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16:1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惠清
研究生(外文):
Huei-ching Chen
論文名稱:
探討校園公共藝術之視覺感知-以台中市國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the perceptions of public artat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
李英弘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所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台中市國小校園
、
視覺感知
、
校園公共藝術
外文關鍵詞:
Taichung City elementary schools
、
visual perception
、
public art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0
點閱:788
評分:
下載:254
書目收藏:3
隨著時代的快速變化,台灣在人口結構上出現極重大的變化,少子化的現象非常嚴重,新設立的國小校園也相對減少很多,發現在國小校園的設計規劃上,也出現多元的變革風潮;現在校園內的公共藝術作品,不再只是單件的藝術品展示,而是需要整體環境的配合,它的角色也應該賦予更深層的意涵與任務。而校園不僅只是教育的場所,同時也應是社區活動的交流中心,與周圍鄰里產生互動感,期望藉由校園公共藝術能發揮美化環境、教化人心等功能。
本研究希望透過探討台中市國小校園內的公共藝術,運用語意分析方法,依作品的設置地點與創作型態,以視覺感知層面了解一般民眾與教師學員的傾向,從中了解實際使用者對於校園公共藝術的偏好與接受程度,期望能為未來設置校園公共藝術時,提供一些意見。
本研究採用問卷方式,針對大台中的住民為研究對象,收集台中市國小校園內十所學校,共計十三件作品,運用語意分析方法,從個人的心理層面上的「視覺感知」來做探討,分析人與藝術作品間的相互影響。
本研究之結果列述如下:
壹、校園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類型,影響受測者的感知因子方面,在安全性與啟發性有顯著的差異。
貳、不同教育背景的受訪者對於校園公共藝術的偏好有所差異。
參、校園公共藝術的創作材質會影響受訪者的偏好。
肆、校園公共藝術創作主題性影響受訪者感知偏好。
As times changes rapidly, there is a change abou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radically in Taiwan. A society with less children is very seriously. Moreover, the number of new school also reduced. Thus, there is a new and multiple styles in campus design. The school landscape is getting modern, and diversified trends happened.
Now, public art works and sculptures on campus are not just a single piece of decoration but giving the environment deeper meanings and educational missions. The campus is an education environment, community activity center, as well as the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 producing interactive, expectations by campus public art works to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seeking function.
This research focus on public art work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The objectives are to analyze location and creativity to understand perceptions of both people and teachers, and their preference and acceptance.
This research selects residents of Taichung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collecting thirteen pieces of sculptures from te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By using seme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personal psychological level of visual perception is studies and analyzed to know the interactions.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A、The types of public art work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th perceptions of security and creativity.
B、Differe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of subject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preference of public art works.
C、Different public art works produce different cognitive considerations.
D、The topics of public art works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people’s preference.
表目錄.................................................iii
圗目錄.................................................iv
中文摘要............................................. vii
英文摘要............................................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節 研究程序與方法 ................................4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第一節 何謂公共藝術 ..................................6
第二節 何謂校園公共藝術 ..............................9
第三節 公共藝術與校園公共藝術的分別..................10
第四節 校園公共藝術相關論文文獻. ....................12
第五節 校園空間的架構類型及藝術品呈現方式............19
第六節 校園公共藝術與民眾情感之相關理論..............23
第七節 公共藝術新法條................................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台中市校園普查 ...............................32
第二節 台中市校園公共藝術基本資料調查...............34
第三節 校園公共藝術型態分析..........................47
第四節 研究設計......................................48
第四章 調查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54
第二節 偏好平均值與基本資料關係......................55
第三節 校園公共藝術「設置位置」與感性語彙關係........80
第四節 校園公共藝術「創作類型」與感性語彙關係........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相關建議 ....................................86
參考文獻....................................................I
附錄一、公共藝術設置法條........................... III
附錄二、正式調查問卷................................ IX
書籍:
■ Paul Martin Lester著,張霄亭等譯(2003)。視覺傳播(Visual Communication Image with Messages 3e)。台北市: 雙葉書廊出版。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4)。解放公共藝術,破與立之間。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南條史生,潘廣宜、蔡青雯譯(2004)。藝術與城市。台北:田園城市。
■ 胡寶林(2006)。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p10、p142、p137、p135。
■ 麥肯.麥爾斯著,簡逸珊譯(2000)。藝術.空間.城市。台北: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P24。
■ 陳朝平(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桂冠圖書出版。
■ 張肇祺(1993)。美學與藝術哲學論集。台北市 : 文史哲。
期刊:
■ 「TA 台灣建築雜誌」
■ 林淑萍(2007),「國小公共藝術之初探」,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8期:p195~216。
■ 長懷生(1995),建築環境心理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派翠西亞.菲莉普絲(Patricia Phillips)(1988)藝術論壇(Art Forum)。
■ 游淑惠(1997),公共藝術與人親近的生活美術館,科技博物,p80~81。
■ 開放空間文教基金(2008),「公共藝術簡訊」第86期。
■ 董振平(2002),「校園公共藝術的參與-從藝術作為歷史與文化的展示公器談 起」,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p7-5。
■ 廖新田 (2007),心理學中的視覺經驗,安海姆(Arnheim)和龔布里區(Gombrich)的視覺論,p18-22。
■ 劉瑞如、周雅菁(2005),公共藝術教戰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94年度公共藝術實務講習參考手冊,p18-27。
碩博士論文:
■ 丁冰如(1998),國民小學校園內『戶外教學資源區』之規劃與使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王以諒(2003),公有建築公共藝術與使用者互動之環境行為研究-以文建會公共藝術示範(實驗)案為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靜玉(2005),從臺灣公共藝術與社區總體營造探討意識認同,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 陳碧琳(2000),九O年代台灣公共藝術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 黃艾可(2006),探討捷運公共藝術之視覺感知-以台北捷運站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論文。
■ 薛適敏(1990),消費者選擇與放棄決策對購後行為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 蘇永森(2004),校園公共藝術作為空間美感教育媒介之研究-¬ 以台北市福星、文昌及士東國小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網站:
■ 文建會公共藝術官方網站 http://publicart.cca.gov.tw/
■ 台中市文化局網站 http://www.tccgc.gov.tw/home.asp
■ 台東高工總務處網站 http://affairs.pttsh.ttct.edu.tw/art/art_1.htm
■ 朱惠芬「台灣公共藝術設置面向探究」http://www.publicart.org.hk/article/6_1.pdf
■ 廣英國小網站http://163.22.144.1/modules/tinyd0/index.php?id=6
■ 香港公共藝術網站 http://www.publicart.org.hk/ch/articles.php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民小學校園內『戶外教學資源區』之規劃與使用研究
2.
校園公共藝術作為空間美感教育媒介之研究--以台北市福星'文昌及士東國小為例
3.
消費者選擇與放棄決策對購後行為之影響
4.
從台灣公共藝術與社區總體營造探討意識認同
5.
台北捷運公共藝術之色彩傳播效果研究
6.
和平主題之公共藝術創作研究-以瀋陽國際和平友誼廣場主題雕塑之創作與設置為例
7.
國民小學校園符號影響力之研究:以嘉義市博愛國小為例
8.
名畫拼貼應用於校園環境對國中學生美感經驗之影響-以臺中市立大道國中為例
9.
公共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生美感能力提升之個案研究 —以五光國小高年級為例
10.
科學園區公共藝術之探討-以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為例
11.
校園公共藝術與學童互動之研究-以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
1.
■ 廖新田 (2007),心理學中的視覺經驗,安海姆(Arnheim)和龔布里區(Gombrich)的視覺論,p18-22。
2.
■ 游淑惠(1997),公共藝術與人親近的生活美術館,科技博物,p80~81。
3.
■ 林淑萍(2007),「國小公共藝術之初探」,國民教育研究學報,第18期:p195~216。
4.
■ 張肇祺(1993)。美學與藝術哲學論集。台北市 : 文史哲。
1.
國小師生對校園公共藝術的覺知與參與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2.
校園公共藝術作為空間美感教育媒介之研究--以台北市福星'文昌及士東國小為例
3.
大學校園公共藝術對美感教育之影響─以國立中央大學為例
4.
兒童對校園公共藝術的美感判斷之個案研究
5.
校園公共藝術之「表現形式」研究─以西元2000~2009年高雄市國民中小學為例
6.
國小教師對校園公共藝術空間規劃的知覺偏好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五所國民小學為例
7.
誰的校園?誰的藝術?-探討臺北市私立達人女中校園公共藝術
8.
生命教育與校園公共藝術實踐--以臺北縣北新國民小學為例
9.
校園公共藝術與學童互動之研究-以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
10.
探討捷運公共藝術之視覺感知-以台北捷運站為例
11.
以思賢國小校園公共藝術進行低年級藝術與人文教學之行動研究
12.
公共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生美感能力提升之個案研究 —以五光國小高年級為例
13.
台中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校園公共藝術的覺知及其配套措施之研究
14.
台北縣中等學校校園公共藝術之研究
15.
校園公共藝術之美學教育效益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