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2: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芳芸
研究生(外文):Fang-Yun Yeh
論文名稱:論博物館展示中的文物從實體到虛擬
論文名稱(外文):The Transition of the Role of Museum Exhibitions: from Physical to Virtual
指導教授:江韶瑩江韶瑩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傳統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民俗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數位博物館展示文物
外文關鍵詞:digitalmuseumexhibitio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8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順應科技發展後所帶來的資訊革命潮流,數位化的運動正在全世界蓬勃發展,博物館界不例外地也搭上這股熱潮。對實體博物館、人與社會族群而言,數位博物館被期待更具文化潛能、更具影響力。數位博物館和實體博物館各自代表著知識的平面性和立體性;能帶給觀者較強烈視覺印象的當然是立體的實體博物館,而數位博物館在目前屬於較平面式的知覺經驗,卻能提供更自由的使用存取及多層次的知識詮釋。但未來的發展呢?能節省龐大資源空間的數位博物館會取代實體博物館?或者實體博物館的真實性終究無可取代?抑或兩者依舊攜手並存?在未來也可能朝向各自獨立發展的局面。
本文首先整理博物館發展的演進過程,嘗試依年代分析歸納成幾個不同階段,並簡介各時期特徵。另一方面則整理過去博物館學研究的相關議題,企圖就數位化科技對博物館文物在過去幾年所被討論已做或具潛力的貢獻做整理,做一回顧並供未來研究方向之參考。對博物館數位化發展做簡單的介紹,對其特色加以說明,檢視其對傳統實體博物館造成的影響,再與傳統的實體博物館做一些交叉比較,探討兩者各自的優點與互補之處,希望能對博物館的「虛擬與真實」達成進一步的瞭解與詮釋。期望兩者之間能截長補短,相互激盪,並發展出全新的樣貌。
The digital revolution, driven by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become an overwhelming trend all over the world. Museums, important o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re undoubtedly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This research makes a brief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museums in recent years. Furthermore,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museums in the digital space and those in the concrete space are concerned. I argue that from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museum, the issues on the role of museums can be more carefully examined and more clearly considered. The analysis of this research is primarily based on theory study and relevant docum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3


第二章 博物館性質的改變 …………………………………………………………5
第一節 博物館的歷史起源及發展…………………………………………………5
一、 歷史……………………………………………………………………5
二、 發展樣貌………………………………………………………………7
第二節 新博物館學思潮的興起……………………………………………………9
一、 傳統博物館學以「物」為本…………………………………………9
二、 以「人」為本的新博物館學…………………………………………10
第三節 類博物館的多元型態 ……………………………………………………13
一、 迪士尼樂園 …………………………………………………………14
二、 明日博物館 …………………………………………………………16


第三章 文物的真實性:詮釋的演變………………………………………………19
第一節 何為文物? ………………………………………………………………19
第二節 博物館對於文物定義的歷史變遷 ………………………………………21
一、 物質文化對文物的影響 ……………………………………………24
二、 文物展示 ……………………………………………………………27
第三節 文物詮釋後的「真實」?…………………………………………………29


第四章 數位博物館應運而生………………………………………………………33
第一節 緣起 ………………………………………………………………………33
第二節 數位博物館之名稱定義 …………………………………………………34
第三節 功能架構及特色 …………………………………………………………35
第四節 數位博物館之影響 ………………………………………………………39
第五節 數位展示對博物館之衝擊 ………………………………………………42




第五章 博物館數位化於社會的能動性……………………………………………47
第一節 資訊科技對於博物館的影響 ……………………………………………47
一、 資訊科技的發展 ……………………………………………………47
二、 數位落差 ……………………………………………………………50
第二節 博物館數位化對於當代社會影響 ………………………………………53
一、 經濟方面 ……………………………………………………………53
二、 社會及政治方面 ……………………………………………………55
三、 文化方面 ……………………………………………………………57
四、 教育方面 ……………………………………………………………59


第六章 結論:展示文物從實體到虛擬的展望……………………………………61
第一節 數位化的展望 ……………………………………………………………61
第二節 博物館的多重媒體性質 …………………………………………………62
第三節 實體文物(真蹟)存在的必要性 ………………………………………63
第四節 結論 ………………………………………………………………………64


參考文獻書目 ………………………………………………………………………67
王志萍,2000,〈全年無修的網路博物館〉,《美育》,118:71-83。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王明軻,2003,〈民族文物之反映與映照〉,《歷史月刊》,185:106-116。臺北:歷史智庫。
王建元,2003,《文化後人類》。臺北:書林。
王嵩山,2000a,《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臺北:稻鄉。
————2000b,《過去的未來•博物館中的人類學空間》。臺北:稻鄉。
————2003,《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臺北:稻鄉。
————2004,〈博物館、全球化與地方性〉,《博物館學季刊》,18(4):5-6。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臺北:稻鄉。
王嵩山、陳玉苹,2002,〈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7-13。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江韶瑩,2000,〈博物館的展示取向與呈現〉,《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文化設施專業人員訓練—文化設施展示規劃研習班研習手冊》。臺中:台中縣文化局。
何來香,2005,〈拉近「人」與「物」的距離——談博物館互動式展示〉,《故宮文物月刊》,23(6):100-10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吳秋慧譯(Marissa, Schlesinger),1999,〈數位化資訊與博物館的未來〉,《博物館學季刊》,13(1):13-17。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呂理政,1996,《地球是個博物館》。臺北:稻鄉。
————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臺北:南天。
宋思齊,1999,〈數位博物館任遨遊〉,《科學月刊》,30(4):301-306。臺北: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
沈立勝,1999,〈虛擬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3(1):81-87。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卓秀娟譯(Don Tapscott著),1997,《數位化經濟時代:全球網路生活新模式》。臺北:麥格羅希爾。
周 明,1999,〈建構一個資訊分享的大社會—淺談數位化博物館的時代使命〉,《博物館學季刊》,13(1):5-11。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屈慧麗,1999,〈博物館數位化會影響參觀人數嗎?〉,《博物館學季刊》,13(1):29-34。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林芳吟,2004,〈博物館的數位革命—頑石創意的台灣經驗〉,《美育》,142:9-14。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林國平,2007,《時尚故宮•數位生活》。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林潔盈等譯(John H. Falk & Lynn D. Dierking著),2001,《博物館經驗》。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胡家瑜,1998a,〈伊能嘉矩與台灣原住民物質文化收藏〉,《當代》,18(136):54-65。臺北:當代雜誌社。
————1998b,〈器物詮釋與文化展示:人類學的觀看角度〉,《博物館學研討會—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論文集》,頁61-77。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耿鳳英,2003,〈身體、行為與博物館展示〉,《博物館學季刊》,17(4):35-45。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20(1):81-95。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婉真,2001,〈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5(3):13-24。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5,《論博物館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張譽騰,1994,〈未來與博物館〉,《全球村中博物館的未來》。臺北:稻鄉。
————2000,《如何解讀博物館》。臺北:文建會。
張譽騰等譯(G. Ellis Burcaw著),2000,《博物館這一行》。臺北:五觀。
許功明,1994,〈博物館與原住民文化的展現〉,《博物館學季刊》,8(3):3-10。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998,《博物館與原住民》。臺北:南天。
————2001,〈物質文化、原始藝術與博物館——由陳奇祿先生的著作談起〉,《臺灣風物》,50(4):69-112。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2005,〈博物館學中的文物與歷史詮釋〉,《故宮文物月刊》,23(1):96-101。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郭義復,2001,〈新博物館學的展示觀〉,《博物館學季刊》,15(3):3-12。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4,〈文物在博物館展示應用之策略〉,《檔案季刊》,3(2):93-110。臺北:檔案管理局。
陳百薰等,2002,〈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15-37。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玫岑,2001,〈物質文化的展示觀〉,《科技博物》,5(3):60-68。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陳思倫等,2005,《休閒遊憩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偉之,2004,《台灣網路多媒體之發展》。臺北:韋伯文化。
陳翼漢,2003,〈博物館的藏品是誰的?:幾個文物回歸例子初探〉,《博物館學季刊》,17(3):35-52。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曾顯文譯(Michael, A. Fopp著),1999,〈新科技對博物館及美術館的衝擊〉,《博物館學季刊》,13(1):19-28。 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臺北:臉譜。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臺北:正中。
————2003,《博物館能量》。臺北:藝術家。
黃 旭,2003,〈藝術之眼〉,《博物館學季刊》,17(2):45-50。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楊中信,2002,〈e世代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2):11-15。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宜婷,2003,〈數位博物館的迷思: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成果發表會有感〉,《博物館學季刊》,17(3):133-138。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欣怡譯(Christopher May著),2004,《質疑資訊社會》。臺北:韋伯。
葉貴玉,2004,〈看得見的蒐藏:不只要讓觀眾看見〉,《博物館學季刊》,18(2):71-78。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劉婉珍,2002,〈博物館蒐藏的意義與影響〉,《博物館學季刊》,14(3):3-9。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潘 罡,2001,〈文化產業以小賺,知識經濟創造錢途〉,中國時報2001/06/22。
蔡順慈,2002,〈故宮文物數位化與知識經濟的發展〉,《博物館學季刊》,16(3):53-66。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謝文和,2002,〈知識經濟對博物館的挑戰與省思〉,《博物館學季刊》,16(2):3-10。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羅欣怡,2001,〈從宜蘭博物館家族談地方博物館運動〉,《蘭陽博物》,3:11-12。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
嚴 平,1992,《詮釋學》。臺北:桂冠。
黨若洪,2005,〈你真的看見了嗎?—展品的真實與虛擬〉,《故宮文物月刊》,22(11):115-119。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顧潔光,2003,〈e世代博物館從業人員自我學習成長之探討〉,《科技博物》,7(2):81-97。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007,〈博物館人的終身學習理念〉,《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3(4):
11。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Belcher, Michael, 1991, Exhibitions in Museums.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Furst, Hams Jorg, 1989, “Material culture research and the curation process”, in Susan M. Pearce (ed.) Museum Studies in Material Culture, pp.97-110.
MacLuhanh,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New York.
Pearce, M. Susan, 1992, Museums,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A Cultural Study.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Stocking, George W. Jr. (ed.), 1985, Objects and Others:Essays on Museums and Material Cultur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網站資源
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30(20090330)
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138(20090402)
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157(20090402)
http://www.cca.gov.tw/law.do?method=find&id=158(20090405)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3-08/06/content_1012361.htm(20051206)
http://www.pbase.com/saab9595/image/55860872(20090510)
https://www.metmuseum.org/mymetmuseum/index.asp?HomePageLink=mymetmuseum_l(20090510)
http://www.wallcoo.com/human/England_london_city_1024x768/html/wallpaper20.html(20090510)
http://icom.museum/statutes.html#1(20080710)
http://www.jut-arts.org.tw/welcome/museum(20081208)
http://turing.csie.ntu.edu.tw/ncnudlm/query_visual_bi/index.htm(20090529)
http://turing.csie.ntu.edu.tw/ncnudlm/(20041101)
https://www.npmeshop.com/ct_Default.aspx (20090430)
http://www.teldap.tw/Introduction/introduction.php(20090310)
http://teldap.tw/(20090210)
http://wiki.teldap.tw/index.php/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20090210)
http://wiki.teldap.tw/index.php/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20090210)
http://wiki.teldap.tw/index.php/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90210)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志萍,2000,〈全年無修的網路博物館〉,《美育》,118:71-83。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2. 王志萍,2000,〈全年無修的網路博物館〉,《美育》,118:71-83。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3. 王嵩山、陳玉苹,2002,〈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7-13。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4. 王嵩山、陳玉苹,2002,〈數位博物館與社會形式〉,《博物館學季刊》,16(3):7-13。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5. 何來香,2005,〈拉近「人」與「物」的距離——談博物館互動式展示〉,《故宮文物月刊》,23(6):100-10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6. 何來香,2005,〈拉近「人」與「物」的距離——談博物館互動式展示〉,《故宮文物月刊》,23(6):100-105。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7. 宋思齊,1999,〈數位博物館任遨遊〉,《科學月刊》,30(4):301-306。臺北: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8. 宋思齊,1999,〈數位博物館任遨遊〉,《科學月刊》,30(4):301-306。臺北: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9. 沈立勝,1999,〈虛擬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3(1):81-87。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0. 沈立勝,1999,〈虛擬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3(1):81-87。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1. 屈慧麗,1999,〈博物館數位化會影響參觀人數嗎?〉,《博物館學季刊》,13(1):29-34。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2. 屈慧麗,1999,〈博物館數位化會影響參觀人數嗎?〉,《博物館學季刊》,13(1):29-34。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3. 林芳吟,2004,〈博物館的數位革命—頑石創意的台灣經驗〉,《美育》,142:9-14。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4. 林芳吟,2004,〈博物館的數位革命—頑石創意的台灣經驗〉,《美育》,142:9-14。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5. 胡家瑜,1998a,〈伊能嘉矩與台灣原住民物質文化收藏〉,《當代》,18(136):54-65。臺北:當代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