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34.17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5 10: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政勳
研究生(外文):Cheng Hsun Chang
論文名稱:社區居民之信任與社區參與之相關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mong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指導教授:張英陣張英陣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ng Chen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6
中文關鍵詞:信任參與動機社區參與
外文關鍵詞:trustparticipatory motivation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10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長久以來,社區一直在國內各項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社區的蓬勃發展,社區參與的人數也逐漸提升。然而,如何在參與量提升的同時,亦提升社區參與的深度,則為吾人需要深思的議題。社區以人為本,人與人的信任又是否對於社區參與有所影響?是以研究者以本研究探討社區中居民的信任和其參與動機與社區參與之間的關係,期待能找出影響其中的關鍵因素,進一步對於社區工作提出建言。
  本研究採取量化研究中的社會調查法,以南投縣埔里鎮24個社區,18歲以上之社區居民為母群體進行分層比例隨機抽樣,共抽取4個社區進行試測,8個社區進行正式施測。並由研究者擔任訪員,以逐戶面訪的方式進行問卷施測,共回收213份有效問卷。其後,將所回收的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平均數差異檢定、列聯及卡方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分析,獲得如下研究結果:
1.受訪對象之人口特性:受訪之民眾中男性略多於女性,年齡多為40歲以上,教育程度多在國、高中程度,以道教和佛教等一般民間信仰居多,家庭狀況多為小家庭,家庭月平均收入普遍不高,並且以已婚有養育孩子者居多。
2.社區居民的整體信任感為正向的,其中「血親信任」和「保障信任」較「滋生信任」和「習俗信任」為高。
3.社區居民的整體參與動機亦為正向,其中「親和需求動機」和「利他動機」較「利己動機」為高。
4.居民的社區參與情形:在「參與類型」上,以「休閒活動類別」最多,而「治安類別」的活動最少;在「參與方式」上,多使用「訊息傳播」的方式投入社區活動;在「參與時間」上,約有8成的民眾每週參與社區活動的時間在「5小時以下」,平均每天不足1小時;在「參與頻率」上,有88.3%的受訪者每月參與活動次數不到10次;在「參與程度」上,整體參與程度仍是正向的,「出席社區活動」的程度略高於「完全投入」和「涉入」的程度。
5.部份人口變項會對信任產生影響。其中,「居住地點」會對「血親信任」造成影響;「居住時間」會對「滋生信任」造成影響;「年齡」、「宗教信仰」、「居住時間」、「婚姻狀況」、「育子情形」等均會對「保障信任」造成影響;「宗教信仰」則會對「習俗信任」造成影響。
6.部份人口變項會對參與動機產生影響。其中,無任何人口變項對於「利己動機」產生影響;「年齡」、「教育程度」、「居住時間」、「育子情形」、「居住地點」等會對「親和需求動機」造成影響;「教育程度」、「居住時間」、「居住地點」等會對「利他動機」造成影響。
7.部份人口變項與「參與類型」、「參與方式」、「參與時間」、「參與頻率」、「參與程度」等社區參與之構面有顯著相關。
8.部份信任類型、參與動機類型與社區參與各構面之間有顯著相關。
9.依據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部份的人口變項、參與動機及社區參與情形可用以預測社區居民之信任;同樣的,部份人口變項、信任、參與動機亦可用以預測社區參與程度,但需注意解釋力的部份。
  針對以上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議,提供社區工作者做為實務參考:
1.更關注社區民眾的「親和需求動機」和「利他動機」。
2.「習俗信任」與社區參與的相關性值得注意和重視。
3.不同的活動類型或參與方式可能有不同的熱門人口群存在。
4.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時應注意刺激不同的參與動機,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For a long time, communi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domestic policies.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ies increased as communities flourished. However, it is worthwhile to consider how to increase the depth of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increases. Communities are built around people, and we question whether trust between people affects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ies. This research trie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in a community and their motive for participating and how it relates to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hopefully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som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it, and to be able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to social work.
  This research adopts social survey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uses residents eighteen years and older in twenty-four communities as the study population in Puli, Nantou. Using stratified proportion random sampling, with four communities randomly selected in the trial, and eight communities selected randomly for the actual survey. The researcher served as an interviewer, and went from house to house to administer the survey, and collected 213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Afterwards,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factor analysis, contingency table and chi-square test, Pearson product moment,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ca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The number of male respondent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female respondents, and the majority was over forty years old. Education was mostly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level, with religious beliefs being majority Taoism and Buddhism. Most were small families, with generally low household incomes, and most were married and have kids.
2.Overall trust between residents within the community was positive, with “kinship trust” and ”security trust” being higher than “emergent trust” and ”customary trust”
3.Participation motives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on the whole is positive, with ”affinity motive” and ”altruistic motives” higher than ”selfish motive”
4.Residents’ involvement in the community: For ”kinds of participation”, the most was ”leisure”, with the least being ”public safety”; for “method of participation”, most use ”news dissemination”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ctivities;for “duration of participation”, eighty percent of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e in “less than five hours”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a week, averaging less than one hour a day; for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88.3% of respondents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less than ten times a month; for” involvement of participation”, participation as a whole is still positive, “attending community activitie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absolutely committed” and ”involvement”.
5.Some background factors will affect trust. “location of residence” will affect ”kinship trust”;”duration of residence” will affect ”emergent trust”;”age”, ”religion”, ”duration of residence”, ”marital status”, ”raises the child” will affect ”security trust”;”religious belief” will affect ”customary trust”.
6.Some background factors will affect motives for participation. In this part, Any factor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affect “selfish motive”;”age”, ”level of education”, ”duration of residence”, ”raises the child”, ”location of residence” will affect ”affinity motive”; “level of education”, ”duration of residence”, ”location of residence” will affect ”altruistic motives”.
7.Some background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relevance with construction surface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uch as ”type of participation”, ”method of participation”, ”duration of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and “involvement of participation”.
8.Some trust types, participated motive types and construction surface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9.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ome background factors, motives for participating,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ondition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rust between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Similarly, some background factors, trust, and motives for participating can be used to predic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onditions, but need to keep in mind the explanatory power.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mak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to social workers as a practical reference.
1.Be more attentive to community residents’ “affinity motive” and “altruistic motives”.
2.It’s important to keep in mind and consider the relevance between ”customary trust”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3.Different types of activities or different ways of participating might be popular with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4.There can be a multiplier effect, if attention is paid to stimulating different participation motives, while holding different varieties of activities.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6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信任…………………………………………………………………8
第二節 參與動機 …………………………………………………………31
第三節 社區參與 …………………………………………………………43
第四節 信任、參與動機與社區參與之相關性……………………………6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70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2
第三節 操作性定義 ………………………………………………………72
第四節 研究工具設計 ……………………………………………………74
第五節 資料蒐集方法 ……………………………………………………78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8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第一節 各變項因素分析與研究架構修正 ………………………………86
第二節 各變項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96
第三節 人口變項影響信任之分析………………………………………111
第四節 人口變項影響參與動機之分析…………………………………123
第五節 人口變項影響社區參與之分析…………………………………136
第六節 信任、參與動機與社區參與之相關分析………………………188
第七節 信任與社區參與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205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218
第二節 研究建議…………………………………………………………225
第三節 研究檢討與限制…………………………………………………227
參考文獻 …………………………………………………………………231
附錄一 試測問卷內容 …………………………………………………242
附錄二 正式問卷內容 …………………………………………………251
附錄三 華人社會信任模式圖 …………………………………………260
附錄四 論文內容相關表格 ……………………………………………261
附錄五 統計用虛擬變項轉換一覽表 …………………………………303
附錄六 埔里鎮社區資料及抽樣份數表 ………………………………304
附錄七 埔里鎮社區位置分佈圖 ………………………………………306
一、英文文獻
Adler, P. S., & Kwon, S. 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Advisory Commission 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1979).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Federal System. Washington: ACIR.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ing, 7, 216-224.
Banaji, M. R., & Prentice, D. A. (1994). The Self in Social Context.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45, 279-332.
Berry, H. L., Rodgers, B., & Dear, K. B. G. (2007).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Australia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questionnaire: types of participation and associations with distress in a coastal communit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4, 1719-1737.
Bhattacharya, R., Devinney, T. M., & Pillutla, M. M. (1998). A Formal Model of Trust Based on Outcom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459-472.
Blau, P.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 Wiley.
Blau, P. (1977). A Macro-soci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Columbia.
Blau, P. (1978). Microprocess and Macrostructure.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Brehm ,J. and Rahn ,W. (1997). Individual-level evidence fo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1, 999-1024.
Buskens Vincent. (2002). Social Network and Trust. Boston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oleman, J. S. (1984) Introducing Social Structure into Economic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4(2), 84-88.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2000).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 E. L. Lesser (Eds.), Knowledge & Social Capital.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Das, T. K., & Teng, B. (1998). Between Trust and Control: Developing Confidence in Partner Cooperation in Allian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Doney, P. M., Cannon, J. P. and Mullen, M. R. (1998)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601-620.
Emerson, R. (1981). Social Exchange Theory. In M. Rosenberg & R. H. Turner Eds.),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30-65). New York: Basic Books.
Fiske, A. P. (1992). 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 Life:Framework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Social Rel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99(4), 689-723.
Foucault, M.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A. Sheridan-Smith, Tra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NY: Free Press.
Gambetta, D. (1988).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Hagen, J. M. and Choe, S. (1998) Trust in Japanese Interfirm Relations: Institutional Sanctions Mat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589-600.
Ho, D. (1998).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Relationship Domin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 1-16.
Hwang, K. K. (1999). Filial Piety and Loyalty: Two Type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 Confucianism.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 163-183.
Hwang, K. K. (2000). Chinese Relationalism: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30(2), 155-178.
Jenson, J. (1998, Oct.,1,1998). Mapping Social Cohe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Policy Research Secretariat's Conference: Policy Research: Creating Linkages, Ottawa.
John A. Y. & Carol K. W. &Barbara W. J. &Amy M. (2005). Nonprofit Strategic Alliance Case Studies︰The Role of Trust, Cleveland, Ohio : Mandel Center fi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Jones, G. R., and George, J. M. (1998). The Experience and Evolution of Trust: Implications for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531-546.
Lane, C. & Bachmann, R. (1998). Trust withi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J. D. and Weigert, A. (1985). 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 Social Force, 63(4), 967-985.
Markus, H. R., & Kitaym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Mayer, R. C., Davis, J. H. and Schoorman, F. D. (1995).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709-734.
McAllister, D. J. (1995). 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1), 24-59.
McClelland, D. C. (1955), Studies in Motivation,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McKnight, D. H., Cummings, L. L., and Chervany, N. L. (1998). Initial Trust Formation in New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473-490.
Miller, D. C. (1983). Handbook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ocial measurement (4th ed ) New York: Longman.
Mistzal, B. A. (1996). 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oorman, C., Zaltman, G., & Deshpande, R. (1992).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viders and Users of Market Research: The Dynamics of Trust Withi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314-328.
Nooteboom, B. H. (1997). Effects of Trust and Governance on Relational Ris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0(2), 308-338.
Paul,Dekker.and Eric, M.Uslaner. (2001). Social Capital and Participation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Routledge.
Pearce, J. L., Branyiczki, I., and Bigley, G. A. (2000). Insufficient Bureaucracy: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Particularistic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Science, 11(2), 148-162.
Plummer, J. & Taylor, J. G. (2004). ‘Key Factors and Processes Affecting Participation.’ In Plummer, J. & Taylor, J. G. (E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 (pp. 55-90). London:Earthscan.
Poplin, D. E. (1979). Community: A survey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New York:Macmillan.
Porter, A. (2000).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In E. L. Lesser (Ed.), Knowledge & Social Capital.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is, H. T., Collins, W. A., & Berscheid, E. (2000). The Relationship Context of Human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6), 844-872.
Rempel, J. K., Holmes, J. G. and Zanna, M. P. (1985). Trus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1), 95-112.
Rousseau, D. M., Sitkin, S. B., Burt, R. S., and Camerer, C. (1998).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3), 393-404.
Sanders, I. T. (1975). The Community(3rd ed). New York: Ronald Press.
Shapiro, D., Sheppard, B. H., and Cheraskin, L. (1992). Business on a Handshake, Negotiation Journal, 8(4), 365-377.
Shapiro, S. P. (1987). The Social Control of Impersonal Trus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3, 623-658.
Sztompka, P. (1999). Trust: A Sociolog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iandis, H. C. (1989).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6(3), 506-520.
Williamson, O. E. (1993). Calculativeness, Trust,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6, 453-486.
Zucker, L. G. (1986). Production of Trust: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1920, In B. M. Staw and L. L. Cummings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 53-111, Greenwich, CT: JAI Press.
二、中文文獻
內政部統計年報(2008)。社區發展工作成果。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4-05.xls。2010/7/20參閱。
王怡文(2007)。《本土社會信任理論模式的建構:環境決策過程中的社會信任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怡文、陳亮全、黃光國(2006)〈華人社會中的信任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5期,199-242。
王春勝(2008)。《居民社區參與行為之影響模式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飛雪(2001)〈跨文化比較中國人的信任研究〉。見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台北:遠流。
丘昌泰(2007)。《鄰避情節與社區治理: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5期,1-44。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 第17卷,3期,37-58。
行政院社會趨勢調查報告(2003)。鄰里往來與信任概況。網址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index.html。2010/7/20參閱。
吳汪易(2000)。《社會福利社區化中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福利服務之行為意向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坤良(1998)。《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珮雯(2003)。《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之關係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宗威(2004)。《社區成員參與社區事務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績優社區發展協會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宗勳(2005)。《風險社會互動倫理與公民信任-「共同治理」的觀點》,收錄於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公共服務績效與公民信任理論與實務的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本。。
李法琳(2003)。《大台北地區大學服務性社團學生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與滿意度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貞宜(2001)《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沈桂枝(2001)。《活動型老人之社區參與行為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新邦(2000)〈從詮釋學的角度評楊國樞的本土化社會學觀〉。《社會理論學報》,第3卷,1期,1-30。
周學雯(2002)。《大學生參與運動志工之動機與意願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妍君(2002)。《社區參與在台北市社區環境改造應用之研究-以東榮社區與萬和社區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冠儀(2005)。《高雄市新興社區大學自然生態社社區參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禹廷(2004)。《公部門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區公所志工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禹廷(2004)。《公部門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區公所志工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珠茹(2002)《老人社區參與和生命意義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娟(2002)。《婦女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影響因素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與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鉦岑(1996)〈組織公正、信任、公民行為的研究:社會交換理論的觀點〉。《管理科學學報》,第13卷,3期,391-415。
施玉娟(2002)。《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務-兼論臺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33-58。
柯惇貿(1999)。《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認知與態度》。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龍騰(2005),《Can public trust be really improved by governmental performance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polls in the United States》,收錄於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公共服務績效與公民信任理論與實務的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本。
孫淑芬(2001)。《工作動機對工作滿意、個人績效及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探索組織文化的干擾效果》。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德昌(2006)。《社區居民對社區安全防護網參與程度對警政績效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力亞(2006)。《社區營造網路中信任機製建構之研究-以桃米生態村為例》。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華(2000)。〈組織信任之初探〉。《人力發展月刊》,第80期,14-27。
張安琪(1996)。《部門相依性、信任與部門間合作關係的研究-以家用電器業部門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育哲(2005)。《論公共服務的橫樑與公民信任》,收錄於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公共服務績效與公民信任理論與實務的創新」學術研討會第一場次論文本。
張其嫺(1993)。《台北市示範社區婦女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6)。《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出版。
張笠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載於張笠雲、呂玉、王甫昌主編︰九○年代的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頁297-331)。台北︰中央研究院社研所籌備處。
張笠雲(2000)〈制度信任及行為的信任意涵〉。《台灣社會學刊》,第23卷,179-223。
許坋妃(1997)。《高齡者社會參與動機、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老人活動場所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道然(2001)。〈組織信任之研究︰一個整合性觀點〉。《空大行政學報》,第11卷,253-296。
郭士賢、張思嘉(2002.11.10)〈華人生活世界中的多面向因果思維〉。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等主辦「泛華心理學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陳介玄、高承恕(1991),〈台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人情關係與法律〉,東海學報,第32期,219-232。
陳其南(1996)。台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96年台北國際社區教育學術研討會。
陳怡如(200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東升、陳端容(2001),〈台灣跨社會群體結構性社社會資本的比較分析〉,收錄於《社會轉型與文化變貌:華人社會的比較》,459-511。
陳昭郎(1984)。〈促進民眾參與鄉村社區發展工作之途徑〉。《社區發展季刊》,第25卷,28-35。
彭泗清(1999)。〈關係與信任︰中國人人際信任的一項本土研究〉。《社會學年鑒(1995-1998)》專題稿件 (修改第二稿,1999年2月),發表于 《中國社會學年鑒(1995-1998)》,290-297。
彭泗清(2000)。〈中國人人際信任的一項本土研究〉。《中國社會學年鑒(1995-199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彭泗清(2001)〈信任的建立機制:一個人際關係的觀點〉。見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台北:遠流。
曾士雄(2001)。《學校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銘杉(2005)。《從地方治理探討住宅社區民眾參與制度之課題》。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1997)〈本土契合性:學術研究的方向或學術研究的判準〉。《本土心理學研究》,第8期,159-171。
黃光國(2000)〈現代的不連續性假說與建構實在論—論本土心理學的哲學基礎〉。《香港社會學學報》,第18卷,1-32。
黃孝如譯(2004)。《我們為什麼不再信任,Onora O’Neill著》。台北︰早安財經文化出版社。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78-87。
黃翠蓮(1999)。《公務機關志願工作人員參與動機、領導形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志工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中芳(1993)〈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期,224-239。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期,6-88。
楊慧琪、郭金水(1996)。〈社區參與的溝通行動論初探-以澎湖二崁為例〉。《臺北師院學報》,第9卷,369-403。
溫世頌(2000)。《心理學》。台北:三民出版。
群我倫理促進會(2001)。《2001年台灣地區社會信任度調查》。2001年9月。
詹秀員(2001)。《社區領袖與社區發展功能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詹雪蘭、李文瑞(2004)。〈溝通對策略聯盟績效與夥伴間長期合作意愿影響之研究〉。《企業管理學報》,第60卷,61-84。
廖素嫻(2003)。《社區老人參與志願服務之研究-以台中縣社區長壽俱樂部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劉怡苓(2006)。《高齡者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經驗之探討-以高雄縣兩社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鐶(2006)。《女性領導人社區參與學習歷程之研究-以賦權增能觀點論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劍華(2002)。《社區健康營造之老年人其社區參與程度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對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台北︰雙葉書廊。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蔡佳螢(2001)。《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蔡書玄(2006)。《社區參與生態旅遊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魚路古道結合八煙社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玫凰(2003)。《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動機、督導關係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謝秉育(2001)。《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參與動機、控制信念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俊宏(2006)。《社區網路與社會資本形成之探討-以桃米坑生態村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婷婷(1999)。《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的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秋雯(2003)。《高雄市長青學苑高齡者參與休閒教育動機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癸玲(1998)。《鄉村學校義工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興學習成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怡文、陳亮全、黃光國(2006)〈華人社會中的信任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5期,199-242。
2.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5期,1-44。
3. 江明修、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 第17卷,3期,37-58。
4. 吳坤良(1998)。《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吳坤良(1999)。《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務-兼論臺灣地區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33-58。
7. 張文華(2000)。〈組織信任之初探〉。《人力發展月刊》,第80期,14-27。
8. 許道然(2001)。〈組織信任之研究︰一個整合性觀點〉。《空大行政學報》,第11卷,253-296。
9. 郭士賢、張思嘉(2002.11.10)〈華人生活世界中的多面向因果思維〉。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等主辦「泛華心理學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10. 陳介玄、高承恕(1991),〈台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人情關係與法律〉,東海學報,第32期,219-232。
11. 陳其南(1996)。台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96年台北國際社區教育學術研討會。
12. 陳昭郎(1984)。〈促進民眾參與鄉村社區發展工作之途徑〉。《社區發展季刊》,第25卷,28-35。
13. 黃光國(1997)〈本土契合性:學術研究的方向或學術研究的判準〉。《本土心理學研究》,第8期,159-171。
14.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第107期,78-87。
15. 楊中芳(1993)〈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期,2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