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23: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葉芳辰
研究生(外文):Fang-Chen Yeh
論文名稱:台灣創意市集消費的連結特質與意義
論文名稱(外文):THE CHARACTER AND MEANING OF CONNECTED RELATIONSHIP IN THE CONSUMPTION OF TAIWAN’S FASHION MARKET
指導教授:鄒淑慧鄒淑慧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藝術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3
中文關鍵詞:創意市集消費文化符號消費文化消費體驗消費生活風格生活美學
外文關鍵詞:fashion marketconsumer culturesymbolic consumptioncultural consumptionexperienced consumptionlifestyle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130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摘 要

自消費者革命後,商品的供應與消費者的需求關係從此改變,消費者的需求影響商品的生產、被購買及被使用的過程,並形成消費文化。二十世紀產生了現代消費文化與後現代消費文化,現代消費文化的代表是符號消費,賦予商品文化意義並產生文化消費;後現代消費文化時期文化意義開始模糊了商品的具體形象,體驗消費成為此時期的代表,從現代消費文化到後現代消費文化,消費者需求越益受重視。台灣創意市集是後現代消費文化發展的結果之一,改變以往消費場所的形式,成為新型態的生活風格消費場所,本研究以台灣創意市集之興起與發展分析其現況整體特色以及商品特色,藉此了解其與商店或百貨公司等傳統商業機制不同之處,並探討其中創作者、商品與消費者之連結。

本研究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介紹研究背景。第二章以消費文化的發展以及消費者心理學之理論為主,探討商品與消費者之關係。第三章說明台灣創意市集之興起與發展,以及其現況整體特色與商品特色。第四章以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生產與消費以及消費者心理學之相關理論,說明台灣創意市集創作者、商品與消費者連結之特質與意義。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en changed after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The produced, purchased, and used processes of goods are affected by the consumer’s demand, and formed the consumer culture. Modern and postmodern consumer cultures began to emerg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consumer culture is represented with symbolic consumption in which the goods are rendered to cultural meaning. On the other hand, postmodern consumer culture is presented with experiencing consumption in which the physical forms of the goods are blurred by cultural meaning. As a whole, the consumer’s needs in the postmodern consumer culture become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in the modern consumer culture. Fashion Market in Taiwan is one of the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modern consumer culture that has changed the way of consumption and turned to a new lifestyle form for consumers.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 of current state and the features of goods with the rise of Fashion Market in Taiwan after the millennium. By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of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mechanism and Fashion Market, the study aims to probe the conne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sts, goods, and consumers in the venues of Taiwan’s Fashion Market.
.
This thesis contains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on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The second one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psychology,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ods and consumers. The third one explore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Fashion Market in Taiwa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goods. The last chapter interprets the character and meaning of conne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sts, goods, and consumers in Taiwan’s Fashion Market with theories of lifestyle and everyday life aesthetic,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書名頁 ………………………………………………………………….……………i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ii
博碩士論文授權書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致謝 …………………………………………………………………….…………..vi
目錄 ………………………………………..………………………………………vi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五節 章節架構 …………………………………………………….7

第二章 消費文化與商品 ……………………..……………..8
第一節 消費文化 ……………………………………………………..8
「消費」概念的起源 ………………………………………....9
消費者革命 (consumer revolution) ………………….…...…10
消費文化的形成 ……………………………………………..13
第二節 現代消費文化與後現代消費文化 ………………………....16
現代性與後現代性 ………………………………………….16
現代消費文化與後現代消費文化 ………………………….17
第三節 消費者與商品 ……………………………………………....22
商品發展層次 ……………………………………………….22
消費者與商品 ……………………………………………….24
小結 ……………………………………………………………….…...28

第三章 台灣創意市集的現況 …………………..….…….30
第一節 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 ……………………………………...30
創意市集的起源 …………………………………………...31
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 ……………………………………...35
第二節 台灣創意市集特色 ………………………………………...43
現況整體特色 ……………………………………………...43
商品特色 …………………………………………………...52
小結 …………………………………………………………………...62

第四章 台灣創意市集之消費連結特質與意義 …...…….64
第一節 創意市集與生活 …………………………………………...64
創意市集與生活風格 ……………………………………...65
創意市集與生活美學 ……………………………………...69
第二節 台灣創意市集之消費連結特質與意義 …………………...72
創作者與商品連結之意義 ………………………………...73
消費者與商品連結之意義 ………………………………...75
消費者與創作者連結之意義 ……………………………...77
小結 …………………………………………………………………...79

結語 …………………………………………………….…...81
參考文獻 ……………………………………………….…...85
中文書目
書本資料
三采文化。《創意市集101》。台北市: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六。

三采文化。《創意市集102》。台北市: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六。

三采文化。《創意市集103》。台北市: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七。

三采文化。《創意市集104》。台北市: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七。

三采文化。《創意市集105》。台北市: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七。

三采文化。《創意市集106》。台北市: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八。

三采文化。《創意市集107》。台北市: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二○○八。

尹世杰。《消費文化學》。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二○○二。

王怡穎。《創意市集 Fashion Market》。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四。

王維潔。《南歐廣場探索》。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九。

沈宗瑞。《略說資本主義的歷史與發展》。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一九九三。

汪志堅。《消費者行為》。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二○○六。

杜瑞澤。《生活型態設計》。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二○○四。

林傑森,〈從創意市集探討手感工藝與商品設計的結合〉,《二○○七文化商品設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雲林:雲林科技大學,二○○七),頁177-186。

林欽榮。《消費者行為》。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二。

林鐘雄。《歐洲經濟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七。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

姚建平。《消費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六。

高宣揚。《後現代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九。

徐達光。《消費者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二○○三。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九。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五。

陳秋瑾、林昌德、黃光男、劉俊蘭、許瀞月、張青峰、李美蓉。《視覺藝術欣賞》。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六。

黃瑞棋。《馬克思論方法》。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一九九四。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二○○○。

漂亮家居出版之DIY玩佈置編輯部。《手工瘋雜貨》。臺北:麥浩斯出版社,二○○六。

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市:三民書局,一九九五。

蔡宏進。《社會學》。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二○○五。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九。

盧永毅,羅小未。《工業設計史》。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

翻譯資料
Baudrillard, Jean 著。劉成富、全志鋼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二○○六。

Blackwell , Roger D.; Engel, James F.; Miniard, Paul W. 著。謝文雀譯。《消費者行為》。台北市:華泰文化,二○○七。

Bocock, Robert 著。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二○○三。

Braudel, Fernand 著。施康強、顧良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二)。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九。

Featherstone, Mike 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二○○四。

Griffin, David Ray 編。王成兵譯。《後現代精神》。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一九九八。

Lubart, Todd 著。蔣國英譯。《創意心理學》。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二○○七。

Lury, Celia 著。張萍譯。《消費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二○○三。

Marx, Karl Heinrich 著。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五。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二。

Pirenne, Henry 著。樂文譯。《中世紀歐洲經濟社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一。

Slater, Don 著。林祐聖、葉欣怡譯。《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三。

Smart, Barry 著。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後現代性》。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一九九七。

Storey, John 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二○○五。

Tomlinson, John 著。鄭綮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臺北市: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二○○一。

Williams, Raymond 著。劉建基譯。《關鍵詞 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二○○四。

星野克美著。黃恆正譯。《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一。

神田範明著。陳耀茂譯。《商品企劃與開發:商品企劃工具集》。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二。

期刊資料
McCracken, Grant著。施群芳、游任濱、張雅麗譯。〈現代消費的產生〉。《傳播文化》(二○○○年八月):98-113。

小果農。〈上市的創意 南海藝廊創意市集〉。《藝術家》(二○○六四月):180-189。

王雅黎。〈拎著百寶箱秀自己─創意市集 把青春主張攤出來〉。《卓越國際媒體月刊》(二○○七年四月):100。

江家華。〈創意市集再掀手工熱潮〉。《誠品好讀月報》(二○○六年十二月):56。

李亞傑。〈從商品符號消費與商品流行美學的角度探討台灣當代設計趨勢〉。《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二○○七年六月):41-55。

李國盛。〈吹吹西洋風 CAMPO創意市集〉。《台灣光華雜誌》(二○○六年六月):40-41。

李錡。〈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二○○六年十月):4-8。

林立樹。〈消費文化的歷史反思〉。《輔仁歷史學報》(二○○七年七月):281- 303。

洪懿妍。〈打造看不見的競爭力〉。《天下雜誌》(二○○一年十一月):48-54。

孫治本。〈生活風格與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二○○○年十二月):79-111。

孫治本。〈疆界毀壞與生活風格〉。《當代》(二○○一年八月):26-39。

孫治本,〈社會階級的終結:水平式不平等、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二○○一年十月):1-43。

陳建豪。〈創意是教出來的〉。《遠見雜誌》(二○○七年一月):82-91。

馮震宇。〈創意經濟野火燎原席捲全球--臺灣創意經濟發展的關鍵〉。《能力雜誌》(二○○七年二月):82-91。

黃海鳴。〈南海藝廊與牯嶺街的再生運動──從二○○六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談起〉。《藝術家》(二○○七年七月):182-187。

黃海鳴。〈破碎廣場中的創意連結劇場 面對KUSO西門町創意嘉年華的興起〉。《INK印刻文學生活誌》(二○○七年十月):122-125。

楊瑪利、楊方儒。〈創意經濟學者 約翰.霍金斯:不要畏懼成為創意思考者〉。《遠見雜誌》(二○○七年五月):82-86。

劉維公。〈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 (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 (lifestyles) 與生活美學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東吳社會學報》(二○○一年十二月):113-136。

歐佩佩。〈創意世代鍊金術〉。《誠品好讀月報》(二○○六年十二月):44-47。

賴素鈴。〈爆炸毛頭與油炸朱利〉。《藝術家》(二○○七年十二月):486-491。

藺德、邱上嘉。〈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回顧與展望〉。《設計研究》(二○○五年七月):145。

論文資料
李坤山。〈探討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之關係─以西門町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二○○六。

李宜曄。〈創意市集消費者產品選購因素之研究─以西門紅樓創意市集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管理研究所碩室論文,二○○七。

林逸叡。〈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二○○三。

郭明萱。〈企業文化、關係連結與信任相互關係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二○○六。

陳建勳。〈商品藝術化與藝術商品化之研究 視覺藝術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二。

陳慧如。〈街頭賣「意/藝/異」──以創作者觀點出探創意市集現象〉。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七。

郭姿吟。〈藝術的修行──從一群學者看文化消費的實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三。

詹雅婷。〈限量行銷策略對於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銘傳大學經濟學士碩士斑碩士論文,二○○五。

熊敏君。〈消費、認同與生活風格:解析健身俱樂部中的消費實踐與意涵〉。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五。

蔡淑玫。〈藝術性商品購買決策之屬性:以苗栗三義木雕品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六。

賴書婷。〈文化產業的反思:從法蘭克福學派到鶯歌陶瓷產業〉。東海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二○○五。

蕭瑀婕。〈台灣創意市集生活美學與消費現象之研究:以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創意社群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二○○六。

網頁資料
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CAMPO緣起,〈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緣起〉,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http://campolive.blogspot.com/2005/07/campo.html> [2008-3-11]。

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2007 創意市集觀察報告〉,二○○七年十一月,
<http://campolive.blogspot.com/2007/11/2007.html> [2009-1-19]。

ETtoday,重點新聞,〈海蒂族卅美麗新勢力 三大「佼佼女」談獨立、品味、時尚〉,二○○七年四月一日,
<http://www.nownews.com/2007/04/01/10844-2072599.htm> [2008-6-5]。

THE REDHOUSE,2007,〈十字樓1F原創品牌區招募說明〉,無日期,
<http://creative-redhouse.blogspot.com/2007/11/1f.html> [2008-5-20]。

「一卡皮箱SHOW自己」敦南誠品創意市集,創意市集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來玩!!〉,二○○六年八月三日,
<http://blog.yam.com/eslite_market/article/6297028> [2008-3-11]。

建國假日花市,花總管,〈關於建國花市〉,二○○六年,
<http://www.fafa.org.tw/FlowerManager-a.aspx> [2008-11-05]。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新好南海,〈南海簡介〉,二○○五年十月六日,
<http://blog.roodo.com/nanhai/archives/564539.html> [2008-3-1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創意市集,〈創作者?市集〉,二○○七年十一月六日,
<http://blog.roodo.com/nanhai/archives/4431839.html>
[2008-5-7]。

臺北市文化局,主題文章,〈隨性玩創意,手工獨特性的搜密天堂──藝術市集的多功能性〉,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http://www.culturalindustry.org/subartdetail.php?id=13> [2008-5-20]。

報紙資料
〈非草莓 7年級皮箱客有想法〉。《聯合報》。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A16。

〈怕蛋塔效應〉。《聯合報》。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A16。

〈夏夏剪紙不收費 用故事來換7年級的詩人 剪世間滄桑 別人賣娃娃 她秀的是創意〉。《聯合報》。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四月十一日,C6。

〈創意市集現象台灣熱起來〉。《聯合報》。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五日,E4。

視聽資料
Stephane Laurent。〈設計與設計的管理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design)〉。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講座。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筆者筆記。

米奇鳗。〈理性與感性〉。桃園誠品TODE講座。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筆者筆記。

胡佑宗。〈東方設計風格詮釋〉。台北國際家具展研討會。二○○八年二月二十九日。筆者筆記。

外文書目
書本資料
Baudrillard, Jean. The System of Object. New York: VERSO, 2005.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Castells, Manuel. The Power of Identity.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Featherstone, Mike.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1.

Foxall, Gordon R ,Goldsmith, Ronald E. and Brown, Stephen. Consumer Psychology for Marketing,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8.

Maisel, Eric. Creativity for Life. California: New World Library, 2007.

McCracken, Grant.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Stearns, Peter N.. Consumerism in World History: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of desire. London: Routledge, 2001.

Rosalind Williams, “The Dream World of MassConsumption, ” In Rethinking Popular Cultur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Cultural Studies, Chandra Mukerji and Michael Schudson, ed. pp.198-209.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期刊資料
Veal, A. J.. “The concept of lifestyle,” Leisure Studies 12 (1993): 233-252.

網站資料
Designboom, “ICFF 2006: designboom mart,” From designboom website.<http://www.designboom.com/mart06.html> [2008-7-14].

Designfesta, “What,” From Designfesta website.
<http://www.designfesta.com/02_en/00_df_e/what/index.html> [2008-7-14].

Sunday up market, “FASHION / ART / LIFESTYLE / FOOD / ACCESSORIES,”From Sunday up market website. 2004.
<http://www.sundayupmarket.co.uk/index.html>[2008-4-30]。

Paris Perfect, “Paris Flea Markets,” From Paris Flea Market Tips and Hints website.
<http://www.parisperfect.com/paris-flea-markets/text/paris-flea-markets.html> [2008-12-29].

Portobello, “CONTACT US AND ALL ABOUT PADA,” From
Portobello website.
<http://www.portobelloroad.co.uk/aboutpada.asp> [2008-6-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維公。〈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 (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 (lifestyles) 與生活美學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東吳社會學報》(二○○一年十二月):113-136。
2. 楊瑪利、楊方儒。〈創意經濟學者 約翰.霍金斯:不要畏懼成為創意思考者〉。《遠見雜誌》(二○○七年五月):82-86。
3. 黃海鳴。〈破碎廣場中的創意連結劇場 面對KUSO西門町創意嘉年華的興起〉。《INK印刻文學生活誌》(二○○七年十月):122-125。
4. 黃海鳴。〈南海藝廊與牯嶺街的再生運動──從二○○六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談起〉。《藝術家》(二○○七年七月):182-187。
5. 馮震宇。〈創意經濟野火燎原席捲全球--臺灣創意經濟發展的關鍵〉。《能力雜誌》(二○○七年二月):82-91。
6. 孫治本,〈社會階級的終結:水平式不平等、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二○○一年十月):1-43。
7. 林立樹。〈消費文化的歷史反思〉。《輔仁歷史學報》(二○○七年七月):281- 303。
8. 洪懿妍。〈打造看不見的競爭力〉。《天下雜誌》(二○○一年十一月):48-54。
9. 孫治本。〈生活風格與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二○○○年十二月):79-111。
10. 江家華。〈創意市集再掀手工熱潮〉。《誠品好讀月報》(二○○六年十二月):56。
11. 李錡。〈街頭新勢力─談台灣「創意市集」的興起〉。《藝術欣賞》(二○○六年十月):4-8。
12. 李亞傑。〈從商品符號消費與商品流行美學的角度探討台灣當代設計趨勢〉。《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二○○七年六月):41-55。
13. 小果農。〈上市的創意 南海藝廊創意市集〉。《藝術家》(二○○六四月):180-189。
14. 王雅黎。〈拎著百寶箱秀自己─創意市集 把青春主張攤出來〉。《卓越國際媒體月刊》(二○○七年四月):100。
15. 藺德、邱上嘉。〈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回顧與展望〉。《設計研究》(二○○五年七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