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俊全,臺灣的天然災害,遠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5。
[2]歷年天然災害損失統計(年報),內政部消防署,台北,2009。
[3]20年目睹之怪現象部落格網頁,http://album.udn.com/stc402/photo/3809214,2009年下載。
[4]災害防救法,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20014, 2009年下載。
[5]陶翼煌、孫志鴻、唐國泰、李保志,“整合式災害管理資訊架構之研發”,地理學報第四十六期,2006。[6]郭俊欽,“九二一震災地方行政部門緊急應變執行過程之研究-以埔里鎮與東勢鎮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2001。[7]丘昌泰、楊永年、趙家民、鄭問堂、楊聿儒,“台北市政府防災組織與功能研究:納莉風災的省思”,台北市委託專案研究計畫,台北,2003。
[8]何佳靜,“災難危機中的地方官僚組織功能研究-以納莉風災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嘉義,2003。
[9]陳麗娟,“從跨域管理觀點論述災害防救組織—以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台北,2006。
[10]黎驥文、楊順欽、王豐良,“運用DoDAF於防災架構發展之初步研究”,第26屆測量及空間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2007。
[11]林峰田、柯恬伶、曾慶原,“整合型防颱應變決策支援系統架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北,2005。
[12]國防部「莫拉克風災檢討會」部長精神講話參考資料,台北,2009。
[13]災害防救基本計劃(96年核定版),http://www.ndppc.nat.gov.tw/uploadfile/series/200803032002.pdf,2010下載。
[14]施邦築、曾惠斌、李承翰、吳榮婷,“災害防救工作執行績效評估之研究案”,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2003。
[15]劉中宇,DoD架構定義授課簡報,桃園,2009。
[16]鄭光隆,運用DoDAF進行指揮管制流程模擬之研究,碩士論文,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資訊科學學系,桃園,2005。
[17]林清壽,趙樑,鄭光隆,王淇,梁家豪,“運用DoDAF於C4ISR系統之開發”,第13屆國防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2004。
[18]劉中宇,“美國國防部架構規範(DoDAF)介紹",第十六屆國防科技研討會論文集,桃園,2007。
[19]C4ISR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 C4ISR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2.0, U.S. DoD, Washington D.C., 18 Dec., 1997.
[20]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Working Group, DoD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1.0 Volume I : Definitions and Guidelines, U.S. DoD, Washington D.C., 9Feb. 2004.
[21]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Working Group, DoD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1.0 Volume II:Product Descriptions,U.S. DoD, Washington D.C., 9 Feb. 2004.
[22]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Working Group, DoD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1.0 Volume III:Deskbook, U.S. DoD, Washington D.C., 9 Feb. 2004.
[23]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Working Group, DoD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1.5 Volume I : Definitions and Guidelines, U.S. DoD, Washington D.C., 23 April. 2007.
[24]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Working Group, DoD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1.5 Volume II:Product Descriptions, U.S. DoD, Washington D.C., 23 April. 2007.
[25]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Working Group, DoD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1.5 Volume III:Architecture Data Description, U.S. DoD, Washington D.C., 23 April. 2007.
[26]王淇,“運用DoDAF 進行指揮管制系統分析與設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桃園,2005。[27]國防部,國軍軍語辭典(92年修訂本),台北,2004。
[28]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頁,http://dict.revised.moe.edu.tw/,2010年下載。
[29]Levis, A. and Wagenhals, L., “C4ISR Architectures I: Developing a Process for C4ISR Architecture Design,” Systems Engineering, Vol. 3, No. 4, Fall 2000.
[30]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工兵部隊(營、連)訓練教範,桃園龍潭,2007。
[31]黃啟禎,“天然災害救助措施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研究報告,台北,2000。
[32]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網頁http://210.69.173.10/eoc/process.htm,2009下載。
[3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網頁http://www.ncdr.nat.gov.tw/,2009下載。
[34]行政院99年2月1日新聞稿。
[35]行政院98年11月19日新聞稿。
[36]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國防部,台北,2009。
[37]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陸軍災害救援教範,桃園龍潭,2003。
[38]申請國軍支援災害處理辦法,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20020,2009下載。
[39]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工兵部隊指揮教則,桃園龍潭,2008。
[40]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工兵部隊救災應援行動準據,桃園龍潭,2003。
[41]國防部陸軍司令部,橋樑營連戰教範,桃園龍潭,2007。
[42]國防部陸軍司令部,陸軍部隊指參作業教範(第二版),桃園龍潭,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