成大中文系編(1999),《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台北:文建會。

成大中文系編(1999),《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專業劇場》。台北:文建會。

江冠明(2002),〈人物專訪---婚紗影像美學高手:林聲〉,《新台灣新聞週刊》。347期。

江福貞(2004),〈其實你不懂我的心------由青少年身心發展特質談青少年次文化〉,《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0期。

朱天心(1982),〈喜見蘭陵〉,《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朱天文序〈1986〉,〈又一齣賴聲川的戲〉,《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

汪其楣(1978),〈「青年劇展」 一 年不如一年,參加單位漸減,老戲一再重演〉,《聯合報》。3月20日,9版。

如炬( 1972),〈四幕話劇的里程碑 — 評《第五牆》〉,《台灣新生報》。1月5日,9版

何定照、梁玉芳(2008),〈各門各派瘋靈療 擲百萬換心安〉,《聯合報》。台北,10月12日。

呂正惠(1994),〈七、八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1988a),〈評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世新大學,1 1卷。
---------(1988b),〈現代主義在台灣 — 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世新大學,1 4卷。

吳田土(1991),〈他們找到位置和大餅〉,《自立早報》。3月4、5日,副刊。

吳若、賈亦隸(1985),《中國話劇史》。台北:文建會。

吳靜吉編(1982),《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吳瓊枝(2008),《台灣小劇場的身體論述,1986-1999》。中壢: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吳介民(2000),〈台灣面臨民間社會「空掉」潛在危機〉,《中國時報》。論壇版,3月27日。

李元貞(1978),〈張曉風的《位子》〉,《雄獅美術》,85期,3月號。

李曼瑰(1971),〈序〉,《畫愛》。台北:校園團契。
---------(1972),〈武陵人的演出與基督教藝術團契〉,《中央日報》,12月30日,9版。

李歐梵(1982),〈樹立我們文化的新模式〉,《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何懷碩(1973),〈矯情的《武陵人》〉,《中央日報》, 2月17號,10版

宗大偉(1977),〈賊言賊語〉,《劇輪》。第四期2版。

卓 明 (1982),〈當我們在一起 ─ 介紹蘭陵劇坊的胚胎耕莘實驗劇團〉,《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林孝宗(2003),《自發功》。台灣:自發功研究室。

林清玄(1982),〈觀實驗劇《荷珠新配》─ 兼談中國戲劇的常與變〉,《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林寶元(1994),〈從小劇場、行動劇場到民眾劇場〉,《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台北:唐山。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周慧玲(2004),〈菁英論述與官方政策的共生與悖離:台灣現代劇場論述的跨文化挪用問題初探〉,《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中研院文哲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中國文化制度史研究中心主辦。

金明瑋 ( 2004 ),《張曉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姚一葦(1980a),〈我為什麼提倡實驗劇----「蘭陵劇坊之夜」幕前演講〉,《聯合報》。9月27日,副刊。(註:1980b在網路資料裡)
---------(1989),〈生活劇場〉,《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
---------(1995),《戲劇與人生 ─ 姚一葦評論集》。台北:書林。

亮軒(1976),〈新出土的古玉〉,《曉風戲劇集》。台北,道聲。

哈公(1973),〈我看《武陵人》〉,《民族晚報》,1月2日,4版。

洛夫(1965),《石室之死亡》。台北:創世紀詩社。

馬叔禮(1986),〈導引「寒」「暖」流的交會,是為了有更多的魚訊〉,《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

馬森(1991),《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台北:台北文化生活新知。
------(1982),〈話劇的即興與未來 — 從荷珠新配談起〉,《時報雜誌》。第46期。

張曉風(1971),《畫愛》。台北:校園團契。
---------(2007),《曉風戲劇集》。台北:九歌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

唐文標(1973),〈天國不是我們的 — 評張曉風的《武陵人》〉,《中外文學》,1卷8期。

夏誠華 (2002 ),〈台灣地區移民變遷之研究〉,《海外華族研究論集 ─ 第一卷:移民、華商與經貿》。台北:華僑協會總會。

夏鑄九(200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郭孟寬(1999),《七零年代劇場開拓者 — 張曉風與基督教藝術團契》。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來新(1971),〈試評介《畫》劇〉,《畫愛》。台北:校園團契。

教育部編(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陳月娥(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陳幼君(1987),〈到八斗子海濱喚起生命力〉,《民生報》。

陳芳明(2000)〈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陳明才(1990),〈七彩溪水落地掃〉,《七彩溪水落地掃》節目單。台北:優劇場劇團。

--------- ( 2005 ),《奇怪的溫度》。台北:聯合文學。

陳典義(1973),〈烏托邦文學與《武陵人》〉,《幼獅月刊》。37卷1期,241期,1月。

黃俊傑(2006),〈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法鼓人文學報》。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黃貞禎(2007),《台灣福音劇團經營管理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華(1982),〈向下紮根的結果 ─ 蘭陵劇坊的誕生〉,《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台北:遠流。

曾建元(1991),〈從民間社會走向人民民主:評述台灣社會運動中的社會學干預〉,《憲政評論》。卷期 22/8。

葉素伶(2004),《台灣小劇場中的葛羅托斯基》,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尚志著(1995),《中國現代戲劇美學思想發展史》。北京市 : 東方。

溫明麗(2006),〈從哈伯瑪斯與傅柯對權力的解讀論述科學發展的倫理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及台灣ELSI研究中心主辦,台灣基因意向之調查與研究學術研討會》。

楊劍龍(1998),《曠野的呼聲》。上海:上海教育。

趙彥寧(1999),《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 — 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北:世新大學,卷36。

厲復平(1999),《葛羅托斯基的劇場實踐之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勳(1980),〈再創劇運的高潮 — 為《荷珠新配》演出成功致賀》,《時報雜誌》。第1期,7月27日。

劉光能(1986),〈兩處桃源,一樣錯戀〉,《當代雜誌》,5月,創刊號。

劉光耀、孫善玲著(2004),《四福音書解讀》。中國:宗教文化。

劉守曜(2004),訪談錄音,3月12日,《優劇場溯計畫的理念與實踐的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若瑀(1989),〈明山寺之行〉,《丹道文化》。第2期。
---------(1991),〈八年之後的超越---徒步進香與優劇場表演訓練之接觸〉,《雄獅美術月刊》。7月,245期。
---------(1992),〈中國人的身體與戲劇新形態的探索----訪劉靜敏談「優」劇場〉,《民眾日報》。11月30日,23版。
----------(1996),〈台灣劇場有沒有「身體」?〉,《表演藝術》,第43期,5月號。
---------(2004),訪談錄音,4月18日,《優劇場溯計畫的理念與實踐的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昶讓(2005),《優劇場溯計畫的理念與實踐的研究》。台北: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錚雲(1995),《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蔡錚雲。

鄭明娳主編(1994),《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鄭曼青(1977),《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台北:時中拳社。

鄭慧如(2002),〈一九七0年代台灣新詩中的身體觀〉,《逢甲人文社會學報》。台中:逢甲大學,第4期。

賴聲川〈1986〉,《暗戀╱桃花源》。台北:皇冠。

閻鴻亞(1996)。《跳舞之後,天亮以前》。台北:萬象。

璧華編(1978),《魯迅與梁實秋論戰文選》。香港:天地圖書。

鍾明德(1988),《從馬哈薩德到馬哈台北》。台北:書林。
----------(1989a),《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台北:書林。
----------(1989b),《紐約檔案》。台北:書林出版。
----------(1995),《現代戲劇講座: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
----------(1996),《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台北文化》。台北:書林。
----------(1999a),《臺灣小劇場運動史 : 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
----------(1999b),《舞道-劉紹爐的舞蹈路徑與方法》,台北:時報。
----------(1999c),《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專業劇場》。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神聖的藝術 : 葛羅托斯基的創作方法研究》。台北:揚智。

藍培甄 ( 2005 ),《張曉風抒情散文研究( 1966 - 2003 )》。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雅麗(1994),《突破禁忌 ─ 大台北地區小前衛劇場》。台北: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維君(1998),《等待果陀及其他 — 從《劇場》雜誌談一九六零年代現代在台灣之發展》。台北: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臨界點劇象錄(1988),《毛屍》節目單。

聶光炎(1976),〈《武陵人》舞台設計的觀念和過程〉,《曉風戲劇集》。台北:道聲。

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明宗在(2006),〈文化創業產業整合性行銷研究∼以2006年雲林國際偶戲節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9期。

龔卓軍,(2006),〈真實身體行動的自我技術:用果陀斯基閱讀晚期傅柯〉,《藝術觀點》,第1期。

中譯本
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著,張黎譯(1990),〈戲劇小工具篇〉。《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
--------------------------------------,彭鏡禧、鄭芳雄譯(2005),《四川好人》。台北:聯經。

安托南•阿爾托(Antonin Artaud)著,桂裕芳譯(1993),《殘酷戲劇 : 戲劇及其重影》。北京:中國戲劇。

托瑪斯•摩爾(Thomas More)著,戴鎦齡譯(2000),《烏托邦》。台北:志文。

肖恩•霍默(Sean Homer)著,孫斌、宗成河譯(2004),《弗雷德里克•詹姆森》。上海:上海人民。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耿一偉譯(2008),《空的空間》。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柏拉圖(Plato)著(2003),王曉朝譯,《柏拉圖全集》。台北:遠足文化。

哈柏馬斯(Habermas, Jurgen)著,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
-----------------------------------------------------------(2004),《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市 : 譯林。

約翰.皮克(John Pick)著,江靜玲編譯(1995),《藝術與公共政策》。台北 : 桂冠。

施勒格爾(Friedrich von Schlegel)著,李伯杰譯(2005),《浪漫派風格 — 施勒格爾批評文集》。北京:華夏出版。

馬克思、恩格斯(Karl Heinrich Marx & Friedrich Von Engels)著,管中琪、黃俊龍譯(2004),《共產黨宣言》,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馬歇爾.伯曼(Marshall Berman),徐大建,張輯譯(2003)《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台北:商務。

培德.布爾格(Peter Bürg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

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2006),《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台北:桂冠。

理查.沃林(Richard Wolin)著,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編(2001),〈傅科的審美決定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藝術。

野家啟一(日)著,畢小輝譯(2002),《庫恩 — 範式》。河北:河北教育。

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著,宋美王華譯(2003),《烏托邦》。台北:聯經。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著,林淑華譯(2001),《1984》。台北:小知堂。

傅立葉(Charles Fourier)著,趙俊欣等譯(1979),《傅立葉選集》。北京:商務。

傅柯(Foucault, Michel)著,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

達倫道夫(Ralf Dahrendorf)著,林榮遠譯(1999),《現代社會的衝突》。台北:桂冠。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著,李育霖譯(2006),《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

詹明信(F. Jameson)著,王逢振譯(1998),《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王逢振、陳永國譯(1999),《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赫茨勒(Joyce Oramel Hertzler)著,張兆麟等譯(1990),《烏托邦思想史》。北京:商務出版。

德勒兹(Gilles Deleuze)著,楊凱麟(2000)譯,《德勒兹論傅柯》。台北:麥田。

盧卡奇(Lukács, Georg)著,黃丘隆譯(1989),《歷史與階級意識 — 馬克斯主義辯證法研究》。台北:結構群。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r)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1),《神話學》。台北:桂冠。

英文資料
Adorno, Theodor. 1970. Aesthetic Theory. Minneapolis: Minnesota Press.
--------------------. 1972.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Continuum Publish.
--------------------. 1973.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 E. B. Ashton. New York: Seabury.
--------------------.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Arendt, Hanna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khtin, Mikhail. 1984. Rabelais and His Worl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arthes, Roland. 1972. Mythologies. Trans. Jonathan Cape Lt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udrillard , Jean.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 myths and structures. Trans. George Ritzer.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 1996. The system of objects. Trans. James Benedict. New York: Verso.
Benjamin, Walter. 1969.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 1977.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Trans. J. Osborne. London: New Left.

Berman, Marshall. 1982.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Bhabha, Homi K..1990. " The Third Space: Interview with Homi Bhabha ".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 Jonathan Rutherford.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Bloch, Ernst. 1988. 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selected Essay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Brecht, Bertolt. 1964. Brecht on Theatre.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ürger, Peter. 1984. Theory of Avant-gard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astells, Manuel. 1983.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ng, Ivy I-chu. 1998. Remapping Memories and Public Space: The Theater of Action in Taiwan’s Opposition Movement and Social Movement 1986-1997.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Performance Studies.

Deleuze, Gills. 1983. Anti-Oedip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2000. Proust and Signs. Trans. Richard Howar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rrida, Jacques. 1978. Writing and Differ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agleton, Terry. 1990. 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s. Cambridge, Mass., USA: Blackwell.

Erving Babbit, 1919. Rousseau and Romantici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Foucault, Michel. 1971. In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
---------------------. 198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83. “Preface.” Anti-Oedip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Gills Deleuz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xi-xii.

Fourier, Charles. 1996. The Theory of the Four Movements. Trans. Patterson, Ian & Jones, Gareth Stedman. London: Cambrige.

Frank, Arthur W.. 1991. “For A Sociology of the Body: An Analytical Review.”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e Theory, Ed. Mike Featherstone, Mike Hepworth and Bryan S. Turn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37-102.

Fraser, Nancy. 1992. “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Ed. Carl Calhou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09-142.

Goffman, Erving. 1990.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Penguin.

Gramsci, Antonio. 1996.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Grotowski, Jerzy. 1968. Towards a poor theatre. London: Siman and Schuster.
--------------------. 1995. “ From the Theatre Company to Art as Vehicle.” At Work with Grotowski on Physical Actions. Thomas Richards. New York: Routledge. 113-135.

Habermas, Jü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rans. Thomas Burger with the assistance of Frederick Lawrenc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 1987.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welve Lectures. Trans. Frederick G. Lawrenc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Haug, Wolfgang Fritz. 1986. Critique of Commodity Aesthetics:Appearance, Sexuality, and Advertis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eidegger, Martin. 1971. Poetry, Language, and Thought.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

Jameson, Fredric. 1977.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London: NLB Publish.
--------------------. 1981.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86.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 Social Text 15. 65-88.
--------------------. 2000. Brecht and Method. New York: Verso.
--------------------. 2005. Varieties of the Utopian. Archaeologies of the future: the desire called utopia and other science fictions. New York: Verso.

Kant, Immanuel. 1987. Critique of Judgment. Indianapolis, Ind.: Hackett Pub. Co.
-------------------. 1995. Selections:Kant''s Foundations of ethics:What is Enlightenment. Trans. Leo Rauch Millis. MA: Agora Publications.

Kuhn, Thomas S..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 D.1987. Plato: The Republic. Trans. G. M. A. Grub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 Co.

Lessing, Gotthold Ephraim. 1962. Hamburg dramaturg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Lukács, Georg. 1987.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London: Merlin Press.

Marcuse, Herbert. 1978. The Aesthetics Dimension: Toward a Critique of Marxism Aesthetics. Boston: Beacon Press.

Morris, Pam. 1994. The Bakhtin Reader: selected writings of Bakhtin. New York:
E. Arnold.

Nietzsche, Fredric. 1956. The Birth of Tragedy &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Trans. Golffing. New York: Doubleday.

Richards, Thomas.1995. At Work with Grotowski on Physical Ac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Said, Edward W..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almi, Hannu. 1999. Imagined Germany: Richard Wagner''s national utopia. New York: P. Lang.

Schechner, Richard. 1971. Environmental Theatre. New York: Hawthorne Books.
-----------------------. 1985. Between Theatre and Anthropolog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chiller, Freidrich. 1795.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
---------------------. 1981. On the Naïve and Sentimental in Literature. Manchester: Carcanet New Press.

Szanto, George H.. 1978. Theatre and Propaganda.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Szondi, Peter. 1957. Theory of the Modern Drama, Trans. Michael Hay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rner, Victor.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 Chicago: Aldine Publication.
------------------. 1974.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symbolic action in human
socie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olford, Lisa & Schechner, Richard. Ed. 1997. Grotowski sourcebook. New York: Routledge.

Wuthnow, Robert(1998), After heaven:Spirituality in America since the 195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網路資料
中英文作者:
于善祿(2008),〈重讀金士傑《荷珠新配》〉,「PChome新聞台blog>LULUSHARP」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ushanlu/3/1302631060/20080128230936/

太極中國編輯群(2006),〈陳式太極拳起源〉,「太極中國---太極拳門戶網站」
http://www.taijicn.net/viewarticle.php?id=2149

王磊(2004),〈臺灣百佳流行專輯之19位張艾嘉《忙與盲》〉,「Tom網」
http://music.ent.tom.com/1030/1092/2004121-45555.html

立德國術社編輯群(2003),〈太極拳拳論〉。「立德國術社」
http://www2.leader.edu.tw/clubchinesech/boxing_paper.htm

宋澤萊 (2007),〈外省人的存在主義文學與本省人的存在主義文學〉,「政大台文所 > 台灣文學部落格」,
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1323

姚一葦(1980b),〈第一屆實驗劇展特刊〉,「姚一葦學術網 > 戲場春秋」
http://yaoyiwei.tnua.edu.tw/theatre/index.html(註:1980a在中文資料裡)

孫運璿(1979),〈立法院第六十四會期第一次會議---行政院院長施政報告〉,「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http://www.sunyunsuan.org.tw/dlfile/report/680925.doc

倫敦經濟學院民間社會中心(2004),(Centre for Civil Society,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民間社會的定義〉
http://www.lse.ac.uk/collections/CCS/introduction.htm

晏山農(2008),〈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樂多日誌」
http://blog.roodo.com/chita/archives/6016825.html

馬克思、恩格斯(1848),〈共 產 黨 宣 言〉,「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http://www2.pccu.edu.tw/CRRYCM/aa01.doc

郭肇立 (2008),〈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建築學報。
http://tw.myblog.yahoo.com/chaolee2005/article?mid=211&prev=213&next=209

陳光興(2001a),〈911事件後美國想像的轉化〉,《讀書》。no. 11:24-30。
http://www.inter-asia.org/khchen/online/01.doc
---------(2001b),〈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文化研究月報」
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_6.htm

陳梅毛(1996),〈甜的?酸的?還是發臭的?台灣劇場的三種味道和聞久了的冷漠〉,「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
http://www.etat.com/humantalk/sweet.htm

夏瑞紅( 1990 ),〈速寫氣功發展現況〉,《光華雜誌智慧藏》。
http://etd.sinica.edu.tw/sinoramaweb/content/ChEn.asp?chptnumber=150507

傅科著,薛興國譯,〈論何謂啟蒙?〉(Qu’est-ce que les Lumieres?)
http://huafan.hfu.edu.tw/~huangkm/foucault/foucaul-lumi-ch-tr.pdf

楊維中(2004),〈行動劇筆記〉,「zonble’s promptbook」
http://zonble.net/archives/2004_07/548.php

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1984),〈模仿與人:殖民論述中的岐異性〉(Of Mimicry and Man: The A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
http://prelectur.stanford.edu/lecturers/bhabha/mimicry.html

筆名作者與不詳作者:

bluelite(2005),〈什麼是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豆瓣douban」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12081/

作者不詳(2008),〈中年男人真正需要的9種補藥〉,「Yahoo奇摩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lht4837-490110/article?mid=6507&prev=6509&next=6504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鏡玲 ( 2007 ) ,〈跨界游離—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真理大學人文學報》。 第五期,4月。
2. 王鏡玲 ( 2007 ) ,〈跨界游離—陳明才劇場藝術初探〉,《真理大學人文學報》。 第五期,4月。
3. 田啟元(1996),〈給劇場同志的一封公開信〉,《表演藝術雜誌》。第40期,2月。
4. 田啟元(1996),〈給劇場同志的一封公開信〉,《表演藝術雜誌》。第40期,2月。
5. 呂正惠(1994),〈七、八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6. 呂正惠(1994),〈七、八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
7. 唐文標(1973),〈天國不是我們的 — 評張曉風的《武陵人》〉,《中外文學》,1卷8期。
8. 唐文標(1973),〈天國不是我們的 — 評張曉風的《武陵人》〉,《中外文學》,1卷8期。
9. 陳典義(1973),〈烏托邦文學與《武陵人》〉,《幼獅月刊》。37卷1期,241期,1月。
10. 陳典義(1973),〈烏托邦文學與《武陵人》〉,《幼獅月刊》。37卷1期,241期,1月。
11. 黃俊傑(2006),〈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法鼓人文學報》。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12. 黃俊傑(2006),〈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法鼓人文學報》。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13. 曾建元(1991),〈從民間社會走向人民民主:評述台灣社會運動中的社會學干預〉,《憲政評論》。卷期 22/8。
14. 曾建元(1991),〈從民間社會走向人民民主:評述台灣社會運動中的社會學干預〉,《憲政評論》。卷期 22/8。
15. 鄭慧如(2002),〈一九七0年代台灣新詩中的身體觀〉,《逢甲人文社會學報》。台中:逢甲大學,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