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書籍
1.大美百科全書,1990,光復書局 ,台北。
2.大衛.克里斯托,劍橋百科全書,1993,貓頭鷹出版社,台北。
3.于觀亭,2004,認識中國喝茶文化的第一本書,宇河文化,台北。
4.中國大百科,1992,華嚴出版社,台北。
5.中國道教協會編輯委員會,1996,中國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協會,台中。
6.日本能率協會,沈士涼譯,1990,KJ法應用實務,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台北。
7.王無邪,1993,平面設計原理,雄獅圖書,台北。
8.王忠林,1998,文心雕龍析論,三民書局,台北。
9.方蘭生,1995,形象魅力,希代出版,台北。
10.台灣中華書局、美國大英百科全書聯合編譯,1988,簡明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台灣中華書局出版,台北。
11.台灣印象海報設計,1993,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台北。
12.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全集,1999,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
13.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展─1994年主題-環保,1994,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台北。
14.台灣印象海報設計展─1996年主題-色彩、台灣觀光、台灣原住民,1996,台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台北。
15.古遠清,孫光萱,1997,詩歌修辭學,五南圖書,台北。
16.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稻鄉出版社,台北。
17.汪淇,1990,文化與傳播,三民書局,台北。
18.沈謙,2002,修辭方法析論,文史哲出版社,台北。
19.沈謙,1992,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文史哲出版社,台北。
20.林品章,1988,商業設計,藝術家,台北。
21.林珮淳,袁曼麗等,1993,海報設計概論,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台北。
22.林經甫、劉還月,1993,變遷中的台閩戲曲與文化,臺原出版社,台北。
23.邱宗成,2007,設計概論,鼎茂圖書,台北。
24.柯鴻圖,1998,傳統文化素材的現代設計運用,世界文物,台北。
25.洪泉湖等,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五南圖書,台北。
26.康若錫,2007,台灣古建築的裝飾藝術,貓頭鷹出版,台北。
27.黃淑貞,2007,辭章章法四大律研究,文津出版社,台北。
28.黃麗貞,1999,實用修辭學,國家出版社,台北。
29.黃有志,1991,社會變遷與傳統禮俗,幼獅文化,台北。
30.黃葳葳,1999,文化傳播,正中書局,台北。
31.黃淑貞,2007,辭章章法四大律研究,文津出版社,台北。
32.黃明山,1993,台灣傳統建築之美,光復書局,台北。
33.黃慶萱,1992,修辭學,三民書局,台北。
34.張宏庸,1999,台灣傳統茶藝文化,漢光文化事業,台北。
35.張春興,1996,心理學,東華書局 ,台北。
36.張玉欣、楊秀萍,2004,飲食文化概論,揚智文化,台北。
37.莊伯和,2001,台灣民間吉祥圖案,傳藝中心籌備處,台北。
38.莊伯和,1998,台灣傳統工藝,漢光文化,台北。
39.莊伯和、劉愷利等,1990,台灣民俗文物專輯,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出版,台中。
40.陳俊宏,楊東民,2001,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全華科技圖書,台北。
41.陳錦芳,2000,21世紀!台灣!:全球新文藝復興的搖籃,復文書局,台南。
42.楊宗魁,1996,中國文字藝術,瑞昇文化圖書,台北。
43.楊國樞、文崇一等人,199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東華書局,台北。
44.管倖生、阮綠茵等人編,2006,設計研究方法,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45.鄭自隆,2007,打造「台灣品牌」:台灣國際政治性廣告研究,揚智文化,台北。
46.羅青,1991,水墨之美,幼獅文化事業,台北。
47.嚴鎮榮,2001,設計字法,全華科技圖書,台北。
48.蔡宗陽,2001,修辭學探微,文史哲出版社,台北。
49.劉成漢,1992,電影賦比興集,電影館,台北。
50.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台北。
51.Robert P. Weber,林義男、陳純文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巨流圖書公司,台北。
期刊雜誌
1.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05,觀光年報。
2.王秀如,2004,"城市海報的形象傳達與建構初探",設計研究,4期。
3.交通部觀光局,2008,觀光資訊月報, 2月,2版。
4.李光真,2006,"尋找台灣意象",光華雜誌,4月。
5.李光真,2006,”實力大國v.s形象小國”, 光華雜誌,4月。
6.林俊良,2004,"現代海報設計之東方意象",台灣美術,57期。
7.林品章,1996,"光復前後的海報─兼談海報的定義與功能",美育,76期。8.林品章,2003,"黑白展開啟台灣設計新觀念",設計印象,11期。9.林品章,陽朝民,2008,”雙關修辭的廣告與認知需求對廣告效果的影響”, 設計學報,第13卷,第2期。
10.周穆謙、王韋姚,2007,”設計師與消費者在食品包裝理解力傳達設計之認知差異”,設計學報,12卷第4期。
11.邱貴芬,2004,”尋找台灣意象”,文化視窗,9月,67期。12.胡仇東,2005,"「複合字型」漢字海報視覺意象之探討",工業設計。
13.胡澤民,1996,"中國海報的起源:,美育,76期。14.胡澤民,1996,"現代海報藝術的發展",美育,76期。15.姚村雄,陳俊宏,邱上嘉,2008,”日治時期美術設計的「台灣圖像」符號分析”,設計學報,第13卷,第2期。16.陳雅慧,2004,"何時根留台灣花開全球?",天下雜誌,302期。
17.辜樹仁、張漢宜整理,2008,"大前研一:台灣可成為東亞的超級矽谷",天下雜誌,402期,7月。
18.黃漢宗,林聖宏,2005,"應用台灣島與圖像在海報設計上的表現類型",商業設計學報,9期。
19.楊千慧,2005,"行銷台灣最大推手─觀光局長蘇成田專訪",台灣光華雜誌。20.楊清田,2004,"海報設計之色彩解構機制與傳達性研究",設計研究,第4期。
21.楊清田,2004,"普普藝術與台灣現代設計表現的關係研究─以台灣海報設計為例",藝術學報,74期。22.楊朝民,林品章,2007,”隱喻修辭的視覺圖像與標題對廣告效果的影響”,設計學報,第12卷,第1期。
23.楊清田,2007,"臺灣文化性海報設計的發展與風格表現:以TPDA之海報作品為例",台灣設計,第1期。
24.葉龍彥,1998,"台灣海報的由來",鄉城生活雜誌,59期。25.鄭建華,嚴貞,2007,”傳達「台灣」印象的視覺符號研究─以台灣官方及民間出版品為例”,科技學刊,第16卷,第2期。
學位論文
1.林家暉,2004,中華民國對美國家形象廣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林淵岳,2001,傳統繪畫與數位影像在視覺傳達設計上之運用─以臺灣形象海報創作為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吳怡俐,2005,後現代模糊視覺設計風格之應用與意象研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姜彥竹,2001,圖像與象徵在海報設計上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5.康敏嵐,2003,台灣意象之海報設計風格研究─以「台灣海報設計協會」作品為例,設計風格專論期末研究報告。
6.陳思玫,2001,色彩與城市意象─以台中車站週邊道路為例,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7.陳鳳娟,2004,審美心理之移情說與同形論在海報設計上的應用─以文化海報為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8.莊明振,鄒永勝,1998,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修辭應用的探討,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9.廖卿枝,1995,海報視覺認知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印象海報設計為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0.廖卿枝,林榮泰,林草英,1995,從文化認知觀點探討本土化的海報設計,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
11.饒真強,2005,海報文案編排設計與文字色彩對視覺掌握廣度的影響,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網路
1.2006中華美食展官方網站http://www.tcff.com.tw/annual/2006/n01.htm (2008/09/03)
2.Taiwan''s Participation in APEC網站http://english.www.gov.tw/APEC/index.jsp?categid=141&recordid=87772
3.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 http://wordpedia.britannica.com/
4.中華民國外交部官方網站 http://www.mofa.gov.tw/webapp/ct?xItem=4&ctNode=736 (2008/09/02)
5.台北101大樓官方網站 http://www.taipei-101.com.tw/ch/OB/index_ob.asp (2008/09/05)
6.台灣故事館 http://www.taiwanstoryland.com.tw/index.htm (2008/11/03)
7.交通部觀光局新聞稿," 觀光局東南亞代言人蔡依林與吳念真攜手赴港推廣『2008-2009旅行台灣年』" http://www.taiwan.net.tw/lan/Cht/news_event/news_content.asp?id=15154 (2008/11/02)
8.媽祖遶境進香即時追蹤http://mazu.gis.tw/ (2008/09/10)
9.道教全球資訊網http://www.twtaoism.net/php/menushow.php?style_id=349 (2008/09/09)
10.樂成宮全球資訊網 http://www.lct.org.tw/16-10.htm (200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