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書籍
幾米,《森林裡的秘密》(台北,玉山社,1998)。
幾米,《微笑的魚》(台北,玉山社,1998)。
幾米,《向左走向右走》(台北,格林文化,1999)。
幾米,《聽幾米唱歌》(台北,格林文化,2001)。
幾米,《月亮忘記了》(台北,格林文化,1999)。
幾米,《森林唱遊》(台北,格林文化,2000)。
幾米,《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台北,大塊文化,2000)。
幾米,《地下鐵》(台北,大塊文化,2001)。
幾米,《照相本子》(台北,大塊文化,2001)。
幾米,《1.2.3.木頭人》(台北,大塊文化,2001)。
幾米,《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台北,大塊文化,2002)。
幾米,《布瓜的世界》(台北,大塊文化,2002)。
幾米,《我夢遊你夢遊》(台北,台北捷運公司&墨色國際,2002)。
幾米,《幸運兒》(台北,大塊文化,2003)。
幾米,《你們我們他們》(台北,大塊文化,2003)。
幾米,《又寂寞又美好》(台北,大塊文化,2004)。
幾米,《履歷表》(台北,大塊文化,2004)。
幾米,《遺失了一隻貓》(台北,大塊文化,2004)。
幾米,《小蝴蝶小披風》(台北,大塊文化,2003)。
幾米,《失樂園Ⅰ寂寞上場了》(台北,大塊文化,2005)。
幾米,《失樂園Ⅱ童年下雪了》(台北,大塊文化,2005)。
幾米,《失樂園Ⅲ秘密花開了》(台北,大塊文化,2005)。
幾米,《失樂園Ⅳ魔法失靈了》(台北,大塊文化,2005)。
幾米,《失樂園Ⅴ奇蹟迷路了》(台北,大塊文化,2005)。
幾米,《藍石頭》(台北,大塊文化,2006)。
幾米,《謝謝你毛毛兔,這個下午真好玩》(台北,大塊文化,2006)。
幾米,《戀之風景》(台北,大塊文化,2007)。
幾米,《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台北,大塊文化,2007)。
幾米,《躲進世界的角落》(台北,大塊文化,2008)。
幾米,《星空》(台北,大塊文化,2009)。
幾米,《幾米故事的開始》(台北,大塊文化,2008)。
Mike Cran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年)。
大衛˙洛吉(DavidLodge),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縣,木馬文化,2006)。
巴雷(吳望堯),《巴雷詩集》(台北,天衛文化,2000)。
王世德編,《美學辭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
成章瑜、莊淳雅等,《探索名人的精彩人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2)。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6)。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2002)。
朱惠良、石守謙等著,郭繼生編,《美感與造形》(台北,聯經,1991年)
行政院文建會,《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圖書雜誌出版市場研究報告》,(臺北市,文建會,2001年行政院文建會),《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圖書雜誌出版市場研究報告》,(臺北市,文建會,2001)。
李清志,《鳥國狂-世紀末台北空間文化現象》(台北,創興出版社,1994)。
杜十三,〈寓言〉《浪跡都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
貝蒂.愛德華(Edwards,Betty);張索娃譯,《像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台北,時報文化,2005)。
周乃伯,《現代小說論》(台北,三民書局,1988)。
周乃伯,《現代詩的欣賞》(台北,三民書局,1983)。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1994)。
林敏宜,《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林燿德,《一座城的身世》(台北,時報文化,1987)。
林燿德,《浪跡都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書店,1988)。
林燿德,《銀碗盛雪》(台北,洪範出版社,1987)。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林真美譯,《繪本之力》(台北,遠流,2005)。
侯吉諒,《城市心情》(台北,漢光出版社,1987)。
南方朔,《文化啟示錄》(台北,三民書局,1994)。
姜幸君,《飛行台北˙逛書店》(台北,正中書局,2002)。
洛西可夫(Douglas,Rushkoff)著,蔡承志譯,《誰在操縱我們?,現代社會的商業、文化與政治操控》(台北,貓頭鷹,2002)。
約翰.史都瑞(JohnStorey),李根芳、周素鳳等人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3)。
孫周興譯,MartinHeidegger/馬丁‧海德格,《林中路/Holzwege》(台北,時報出版,1994)。
徐素霞,《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2)。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2002)。
陳大為,《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台北,萬卷樓,2001)。
陳大為,《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1950-2004》(台北,萬卷樓,2004)。
陳俊宏/楊東民,《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1998)。
陳義芝,《不安的居住》(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陳黎,〈都城記事〉《廟前》(花蓮縣,東林文學社,1975)。
陳璐茜,《想像力插畫教室》(台北,雄獅,2004)。
陳璐茜,《趣味繪本教室》(台北,雄獅,2004)。
陳璐茜,《繪本發想教室》(台北,雄獅,2004)。
焦桐,《失眠曲》(台北,爾雅出版社,1993)。
馮久玲著,《文化是好生意》(台北,臉譜/城邦文化,2002)。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縣,聯合文學,1995)。
楊澤主編,《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生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9) 。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天下文化,1989)。
詹明信(FredricJameson),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1998)。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縣,立緒文化,2000)。
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縣,立緒文化,1999)。
鄭明俐,《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蕭蕭,《中學生現代散文技巧手冊》(台南市,翰林,1999)。
蕭錦綿,《寂寞寫在城市的臉上》(台北,圓出版社,1990)。
駱以軍,《我們自闇夜的酒館離開》(台北,皇冠,1993)。
韓維君、馬本華、董曉梅、黃尚雄、蘇秀雅、席寶祥、張盟、王佩玲等,《台灣書店風情》(台北,生智文化,2000)。
簡媜,《水問》(台北,洪範書店,1988)。
羅門,《羅門創作大系‧(卷八)羅門論文集》(台北,文史哲,1995 )。
羅門,《羅門詩選》(台北,洪範書店,1984)。
釋心道著∕尤傳賢繪圖,《纏來禪去》(台北,大塊文化,2001)。
(2)單篇期刊論文
PerryNodelman,楊茂秀、嚴淑女譯,〈圖畫,圖畫書和蘊含讀者〉,《繪本棒棒堂/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別冊》(國家圖書館、國立台東大學,2005年,12月),頁41-46。
于善祿,〈想像的想像的再想像─「地下鐵」跨藝術文本的盲體修辭與詮釋異境〉,《美育》,卷144,2005年3月,頁60-73。向陽,〈繽紛花編浮繪世,報紙「第二副刊」的文學傳播曲徑觀察〉,《文訊》(1991年,190期),頁59-72。成章瑜,〈幾米導覽繪本世界──捕捉被遺忘的無常與美麗〉,《遠見》2001年7月號,頁81-85。
林淑貞,〈宛如盲女遊走探尋的人生行旅─幾米「地下鐵」繪本所透顯的人世況味〉《國文天地》,卷233,2004年10月,頁4-13。林麗雲,〈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新聞學研究》,95期,頁183-212。高子衿,〈─密聚─漫畫外的漫畫〉,《當代設計》118期(台北,2002年9月),頁162-167。
張露心,〈文化品牌之建立及文化創意產業行銷模式之初探─以幾米繪本為例〉,《設計與環境學報》,卷8,2007年12月,頁21-30。陳世慧,〈從狂飆到流動-解嚴後迄今的台灣文化現象〉,《經典》,(2006年5月號第94期),頁70-84。黃麗秋,〈墨色國際─打造幾米品牌紅翻天〉,《能力雜誌》,卷573,2003年11月。,頁50-57。賴麗君,〈漫畫尤俠〉《慈濟月刊》(2001年6月,415期),頁3-6。
羅葉,(在黑暗中漫舞《地下鐵》駛出的生命風景)《文訊雜誌,2002.05,卷187》,頁33-34。
(3)報紙新聞
洪敏隆,〈北捷公共藝術好想多看一眼〉,自由時報,台北都會版,2009年4月13日。
鄭秋霜,〈幾米現象揭密……〉,經濟日報,C1.文化創意版,2006年12月23日。
林怡君,〈幾米現象之外還是溫馨、簡單、甜美〉,「自由時報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jan/26/life/nylife-10.htm,2004年1月26日,上網時間2008年2月18日。
(4)網路資料
〈文學風景──幾米〉http://www.pts.org.tw/~web01/literature/p1.htm徐秀菁在公共電視「文學風景」對幾米專訪的文字稿,上網時間2009年12月13日。
CL2000BLOG-http://blog.cl2000.com/,金作琪,《上海雙年展中的中國藝術家市場分析》(2007年6月15日),上網時間2009年4月23日。http://readopac.ncl.edu.tw/cgi/ncl9/m_ncl9_news,《幾米漫畫拍賣身價過萬》(2008年8月3日),上網時間2009年4月3日。
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200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編號,0519
http://www.findart.com.cn/6f52867f991736a40b5e34d7362a0746-4-showorder.html?key=,上網時間2009年6月7日。
香港蘇富比有限公司200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編號,0520
http://www.findart.com.cn/6f52867f991736a40b5e34d7362a0746-4-showorder.html?key=,上網時間2009年6月7日。
Discovery頻道http://www.discoverychannel.com.tw/portraits2/,上網時間2009年12月8日。
http://blog.udn.com/jason080/507013【日本】《StudioVoice》──「圖文並茂深度廣度兼具」,上網時間2008年3月10日。
MSN幾米失樂園下載專區http://spaces.msn.com/members/DownLoad-Jimmy/,上網時間2009年4月20日。
http://www.artofplay.net/blog/index.php/index.php?tag=%E5%B9%BE%E7%B1%B3Rainbow-wave-玩偶模型跨界創作選件展示,上網時間2009年4月20日。
文建會http://www.cca.gov.tw/,上網時間2009年11月23日。
台灣人物誌http://www.gio.gov.tw/portraits/,上網時間2009年12月8日。
奇摩購物中心網站http://search.buy.yahoo.com.tw/search.php?hpp=gdsearch&p=%B4X%A6%CC&catsel=&btn_srch=&z=0&subno=0,上網時間20010年1月23日。
袁哲生,〈溫馨而感傷,Jimmism〉http://www.ncu.edu.tw/~ncu7195/exhibit/90/ex4/text.htm98/5/27,上網時間2009年5月27日。
遠流博識網,〈圖像語言和文學語言的差異性〉http://www.ylib.com/search/ShowBook.asp?BookNo=Q1013,上網時間2009年12月8日。
台北捷運悠遊卡http://www.cards.twmail.net/analyse/19/19.htm,上網時間2009年12月30日。
(5)學位論文
杜小苑,《從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初探圖文書之產製》(國立交通大學傳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邱麗香,《幾米插畫之新探》(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陳育淳《大眾文化對兒童繪畫發展的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陳筱茹,《文化商品價值網之分析─以幾米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05年)
楊剴勛《繪本之圖文轉碼形構要素研究~以青少年對西遊記之主題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蔣慧貞,《幾米品牌全球化現象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冀文慧,《幾米繪本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