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永泉(1997)。《西方當代宗教教育理論之評析—兼論對台灣教育之啟示》。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方永泉(2000)。〈宗教與道德間的關係—兼論多元社會中的宗教與道德教育〉,《教育資料集刊》,第25輯,頁99-125。方吉正(1998)。〈教師信念之回顧與整合〉,《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0期,頁36-44。
王順民(1999)。〈非營利組織及其相關議題的討論—兼論臺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構造意義〉,《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36-61。王順民(2000)。〈有關社會福利資源開拓與整合的若干想法—以宗教類組織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9期,頁78-92。王怡甯(2000)。《開啟小學生活之門:一年級教師的教師信念之質化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順民(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初版一刷。臺北:洪葉文化。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7卷第4期,頁15-36。王士峰、蔡伯洲(2008)。〈佛教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華醫學報》,第28期,頁83-102。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研習資訊》,第15卷第4期,頁8-11。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與管理》。初版二刷。臺北:天下遠見。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李奉儒、吳芝儀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李奉儒(1997)。〈後現代倫理學與德育蘊義〉。載於林錦英(主編),《道德與健康: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頁51-62。臺北:師大書苑。
李奉儒(2002)。《對話教學論:Jurgen Habermas 與 Paulo Freire 的溝通與對話》。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十月主辦之「當代教育哲學」專題研討會,臺北。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philosophy of education:an analytical approach》。初版一刷。臺北:揚智文化。
李衍忠(2003)。〈歷史軌跡〉,《福智之聲》,第144期第145期合刊,頁10-15。
餘漢儀(1998)。〈女性主義的倫理與政治〉。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初版十四刷。臺北:巨流。
吳松樺(2002)。《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以國小一年級教師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培儷、陸宛蘋(2002)。〈臺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第4期,頁159-211。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
吳界月(2004)。《生命的軌跡與脈動-福智教育園區全職志工觀點轉換歷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俊憲(2007)。〈當前的教育問題與改革〉。載於徐宗林(主編),《教育導論》,頁423-426。臺北:五南。
何福田(2006)。〈推動生命教育的必要與認識〉。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頁1-8。臺北:心理。
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塗爾幹原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
林本炫(1993)。《宗教與社會變遷》。初版一刷。臺北:巨流。
林偉文(1997)。《國民中學教師心理學信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涵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載於《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45-182。臺北:輔仁大學。
林江亮、郭弘卿、張秋桂(2006)。〈宗教財團法人之設立與監督〉,《稅務旬刊》,第1972期,頁37-43。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臺北:三民。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初版一刷。臺北:亞太圖書。
邱雅蘭(2006)。《宗教團體重建教師信念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初版十四刷。臺北:巨流。
侯睿章(2005)。《國小教師對生命教育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敬文(1996)。《質性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1)。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1998)原著。〈質性研究設計〉。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73-104。初版十四刷。臺北:揚智文化。
高寶華(2006)。《非營利組織經營策略與管理》。二版一刷。臺北:華立圖書。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合著。《質性研究概論》。一版。臺北:巨流。
徐宗林(2007)。《教育導論》。臺北:五南。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2。臺北:寰宇。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初版一刷。臺北:洪葉文化。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林(2004)。《非營利組織法人治理》。初版一刷。臺北:洪葉文化。
陳怡如、莊明貞譯(2006),Corrine Glesne原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高點。
陳浙雲(2006)。〈學習,從生命開始〉。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頁77-96。臺北:心理。
郭實渝(1996)。〈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277-296。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勝(1993)。〈宗教〉。載於李明、黃紹倫(主編),《社會學新論》,頁207-236。臺北:台灣商務。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揚智文化。
張金田(2007)。《大溪地區文化產業之永續發展》。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30-35。梁斐文(2005)。〈宗教型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12期,頁206-215。馮燕(2004)。〈臺灣非營利組織公益自律機制之建立〉,《第三部門學刊》,第1期,頁97-125。黃光雄主譯(2001),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合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文化。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惠雯等人譯(2003),Benjamin F. Crabtree & William L. Miller合著。《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臺北:韋伯。
黃琦崴(2005)。《佛教團體的成效探究-以福智教育園區為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素敷(2007)。《國小三年級福智教師生命教育實踐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游謙(2004)。〈宗教研修學院立案的討論—以神學院為例〉,《思與言》,42卷第3期,頁45-67。彭妮絲(2006)。〈國小兒童讀經教學之個案研究-以福智教育園區國小二年級為例〉,《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5期,頁112-145。詹火生(1987)〈宗教倫理與社會福利〉,《社區發展季刊》,第38期,頁24-25。詹棟樑(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臺北:渤海堂。
解典衛(2000)。〈從E世代問題談生命教育〉,《福智之友》,第30期,頁6-10。
溫曉風(2004)。《國小教師生命教育教學實踐知識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初版十四刷。臺北:巨流。
劉阿榮(2004)。〈宗教民族主義與文明衝突〉,《宗教哲學》,第31期,頁67-85。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初版二刷。臺北:雙葉書廊。
編輯室(2000)。〈百年大計與希望工程〉,《福智之友》,第9期,頁12-19。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10卷第3期,頁1-14。蔡文輝等人合著(2006)。《社會學原理》。初版一刷。臺北:五南。
蔡纓勳(2006)。〈釋日常之儒家思想與教育〉,《興大中文學報》,12月號,頁103-116。蔡靚萱(2008)。〈寫萬名中產階級生命的福智事業〉,《財訊》,第319期,頁170-17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初版一刷。臺北:心理。
瞿海源等人主持(1995)。《宗教教育之國際比較及政策研究》。教育部。
龍秀敏(2005)。《非營利組織之文化推廣:以宗教型創價學會的角色與功能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錢得龍(2007)。〈淺談學校的宗教教育與生命教育〉,《師友月刊》,第475期,頁49-53。盧建潤(2008)。《孔子生命教育與宗教體證》。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初版一刷。臺北:巨流。
魏志旭(1997)。《非營利組織財務之政治社會學分析:以台灣私立大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釋慈怡(1992)。〈佛教教育原理〉,《普門雜誌》,一月號,頁83-85。
釋如證(2003)。〈智者足跡〉,《福智之聲》,第144期第145期合刊,頁22-29。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研究倫理》,頁195-221。初版十四刷。臺北:巨流。
嚴祥鸞(1998)。〈女性主義的倫理與政治〉。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93-137。初版。臺北:三民。
蘇冠榮(1999)。《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連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臺北:允晨。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第四期,頁145-189。
貳、英文部分
Babbie, E. R. C.(2005).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Wadsworth Pub Co.,.
Berg, B. L.(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Gay, L. R. and P. Airasian(2000). 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Hall.
Hansmann, H. B.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Yale Law Journal, 89.
Lofland, J. and Lofland, L. H. (1984).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cMurty, Steven L., F. Ellen Netting, and Peter M. Kettner (1990).“Critical Inputs and Strategic Choice in Non-profit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14,3:67-82.
Phenix, P.H. (1971).“The Role of Religion”in G. F.Kneller(ed.),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N.Y. : John Wiley& Sons.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Y.:PrenticeHall Press.
參、網路資料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網站(http://www2.tzuchi.org.tw/tc-brief/index.htm)。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npo.org.tw/)。
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http://life.edu.tw/)。
國民教育社群網(http://teach.eje.edu.tw)
福智文教網站(http://educational.blisswisdom.org/)。
福智之聲網站(http://www.bwm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