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1: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芳誠
研究生(外文):Lin Fang Chen
論文名稱: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組織Pakalungay的文化重建
論文名稱(外文):Crossing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The Revitalization of Pakalungay, the Lowest Age Organization of the Amis Tribe in Atolan
指導教授:王嵩山王嵩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Sung Sh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傳統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民俗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3
中文關鍵詞: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Pakalungay文化復振
外文關鍵詞:AtolanAmisAge OrganizationPakalungay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8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Pakalungay是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基礎的環節,也是提供後繼人力的重要來源,對於擁有傳統年齡組織經驗的阿美人而言,與其伙伴從小到老共同參與年齡組織是一件重要的生命經驗。然而當國家力量開始進入部落之後,伴隨而來的經濟體制、教育環境的改變使得族人大量移出部落尋求就業、就學的機會,加上1950年代開始進入東海岸各部落傳教的部分基督宗教,因教義與阿美族傳統習慣牴觸而禁止族人參與部落活動,這些現象都使得傳統文化紛紛走向斷層的危機。失去了與部落文化互動的機會,年齡組織的功能也漸漸式微。

本研究以都蘭部落所進行的文化復振工作為例,利用傳統年齡組織為架構而設計的Pakalungay訓練營,將部落孩童聚集起來於祭典前夕學習傳統文化,透過集體學習的機會讓參與孩童得以體驗有別於學校教育的文化學習。經過數年的累積,不僅促使孩童產生同儕情感與團體凝聚力,更讓原本因為失去族人參與的男子年齡組織得到後繼人力的加入,讓部落舉辦祭典添增許多活力,也讓族人更積極投入部落文化活動。

探討議題在於當代都蘭阿美人利用傳統年齡組織制度,融合多元思維模式所創造的Pakalungay訓練營來進行文化重建工作,因此本文將以年齡組織青年組與Pakalungay為重點。有別於傳統阿美族男性的生命過程,訓練營提供的教育方式即為一新型態的文化學習,成為當代青年族人的生命經驗。我們可以在這些現象的探討中了解傳統與現代年齡組織教育的差異性,以及部落與外力合作之後所產生的文化效應;同時亦將女性納入教育對象時,探討女性在傳統與現代的角色位置和文化受教的權力。最後以祭典、非祭典期間青年組之間上下階級對應關係來觀察訓練營教育是否影響族人們的角色與責任詮釋方式。

本論文圍繞著文化重建、族群認同與凝聚力、部落與外力的結合、當代思潮對於都蘭阿美青年的生命經驗此四面向之議題。針對當代進行的文化重建工作,希望從中結合眾多族人的意見,提供部落一個討論的方向。也讓試圖推動文化工作的其他社群、聚落擁有參考的案例,將文中探討的論點衍生成為適合自我文化發展的題材。
Pakalungay is the lowest but the most basic group in the organization of Amis tribe. For the people who have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ge set experiences in the past,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now. When the economical and educational surroundings have been changed, villagers move out for their own lives. Besides them, the missionary work of Catholic and Christian also reduce the inclination to the affairs of the tribe.
The beginning of the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in Atolan was The “Pakalungay educational camp”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thods to educate the children in the tribe. During the time when they get together, children have chances to learn their culture and make them treasure it more than before. This situation not only attributes the higher identify to the tribe and culture but recalls more villagers back to join the cultural affairs.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understand what situation do Amis people face to and how do they react. The four youth age organizations(Malikuda’ay)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observe by th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between them. In addition, the sexual problem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ld days. Female(especially the younger one)was not allowed to join the age organization but own the similar rights today. Besides it, the effects after cooperation from tribe and the outside is mentioned to discuss. Above all phenomena are new experiences of Amis youth people in Atolan nowaday.
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探討建構在傳統中的現代年齡組織教育 2
第三節 阿美族社會變遷與年齡組織互動關係 3
一、文化復振與文化重構 3
二、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 5
三、男子年齡組織相關文獻 6
四、國家力量介入與部落型態之改變 7
五、從都蘭當地研究出發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0
一、「用石頭堆砌起來的地方」:都蘭-田野地介紹 10
二、原來我們跟Faki小時候一樣: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介紹 14
三、研究方法與限制 18
第二章 希望種子的復育:Pakalungay訓練營 23
第一節 訓練營的契機 24
一、文化斷層因素 24
二、年齡組織的斷層 32
三、推動訓練營的誕生 34
第二節 年齡組織教育形式改變 41
建立在權威嚴厲式的年齡組織教育 41
第三節 訓練營課程安排 47
一、歌舞練習 48
二、Pakalungay的課程 54
三、Lakayin(小姐組)的課程 63

第四節 參與角色、性別的差異性 68
一、訓練營幹部的參與和差異 70
二、訓練營學童的參與和差異 73
小結………………………………………………83
一、文化斷層的修補 83
二、融合傳統觀念的現代文化價值觀 84
三、參與訓練營之青年組與學童的人數變化 86
四、訓練課程的變化 87
第三章 當代Pakalungay訓練營發展 88
第一節 穿梭於外力與部落之間的年齡組織教育 88
一、外力定義 88
二、部落對外窗口 90
三、經費用途 91
四、與外力合作的轉變 92
第二節 訓練營經費取向部落與外力的合作 93
一、學生社團之合作:淡江大學樸毅社 94
二、政府機關 97
三、民間團體 98
第三節 部落與外力合作的磨合 100
一、訓練營秩序管理問題 100
二、 外來者的心態 106
第四節 部落與訓練營策劃者的角色互動 111
一、「有心人」的承擔 111
二、與部落的協調 123
三、部落對外窗口與歷屆訓練營策劃者 127
第四章 訓練營成果與部落互動關係 138
第一節祭典與平時的表現 138
一、祭典期間 139
二、日常期間:Pakalungay仍然是「被使喚的人」? 148
第二節參與人數的增加與文化認同感的培養 150
一、參與祭典之青年人口數的提升 150
二、年齡組織「不能輸給弟弟」的壓力 154
三、學習是文化認同感的第一步 156
第三節 年齡組織的互動 158
一、同組別的互動 158
二、上與下組別的互動 162
三、女性與年齡組 167
小結……………………………………………….171
一、祭典與非祭典期間的長幼秩序 171
二、訓練營效應與青年人口參與程度的提升 172
三、青年組的良性競爭 173
第五章 結論 174
參考書目 180

圖表
圖1- 1 豐年祭會場入口…………………………………………………………………11
圖1- 2與漢人信仰共用的廣場 11
圖1- 3 基督教長老教會…………………………………………………………………11
圖1- 4基督教真耶穌教會 11
圖1- 5天主教會 12
圖1- 6東河鄉行政區域圖 引自《台東縣史:阿美族篇》(2001) 12
圖1- 7都蘭部落位置。資料來源:HTTP://MAPS.GOOGLE.COM.TW 上網時間:2009/3/5 13

圖2- 1 天主教辦理的豐年祭 29
圖2- 2 1995年首屆訓練營團體照 37
圖2- 3 1995年訓練營由長輩選擇出來的NGASAW(組長)、 FUKO NGASAW(副組長) 38
圖2- 4 2000年PAKALUNGAY晉級為ATANGAS(日後為拉千禧組) 41
圖2- 5利用訓練營期間增進與長輩之間的關係亦為策劃課程的主要目的 45
圖2- 6 傳統歌舞的練習 51
圖2- 7 TAFOKUR(撒漁網)讓部落孩童學習傳統都蘭阿美人討生活的方式 61
圖2- 8 手工藝製作讓女孩子們有機會接觸傳統服飾的編織學習 67
圖2- 9 文化體驗的形式如何與外來參與者進行協調是值得部落深思的問題 106
圖2- 10 KILUMA’AN族人參與盛況一直是都蘭舉行祭典最大的特色 154

圖3- 1 FOTOL採集之大會會歌/(資料來源:2004年都蘭豐年祭大會秩序冊) 115
圖3- 2新版大會會歌/(資料來源: 2008年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秩序冊) 116
圖3- 3 2000年文化協進會承辦豐年祭經費收支表 130
圖3- 4以年齡組織為架構的文化協進會/(資料來源:2004年都蘭部落豐年祭手冊) 131
圖3- 5 2000、2004、2008都蘭豐年祭大會主辦單位的改變 136
圖4- 1豐年祭會場年齡階層座位圖/(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139
圖4- 2 MIKESI各年齡組別座位圖 145
圖4- 3 PAKALUNGAY 在MIKESI現場進行MALIKUDA愉悅長輩 145
圖4- 4 當上級年齡組級將前往下級聚會區時,晚輩必須提前著裝完畢迎接長輩。 167

表1- 1東河鄉村里人鄰口統計表 13
表1- 2都蘭村人口統計表 14
表1- 3都蘭年齡組織結構 17
表1- 4年齡組名稱意義 18
表1- 5歷屆訓練營策劃者 20

表2- 1 2000年訓練營課程表 78
表2- 2 2004年都蘭部落訓練營課程表 79
表2- 3 2007年青輔會遊學台灣暨都蘭部落PAKALUNGAY訓練營行程表 80
表2- 4 2008年PAKALUNGAY訓練營課程表 81
表2- 5 2008年訓練營小姐組課程表 82

表3- 1訓練營策劃內容比較表/(資料來源:筆者整理) 89
王嵩山
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台北:稻鄉。
1997《集體知識與文化重構:阿里山鄒人當代社會實踐之意義》,考古人類學刊 53:142-175。台北:台灣大學。
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臺北:稻鄉。

王明珂
1997《華夏邊緣》,台北:允晨。

王甫昌
2003《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古野清人著、葉婉奇譯
2000《台灣原住民之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安倍明義
1987(1938)《台灣地名研究》,台北:番語研究會。

李亦園
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灣研究叢刊7》,台北:聯經。

李來旺、吳明義與黃東秋
1992《牽源》,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李玉芬
2007《消失中的都市部落?台東市馬蘭社阿美族生活空間的形成與轉變》,台
北:麗文文化。
阮昌銳
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4《台東麻老露阿美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亞榮隆.撒可奴
2003《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耶魯

初鹿青年會年祭季刊
2007,台東:初鹿青年會。

林頌恩
2004《卡地布青年會部落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東:東台灣研究社。

河野喜六著、中研院民族所譯
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秩序冊
2000、2004、2008,台東;都蘭部落。

陳文德
1986《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膽曼部落為例》,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61:41-80。
1989《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集刊63:53-74。
1990《膽曼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68:105-144。

陳奇祿
1986《台灣土著的年齡組織與會所制度: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頁141-162》,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佩儀
2007《近代都蘭部落變遷與社會發展》,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美英
1995《文化的抗爭與儀式》。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宣衛
1992《評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 12:141-150。
1998《一個海岸阿美族村落的時間、歷史與記憶:以年齡組織與異族觀為中心的探討》,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2005a《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南天。
2005b《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黃貴潮
1994《豐年祭之旅: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遊憩解說叢書八》,台東: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蔡政良
1995《都蘭村巴卡路耐傳統文化教材》,台東:都蘭國中。
2002《虛擬記憶體:一個阿美族年齡組織在網路中文化的變遷》。Paper presented at the 9th Annual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New Jersey, June 19-22.
2009《石頭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台北:玉山社。

謝世忠
1987《認同的汙名》,台北:自立晚報。
2007《北台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式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國
史館台灣文獻館。

衛惠林
1953 《台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組織制度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
2-9 》,
,臺北:台大人類學系。

羅素玫
2008《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是一個男性組織嗎?阿美族的性別觀念與文化再創造
的探討: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Connerton, Paul
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mtress, James & Chris Wickham
1992 “Social Memory:New Perspectives in the Past.” Oxford:Blackwell.

Gledhill, J.
1994 “Power and Its Disguises: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London:Pluto Press.

Justinger, Judith M.
1979 “Reaction to change:A Holocultural Test of Some Theories of Religious Movement. ”

Ray, Paul H.
2001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Baker & Taylor Books.

Wallace, Anthony F. C.
1956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58, No.2, pp.264-281

Zelizer, B.
1995 “Reading the past against the grain: The shape of memory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2:214-239

網路資料
都蘭部落網站: http://www.atolan.com/
Google Map: http://maps.google.com.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