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f3de:de2a:940c:ec8b)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08: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皇甫秀坊
研究生(外文):Hsiu-Fang Huang-Fu
論文名稱:女性創業者事業與家庭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中小企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Female Entrepreneur’s Career and Family: Based o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f Taoyuan County
指導教授:劉阿榮劉阿榮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4
中文關鍵詞:女性創業性別角色社會支持網絡
外文關鍵詞:Female entrepreneursgender rolesocial support networ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工作與家庭兩者皆為職業婦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女性創業者在家庭與事業間已不同於職業婦女所面對的問題,女性如何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而能兼顧事業與家庭是我們所關切的。本研究目的是為了解女性創業動機與困難,及創業女性的家庭角色扮演,以提供未來欲創業的女性參考及建議。
本研究針對十一位女性創業家及五位共同參與創業的配偶進行研究。深入訪談以期瞭解,女性創業者在事業與家庭一連串動態過程中其內心的想法與關聯,在其創業歷程、生活經驗中能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並能詳實記錄與仔細推敲,發現問題所在。
研究結果發現,對女性創業家來說,父權商場對於女性創業家仍有傳統性別角色的期待,但仍支持女性應朝多元的角色發展,且創業對家庭有正面的肯定。創業女性在初創業時,孩子的照顧問題大部份都由婆婆或女性創業家擔負責任,而創業女性對其母職角色實踐的有無,較家庭中其他角色扮演還要重視。當其無法兼顧時,最後仍選擇犠牲家庭來成就事業。而創業女性的處境與角色期待與一般傳統婦女相同,這與其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然而在事業與家庭的關聯上,在家庭支持網絡下,創業女性能在事業與家庭間做最適的轉換。
Work and family both are a vital part of career women in their life, yet the problem between family and career female entrepreneurs are facing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general career women’s today. However, here our concern is how women create their own life between career and fami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understand female entrepreneurs’ motivation and difficulties for carrying out their business plans, and their role playing in family in order to give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for those women who want to create their own business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was to conduct an in-depth interview by focusing on 11 female entrepreneurs and 5 their spouses jointly participating in implementing a business plan in order to explore female entrepreneurs’ innermost thoughts while they are busy with their work and family,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 they are fac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itiating a business plan through detailed records and careful deliber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discovered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the patriarchal male-dominated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market, people treating them remained in the anticipation of a traditional female role, but they were glad to see women to have a diverse-role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a business plan would give the family a positive influenc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implementing a business plan, most female entrepreneurs would take by themselves or ask for their mother-in-law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looking after their children because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duty of motherhood being the importance more than others in a family. When they failed to take care of both work and family concurrently, they would choose to continue developing their own business in lieu of returning home. However, female entrepreneurs have faced the same situation and role anticipation as traditional housewives, which was most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their family of origin. Even so, if getting their family’s full support, most female entrepreneurs were able to handle both their work and family very well.
目 錄
書名頁……………………………………………………………………………… ⅰ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ⅱ
授權書……………………………………………………………………………… ⅲ
中文摘要…………………………………………………………………………… ⅳ
英文摘要…………………………………………………………………………… ⅴ誌謝………………………………………………………………………………… ⅶ
目錄………………………………………………………………………………… ⅷ
表次………………………………………………………………………………… ⅹ
圖次………………………………………………………………………………… ⅻ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名詞釋義……………………………………………… 10
第三節 研究架構、流程與研究方法……………………………………… 2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33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 37
第一節 性別角色相關研究 ………………………………………………… 37
第二節 女性就業與創業之概況 …………………………………………… 46
第三節 女性創業相關研究 ………………………………………………‥ 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7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7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75
第四節 研究實施…………………………………………………………… 81
第四章 女性創業者事業與家庭關聯性分析………………………………… 83
第一節 女性創業歷程 ………………………………………………‥‥ 83
第二節 女性創業家之家庭生活 ……………………………………‥‥ 113
第三節 創業與家庭之選擇情形…………………………………………… 138
第五章 女性創業檢視與反省……………………………………………………151
第一節 性別角色態度檢視女性創業成就與家庭生活…………………… 151
第二節 動機需求理論檢視女性創業之歷程……………………………… 161
第三節 社會支持網絡檢視女性創業……………………………………… 16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74
參考文獻 ……………………………………………………………………… 178
附錄一:女性創業者訪談大綱 …………………………………………… 192
附錄二:創業女性配偶訪談大綱 ………………………………………… 194
附錄三:性別工作平等法法條…………………………………………… 195


表 次
表1-1 中華民國勞動力參與率 (15歲以上人口)…………………… 4
表1-2 婦女的多元角色相關文獻研究…………………………………… 11
表1-3 雙薪家庭中家務分工相關文獻研究……………………………… 16
表1-4 婦女創業之相關文獻研究………………………………………… 19
表1-5 因應婦女就業之相關政策………………………………………… 23
表2-1 婦女勞動力參與率—按教育程度分…………………………… 43
表2-2 婦女勞動力參與率—按年齡別分……………………………… 49
表2-3 十五至六十四歲已婚女性之離職情形………………………… 50
表2-4 國際女性勞動力參與率………………………………………… 52
表2-5 女性從業身分 ………………………………………………… 53
表2-6 國民對目前家庭生活層面之滿意情形………………………… 68
表2-7 國民對目前工作生活層面之滿意情形………………………… 69
表3-1 男女就業之行業別……………………………………………… 75
表3-2 男女就業之人口………………………………………………… 76
表3-3 桃園縣中小企業行業別………………………………………… 77
表3-4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78
表5-1 創業女性對孩子照顧及教養情形……………………………… 156
表5-2 創業女性對家事工作的責任………………………………… 158
表5-3 女性創業動機需求之滿足…………………………………… 164












圖 次
圖1-1 中華民國勞動力參與率(15歲以上人口)…………………… 5
圖1-2 本文研究架構示意圖…………………………………………… 30
圖1-3 本文研究流程圖………………………………………………… 31
圖2-1 已婚女性之離職情形…………………………………………… 51
圖5-1 創業動機之成就因素…………………………………………… 162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方思文(1998)。《影響台灣地區男女兩性家務參與因素之探討》。國文臺彎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美玲(2004)。《分析台灣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以教養子女的分工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大方(1996)。〈玻璃天花板-管理女性與女性領導〉,《時報文化》,頁 38-41。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2),W.Lawrence Neuman原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王美惠(1986)。《已婚職業婦女之家務分工、性別、角色態度和社會支援與婚姻滿意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7期第4卷,頁15-36。
王燦槐(1999)。〈現代的女性,真的享有平等嗎?〉,《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6期,頁12-16。
王麗容(1991)。〈中美因應婦女就業的企業內家庭政策〉。收錄於郭實渝主編,《美國婦女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267-310。台北:中研院歐美研究所。
王麗容(1997)。〈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1卷3期,頁86-98。
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傾向〉,《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頁1-27。
何淑禎(2002)。《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曄(2005)。〈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網路社會學東吳學報》,第48期,
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8/48-33.htm。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Patton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雪惠(2005)。《婦女創業的相關因素探討》。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玉瑕(1980)。〈社會變遷中台灣婦女之事業觀,婦女角色意識與就業態度的探討〉,《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0期,頁25-66。
呂玉瑕(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6期,頁111-143。
呂玉瑕(1994)。〈城鄉經濟發展與已婚婦女就業-女性邊緣化理論試探〉,《人口學刊》第16期,頁107-133。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0年代與九0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第10期,頁41-94。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宜靜(1990)。〈雙工作家庭家事分工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家政教育》第12期,頁49-56。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第6期,頁260-299。
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第24期,頁59-88。
李國鼎(1984)。〈臺灣婦女人力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自由中之工業》,第64卷1期,頁1-8。
李藹慈(1993)。《傳統與非傳統職業婦女職業選擇之相關變項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
周玉敏(2001)。《性別角色、生活情境與兩性家務分工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述〉。收入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71-200。
林松齡(2000)。《台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臺北:五南。
林芬英(2003)。《女性領導者領導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第13期第2卷,頁122-136。
林美齡(2006)。《企業托育執行績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哲群(2003),《外國公部門及非營利組織有關婦女創業與微型企業之輔導制度與作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德明、劉兆明(1997)。〈新傳統女性:由個案資料探討女主管的面貌與調適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0卷4期,頁53-79。
姜蘭虹(1995)。〈婦女研究在臺灣的發展〉,收錄於張妙淸、葉漢明、郭佩蘭主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頁21-38。香港:中文大學。
洪雅真(2000)。《夫妻性別角色、權利與衝突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文慧(1988)。《高職業成就婦女的家庭與業-以工商企業女性經理人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131-173。
唐先梅(2001)。〈婚姻關係中的家務分工〉,《家庭生活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唐先梅、曾敏傑(1991)。〈台灣已婚職業婦女家庭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42卷3期,頁:292-339。
孫敏華(1982)。《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孩子之人格適應性別刻板化與成就動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一帆 (1999)。《雙薪家庭中性別、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需求及阻礙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雙薪-家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光國 (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徐宗國(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台北:稻鄉。
徐甄慧(1998)。《女性人格特質、角色衝突與擔任高階主管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問始〉,《家庭教育學》,頁31-154。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貴(1987)。〈已婚就業女性的母職角色觀:工作成就與子女照顧兩難情形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3期,頁40-47。
高薰芳等譯(2001),Joseph A. 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台北:心理。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庭庭(2001)。《台灣地區婦女創業動機與需求》。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張晉芬(1991)。〈員工性別組成對美國製造業勞動結果的影響〉,收錄於郭實渝主編,《美國婦女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75-105。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張晉芬(1995)。〈產業性別職業隔離的檢驗與分析〉,《美國與台灣社會結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張惠芬 郭妙雪譯(1998),Patricia Voydanoff 著。收錄於郭靜晃主編,《工作與家庭》。台北:揚智文化。
張曉春(1974)。〈現代社會中都市家庭主婦的角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集刊》,第37期,頁39-84。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3期,頁117-156。
莊媜夙(1999)。《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投入之關連性研究--以資訊從業人員為例》。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耀、王梅君(1994)。〈社會支援知覺評估及因應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第36卷2期,頁149-162。
許敏如(2006)。《後現代家庭的家務分工--以台北市雙薪家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瑾瑜(1996)。《臺灣女性主管管理風格、人際關係、決策型態與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一珊、關振萱(2003)。〈美麗與權力〉,《天下雜誌》,第26期,頁132-138。
陳可樺(2008)。《把丈夫帶進來─家庭經濟與婦女就業之關聯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城(1997)。〈談女性員工升遷的無形障礙〉,《勞工行政》,第116期,頁16-18。
陳俐伶(1988)。《已婚職業婦女之角色期望、現代與傳統取向與其角色衝突的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1993)。〈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自我狀態對身心健康之影響〉,《勞工行政》,第63期,頁21-29。
陳皎眉(1996)。〈青春期的兩性關係〉,《兩性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皎眉(1999)。〈婚姻中的兩性關係〉,《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6期,頁17-23。
陳滿樺(1983)。《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研究》。 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艷紅(2001)。《國民小學女性主管角色衝突與調適歷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芸生(2006)。《職家衝突:工作家庭雙介面之要求、資源與衝突感受之性別差異》。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賀彩清(2005)。〈從傳統到現代婦女角色與家務工作〉,《東吳學報--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6期,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6/46-37.htm。
馮 燕(1997)。〈家庭需求與福利政策--制定托育政策的探究〉,《台大社會學刊》,第25期,頁141-178。
黃宗堅 、葉光輝、謝雨生(2004)。〈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策略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1期,頁3-48 。
黃俊傑(1978)。〈台灣家庭結構變遷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 第4期,頁1-33。
黃朗文(1998)。〈已婚兩性對家務分工意識型態之研究〉,《東吳社會學報》,第7期,頁 81-111。
黃迺毓等編(1988)。《家庭概論》。台北:空大。
黃煥榮(2007)。〈突破玻璃天花板-女性行政菁英事業生涯發展的問題與展望〉,《國家菁英季刊》,第3卷4期,頁85-103。
黃稔雅(2007)。《女性創業家之生命歷程、心理特徵與創業過程之探討 —以地方性電台女性創業為個案》。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黃詩萍(2004)。《頭家娘的工作與家庭角色之衝突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黃麗蓉(1996)。《組織中的女性領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文娟(2006)。《傳與不傳皆因愛:母女性別角色之代間傳遞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楊敏玲(1993)。《青年女性創業家創業動機、創業類型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美(2001)。《女性創業的困難與因應之道》。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葉至誠(2001)。《職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
葉姿利(2003)。《 國小已婚教師性別角色態度、家務分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
熊瑞梅(1994)。〈影響情感與財務支持連繫的因素〉,《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6卷2期,頁303-333。
趙亦珍(2000)。《女性創業家性別角色與創業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劉台雲(1990)。《台北地區就業母親角色衝突及其因應方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
劉松瑜(2001)。〈從方法論的執迷重思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德明學報》,第17期,頁1-12。
劉梅君(1998)。〈非正式經濟與性別意涵初探〉,《政大勞動學報》,7期,頁:37-5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文輝(198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秀涓、黃煥榮(2005)。《行政機關中高階女性公務人員培育陞遷問題研究》。行政院人事局委託計畫。
蔡依倫、 謝如梅(2008)。〈女性創業推動之模式建構與案例分析:社會行銷觀點〉,《創業管理研究》,第3卷1期,頁61-92。
蔡美儀(199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性別角色、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娟娟(2000)。《女性創業家事業與家庭互動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梨(2003)。《我國推動知識經濟下婦女創業機會及輔導政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蔡婷婷(2006)。《工作家庭政策、工作家庭衝突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蔡璧如(1999)。《十七位女老闆的故事--對父權、商場文化及「企業家精神」的性別省思》。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忍嬌(1988)。《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自我狀態、適應方式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為元、廖榮利(1985a)。〈台灣職業婦女對家庭與職業雙重壓力的反應〉,《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2卷2期,頁43-51。
鄭為元、廖榮利(1985b)。《悅變中的台灣婦女》。台北:大洋。
鄭美玲(2001)。《女性創業家創業經驗與生命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勇誠(2008)。《性別角色態度與家務參與之相關研究──以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瑞婷(1978)。《台北古亭區松山區已婚就業者之研究》。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秀芬(1998)。〈台灣女性的家庭角色觀與工作觀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4期,頁1-34。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第28期,頁1-47。
藍采風(1986)。《婚姻關係與適應》。台北:張老師。
藍采風(1993)。《家庭組織的現代化》。台北: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智慧情緒、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永馨(1986)。《科系角色適切性、性別角色態度、個人現代性與逃避成功傾向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Hisrich & Brush(1983). “The Woman Entrepreneur:Implications of Family,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 experience”, Frontiers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Wellesley, MA:Babson College, pp.255-270.
Hisrich & Brush (1984). “ The Women Entrepreneur: Management Skills
and Business Problem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2(1): 30-37.
Kanter,Rosabeth Moss.(1977a).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
Kanter,Rosabeth Moss.(1977b). “Women''s Work and Family Relations”, Work and Famil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 pp. 59-69.
Lenski,Gerhard E.(1966).Power and Privilege: 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New York:Mc Graw-Hill.
Mayer,Kurt B.&Walter Buckley(1970).Class and Society. New York: Random House.
Millman,M.&Kanter,R.M.(1975). Another Voice: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Social Life and Social Science, New York:Anchor Books.
Morgan, Laurie A.(1998). “Glass-ceiling Effect or Cohort Effec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Gender Earnings Gap For Eagineers,1982 to 1989”.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3:479-483.
Neider(1987).“A preliminary Investigantion of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Florida”, Journal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5(3), pp.22-29.
Rosenfeld,Rachel A.(1983)“Sex Segregation and Sectors:An 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turns From Emloyerchang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pp.637-655.
Smeltzer & Fann(1989). “Gender Differences in External Networks of Small Business Owners/Managers ”,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7(2),pp.25-32.
三、網路資源
內政部統計處(2007)。《性別統計分析》。
http://www.moi.gov.tw/stat/gender.aspx
行政院主計處(2006a)。《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1661&CtNode=3304
行政院主計處(2006b)。《國際勞動統計》。
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7a)。《人力資源統計年報》。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118&CtUnit=1041&BaseDSD=30&xq_xCat=03
行政院主計處(2007b)。《性別統計專刊年報》。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4354&ctNode=4965
行政院主計處(2007c)。《國民所得統計年報》。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8692&ctNode=3572
行政院主計處(2007d)。《社會指標統計表》。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263&CtUnit=375&BaseDSD=7
行政院主計處(2008)。《薪資與生產統計月報》。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3928&ctNode=3367
經濟部中小企業(2007)。《中小企業白皮書》。
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7416&CtNode=513&mp=1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報告》。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7期第4卷,頁15-36。
2.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7期第4卷,頁15-36。
3. 王麗容(1997)。〈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1卷3期,頁86-98。
4. 王麗容(1997)。〈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1卷3期,頁86-98。
5.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第13期第2卷,頁122-136。
6.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第13期第2卷,頁122-136。
7. 林德明、劉兆明(1997)。〈新傳統女性:由個案資料探討女主管的面貌與調適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0卷4期,頁53-79。
8. 林德明、劉兆明(1997)。〈新傳統女性:由個案資料探討女主管的面貌與調適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0卷4期,頁53-79。
9.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131-173。
10.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131-173。
11. 高淑貴(1987)。〈已婚就業女性的母職角色觀:工作成就與子女照顧兩難情形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3期,頁40-47。
12. 高淑貴(1987)。〈已婚就業女性的母職角色觀:工作成就與子女照顧兩難情形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3期,頁40-47。
13.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3期,頁117-156。
14.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3期,頁117-156。
15. 許文耀、王梅君(1994)。〈社會支援知覺評估及因應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第36卷2期,頁14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