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24.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1 05: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素貞
研究生(外文):Huang, Su-Chen
論文名稱:受暴婦女使用公立就業服務資源之經驗探討—以充權觀點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ing the Experience of Battered Women Using the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s Resources–A Study in Empowerment Approach
指導教授:蔡青芬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Tsai, Chin-Fen. Ed. 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榮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1
中文關鍵詞:受暴婦女公立就業服務資源充權生命經驗使用經驗
外文關鍵詞:battered women、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s resources、 empowerment、experience of life、useful experi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135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摘 要
本研究以「受暴婦女使用公立就業服務資源之經驗探討-以充權觀點為例」為題,目的是瞭解受暴婦女於接受公立就業服務資源的協助後的主觀經驗,進而探究受暴婦女在其生命經驗中的正向能量與負向限制拉扯下的發展脈絡。研究對象是五個經由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轉介到雲嘉南區就業服務中心所屬就業服務站接受諮詢服務的個案,採質性研究的立場,以紮根理論為分析策略,並以深度訪談來蒐集資料,整理五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嘗試以充權觀點分析受暴婦女於公立就業服務資源介入服務後具體行動力。
在「受暴婦女經公立就業服務資源服務後之經驗」研究中,發現了幾個最重要的脈絡:
一、在受暴婦女的同意下,各地家暴防治中心得以轉介其到公立就業服務站接受
就業服務諮詢及推介工作。
二、面對困境,受暴婦女會學習調適,自我放鬆,樂觀看待工作機會。調適後的
受暴婦女更以積極穩定專業的工作態度面對就業之路。
三、負向限制的生命經驗,侷限受暴婦女的就業機會。
四、受暴婦女在正向能量與負向限制交錯拉扯下,期待適合的工作條件提供工作
機會、較優渥的薪資、兼顧母職角色及維持生活開銷的就業需求。
五、受暴婦女的充權歷程為:(一)自我認同→(二)蛻變→(三)整裝出發。
六、受暴婦女使用公立就業服務資源正向經驗為:案主優先、人性化的服務態
度、客製化服務、政策性的協助。負向體驗為:政策性落差、政策性的限制、
未適性的推介、服務遲滯、專業敏感度不足、專業的漠視、服務儀式化、服
務人員主觀判斷。
政策制定及服務輸送應考量受暴婦女的生命經驗,以有效協助受暴婦女踏上就業之路。
關鍵詞:受暴婦女、公立就業服務資源、充權、生命經驗、使用經驗。
Abstract

The theme of the study is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 of battered women using the 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s resources –A study in empowerment approach”.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battered women’s subjective experience through the assistance of the 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 resources, then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ergy limit in their experience of life. (Under the impl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sequences) The study is by five counseling services cases from the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Centre transferred to theEmployment Services Center, Tainan –Chia Yi Regio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with grounded theory as the analyzed strategy to gather more information and arrange the contents by five detailed interviews; it tries to analyze the battered women’s specific actions by the view of empowerment through the 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 resource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experience of battered women using the 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 resources" reveal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equences:
1. With the battered women's consent, all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centers should transfer them to the Employment Services Station for employment counseling and referral work.
2. Facing the difficulties, battered women will learn adaptive, self-relaxing and optimistic for job opportunities. After adjustment battered women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became more aggressive and stable and professional toward employment.
3. Negative experience of life limit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battered women.
4. Battered women in the implic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ergy limit expected work opportunities, good salary, role of motherhood and living cost at employment.
5. Battered women's empowerment process is: (a) self-identity → (b) the transformation → (c) fully equipped departure.
6. Through battered women's use of 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s resources, the positive experiences are: priority, humanized services, customized services, and policy assistance. Negative experiences are: policy gaps, policy limits, non-adaption, service delay, lack of professional sensitivity, professional neglect, ritualized services,
subjective judgment.
Policy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delivery should consider the battered women’s experience of life to effectively assist battered women embarking on the employment.

Keywords: battered women、public of employment services resources、 empowerment、experience of life、useful experience.
目 錄
誌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受暴婦女的困境 ………………………………… 9
第二節 受暴婦女就業不利地位 …………………………13
第三節 就業相關理論探討 ……………………………19
第四節 現行就業服務政策檢視………………………………22
第五節 公部門就業服務輸送機制反思………………………28
第六節 充權觀點分析…………………………………………30
第七節 小結……………………………………………………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質化研究的實施方法與過程特徵……………………39
第二節 研究機構的選擇與研究物件選樣……………………40
第三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資料搜集的方法……………………42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的信、效度……………………………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的方式………………………………………44
第六節 研究倫理的考慮………………………………………46
第四章 分析與發現
第一節 我的生命經驗訴說……………………………………48
第二節 如何進入公立就業服務資源…………………………53
第三節 自我正向能量展現……………………………………55
第四節 加諸於生命的負向限制………………………………59
第五節 求職主觀需求…………………………………………73
第六節 使用公立就服務資源的正向經驗與負向體驗………78
第七節 小結……………………………………………………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絕處也是逢生的機會…………………………………113
第二節 展現行動力……………………………………………114
第三節 建議……………………………………………………123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125
參考文獻……………………………………………………………126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133
附錄二 受暴婦女訪談大綱……………………………………… 134
附錄三 家庭暴力暨性侵害被害人職業輔導轉介單…………… 135
附錄四 求職登記表……………………………………………… 138
附錄五 職業輔導回覆單……………………………………………140
附錄六 家庭暴力暨性侵害個案就業服務流程……………………141













表 目 錄
表2.1 15至64歲已婚女性結婚離職再恢復工作間隔月數…………15
表2.2 15至64歲已婚女性生育離職再恢復工作間隔月數…………15
表2.3 受暴婦女於相關就業服務政策措施一覽表…………………24 表2.4 95至98全國家庭暴力受害人保護扶助人次…………………26
表2.5 雲嘉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家暴婦女服務統計表………………27
表4.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一覽表……………………………………48
表4.2 自我正向能量展現……………………………………………58
表4.3 生命的負向限制………………………………………………72
表4.4 受暴婦女對公立就業服務資源的正向經驗…………………85
表4.5 受暴婦女對公立就業服務資源的負向體驗…………………102








圖 目 錄
圖2.1 實務充權的架構………………………………………………33
圖4.1 受暴婦女主觀需求與她們的充(去)權脈絡…………………77
圖4.2 使用公立就服資源的正向經驗與負向體驗…………………103
圖4.3 受暴婦女使用公立就服資源充(去)權脈絡…………………107
圖5.1受暴婦女充權歷程…………………………………………… 123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 (2006)。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丁雁琪 (2006)。反婚姻暴力的在地行動與全球聯結。應用心理研究,32,81-99。
李靜 (2004)。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女性發展的民族學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4(2)。
李緯綺 (1998)。精神分裂症病患主要照顧者之情緒與因應行為。暨大社
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姹君、李淑容 (2007)。緣木求魚:特殊境遇婦女創業貸款補助之過程評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1),101-151。
王欣 (2006)。就業中的性別歧視研究,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3(5),85-86。
王增勇 (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誌,53(2),18-22。
王瑞欣 (2006)。把愛傳出去—運用優點個案管理工作模式在就業服務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王曉東 (2008)。論家庭暴力問題的成因及預防對策。遼寧警專學報,3,48-51。
王靜 (2008)。構建先進性別文化,促進女性職業發展。唐山師範學院學報,30(3),157-158。
田晶瑩、王宏仁 (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1),3-36。
呂旭亞、詹美涓 (2009)。以書寫開創人生的新局—一個台灣婚姻受暴婦女表達性書寫治療團體的行動研究。台灣藝術治療學刊,1(1),55-69。
成蒂 (2008)。台北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以「被害人安全至上」為目標的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系統。全國家庭暴力加害人認知教育輔導處遇模式觀摩研討會,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李中澤、黃澤云 (2008)。性別的巨大差異—全球女性從屬特徵的文化、認知與社會基礎。國外社會科學,2008(2),32-37。
李開敏、陳淑芬 (2006)。受暴婦女的充權:社工復原力訓練及督導之整合模式。應用心理研究,32,183-206。
辛炳隆 (2000)。我國就業安全政策之評析。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之「工業關係管理本質與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
余漢儀 (2001)。精障病友家屬團體與專業之權力互動-兼論社工之介入策略。台大社工學刊,5,151。
宋麗玉 (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49-86。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 台北:桂冠。
吳瑞琴 (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 台北:心理。
吳麗敏 (2006)。授權賦能於組織之運用。護理雜誌,53(6),53-58。
邱紫珚 (2001)。受暴婦女接受處遇相因素之研究。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津如 (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8,1-73。
邵寧 (2007)。女性人權視角下的婚姻暴力。上海大學學報,14(3),157-160。
范幸玲、卓紋君 (2004)。一位受暴婦女的內在信念與生命轉換歷程:詮釋學的觀點。中華輔導學報,15,61-96。
洪櫻純 (2005)。增能取向之婦女教育方案規畫與實例評析。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5,169-194。
洪鎌德 (2004)。西方馬克思主義。台北:揚智。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

胡幼慧、姚美華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
實例--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 台北:巨流
周月清 (1994)。台灣受虐婦女社會支持探討之研究。婦女與兩性學刊,5,69-108。
周莉萍 (2006)。新角色、舊職責—20世紀20年代美國婦女婚姻和家庭生活特點及其角色變遷。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8(2),50-55。
周群英、周文蓮 (2006)。就業性別歧視的文化機制分析。中國礦業大學學報,3,90-95。
郝雁麗 (2007)。家庭暴力對婦女心理健康和社會支持水平的影響及小組輔導效能探討。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3(3),60-63。
徐宗國譯 (1997)。質性研究概論。 台北:巨流
徐淑敏 (2005)。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促進失業婦女就業之增強權能模式與增強權能障礙之探討。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
許義忠、李幸蓉 (2004)。三位空巢期女性的工作、休閒與家庭意識形態:自覺與賦權的過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159-200。
許慧琦 (2001)。十八世紀英國新女性:Mary Wollstonecraft其人其思。台北:三民。
陶蕃瀛 (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陳淑芬 (2003)。「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娘」的假設及其對服務提供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01,182-199。
陳曉逸 (2008)。婚姻暴力事件中對受暴者處遇之倫理議題—以受暴婦女作出發—甜蜜的負擔不是罪?諮商與輔導,268,37-42。
陳建志 (2002)。人力資本差異或性別歧視?就業市場性別階層化之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363-407。
陸淑珍 (2005)。女性就業問題研究。南方人口,1(20),55- 64。
郭玲妃、馬小萍 (2002)。雙重家鎖:受虐婦女的母職經驗。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47-90。
曾進勤 (2003)。從充權的觀點談高齡人力資源開發運用-以高雄市長春人力資源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3,261-274。
曾華源、黃俐婷 (2005)。心理暨社會學派、生態系統觀及增強權能觀對「人在情境中」詮釋之比較。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63-89。
賀羡、林美卿 (2008)。我國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根源與對策分析—以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為視角。青島農業大學學報,20(4),67-71。
黃怡瑾 (2001)。婚暴中的權力控制一個人自覺與社會結構的互動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2,95-137。
黃秀香 (2006)。女性單親家庭就業培力與服務輸送機制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海大學博士論文。
黃芳玫、翁任嬋、黃芳雅 (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9(2),1-50。
張秀玉 (2005)。從增強權能觀點探討身心障礙嬰幼兒其家庭之處遇方法。社區發展季刊,109,486-499。
張薛賓 (2005)。以失業者增強權能觀點探討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與多元開發方案。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
張寧 (2008)。家庭與工作的 「平衡「—女性地位的可變性與不變性。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44-47。
張麗春、李怡娟 (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1(2),84-90。
趙善如 (1999)。「增強權能」觀點之社會工作實務要素與處遇策略。台大社工學刊,1,231-262。
趙善如 (2003)。台灣婦女志工充權。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充權-新的社會工作視野(頁341-359)。台北:五南。
趙維生 (2003)。充權工作的文化政治力量。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野(頁73-84)。台北:五南。
趙雨龍 (2003)。誰充誰的權:個人層面充權角色的定位。載於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野(頁159-168)。台北:五南。
蔡欣茹 (2005)。受婚姻暴力婦女在婚姻關係中自我認定之初探。諮商與輔導,233,20-22。
虞暉 (2008)。性別分工和女性受壓迫問題。探索與爭鳴理論月刊,9,130-133。
鄭麗珍 (2005)。增強權能理論與倡導。載於宋麗玉、施教裕、鄭麗珍合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劉秀娟 (2001)。臺灣教師婚姻暴力意象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教育所博士論文。
劉珠利 (2005)。對天然災害受女性之社會工作--一個增強權能的角度。社區發展季刊,109,444-458。
劉梅君 (2003)。性別與勞動。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劉梅君 (2008)。性別與就業:前膽與省思~兼檢討部分時間工作、育兒照顧政策及玻璃天花板現象。研考雙月刊,32(4),54-66。
謝美娥 (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3),299-334。
潘雅惠 (2007)。婚暴婦女增權展能的學習—從女性主義教育學的觀點談起。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3(2),63-87。
潘淑滿 (2003)。婚姻暴力的性別政治。女學雜誌,15,195-253。
蘇映宇 (2008)。社會性別理論視野中單親母親的就業困境及政策選擇。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3(4),23-25。
蘇麗瓊 (2004)。以充權觀點探討高雄市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效益。台灣社會工作學刋,2,91-122。
丁玉珍(2008)。運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創造就業服務新模式—以家庭暴力被害人及更生受保護人為例。就業安全,7(2),67-72。
Adams, R. (2003). 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 (1999). Quick reference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Ho-Chi Book Publishing Co. (孔繁鐘、孔繁錦譯,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 台北:合記, 2001。
Anderson, S. C., Blair, R. G., Wilson, M. K. (2005). Addressing internation social problems: Combining indigenous practice,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and empowerment. The Journal of Baccalaureate Social Work, 11(1), 16-29.
Barker, R. L. (1999).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4thed).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Dryden, W. & Feltham, C. (1992). Brief Counsell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beginning practitioner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Fredriksson, P. & Holmlund, B. (2001). Optimal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n search equilibrium.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2), 370-399.
Gronau, R. (1971). Information and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61, 290-301.
Gutierrez, L. M., Parson, R. J., & Cox, E. O. (1998).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empowerment-oriented programs. In L. M. Gutierrez, R. J. Parson, & E. O. Cox(Eds.),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US: Brooks/Cole.
Karni, H. (1999). Optimal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 survey.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66(2), 442-465.
Kasper, H. (1967). The asking price of labor and the duration of unemployment. Review of Eonomics and Statistic, 49(2), 165-172.
Lee, J. A. B. (2001).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Building the Beloved Community.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nug, Lai-Ching (2005). Empowering women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8(47), 429-439.
Lerner, C. F. & Kennedy, L. T. (2000). Stay-leave decision making in battered women: Trauma, coping and Self-efficacy.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4(2), 215-232.
McWhirter, E. H. (1991). Empowerment in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9, 222-227.
Neenan, M. & Dryden, W. (1999).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Adva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Whurr Publishes.
Parson, R. J., Gutierrez, L. M., & Cox, E. O. (1998). A model for empowerment practice. In L. M. Gutierrez, R. J. Parson, & E. O. Cox(Eds.),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US: Brooks/Cole.
Payne, M. (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Rowlands, J. (1997). Questioning empowerment: Working with women in Honduras. UK:Oxfam.
Simon, B. L. (1994). The empowerment tradition in American social work: A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se, J. B. (2005). Empowerment practice with families in distres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Yoshihama, M. & Horrocks, J.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PTSD: An application of cox regression with time-varying covariate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6(4), 371-380.
Yoshihama, M. (2002). Breaking the web of abuse and silence: Voices of battered women in Japan. Social Work, 47(4), 389-400.
Zaretsky, A. M. & Coughlin, C. C.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estimation of a job-search model. 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77(1), 53-65.
Zimmerman, M.A. (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s and illust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 581-5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丁雁琪 (2006)。反婚姻暴力的在地行動與全球聯結。應用心理研究,32,81-99。
2. 林姹君、李淑容 (2007)。緣木求魚:特殊境遇婦女創業貸款補助之過程評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1),101-151。
3. 田晶瑩、王宏仁 (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1),3-36。
4. 李開敏、陳淑芬 (2006)。受暴婦女的充權:社工復原力訓練及督導之整合模式。應用心理研究,32,183-206。
5. 宋麗玉 (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49-86。
6. 林津如 (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8,1-73。
7. 范幸玲、卓紋君 (2004)。一位受暴婦女的內在信念與生命轉換歷程:詮釋學的觀點。中華輔導學報,15,61-96。
8. 洪櫻純 (2005)。增能取向之婦女教育方案規畫與實例評析。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5,169-194。
9. 周月清 (1994)。台灣受虐婦女社會支持探討之研究。婦女與兩性學刊,5,69-108。
10. 許義忠、李幸蓉 (2004)。三位空巢期女性的工作、休閒與家庭意識形態:自覺與賦權的過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159-200。
11. 陶蕃瀛 (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33-48。
12. 陳淑芬 (2003)。「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娘」的假設及其對服務提供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01,182-199。
13. 陳曉逸 (2008)。婚姻暴力事件中對受暴者處遇之倫理議題—以受暴婦女作出發—甜蜜的負擔不是罪?諮商與輔導,268,37-42。
14. 陳建志 (2002)。人力資本差異或性別歧視?就業市場性別階層化之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363-407。
15. 郭玲妃、馬小萍 (2002)。雙重家鎖:受虐婦女的母職經驗。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