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4.18)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10 15: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淑桹
論文名稱:國立臺灣大學職員工作價值觀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Work Values on Organization Citizen Behavior for the Staffs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指導教授:孫本初孫本初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9
中文關鍵詞:工作價值觀組織公民行為學校職員
外文關鍵詞:Working Values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chool staff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2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職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的現況與相關情形,採問卷調查法,以國立臺灣大學職員為對象,蒐集有效問卷共達420份,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6.0視窗版套裝軟體統計分析,統計方法有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校職員的工作價值觀現況,以道德價值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能力價值、自我成就價值、儒家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得分最低為外在酬賞價值。職員的組織公民行為現況,以樂群最高,其次依序為敬業、熱忱、忠誠,得分最低為運動家精神。
(二)學校職員的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隨著個人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其構面間,有顯著的中低程度相關存在,個人內在的各種價值取向對於組織公民行為有正向的關聯性。
(四)工作價值觀對組織公民行為有互動影響,並具預測力。能力價值對熱忱、敬業、運動家精神、組織公民行為有較高預測力;道德價值對樂群有較高預測力;社會價值對忠誠有較高預測力。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ing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for school staf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pplied in this study, with 420 valid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he SPSS 16.0 for Windows software package was employ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involved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mong the working values of the school staff, moral gets the highest score, followed in descending order of score by capability, self-achievement, Confucianism, social values and external reward. While amon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f the school staff, gregariousness gets the highest score followed in descending order of score by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zeal, loyalty and sportsmanship.
2. Working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f the school staff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their personal backgrounds.
3. There exists low-to-mid level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ing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re also exist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 value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4. Interaction and predictability are observed between working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capability is more predictive to zeal,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sportsman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moral is more predictive to gregariousness; Social values are more predictive to loyalty.

表 目 錄 VI
圖 目 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限制 4
壹、研究途徑 4
貳、研究方法 4
參、研究限制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工作價值觀意涵與構面 11
壹、工作價值觀的意涵 11
貳、工作價值觀的構面 19
第二節 組織公民行為意涵與構面 22
壹、組織公民行為的意涵 22
貳、組織公民行為的構面 25
第三節 有關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的研究 28
壹、工作價值觀的研究 28
貳、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 36
參、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的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5
壹、研究架構 45
貳、研究假設 47
第二節 各研究變項的操作性定義 48
壹、研究變項 48
貳、本研究架構間之關係說明 49
第三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過程 50
壹、問卷設計 50
貳、問卷建構與測試分析 54
參、樣本選取與調查 72
肆、正式問卷調查實施程序 73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75
壹、描述性統計 75
貳、推論性統計分析 7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77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78
第一節 個人基本資料分析與討論 78
第二節 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現況分析 82
壹、工作價值觀現況情形 82
貳、組織公民行為現況情形 89
第三節 個人背景變項在工作價值觀之差異分析 95
第四節 個人背景變項在組織公民行為之差異分析 111
第五節 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分析 128
第六節 工作價值觀對組織公民行為之預測分析 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實證結果 141
第二節 管理意涵與建議 157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165
參考文獻 167
附錄A:前測研究問卷 173
附錄B:實測研究問卷 177

表 目 錄
表2-1 價值觀的意涵 13
表2-2 工作價值觀的意涵 18
表2-3 工作價值觀的構面 20
表2-4 組織公民行為的構面 25
表2-5 工作價值觀相關研究 29
表2-6 組織公民行為相關研究 36
表2-7 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研究 41
表3-1 工作價值觀量表內容表 51
表3-2 組織公民行為量表內容表 53
表3-3 工作價值觀量表之題項項目分析表 56
表3-4 組織公民行為量表之題項項目分析表 57
表3-5 工作價價觀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60
表3-6 組織公民行為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62
表3-7 工作價值觀各分量表之Cronbach’s α值 64
表3-8 組織公民行為各分量表之Cronbach’s α值 66
表3-9 工作價值觀量表正式問卷內容表 67
表3-10 組織公民行為正式問卷內容表 69
表3-11 各組別樣本數 73
表3-12 樣本回收統計表 74
表3-13 本研究樣本卡方適合度檢定表 75
表4-1 受測者性別統計分析摘要表 79
表4-2 受測者年齡統計分析摘要表 79
表4-3 受測者婚姻狀況統計分析摘要表 80
表4-4 受測者教育程度統計分析摘要表 80
表4-5 受測者任現職機關年資統計分析摘要表 81
表4-6 受測者公職身分別統計分析摘要表 81
表4-7 受測者任職單位別統計分析摘要表 82
表4-8 社會價值變數分析摘要表 83
表4-9 自我成就價值變數分析摘要表 84
表4-10 道德價值變數分析摘要表 85
表4-11 能力價值變數分析摘要表 86
表4-12 儒家文化價值變數分析摘要表 87
表4-13 外在酬賞價值變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14 工作價值觀各變數分析摘要表 89
表4-15 熱忱變數分析摘要表 90
表4-16 樂群變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17 忠誠變數分析摘要表 92
表4-18 敬業變數分析摘要表 93
表4-19 運動家精神變數分析摘要表 94
表4-20 組織公民行為各變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21 性別對工作價值觀差異性之獨立樣本t 檢定 96
表4-22 年齡對工作價值觀差異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0
表4-23 婚姻狀況對工作價值觀差異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3
表4-24 教育程度對工作價值觀差異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5
表4-25 任現職機關年資對工作價值觀差異性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08
表4-26 公職身分別對工作價值觀差異性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10
表4-27 任職單位別對工作價值觀差異性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11
表4-28 性別對組織公民行為差異性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12
表4-29 年齡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16
表4-30 婚姻狀況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19
表4-31 教育程度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20
表4-32 任現職機關年資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124
表4-33 公職身分別對組織公民行為差異性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26
表4-34 任職單位別對組織公民行為差異性之獨立樣本t 檢定 127
表4-35 社會價值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28
表4-36 自我成就價值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29
表4-37 道德價值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30
表4-38 能力價值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30
表4-39 儒家文化價值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31
表4-40 外在酬賞價值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32
表4-41 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及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32
表4-42 工作價值觀及其各構面相關分析摘要表 133
表4-43 工作價值觀對熱忱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35
表4-44 工作價值觀對樂群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36
表4-45 工作價值觀對忠誠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37
表4-46 工作價值觀對敬業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38
表4-47 工作價值觀對運動家精神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39
表4-48 工作價值觀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140
表5-1 個人背景變項在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假設與驗證結果表 146
表5-2 個人背景變項在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假設與驗證結果表 152
表5-3 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關聯性研究假設與驗證結果表 155
表5-4 工作價值觀對組織公民行為之預測力摘要表 157

圖 目 錄
圖1-1:研究流程 8
圖2-1:文化的層次及互動圖 10
圖3-1 研究架構 45
圖3-2 研究架構(修正) 70


一、中文部分
小塩真司著;陳耀茂編審,2006。《心理&市調資料的SPSS.AMOS使用手冊》,初版,臺北:鼎茂圖書。
丹尼爾.品克著;查修傑譯,2006。《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初版,臺北:文塊文化。
王叢桂,1993。〈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期,頁206~250。
王叢桂,2004。〈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應用心理研究》,第22期,頁201~216。
石村貞夫著;陳耀茂編審,2005。《統計分析的SPSS使用手冊》,初版,臺北:鼎茂圖書。
史蒂芬.柯維著;殷文譯,2005。《第8個習慣:從成功到卓越》,第一版,臺北:天下遠見。
朴英培、黃俊英、郭崑謨等,1990。〈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管理評論》,頁53~87。
李清標,2004。〈工作價值觀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台中市警察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論文。
呂苔瑋,2006。〈組織學習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等,2000。《行政學(二)》,修訂四版,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等,2006。《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吳瓊恩、張世杰、許世雨、董克用、蔡秀涓、蘇偉業等,2006。《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吳瓊恩,2007。《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余致力等著;黃榮護主編,1998。《公共管理》,第一版,臺北:商鼎文化。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初版,臺北:五南。
邱淑媛,1992。〈工作價值觀對員工工作態度及工作表現的影響〉,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姬、樊景立、吳靜吉、司徒達賢等,1994。〈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管理評論》,第13卷,第2期,頁87~108。
林鉦棽、王政智、江吉文等,2005。〈職能、社會資本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9卷,第1期,頁49~72。
林鉦棽、陳心怡等,2006。〈組織公正對動機與信任及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9卷,第2期,頁23~42。
孟樊,2009。《論文寫作方法與格式》,初版,台北縣深坑鄉:威仕曼文化。
洪瑞斌,1998。〈工作價值觀概念與測量工具之發展〉,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瑞斌、劉兆明等,2003。〈工作價值觀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第19期,頁211~250。
施能傑,2004。〈公共服務倫理的理論架構與規範作法〉,《政治科學論叢》,第20期,頁103~140。
徐有守,2004。《做一個成功的公務員》,初版,臺北:台灣商務。
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孫本初,2009。《新公共管理》,修訂二版,臺北:一品文化。
許迪翔,2003。〈不同世代之工作價值觀、工作態度及其關聯性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之員工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道然,1999。〈不同待遇類型與待遇滿足感及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9期,頁349~386。
許道然,2001。〈公部門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莊修田,2002。〈室內設計業者工作價值觀、專業承諾、工作投入與改行傾向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2卷,第2期,頁1~18。
莊璦嘉、林惠彥等,2005。〈個人與環境適配對工作態度與行為之影響〉,《台灣管理學刊》,第5卷,第1期,頁123~148。
陳清秀,2009。〈廉能政府與公務倫理之探討〉,《文官制度季刊》,第1期,頁115~137。
陳舜文,1999。〈「仁」與「禮」: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205~227。
陳銘宗、劉兆明等,1995。〈工作價值觀及其形成歷程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第4輯,頁73~103。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潤書,2006。《行政學》,修訂三版,臺北:三民。
曹忠毅,1997。〈航運相關學系應屆畢業生工作價值觀與職業選擇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
黃正雄,1999。〈「價值觀一致性」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間關係之探討〉,《管理評論》,第18卷,第3期,頁57~81。
黃正雄、黃國隆等,2003。〈價值觀一致性對人力資源措施與組織承諾間關係的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3卷,第2期,頁115~133。
黃秉德,2001。〈華人傳統價值觀與組織行為之關係:以台灣資訊電子業研發人員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4期,頁115~153。
黃家齊,2002。〈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認知與員工態度、績效之關聯性差異分析—心理契約與社會交換觀點〉,《管理評論》,第21卷,第4期,頁101~127。
黃國隆,1995。〈台灣與大陸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之比較〉,《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期,頁92~147。
黃國隆、蔡啟通等,1998。〈工作價值觀與領導行為對員工效能的影響〉,《臺大管理論叢》,第9卷,第1期,12月,頁51~85。
葉中華,2004。〈員工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研發設計部門員工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世瑩,2008。《SPSS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旗標公司。
楊國樞、鄭伯壎等,1987。〈傳統價值觀、個人現代性及組織行為:後儒家假說的一項微觀驗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4期,頁1~49。
楊國樞,1994。《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
楊濱燦,2000。〈團隊成員間之衝突、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百貨公司銷售服務人員為例〉,《企業管理學報》,第46期,頁1~32。
鄭伯壎,2004。〈成員—團隊價值契合度、團隊內互動及團隊效能:團隊層次的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家媛,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南陽,2001。《服務競爭優勢,探索永續經營的奧秘》,臺北:商兆文化。
鍾志明,2000。〈企業文化、員工工作價值觀及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地區主要集團企業為例〉,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武桐,2001。《公務倫理》,臺北:智勝文化。
H. George Frederickson原著;曾冠球、許世雨譯,2006。《新公共行政學》,初版,臺北:智勝文化。
Earl Babbie著;李美華、李明寰、李承宇等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湯姆生出版;時英發行。

二、英文部分
Bond, M. H. (1988). “Invitation to a wedding: Chinese values and global economic growth”. In D. Sinha & H. S. R. Kao(Eds.),Social Values and Development: Asian Perspectives. New Delhi: Sage.
Brindley, T. A. (1989). “Socio-psychological valu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I)”. 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 14(41~42): pp.98~115.
Chatman, J. (1989). “Improving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 model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4): pp.333~349.
Coleman, V. I. & Borman, W. C. (2000). “Investigating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the citizenship performance domain”.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0: pp.25~44.
Fraenkel, J. R.(1977). How to Teach about Values: An Analytic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 New York: Prentice-Hall,Inc..
Gade, E. M. & Peterson, (1977).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work values and the vocational maturity of vocational technical students”.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46: pp.125~130.
Kahle, L. R.(Ed.) (1983).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hange: Adaptation to Life in America. New York : Praeger.
Konovsky, M. A. & Pugh, S. D.(1994). “Citizenship behavior and social exchang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3): pp.656~669.
Lusk, E. & Oliver,(1974). “American managers’ personal value systems revisited”.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7: pp.549~554.
Organ, D. W.(1988).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e Good Soldier Syndrome. Lexington, MA: Lerington Books.
Pennings, IM(1970). “Work values system of white collar workers”.Administratives Science Quarterly, 15: pp.397~405.
Robinson, S. L. & Morrison, E. W.(1995).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OCB: The effect of unfulfilled obligations on civil virtue behavior”.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6: pp.289~298.
Robbins, S. P.(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2000). Organization Behaviors.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Inc..
Rokeach, M.(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 The Free Press.
Super, D. E. (1970).Manual: Work Values Inventory. Boston: Houghton-Miffin.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叢桂,1993。〈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期,頁206~250。
2. 王叢桂,2004。〈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應用心理研究》,第22期,頁201~216。
3. 史蒂芬.柯維著;殷文譯,2005。《第8個習慣:從成功到卓越》,第一版,臺北:天下遠見。
4. 朴英培、黃俊英、郭崑謨等,1990。〈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管理評論》,頁53~87。
5. 林淑姬、樊景立、吳靜吉、司徒達賢等,1994。〈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管理評論》,第13卷,第2期,頁87~108。
6. 林鉦棽、王政智、江吉文等,2005。〈職能、社會資本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9卷,第1期,頁49~72。
7. 林鉦棽、陳心怡等,2006。〈組織公正對動機與信任及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9卷,第2期,頁23~42。
8. 洪瑞斌、劉兆明等,2003。〈工作價值觀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第19期,頁211~250。
9. 施能傑,2004。〈公共服務倫理的理論架構與規範作法〉,《政治科學論叢》,第20期,頁103~140。
10. 許道然,1999。〈不同待遇類型與待遇滿足感及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9期,頁349~386。
11. 許道然,2001。〈公部門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
12. 莊修田,2002。〈室內設計業者工作價值觀、專業承諾、工作投入與改行傾向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2卷,第2期,頁1~18。
13. 莊璦嘉、林惠彥等,2005。〈個人與環境適配對工作態度與行為之影響〉,《台灣管理學刊》,第5卷,第1期,頁123~148。
14. 陳清秀,2009。〈廉能政府與公務倫理之探討〉,《文官制度季刊》,第1期,頁115~137。
15. 陳舜文,1999。〈「仁」與「禮」: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2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