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2010)。九十九年第二十三週內政部統計通報(99年4月厎,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10年7月7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9923.doc
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二十三週內政部統計通報(歷年嬰兒出生數按母親國籍分)。2009年10月23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9823.doc
尤正廷(2006)。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南區、東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王孝仙(1991)。單親的支持系統及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素蘭(2006)。退休人員擔任志工者之社會支持、生活適應對志願服務
動機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市。
王雅芬(2005)。臺北市外籍配偶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朝茂(1990)。社會支持與人際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文粹,20,230-247。
王慧姚(1981)。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度。國立臺灣大
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鐘和、李勤川、陽琪編譯(A. Arkoff 著)(1980)。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出版社。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丘汝娜、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6-19。
古婷菊(2005)。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台灣競爭力論壇(2008)。2008年臺灣幸福指標問卷調查報告書。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tcf.tw/wp-content/uploads/2008/08/20080819-press.doc
成章瑜(2007)。趁黃金五階段,教他愛自己。商業週刊,1021,186。
向芳誼(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東南亞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那昇華(2007)。新移民子女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相關之研
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邢占軍(2005)。對主觀幸福感測量的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24,301-323。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介至、黃惠貞(2001)。青少年社會支持之問題分析-從社會計量之觀點探討。中等教育,52(5),150-160。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欣瑩(2003)。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
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大直高中學報,1,135-140。
李宥萱(2006)。通勤家庭未通勤婦女的生活目標、依附風格與幸福感關
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英蘭(2006)。托兒所保育人員工作價值觀、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
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
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娟慧(2000)。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清茵(200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淑容(2004)。婚姻移民女性:現況、問題與對策。發表於2004年12月26日中華救助總會舉辦的研討會論壇: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未出版。
李嵩義(2007)。高齡學習者學習偏好、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呂政達(1987)。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張老師月刊編輯部 (主編),
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 ,159-165。台北: 張老師出版社。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
之關係。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宗立(1993)。國民中學組織結構、教師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關係之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宗曄(2006)。雲林縣本籍與東南亞外籍配偶之國小高年級子女親子關係對其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吳宜寧(1996)。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語因應策略之探討─以高中職學生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
城。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
南。
吳珩潔(2002)。大臺北地區民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月刊,431,7-12。吳淑敏(2003)。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碧娥(2006)。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樹林市星光國小學生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杜正勝(2004)。我國教育政策之現況與未來發展。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五會期報告。台北:教育部。
杜容瑩(2008)。台北市國中學生學業無動機、社會支持與學業成就關係
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車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何名娟(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何美瑤(2007)。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之研究─以文化資本的觀點探析。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瑛(1999)。主觀幸福感概論。重慶師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4,
113-145。
何緯山(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余淑貞(2007)。台北縣新移民女性的國中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沈美杏(2006)。新移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永盛(2007)。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生活壓力之調查研究-以基隆市國
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林式州(2009)。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林芝怡(2005)。國中生人格特質、休閒活動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怡君(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依附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佳蓉(2002)。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信言(2008)。臺北市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高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盈弟(2005)。外籍配偶教養方式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
以高雄市的外籍配偶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梅鳳(2001)。焦慮與壓力。毛家聆主編,心理學與心理衛生。台北市:華杏。
林淑芬(2006)。高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惠玲(2009)。新移民和本國籍子女資訊素養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惠雅(1998)。我們都是好朋友-談幼兒「同儕關係」的發展與建立。成長幼教季刊,9(4),30-34。林詩琴(2007)。基隆市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家庭環境與資訊素養關係
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義男(1991)。社會學詞彙。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林維彬(2007)。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的家長教養信念、教育期望
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蓉儀(2007) 。高雄縣國小女性主管時間管理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屏東市。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林憲連(2006)。台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調查
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麗玲(1994)。燒燙傷兒童社會支持系統與福利需求之研究。東吳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麗玲(2006)。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
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周月清(1994)。台灣受虐婦女社會支持探討之研究。婦女與兩性學刊,5,69-10。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 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62-198。邱文彬(2003)。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311-330 。
邱吟馨(2008)。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東南亞及新移民女性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邱書璇(1993)。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屈寧英(2004)。高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行為模式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北市立某女子高級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洪于婷(2007)。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研究教師教導新移民子女之經驗。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世明(2003)。現階段我國跨國婚姻狀況探討-與日本比較。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洪秀珍(2000)。高雄縣單親婦女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之關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幸妙(1996)。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洪玲茹(2002)。社教機構員工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係之
研究--以高雄市公立社教機構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洪榮正(2003)。展必迎接新台灣之子。師友月刊,438,72-74。
胡中宜(1996)。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俞懿嫻(1997)。亞里斯多德的幸福論-目的價值論與目的倫理學,東海哲學集刊,8,177-193。柯永河(1993)。我在晤談椅上四十年。台北市:張老師。
柯俊銘(1998)。 喪偶婦女之哀傷反應、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以某支持
性社團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柯麗貞(2006)。新移民子女家庭教養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三峽鎮為
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協志(2003)。國中學生性別、年級、編班與壓力因應、自重感、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台北市:巨流。(Michael Argyle, 1995)
施惠文(2005)。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政府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侯季怡(200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人際衝突、休閒態度與幸福感之相
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侯慧娟(2006)。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
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紀詩萍(2007)。新移民子女學習適應現況及其促進策略。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徐偉培(2008)。新移民子女行為困擾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新竹市國民小學為例。私立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
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高相如(2005)。台北市高職學生控握信念、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24-32。
高淑清(2001)。家庭生活教育與社區資源。台北市:師大書苑。
唐佩君(2006) 。大紀元2006年12月15日報導。2009年10月24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nl558642.htm
孫效智(1997)。道德與幸福之間。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9-43。夏曉鵑(2004)。多元社會中的群育。人本教育扎記,178,38-41。
許殷誠(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
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詩屏(2009)。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瑞芳(2007)。彰化縣國小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的覺知與輔導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陳宇杉(2004)。國小身障資源班教師教學信念社會支持與教學關係之
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
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
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伶姿(2007)。新移民子女學校適應歷程之個案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玲婉(2005)。國小學童母親人格特質與親職壓力、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羿婷(2009)。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容(2005)。新台灣之子的社會支持、自尊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秋瑩(1991)。台北市已婚婦女的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憂及焦慮症狀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斐虹(1996)。大學生離家經驗及其與父母依附關係改變之分析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斐娟(1989)。單親婦女的壓力、社會支持、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雅雯(2006)。外籍配偶子女在國小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宜蘭縣蘇澳鎮某國小
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智龍(2005)。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適應良好個案之研究。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凱琳(2000)。影響發展遲緩幼兒家庭社會支持因素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健
康科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滄鉦(2007)。新住民子女的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 ─以基隆市國民
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源湖(1998)。高雄縣市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社會支持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聖源(2007)。新移民子女在國民小學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以兩位學生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
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23(2),155-164。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編: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郭怡玲(1995)。青少年母子互動與婦女及其子女心理社會支持─比較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俊賢(1994)。大學生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珮怡(2008)。高科技產業員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郭淑慧(2008)。原住民學童依附關係及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張芳全、陳冠蓉、那昇華、陳滄鉦、林永盛、洪毓琄等編(2007)。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台北市:心理。
張明麗(2001)。單親兒童憂鬱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2,72-284。張美珍(2006)。新移民子女父母管教態度、人際關係及學業成就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張素媚(2008)。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壓力因應方式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琇珺(2000)。國小學童之學業成績社會比較與自尊、自我效能及幸福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張樹閔(2007)。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國民
小學高年級生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張慧貞(2005)。外籍配偶子女數感表現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四年級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崔艾湄(2004)。金門地區女性軍人社會支持網絡之研究─女性觀點的省思。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教育部(2009)。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生人數─按地區別及性別分。
2009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omas.xls
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 析。2009年11月14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6/56-58.htm
梁忠軒(2002)。國中生之幸福感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梁雅萍(2007)。台南縣新移民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黃立婷(2006)。新住民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國小中高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正鵠、許明松、楊瑞珠(1998)。長期性研究「大專生文化與心理態度量表」
之編制與調查期末報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
黃弘彰(2007)。國小外籍配偶子女社會支持、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怡樺(2007)。苗栗縣國民小學四位高學業成就新移民子女學習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昌昇(2004)。人口、素質、競爭力。台灣月刊,12,4-7。黃信二 (2000)。論亞里斯多德「幸福」觀念在古希臘倫理學脈絡中之意義。
文明探索,21,49-76。
黃俐婷(2003)。探討青少年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103,144-158。
黃哲彬(2005)。析論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教育趨勢報導,17,1-4。黃俊勳(1999)。國中學生與犯罪少年社會支持與刺激忍受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黃婉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惠貞(1999)。國民中學學生的社會計量地位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雅芳(2005)。新移民女性親師互動與子女學校生活感受之探究。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北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鳳珠(2007)。女性軍訓教官母職角色衝突、幸福感和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
黃瓊妙(2000)。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
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溫清欽(2006)。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學童與本籍配偶家庭學童行為困擾與生活適
應之比較研究─以新竹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單小琳(1987)。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彭武德(1992)。台北市國中生主觀壓力感與社會支持網絡的相關性研究。東吳
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工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卿雲(2008)。新台灣之子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貝露(2000)。青少年蹤教態度、價值導向與杏福感觀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曾秀卿(1998)。高齡者非理性信念、社會支持與情緒困擾之關係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艷秋(2002)。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曾馨儀(2008)。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支援與新住民子女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瑜婷(1993)。住院病童家庭需求與社會支持。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閔肖蔓(1996)。原住民國中生主觀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灣北
部泰雅族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宜音、張學志、王丹宇、王登峰、王輝、后華杰等譯(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楊秋蘋(2004)。台灣移民社會下心台灣之子教育面面觀。台灣月刊,12,14-16。
楊媛媛(2008)。國小教師眼中的外籍配偶子女及其學習。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楊錫林、蔡盧浚(2004)。心理與生活。台北市:五南。
楊澤波(1997a)。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上)。孔孟月刊,32,2-10。楊澤波(1997b)。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下)。孔孟月刊,33,9-24。熊英君(2006)。國中生之內外控、社會支持、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板橋市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廖梅芳(2007)。台中市國小新住民子女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靜宜大學
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劉永元(1987)。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劉宗幸(1998)。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對兒童知覺雙親衝突影響兒童生活適應歷
程之調節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淑利(2008)。國民小學教師子女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高雄縣國小高
年級學童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碧玉(1982)。中國兒童對住院的反應。護理雜誌,29(1),55-62。劉蕙如(2004)。台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
私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雅云(2003)。高中生生涯成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威岑(2002)。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做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30-43。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鄭雅雯(2000)。南洋過臺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討─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照順(1999)。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鄭寬亮(2006)。合作學習對弱勢學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
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蔡玲雪(2008)。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子女之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蔡素玲(1997)。青少年依附品質、社會支持與自殺傾向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蔡清中(2006)。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蔡雅娟(2000)。學齡期住院兒童住院壓力知覺、社會支持與心理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瑞全(2006)。台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
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翠玲(2006)。台中市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在自我概念與生
活適應上之研究。國立新竹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盧秀芳(2004)。一個外籍新娘子女的家庭故事。北縣成教,24,14-17。
講義(2008)。2008小朋友幸福指數大調查。2009年10月24日取自:
http://magazine.sina.com/betterlife/253/2008-04-11/011750898.shtml
鍾重發(2004)。樂當老師更樂當貴人:談外籍配偶子女在班級中的輔導方法。國教天地,155,53-58。
謝亞儒(2009)。國小學童之母親國籍與其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及幸
福感的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南市。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
成就表現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屏東市。
謝美香(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關係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紹文(2008)。新移民子女的依附關係與學校適應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謝毓雯(1997)。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
支持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南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顏秀芳(2007)。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玉慧(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蘇惠君(2008)。外籍配偶在台社會支持網絡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二、英文部份
Andrew,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Plenum.
Antonoysky, A. F. (1997). Health, stress and cop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New York: Rutledge.
Argyle, M., & Hills, P. (2001). Emotional stability as a major dimension of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1, 1357-1364.
Arkoff. (1979). Psychology and personal growth. London: Allen & Bacon.
Barbara, R. S., Gregory, R. P., & Irwin, G. S. (1990). Social support: An
interactional view. New York: John Wiley & Sans.
Barrera, M. (1981). Social support in the adjustment of pregnant adolescents, assessment issues: In B. H. Gottlieb (Eds.),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 , 69-96, Beverley Hills, California: Sage .
Barrera, M. (1986). Distinc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ncepts, measures, and
Model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413-445.
Barrera, M., Sandler, I. N., & Ramsay, T. B. (1981).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social support: 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ity Psychology, 9, 435-447.
Basham, R. B., Levine, H. M., & Sarason, I. G.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27-139.
Birch, D. A. (1998). Identifying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8, 159-161.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3.
Brown, G. W. (1974). Meaning, measruement and stress of life events, In B. S.
Dohrenwend, & B. P. Dohrenwend (Eds.), Streeful life events: Their
nature and effects, 313-342.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rownell, A., & Shumaker. S. A. (1984). Social support: An introduction to
a complex phenomen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 1-9.
Buss, D. M. (2000). The evolution of happi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5-23.
Campbell, (1981).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y,
31, 117-124.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dgers, W. L., (1976). The quality of caplan,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aplan,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assel, J. (1974).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s.
Interna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 4, 471-482.
Chan, R., & Joseph, S. (2000).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domains of aspir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8, 347-354.
Cheng, T. A. (1985). A pilot stud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aiwa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5 (2), 195- 203.
Cheng, H., & Furnham, A. (2000). Personality, peer relations, and self-confidence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and lonelines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5, 327-339.
Christopher, J. C. (1999). Situat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Exploring the cultural
roots of its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7,
141-153.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Cohen, S., Gottlieb, B. H., & Underwood, L. G. (Eds.). (2000). Social support
measurement and intervention: A guide for health and social scientists.
London:Oxford.
Colvin, M. F., Cullen, T., & Thomas, V. V. (2002). Coercion, social support,
and crime: An emerging theoretical onsensus.Criminology, 40, 19-42.
Cutrona, C. E., & Daniel ,W. R.(1990). 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 . In B. R. Sarason , I. G. Sarason, & G. R. Pierce (Eds.), Social support : An interactional view .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
Cutrona, C. E., & Russell, D. W. (1987). 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daptation to stres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37-67.
David, S. D., &Charles, M. J. (2006). A culturally informed model of academic well-being for Latino youth: The importance of discriminatory experiences and social support.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55, 267-278.
Dean, A., Ensel, N., & Lin, N. (1986). 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34-43.
Diener, E., & Myers, D. G. (1995). Who is happy ?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10-19.
Diener, E., Lucas, & Richard, E. (1999).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Dirksen, S. R. (1990). Theoretical modeling to predict subjective well-being.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2, 629-643.
Donahue, M. C. (1997). In search of happiness. Current Health,23, 25-28.
DuBois, D. L., Felner, R. D., Brand, S., Adan, A. M., & Evans, E. G. (1992). A prospective study of 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adapt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3, 542-557.
Durkheim, E. (1897). Suicide: A study in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Gill,D. L. (2000). 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sport and exercis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ilmour, R., Kao, S. F., L., & Lu (2001). Cultural values and happiness: an east-west dialogu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1, 477-494.
Gottlieb, B. H. (1983). Social support as a focus or integr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America Psychologist, 38, 278-287.
Heady, B., & Wearing, A.(1989) Personality, life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oward a dynamic equilbrium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731-739.
Heady, B., & Wearing, A. (1990).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327-349.
Hills, P., & Argyle, M. (2002). The oxford happinessquestionnaire : A compact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3, 1073-1082.
Holahan, C. K. (1988). Relation of life goals at age 70 to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termans gifted men and women. Psychology and Aging, 3, 286-291.
Holahan, C. J., & Moos, R. H. (1981).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y distress: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0(4), 365-370.
Homans, G. C. (1958). Social behavious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3, 597-606.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ouse, J. P., & Kahn, R. L. (1985). Measures and concepts of soial support. In S. Cohen, & L. Syme (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21, 83-108. Orland: Press.
Jung, j. (1997). Balance and source of social support in realation to well-being.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24, 77-91.
Ken, R.(2000). Effec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in school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n adolescent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0, 23, 57-68.
Kathryn, H.(2001). Immigrant Generaation, Assimilation,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ocial Forces, March 2001,79, 969-1004.
Kitayama, S., Norasakkunkit, V., & Uchida, Y. (2004). Cultural constructions
of happiness: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5, 223-239.
Lee, Y., Yang, M-J., Lai, T-J., Chiu, N-M., & Chau, T-T. (2000).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The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23, 688- 694.
Lehmann, S., Shinn, M., & Wong, N. W. (1984).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 55-76.
Lempers, J. D., & Clark-Lempers, D. S. (1992). You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comparisons of the functional importance of five
signification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1,
53-96.
Lopez, R. A. (1999). Las comadres as a social support system. Journal of Woman & Social Work, 14, 24-41.
Lu, L., & Gilmour, R. (2004). Culture and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Individual oriented and social oriented SWB.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5, 269-291.
Lykken, D., & Tellegen, A. (1996). Happiness is a stochastic phenomen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 186-189.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rinceton:Van Nostrand.
Michals, A. C. (1985). 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6, 347-414.
Mitchell, J. C. (1969). Social networks and urban situation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ddle, R. H., Griffin, T., Sevendsen, R., & Berney, C. (1980). 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al of school Health , February,
96-99.
Nichols, M. L. (1995).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in young adoleacents with
cancer. Pediatric Nursing, 21, 235-240.
Noll, R. (1996). Peer relationship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f younsters with
sick cell disease. Child Development , 67, 423-436.
Omodei, M. 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762-769.
O’Reilly, P. (1988).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network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 26, 863-873.
Paul, V., Monique, B., & Gerard, S. (2005).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school: The role of students’ ethnicit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4,269-278.
Rigby, K. (2000). Effec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in school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n adolescent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 57-68.
Rim. Y. (1993). Valus, happiness and family structure variables. Personality
and Indidual Difference, 15, 595-598.
Robert, K., & Angelo, K.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The New
York: McGraw-Hill.
Robinson, J. P., Shaver, P. R., & Wrightsman, L. S. (1991). Measure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ose, T., Sivik, G., & Delimar, N. (1994). Gende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omatic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sl Science, 29, 423-430.
Russell, D., & Cutrona, C. E. (1987).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an examination of weiss’s typology of loneli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6), 1313-1321.
Sarah, B., Geert, C., Paulette, V. O.,& Ilse, D.(2003).Child Abuse &Neglect 27, 1377-1395.
Sarason, B. R. (1983). Assess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27-139.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lssues, 40, 11-36.
Siperstein, G. N.,& Wenz-Gross, M. (1998).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at risk in middleschool: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adjustment. Exceptional Children, 65, 91-100.
Sivik, T., & Rose, G. (1994). Gender.physiological well-being and somatic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tegrative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9, 423-450.
Swindle, R. W. (1983). Social network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with stress. In M. Sperling (Ed.), Preven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87-103. New York: Pergramon.
Tardy, C. H. (1985). Social support measur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3, 187-202.
Thoits, P. A. (1982).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 in studying social as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 145-159.
Thoit, P. A. (1986). Social support as an assistanc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 416-423.
Thompson, M. G., & Heller, K. (1990). Facets of support related to well-being: Qualitative social isolation and perceived family support in a sample of elderly women. Psychology and Aging, 5, 535-544.
Tracy, B. H. (1990). Sex roles and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s of life stress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576-585.
Turner, R. J. (1983). Class 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among women: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control.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4, 2-15.
Veenhoven, R. (1984). Conditions of happiness. Dordrecht, Netherlands: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Veenhoven, R. (1991). Is happiness relativ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4,
1-34.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Vernena, R. C., & Kathrin, B. (2005).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adults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 Joiinuil of Visual Impairmeni & Blirnlness.99,521-534.
Warr, P., & Payne, R. (1982). Experiences of strain and pleasure among british
adult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6, 1691-1697.
Wilson, W. (1967). 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7, 203-231.
Wills, T. A. (1985). Support functio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
Cohen, & S. Syme (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Ystgaard, M., Tambs, K., & Dalgard, O. S. (1999). 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late adolescence:A longitudinal study.
Social Psychiary& Psychiaric Epidemiology , 34, 12-19.
Zegers, B., Manzi, J., Florenzano, R., Acle, C., Berger, W., Gonzales, V., et al.
(1987). Questionnaire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ntal health in adolescence.
Acta Psiquiatrica Psicologica de America Latina, 33, 219- 230.
Zeller, E. (1980). Outlimes of the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