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115.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30 16: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翁雅潔
研究生(外文):Ya-chieh Weng
論文名稱:設施區位與多目標土地使用整合規劃模式
論文名稱(外文):Fusion Facility Allocation and Multiobjective Land Use Planning Model
指導教授:邱景升邱景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sneng Ch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都市計畫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都市規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公共設施區位多目標決策基因演算法土地使用規劃
外文關鍵詞: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Land-Use PlanningGenetic AlgorithmsPublic Facility Allo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6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土地使用規劃過程中所涉及的空間區位配置(Location allocation)以及方案研擬等決策問題,乃是一多目標的決策過程;過去在處理土地使用空間結構配置問題時,都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然實際上真實世界的目標往往為多個目標的決策且屬於非線性規劃。且土地使用規劃模式屬於規範性的分析工具,被設計用來協助決策者有系統地決定最佳的土地使用種類、數量、區位。然目前國內相關法例對各土地使用與公共設施的設置標準,大多僅有數量和規模上限制,但設施區位配置牽涉於設施特性、服務需求等因素則鮮少被討論。
綜合上述,本研究為在理性規劃模式的基礎下,將規劃空間單元劃分為方格化模式,導入土地使用轉用的概念做為規劃過程中之限制條件;建立區位選擇決策階段的目標式,並轉換為明確程序與數學規劃,此建構設施區位與多目標土地使用整合規劃模式(Fusion Facility Allocation and Multiobjective Land Use Planning Model, FAMOLUP)─設施與需求點間之空間互動作用之整合規劃決策模式。其分析內容由多目標數學規劃模式與基因演算法所組成;前者將都市空間區位配置問題規範成數學規劃模式,後者則應用基因演算法為模式求解,進行演算達到收斂於近似非劣解集做為區位決策的替選方案,並分析結果為最接近最佳化的空間區位,以達到自動化產生多樣化規劃替選方案之目的。
本研究之驗證分析乃以MAPINFO軟體進行,爾後利用Microsoft Excel VBA撰寫程式,將實證地區─新社鄉都市計畫區方格化後之屬性資料進行多目標基因演算法求解運算。其中為配合本研究染色體的長度與運算時間,將採用方格大小邊長為100公尺,以符FAMOLUP與基因演算法的假設條件與應用方向。故實證案例乃由上述FAMPLUP模式之數量決策、轉用決策與區位決策階段,並經由基因運算子參數設定,進行疊代運算五百次(世代)後,以檢視FAMOLUP模式設計與適用之實用性,以及運用基因演算法之求解收斂程度。
FAMOLUP模式之區位決策階段納入兩大面向目標,其一為土地使用互動─土地使用活動在空間中聚集與離散程度、住宅區至商業區的距離;其二為公共設施服務範圍─追求需求者到設施間總距離最小、設施服務範圍涵蓋最多需求者。故藉由本研究所建構之模型,以協助都市規劃考量設施與各土地使用的互動作用及設施服務範圍,在空間規劃上有系統化的思考方式與規劃方法,使土地使用規劃與設施區位配置能夠更為客觀,形成以電腦系統自動化為基礎,試圖達到改進空間整合規劃之效果。
目錄 1
圖目錄 2
表目錄 3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操作說明 7
第二章 相關範疇與研究方法 9
第一節 理論基礎回顧 10
第二節 規劃模式回顧 13
第三節 求解模式回顧 18
第三章 模式設計 22
第一節 設施區位與多目標土地使用整合規劃模式架構 22
第二節 設施區位與多目標土地使用整合規劃模式內容 24
第三節 設施區位與多目標土地使用整合規劃模式限制 36
第四章 模式求解設計 37
第一節 多目標區位規劃問題求解 37
第二節 應用基因演算法於模式求解 41
第五章 假設案例與參數求取 44
第一節 假設案例背景資料建立階段─數量推估 44
第二節 轉用決策階段─優先順序 46
第三節 區位決策階段─目標式 48
第四節 應用基因演算法求解 50
第六章 實證模擬分析 54
第一節 實證地區空間模擬環境說明 54
第二節 方格化建立階段─數量推估 60
第三節 轉用決策階段─優先順序 65
第四節 區位決策階段─目標式 67
第五節 應用基因演算法求解 6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74
第一節 結論 74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76
參考文獻 78
附件 80
【中文文獻】
一、期刊與論文部分
1.林峰田(1997),公共設施檢討空間分析方法,都市與計劃,第二十四卷,第二期,第171-192頁。
2.林楨家、馮正民(2001),土地使用與運輸路網整合設計之二階規劃模式,運輸計畫季刊,第三十卷,第四期,第733-762頁。
3.林楨家、謝瓊慧(2003),以覆蓋模式分析震災臨時避難場所之配置規劃,都市與計劃,第三十卷,第四期,第325-245頁。
4.林豐澤(2005),演算法計算上(下)篇:基因演算法以及三種應用實例,智慧科技與應用統計學報,第1-56頁。
5.林宏晉(2004),不確定因素考量下都市鄰里公園區位選擇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邱景升(2003),電腦化公共設施計畫方案評估工具,建築與規劃學報,第四卷,第一期,第39-54頁。
7.邱景升、王大立(2004),土地使用規劃之方格組合模式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第五卷,第二期,第202-219頁。
8.高誌謙、林楨家(2003),用於捷運車站周遭地區容積管制檢討之TOD規劃模式,運輸計畫季刊,第三卷,第三十一期,第581-600頁。
9.張昭芸(1993),配合運輸走廊營運之土地使用規劃模式,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陳昱錕(2006),物流配送實務之路徑規劃分析─採用基因遺傳演算法,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陳尚駿(2008),應用基因演算法於多目標土地使用規劃問題求解,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2.黃宣鳳(2008),健康城市土地使用規劃模式之設計與應用,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馮正民、林楨家(1997),都市計畫草圖替選方案分析模式,都市與計劃,第二十四卷,第二期,第153-169頁。
14.馮正民、林楨家(2000),都市計畫草圖替選方案分析模式之改進:納入公共設施配置,都市與計劃,第二十七卷,第二期,第233-254頁。
15.衛萬明、林宏晉(2006),都市鄰里公園之區位選擇研究,地理學報,第四十五期,第51-71頁。
二、專書部分
1.許志義(1993),多目標決策(二版一刷),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氏書局。
3.張保隆(2007),決策分析,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張云濤(2007),資料探勘原理與技術,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馮正民、林楨家(2000),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馮正民、邱裕鈞(2004),研究分析方法,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文獻】
1.Chapin, F.S. and Edwardk J. K.(1979),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hicago.
2.Campbell, J. C., Radke, J., Gless, J. T., and Wirtshafter, R. M. (1992), An Application of Linear Programm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ropland Allocation in Antigu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4, pp: 535-549.
3.Diamond, J. T., and Wright, J. R.(1989), Efficient Land Allocation,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15, pp: 81-96.
4.Gibert, K. C., Holmes, D. D., and Rossenthal, R.E.(1985), A Multiobjective Discret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Land Allocation, Managemet Science 31, pp: 1509-1552.
5.Owen, S. H., and Daskin M. S. (1998) Strategic Facility Location: A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111, pp.423-447.
6.Richard J. Balling, John T. Taber, Michael R. Brown, Kirsten Day(1999),Multuobjective Urban Plann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ASCE.
7.Stewart, T. J., Janssen, R., and Herwijnen, M.(2004), A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to multibjective land use planning, Computers & Operation Research, 31, pp: 2293-231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