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作家專書
宋澤萊,《打牛湳村》(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
,《黃巢殺人八百萬》(台北:東大圖書,1980)。
,《禪與文學體驗》(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
,《福爾摩莎頌歌》(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
譯述,《白話禪經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6)
,《誰怕宋澤萊?》(台北:前衛出版社,1986)。
,《蓬萊誌異》(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臺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被背叛的佛陀》(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9)。
,《被背叛的佛陀續集》(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
,《台灣作家全集‧宋澤萊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草根出版社,1996)。
,《熱帶魔界》(台北:草根出版社,2001)。
,《變成鹽柱的作家》(台北:草根出版社,2002)。
,《福爾摩莎頌歌》(台北:草根出版公司,2002)。
,《2004年總統大選觀察日記—誰能當選總統》(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
,〈新版序︰不只是批判而已〉,《被背叛的佛陀》(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
,《宋澤萊談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
(二)宗教專書
大衛.韋克森著、若石譯,《末世浩劫》(台北:橄欖基金會,1993)。
矢內原忠雄著,郭維租譯,《啟示錄講義》(台南:人光出版社,1999)。
左 坤,《耶穌基督—作王的家譜》(台北:全備福音出版社,2006)。
台灣福音書房編,《晨興聖言—主恢復的異象及其應用》(台北:台灣福音書房,2005)。
李振英,〈末日與希望〉,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吳汝鈞編著,《佛教思想大詞典》(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
杜維廉,《聖經預言與末世異象》(台北:校園書房,1992)。
貝開文,《天外異象》(台北:大光傳播公司,1994)。
佛洛姆等著,王雷泉、馮川譯,《禪宗與精神分析》(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
施嘉信,《佛陀與耶穌的人生智慧》(台北:林鬱文化事業公司,2002)。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
張永信,《從預言看末世》,(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2)。
張貴富,《福音對話》(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9)。
陳宏博原著,聖經事奉協會譯,《聖經預言圖解》(美國:聖經事奉協會,1993)。
喬納著,王小玲譯,《收割異象》(台北:橄欖基金會,1992)。
盧俊義,《路加福音書的信息》(嘉義:信福出版社,1995)。
盧勝彥,《佛王之王》(台北:大燈文化,1989)。
羅克典,《論耶穌的神學與人性》(台北:國家出版社,1981)。
羅勃.巴斯著、邱文媛譯,〈文學與宗教想像〉,輔仁大學外語學院編,《文學與宗教》(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8)。
蘇姆洛著,吳文秋譯,〈得勝魔鬼之權柄〉,《魔鬼的真面目》(台北:橄欖基金會,1994)。
(三)其他專書
宋澤萊,〈序:基督新教之光—王世勛的文化識見與政治智慧〉,王世勛,《台灣海峽之文明衝突:國際角色變遷之歷史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
王塗發,《解剖「核電經濟」的神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王德威,〈序二:老去空餘渡海心〉,齊邦媛、王德威編,《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瓦歷斯.諾幹,〈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現代文學的幾點思考〉,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2)。
,《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艾茵.德蘭著,馬凱南譯,《浪漫文藝十談》(台北:源成文化,1980)。
向 陽,〈虛構小說,再現歷史─《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小說)導言〉,向陽主編,《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
呂正惠,〈七、八○年代台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 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李允傑,《臺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
李佩然,〈後殖民地主體意識的泯滅與重現—《魔鬼詩篇》的啟示〉,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2003)。
李奭學,《書話台灣─1991-2003文學印象》(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
吳天基,〈台灣地區的環保問題〉,杜政榮、吳天基、江漢全編著,《環保與生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
杜政榮,〈節約能源〉,杜政榮、吳天基、江漢全編著,《環保與生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
依風露,〈老兵〉,中國文藝協會編,《自由中國文藝創作集》(台北:正中書局,1954)。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施 叔、高天生編,《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卅戰後第三代》、《宋澤萊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林俊義,《反核是為了反獨裁》(台北:自立晚報社,1989)。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考察》(台北:允晨出版社,1996)。
編,《親近臺灣文學—作家現身》(台北:五南書局,2007)。
林雙不,〈序:在暗夜裡追尋光〉,《1987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林燿德,〈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八○年代臺灣政治小說」的內含與相關課題〉,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
孟 樊,《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2001)。
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7)。
苦 苓,〈想我眷村的弟兄們〉,蘇偉貞主編,《台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2004)。
胡錦標,〈車諾比爾事件反省一:台灣核電很安全〉,黃怡主編,《核電真相:核能神話大解剖》(台北:牛頓出版公司,2000)。
南方朔,〈閱讀習慣和出版型態分析〉,《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96)。
,〈青山繚繞疑無路〉,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
夏 珍,《中立—國家調查員王光宇解密》(台北:天下遠見文化出版社,2003)。
馬克思、恩格斯著,吳家駟譯,《資本論(第一卷)》(台北:時報出版社,1992)。
馬 森,《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1997)。
翁聖峰,〈下層社會的見證—討論宋澤萊的《蓬萊志異》〉,龔鵬程編,《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殷允芃,〈序:獻給台灣的未來—我們要做什麼?〉,周慧菁主編,《環境台灣》(台北:天下雜誌,1996)。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9)。
莊進源,《環境保護新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晏山農,〈八○年代小辭典—黨外雜誌〉,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出版,1989)。
張保民,《台灣的迷惘—理想與現實》(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張恆豪,〈靈魂的搏動—從廖偉竣到宋澤萊的變奏和迴響〉,黃武忠編,《台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
張惠娟,〈台灣後設小說試論〉,鄭明娳編,《當代台灣評論大系》(台北:正中書局,1993)。
章國鋒,〈從現代到後現代—小說觀念的變化〉,柳鳴九主編,《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陳文茜、楊渡,〈運動就像劇場表演〉,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
陳志龍,〈「政府犯罪」法律責任追究的實踐與困境〉,楊振隆主編,《2008第1屆台韓人權論壇論文集—政黨輪替與轉型正義》(台北:二二八基金會,2009)。
陳建忠,〈靈視者的預言—宋澤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與《熱帶魔界》中的美學實驗與文化論述〉,林明德策劃,《彰化文學大論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陳順孝,《新聞控制與反控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陳國偉,《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
陳國霖,《黑金—台灣政治與經濟實況揭密》(台北:商業周刊出版,2004)。
陳眾議,《魔幻寫實主義》(遼寧:大學出版社,2001)。
陳儀深編輯,《美麗島事件專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2004)。
郭冠麟編纂,《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彭品光,《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青溪新文藝學會,1977)。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黃光國,《權力的漩渦》(台北:商業周刊出版,1997)。
黃慧鳳,《台灣勞工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賀淑瑋,〈淺介《窺視者》:兼論「新小說」〉,霍格里耶著,鄭永慧譯,《窺視者》(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曾慶元編著,《文藝學原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
楊青矗等,《楊青矗與國際作家對話—愛荷華國際作家縱橫談》(高雄:敦理出版社,1986)。
楊 照,〈歷史大河小說中的悲情─論臺灣的「大河小說」〉,邵玉銘、張寶琴、瘂弦主編,《四十年來的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
楊 翠,〈魔界與鬼國交鋒之域—論宋澤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與李昂《看得見的鬼》中的政治與性別〉,林明德策劃,《彰化文學大論述》(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出版社,1979)。廖本達,《鄉土情懷—核電與環保政治》(台北:台灣電力公司,1998)。
廖忠俊,《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文化,1998)。
德沃金著,司馬學文譯,《人權與民主生活》(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7)。
蔡詩萍,《騷動島嶼的論述反抗》(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賴來焜,〈總檢司法風紀、檢查系統、黑金問題〉,周陽山主編,《李登輝執政十年》(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8)。
蕭新煌,〈環境意識與環境運動〉,於幼華主編,《環境與人》(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
鍾肇政,《戰火》(台北:蘭亭書局,1985)。
,《隨筆集》(桃園市:桃園縣文化中心,1999)。
鍾明德,《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5)。
謝正道,《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文化,2001)。
薩米爾阿敏著,高銛譯,《不平等的發展》(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8)。
蘇偉貞,〈序:眷村的盡頭〉,蘇偉貞主編,《台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2004)。
二、期刊論文
宋澤萊,〈呼喚台灣黎明的喇叭手—試介台灣新一代小說家林雙不並檢討台灣的老弱文學〉,《台灣文藝》98期(1986.01)。 ,〈台灣人權文學小史〉,《台灣文藝》99期(1986.03)。
,〈520週年專輯—我看到了血流滿面的父兄〉,《台灣文藝》117期(1989.05)。
,〈中國佛教的位置在哪裡?〉,《新雨月刊》25期(1989.07)。
,〈修行日記—並回答「宋澤萊印象」一文〉,《新雨月刊》33期(1990.04)。
,〈正視外省中國殖民文學、文化的變相〉,《台灣新文學》6期(1996.11)。
,〈從經濟壓迫到族群壓迫到國族壓迫〉,《台灣新文學》14期(2000.03)。
,〈存在主義、鄉土主義、政治新領導〉,《台灣新文學》16期(2000.06)。
,〈我爲什麼要受洗?〉,《臺灣教會公報》2730期(2004.06)。
,〈理想的國度—我的美好國家〉,《印刻生活誌》12期(2004.08)。
、林瑞明,〈文學對話:熱帶魔界的血色蝙蝠—穿梭於魔幻與寫實之間〉,
《印刻文學生活誌》17期(2005.01)。
,〈作家自述—略談所謂「宋澤萊現代主義時期作品」兼論我對七○年代前期的文壇印象〉,《印刻文學生活誌》33期(2006.05)。
宋冬陽,〈傷痕書—致宋澤萊〉,《台灣文藝》99期(1986.03)。
刁曼蓬,〈黑金派族群大融合〉,《天下雜誌》162期(1994.11)。
朱志學,〈《廢墟臺灣》之存在情境揭示〉,《問學集》7期(1997.12)。
李鴻瓊,〈創傷、脫離與入世靈恩:宋澤萊的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中外文學》30卷8期(2002.01)。吳明益,〈環境傾圮與美的廢棄—重詮宋澤萊《打牛湳村》到《廢墟台灣》呈現的環境倫理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7期(2008.10)。洪英雪,〈遠離魔界,徜徉文學—宋澤萊訪問錄〉,《台灣e文藝》5期(2002.06)。
南方朔,〈文人與政治的分際〉,《文訊雜誌》209期(2003.03)。徐佳士,〈拔除黑社會的根〉,《天下雜誌》43期(1984.12)。
徐秀慧,〈第三世界鄉土故事的天方夜譚—形影孤單、漸行漸遠的說書人黃春明〉,「第三屆經典人物『黃春明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05.31)。
郝譽翔,〈我是誰?論八○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政治迷惘〉,《中外文學》26卷12期(1998.05)。
,〈論一九八○年前後台灣新生代文學的發展〉,《中外文學》28卷11期(2000.04)。
張正霖,〈羅福助:我再參選的機會不大了—專訪立委羅福助談從政以來的風風雨雨〉,《商業周刊》490期(1997.04)。
張慈田,〈台灣佛教的未來之路—訪宋澤萊老師〉,《新雨月刊》26期(1989.08)。
,〈宋澤萊印象〉,《新雨月刊》33期(1990.04)。
張大卿,〈禪定的生活,生活的禪定(一)〉,《新雨月刊》28期(1989.11)。
,〈禪定的生活,生活的禪定(二)〉,《新雨月刊》29期(1989.12)。
梁中偉,〈揭開黑道政治世代面紗〉,《天下雜誌》187期(1996.12)。
陳文芬,〈文學原鄉—宋澤萊在鹿港〉,《印刻文學生活誌》8期(2004.04)。陳永興,〈與被壓迫的農民站在一起〉,《臺灣人權》5期(1988.08)。
陳明芳,〈宋澤萊《廢墟台灣》人民之順從與抵抗〉,《臺北教育大學集刊》10期(2005.11)。陳 菊,〈戰後臺灣人權運動〉,《臺灣人權》25期(1991.01)。
陳清水,〈從Leena Krohn 看蝙蝠與撒旦—今日台灣政場現形〉,《台灣新文學》5期(1996.07)。
許皆清,〈台灣地區組織犯罪之演進與現勢〉,《警學叢刊》38卷5期(2008.03)。郭祝壽,〈曾經艱難─昇天前之以利亞〉,《聖靈月刊》304期(2003.01)。
郭麗娟,〈台灣文壇的震撼彈—百變宋澤萊〉,《台灣光華雜誌》34卷12期(2009.02)。傅大為,〈從廢墟世界來的挑戰與鄉愁—談《廢墟台灣》的一種讀法〉,《「知識與權力」的空間─對文化、學術、教育的基進反省》,(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惠 文,〈我到華西街抗議〉,《臺灣人權促進會會訊》7期(1987.02)。
黃文車,〈從廢墟—荒原意象聆聽宋澤萊《廢墟台灣》的人權呼喚〉,《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2號(2000.09)。黃錦樹,〈從戀屍癖大法官到救世主—論附魔者宋澤萊的自我救贖〉,《台灣文學學報》3期(2002.12)。童清峰,〈蔡式淵單槍挑戰黑道〉,《天下雜誌》166期(1995.03)。
壹闡提,〈文史一家宋澤萊〉,《書評書目》83期(1980.03)。
曾心悌,〈最愛看「好消息」的立委─王世勛〉,《好消息雜誌》(2005.04)。
彭杏珠,〈王永慶破財回饋,辜振甫官司上身—揭開台灣環保抗爭史〉,《商業周刊》526期(1997.12)。
楊曉雯,〈在世紀末閱讀—論台灣閱讀新趨勢〉,《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期(2000.07)。楊惠南,〈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5期(2000.07)。趙永茂,〈台灣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7卷2期(1993.02)。蔡輝振,〈概論八年抗戰之始末〉,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編輯部,《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學會會訊》(1996.08)。
廖咸浩,〈在解構與解體之間徘徊:台灣現代小說中「中國身份」的轉變〉,《中外文學》21卷7期(1992.12.01)。廖朝陽,〈災難與希望:從〈古都〉與《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看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期(2001.09)。鄧至傑,〈焦點人物現身:白狼張安樂說法:兄弟不等於黑道〉,《時報周刊》946期(1996.04)。
龍應台,〈台灣的一九八四—評「廢墟台灣」〉,《當代雜誌》1期(1986.05)。
三、學位論文
吳明益,〈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博士論文,中央大學中文所,2003)。林慶文,〈當代臺灣小說的宗教關懷〉(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文所,2001)。邱幗婷,〈魔幻現實主義與當代台灣小說-以宋澤萊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周慶塘,〈八○年代台灣政治小說研究〉(博士論文,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侯作珍,〈從消費社會探討八○年代台灣小說主題意識的轉變〉(碩士論文,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1997)。
洪英雪,〈宋澤萊小說原鄉題材研究研〉(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1990)。高清安,〈宋澤萊小說之現代主義精神研究〉(碩士論文,雲科大漢資所,2006)。陳正芳,〈台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博士論文,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2002)。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文所,1999)。陳建忠,〈宋澤萊小說(1972-1987)研究〉(碩士論文,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陳嬡婷,〈概念隱喻理論(CMT)在小說的運用-以陳映真、宋澤萊、黃凡的政治小說為中心〉(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
游順歷,〈宋澤萊九○年代小說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2002)。
黃靖真,〈文學類暢銷書購買者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消費者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2002)。錢弘捷,〈戰後台灣小說中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5)。戴春足,〈七○、八○年代洪醒夫、林雙不、宋澤萊農民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彰師大國文學系碩士班,2004)。蕭義玲,〈台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博士論文,師大國文所,1998)。鐘世瑋,〈宋澤萊社會小說敘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臺文所,2009)。四、報紙
王德威,〈從除魅到招魂—百年中文小說的倫理意義〉,《聯合報》,2003.11.29,E7版。
台北訊,〈警方施展鐵腕 凌晨強力驅散 滋事民眾打帶跑 流竄街頭到天明〉,《聯合報》,1988.05.22,3版。
林育卉,〈看小說談黑道-以宋澤萊的《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為引〉,《台灣日報》,1997.01.10,E23版。
胡長松,〈挑戰邪惡與困境的生命想像暴動——論宋澤萊魔幻寫實小說《熱帶魔界》〉,《台灣新聞報》,2001.02.12,19版。
,〈挑戰邪惡與困境的生命想像暴動——論宋澤萊魔幻寫實小說《熱帶魔界》〉,《台灣新聞報》2001.02.15,23版。
虎尾訊,〈今天五二○農民進城來 蔬菜載卡多 陣容很可觀〉,《聯合報》,1988.05.20,3版。
陳志賢,〈陳文成懸案28年 找到警總筆錄〉,《中國時報》,2009.07.01,A8版。
陳昌明,〈對比的世界—評宋澤萊《變成鹽柱的作家》〉,《中國時報》,2003.03.23,34版。
劉慧真,〈農村的美麗與哀愁:宋澤萊《打牛湳村》〉,《聯合報》,2000.10.29,第37版。
五、網路資料
宋澤萊,〈家教會〉,陳仁宗牧師,《鹿港家教會介紹》基督教台灣信義會台中慕義堂網站,http://www.muyi.org.tw/?act=View&ctl=Article&id=202,2009.07.14上網。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網站,http://www.vac.gov.tw/home/index.asp,2009.10.11上網。
世界人權宣言條文請參見國際特赦組織臺灣總會網站,http://www.aitaiwan.org.tw/,2009.09.27上網。
政大台文所台灣文學部落格/宋澤萊的部落格,http://140.119.61.161/blog,2009.06.01上網。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2009.07.31上網。
憲法條文,見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2009.09.27上網。
六、訪問記錄
蔡輝振、王吉仁,〈雲林地區文學巡禮與作家對談—訪問宋澤萊老師〉,地點:宋澤萊二崙老家,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