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宗興(2002),台灣新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後存活分析,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濟川、郭志剛(2003),Logistic 迴歸模型-方法與應用,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白欽元(2003),國內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沈筱玲、龔品如(2000),交叉持股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建構,2000年科際整合管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吳南宗(2003),台商赴大陸間接投資之台灣母公司經營績效研究-以事件史分析法,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昭儒(2008),台灣地區上市鋼鐵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以事件史分析法,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吳蕙真(2007),台灣集團企業財務預警模式-加入公司治理變數探討,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林妙宜(2002),信用風險之衡量,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碩士論文。周百隆、盧俊安、謝孟潔(2005),以不同變數縮減方式建構我國企業危機預警模式,第四屆兩岸產業發展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
茆顓顯(2002),應用類神經網路及數位邏輯於財務危機預測-以台灣上市之電子公司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柯伯昇、潘承業(2004),共同基金經理人離職及再就業分析-以事件史分析法,貨幣市場,第八卷第六期,23-42。柯伯昇、吳政仲、鄭明仁、陳永昇(2010)台灣非金融保險業上市公司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操作之評估。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11輯第1期,1-25。
馬惠君(2006),台灣中小企業信用風險測量模型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唐恩甜(2005),類神經網路於企業財務危機之預警應用,實踐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夏百陽(2002),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式之建立,銘傳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乙文、黃鈴羢(2005),影響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因子之研究,建國科大學報管理類,第24卷第二期,153~168。
陳永昇(2008),台灣非金融業上市公司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生祥(2005),運用資料探勘技術建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式-結合財務與非財務資料,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十五年六月
陳明賢(2005),財務危機預測之計量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肇榮(2008),運用財務比率預測企業財務危機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博士論文。陳錦村(1995),銀行授信客戶之風險評估-財務比率研究,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張大成、薛人瑞、黃建隆(2003),財務危機模型之變數選取研究,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39期,96-105。
郭志安(1996),以 Cox 模型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模式,逢甲大學統計與精算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博怡、張大成與江欣怡(2006),考慮總體經濟因素之企業危機預警模型,金融風險管理季刊,九十五年六月號,75-89。
游美惠、柯伯昇(2008),國小校長職位晉遷的事件史分析:性別和家庭照顧責任的探討,臺灣社會學刊,第40期,45-88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8),2008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
榮泰生(2003),企業研究方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廖育德(2004),台灣上市上櫃電子業廠商首次投資中國大陸行為之動態研究-事件史分析法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賴麗月(1993),企業失敗的預測─比例危機模型應用,東吳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劍平(2006),財務報表分析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智勝出版社。
蔡人煜(2002),類神經網路於預測企業財務危機有效性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薛承泰(1993),事件時序分析法(Event History Analysis)簡介,人口研究通訊,第14期,18-24。Kazuo Yamaguchi (2001),事件史分析(杜素豪、黃俊龍譯),弘智文化。
二、英文部分
Altman, E.I.(1968).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using Capital Market Data, Journal of Finance (September): 589-609.
Altman, E. I. and G. G. Haldeman, & P. Narayanan,(1977). ZETA Analysis: A new model to identify the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9-54.
Beaver, W.H.(1966). Financial Ration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4): 71-111.
Cox, D. R.(1972). Regression Models and Life Tabl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187-220.
Collins, R. A. and Green, R.D.(1982). Statistical Method for Bankruptcy Forecasting,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34): 349-354.
Coats, P.K. and L.F.Fant.(1991).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o Forecasting Financial Distress, Journal of Business Forecasting (10): 9-12.
Gentry, James A., Newbold, Paul and Whitford, David T.(1987), Funds Flow Components, Financial Rations, and Bankruptc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14):595-606.
Jiyeun C. (1997). Labor force withdrawal and entry surrounding first childbirth of married women. Ph.D Thesis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Joo S.J. (1995). A Longituditional Study of Hospital Profitability: 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Health Care). Ph.D Thesis of Saint Louis University.
Ohlson, J.A.(1980).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109-131.
Odom, M.D. and R.Sharda.(1990). A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 Ieee Research (12): 163-168.
Wilson, R.L. and R.Sharda.(1994). Bankruptcy Predic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for North-Holland (11): 545-557.
Yamaguchi, K. (1991). Event History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s, Inc.
Yanmin G. (1998). Labor unions and career mobility of American workers. Ph.D Thesis of Cornell University.
Zmijewski, M.(1984).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2): 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