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其澎,桃園大圳及光復圳系統埤塘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民92年。
2. 陳鴻圖,從陴塘到大圳-桃園台地的水利變遷,東華人文學報第五期,183-208頁,民92年。3.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化學工業研究所,埤塘水質調查暨整治現地研究研究報告,桃園縣環境保護局,民88年。
4. 謝奇良,桃園地區埤塘在颱洪期間緊急供水之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94年。5.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ey.gov.tw/ct.asp?xItem=21329&ctNode=36&mp=1,2009。
6. 全國環境水質監測網,http://wqshow.epa.gov.tw/,2009。
7.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http://www.niea.gov.tw/,2009。
8. 桃園縣政府水務處,http://www.tycg.gov.tw/site/bureau_index.aspx?site_id=046,2008。
9. 水環境教育資源網,http://water.emc.nctu.edu.tw/index.asp,2003-2008。
10. 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民92年。
11. 葉明吉,農業灌溉水質探討,資源與環境學術研討會,民95年。
12. 陳順宇,多變量分析,華泰書局,民87年。
13. 陳順宇,廻歸分析,華泰書局,民89年。
14. Andrew F. Siegel、統計學教學研究會譯,實用統計學第四版,前程企業管理公司,民90年。
15. 林師模、陳苑欽,多變量分析:管理上的應用,雙葉書廊有限公司,民92年。
16. 沈明來,實用無母數統計學第二版,九州圖書文物,民96年。
17. 顏月珠,無母數統計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81年。
18. 王春和,唐麗英,Excel 2003統計分析,儒林圖書公司,民93年。
19. 林永瑞,Excel 應用統計分析,水牛圖書公司,民94年。
20. 唐麗英、王春和,STATISTICA 6.0版與基礎統計分析,儒林出版社,民92年。
21. 鄭宇庭、易丹輝、謝邦昌,統計資料分析:以STATISICA為例,曉園出版社,民95年。
22. SigmaPlot中文手冊,全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softhome.com.tw,2009。
23. 陳川成編,石門水庫營運四十年特刊,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民92年。
24. 陳秋楊、林裕彬、郭瓊瑩,集水區保育,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學系,民89年。
25. 章裕民,環工化學,文京圖書有限公司,民87年。
26. 環境微生物,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民88年。
27. 微生物生物學,國立編譯館,民84年。
28. 蕭蕰華、傅崇德、許鼎居,環境工程化學上、下冊,滄海書局 美商麥格羅‧希爾公司 (台灣),民84年
29. 陳其澎,桃園台地埤塘行腳地圖,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民89年。
30. 石鳳城,水質分析與檢測,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民92年。
31. 邱皓政,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出版社,民91年。
32. 馮纘華,水庫水質變化與特性,土木水利論文專集二,33-42,民72年。
33. 林怡君,環境識覺與景觀生態學理論於灌溉埤塘之研究—以桃園縣蘆竹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民89年。34. 楊雅梅,台灣水庫集水區水質指標與管理系統建立之研究,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35. 沈文宗,生態工法淨化水體水質之研究-以鏡面水庫為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年。36. 范佐東,桃園台地埤塘型態分布與運作機制之研究,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年。37. 李彥霖,陂塘到大圳-桃園台地水利變遷(1683-1945),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民93年。
38. 黃建源,多變量統計方法在日月潭水庫水質管理之應用,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系碩士論文,民89年。39. 詹智全,國內水庫優養化評估因子及藻類指標間之相關性分析研究,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90年。40. 陳子健,桃園水利會新竹地區灌溉池塘的浮游藻群聚組成之研究,中興大學植物學系碩士論文,民91年。41. 古煥林,台灣水庫水質優養化最適指標之探討,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民94年。42. 蔡福水,台灣水庫之優養化指標評析,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論文,民96年。43. 陳育偉,應用多變量統計方法判識水庫優養化,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年。44. 鄭博仁,應用多變量統計方法探討高雄縣地區地下水質之特性,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論文,民92年。45. 莊淳芳,群聚分析應用於農田水利會灌溉績效之研究,嘉義大學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96年。46. 陳偉傑,多變量分析應用於河川人工溼地之水質淨化研究,立德管理資源環境碩士論文,民94年。47. 何玫儀,序列相關資料的主成分分析法-以德基水庫水質監測數據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碩士論文,民93年。
48. 簡鈺晴,翡翠水庫藻類多樣性之分析及消長動態之模擬,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碩士論文,民94年。49. 李彥霖,陂塘到大圳-桃園台地水利變遷(1683-1945),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民93年。
50. 吳忠緯,靜水水體污染及優養化研究-以東華大學東湖為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民94年。
51. 張翰璧,埤塘、產業變遷與客家族群—以中壢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民93年。
52. 陳鴻烈、呂銘淵、羅惠芬、林致立,桃園大圳水質污染之自淨功能研究,財團法人桃園農田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慶祝桃園大圳通水八十週年「桃園大圳水資源暨營運管理學術研討會」。
53. 李英正,關於桃園大圳的一些事項,慶祝桃園大圳通水八十週年「桃園大圳水資源暨營運管理學術研討會」。
54. 洪慧鈞,水庫優養化評估指標與優養化水體三鹵甲烷生成潛勢之探討,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民91年。
55. 鄧亦程,翡翠水庫之水文特性及水理水質之模式研究,中央大學水文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年。56. 何玫儀,序列相關資料的主成分分析法-以德基水庫水質監測數據為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碩士論文,民93年。57. 李梧桐,埤塘與水圳生態功能重塑評估準則之研究-以桃園縣龍潭地區為例,開南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94年。58. 徐年盛、林尉濤、陳敬文,桃園埤塘對於乾旱停灌決策之影響,95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pp.1348-1357。
59. 林哲暐,桃園地區乾旱時期供水風險之研究,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年。
60. 鄭文明,埤塘水源最佳調配運用模式之建立與應用,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年。61. 吳朱華,水庫水質優養化模式適用性探討,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95年。62. 李總集,農田灌溉渠道系統之改善模式研究─以桃園大圳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63. 林炤映,以水質自動監測系統與統計方法分析日月潭水庫之水質變化趨勢,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93年。64. 周珮淳,水田埤塘灌溉系統於農業用水之分析,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年。65. 吳小慧,非點源污染最佳管理作業去除率功效評估模式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66. 洪國維,台北縣國民小學生態池規劃與管理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7年。67. 陳文祺,灌溉蓄水池發展養殖漁業問題之探討–桃園農田水利會灌區個案研究,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年。68. 廖福全、趙家民,桃園地區水資源異常之供水因應策略,空大學訊,388期,pp106-120,民96年。
69. 許信豐,台灣近代湖泊沉積物所含生物指標的分佈與其意義,中山大學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70. 游以德、楊雅梅,台灣水庫集水區水質指標與管理之探討,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季刊,第四卷第一期,民94年。71. 張尊國,農業用水污染現況與展望,當前永續經營研討會,有機農業合理化施肥霧峰總所,民93年。
72. 廖英琦,壽豐養殖區內常見水鳥選擇埤塘之探討,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年。73. 范成駿,農田水利會營運管理損失之探討,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74. 環境水質監測年報(民國95年1至12月修正版)水庫水質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96年。
75. 環境保護統計名詞定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室,民95年。
76. 陳建初、劉秉忠,珊瑚潭與曾文水庫湖沼學之基礎調查研究,台灣水產學會刊,7(1),14-20,民79年。
77. 傅崇德、王美雪、張潔如、黃子源,主成份分析法應用於桃園地區埤塘水質分類之研究,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2008環境資訊研討會。
78. 張景皓、王浩中、蘇明道、林俊男,桃園水利會埤塘管理與多角化經營問題之探討,農業工程學報,52卷3期,pp1-8,民95年。79. 陳桓敦、鍾政偉、蔡進祥、王維民,桃園地區埤塘永續觀光之發展策略研究,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3卷2期,pp105-122,民97年。80. 廖文蓓,翡翠水庫中藻類種群消長之動態模擬,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民91年。81. 方偉達、張尊國,桃園台地埤塘景觀生態設計初探,慶祝桃園大圳通水八十週年「桃園大圳水資源暨營運管理學術研討會」。
82. 謝勝彥,提升桃園水利會灌區埤塘供水潛能之探討,慶祝桃園大圳通水八十週年「桃園大圳水資源暨營運管理學術研討會」。
83. 台灣國際航電http://www.garmin.com.tw/mobile/index.htm,1996-2005。
8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www.coa.gov.tw/,2009。
85. 中華民國環保法規資料中心http://law.epa.gov.tw/zh-tw/,2004-2009。
86. Bernard Parinet, Antoine Lhote and Bernard Legub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 appropriate tool for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 application to a tropical lake system,” Ecological Modelling, 178, 2004, pp. 295-311.
87. Niles R. Kevern, Darrell L. King and Robert Ring, “LAK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05/10/2004.
88. Young-Seuk Park, Hee-Mock Oh, Chi-Yong Ahn, Jae-Won Lee, Tae-Soo Chon, Kyung Hee Choi,“Community patter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edominant factors in algal bloom in Daechung Reservoir (Korea)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Ecological modeling, 203, 2007, pp.109-118.
89. Yi-Ming Kuo, Chen-Wuing Liu, Kao-Hung Lin, “Application of factor analysis in the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a blackfoot disease area in Taiwan,”The Science of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313, 2003, pp. 77–89.
90. Ni-Bin Chang, H. W. Chen and S. K Ning,“Identification of river water quality using the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approac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3, 2001, pp.293–305.
91. Holger L. Fr¨ohlich, Lutz Breuer, Hans-Georg Frede, Johan A. Huisman and Kellie B. Vach´e,“Water source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major, minor and trace element stream concentrations in a complex, mesoscale German catchment,”Hydrological Processes, 22, 2008, pp.2028–2043.
92. Omoleomo Olutoyin Omo-Irabor , Samuel Bamidele Olobaniyi, Kehinde Oduyemi, Joseph Akunna,“Surface and groundwate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tical methods: A case study of the Western Niger Delta, Nigeria,”ScienceDirect,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33, 2008, pp.666–673.
93. Hu¨lya Boyacioglu.Hayal Boyacioglu,“Water pollution sources assessment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Tahtali Basin, Turkey,”Environ Geol, 54, 2008, pp.275–282.
94. Anna Mencio´, Josep Mas-Pla,“Assessment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interactions in urbanized Mediterranean streams,” ScienceDirect, Journal of Hydrology, 352, 2008, pp.355– 366.
95. Seyfettin Tasx, Erdog˘an Okusx, Aslı Aslan-Yılmaz,“The blooms of a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cf. aeruginosa in a severely polluted estuary, the Golden Horn, Turkey,”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68, 2006, pp.593-599.
96. Martin E. Lebo, William L. Tietjen, H.E. Cofer, Yonnie Williams,“WATER QUALITY AND TROPHIC STATE OF LAKE BLACKSHEAR”,Lake Blackshear Watershed Association, P.O. Box 1218, Cordele, Georgia 31010,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