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第一部分中文
一、書籍
1.江朝?]、汪芳國(民89),人身與財產保險行銷管理,第二版,台北市,平安。
2.宋明哲(民89),現代風險管理,第五版,台灣:五南書局。
3.吳銘隆(民92),SPSS統計應用實務,第二版,台北市;松崗。
4.邱皓正(民9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市;五南書局。
二、期刊
1.汪明生、黃國良、郭文俊 (2005)「酒後駕車風險知覺之實驗研究-資訊整合理論之應用」管理學報,第二十二卷第四期,頁429-447。2.洪鴻智與黃欣怡(2003),「洪災保險的購買意願:以基隆河中下游沿岸居民為例」,都市與計畫,第三十卷第三期,頁241-58。
3.張靜貞、羅紀 ?屆B林振輝 (2003),「基隆河汐止、五堵地區居民參與洪災保險意願之研究」,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第三十四卷第一期,頁39-61。4.楊雅玲、孫佩瑜 (2009),「消費者對台灣高鐵的純損風險知覺因素分析」,風險管理學報,第十一卷第二期,頁197-217。三、論文
1.池瑞如 (2003),我國住宅地震保險與消費者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林麗雲(2001),產險行銷通路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陪齠?2007),消費者風險態度與人格特質對人身保險購買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陳明哲 (1985),普通火災保險市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陳明燦 (2004),影響台灣家庭購買汽車保險決定因素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陳棻煐 (1997),應用羅吉特迴歸模式分析壽險購買行為,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曾奕筑(2008),家戶選擇颱洪保險決策之探討-以台南縣麻豆鎮為例,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研究所碩士論文。四、其他
1.林正文,「1張保單 保障全部居家風險」,Smart智富月刊,第106期。
2.沈玉芬 ,「續保前是檢視產險的最佳時機--住宅火險、汽車保險也該健診!」 ,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民96年12月,頁50-52。3.劉明清,彰化銀行,「保險百寶箱~居家風險面面觀」,彰銀資料,第五十七卷第一、二期,頁56-60。
4.內政部消防署,「98年火災統計分析」,民國99年。
5.自由時報,「天災不斷 居家綜合險登時走」,民國99年3月15日。
6.工商時報, 「你的房子 火險保障夠嗎? 」, 民國98年11月09日。
7.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網站:www.iiroc.org.tw,搜尋日期:民國99年3月。
8.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oldwww.fsc.gov.tw,搜尋日期:民國99年3月。
9.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網站:http:www.nlia.org.tw,搜尋日期:民國99年3月。
10.內政部消防署網站:http://www.nfa.gov.tw,搜尋日期:民國99年3月。
11.內政部警政署網站:http://www.npa.gov.tw,搜尋日期:民國99年3月。
第二部分英文
1.Grace, M. F., Klein, R. W. and Kleindorfer, P. R. (2000). The demand for homeowner insurance with bundled catastrophe coverage, Paper presented at Second EuroConference on Global Change and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Earthquake Risks in Europe, Laxenburg Austria
2.Kunreuther, H. (1984). Causes of underinsurance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The Geneva Paperson Risk and Insurance, 9: 206-220.
3.Kunreuther, H. (1996). Mitigating disaster losses through insurance,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2: 171-187.
4.Pynn, R. and Ljung, G. M. (1999). Flood insurance: A survey of grand forks, North Dakota,homeowners, Applied Behaviour Science Review, 7: 171-180.
5.Tversky, A., Sattath, S. and Slovic, P. (1988). Contingent weighting in judgment and choice,Psychological Review, 95: 37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