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官方網站(2009)。高雄世運組織委員會。2009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worldgames2009.tw。
王精文(1998)。義工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文化櫥窗,4期,4-8頁。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市:威仕曼文化。
王涵碩(2005)。影響兩岸台商企業知識移轉因素之研究—以企業導入資訊系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縣。內政部(2001)。志願服務法。2009年11月10日,取自:http://vol.moi.gov.tw/rule/law3.htm。
中華志願服務推廣中心(2009)。志願服務基本概念。2009年10月20
日,取自http://www.vol.org.tw/law/law7.htm。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1993)。世界運動會簡史。奧林匹克季刊,23期,13頁。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2)。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參加第六屆秋田世界運動會代表團報告書。台北:中華奧會。
尤國任(2007)。組織內知識移轉機制與移轉績效-從知識市場之交易成本觀點。未出版博士論文,臺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北市。世運志工團官方網站(2009)。組織架構。2009年8月20日,取自http:/w4.kcg.gov.tw/wgames/volunteer.php?pageno=5。
世運志工團官方網站(2009)。志工分組。2009年8月20日,取自 http://w5.kcg.gov.tw/koc/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1)。運動與休閒推廣中心工作手冊。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運動人口倍增計畫—體育志工手冊。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9a)。九十八年國家體育發展政策會議資料。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9b)。運動樂活計畫。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9c)。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台北市作者。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
李淑珺譯(2000)。志工實務手冊( McCurley & Lynch, 1994 )。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李政賢、廖志桓、林靜如(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李文泰(2007)。汽車修護人員知識移轉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李元燉、陳良乾、方信淵(2009)。2009年世運成果經驗與傳承報告書2009高雄世運會賽會行政管理。台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
呂謙(2003)。運動賽會志工的訓練與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39期,41-49頁。
呂怜樺(2006)。寬裕資源能力與吸收能力對知識移轉活動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班,台南市。宋玉芳(2004)。奧運會志願者管理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北京體育大學人文社會學研究所。
吳憶伶(2007)知識移轉類型、吸收能力與組織創新變數對產品/服務創新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東泰(1997)。青年對志願服務之看法。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勝義(2001)。國內志願服務教育訓練之評鑑。社區發展季刊,93期211-215頁。林欽榮(2002)。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揚智文化。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台北市:五南。
林慧亭(2006)。大專體育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參與體育志工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台北縣。林雅麗(2007)。體育志工團隊運作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桃園縣。林東清(2008)。知識管理(再版)。台北市:智勝文化。
社會工作辭典(2000)。台北市:內政部。
洪良政(2004)。影響台商對大陸子公司知識移轉成效之研究—以紡織相關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EMBA專班,台南市。洪貴美(2004)。網絡式公共組織的知識移轉模式之研究—兼論知識共享平台之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中縣。徐秀燕(2000)。創造高組織績效的知識移轉策略。人力資源發展月刊,154期,1-11頁。高美琴(2002)。師徒間認知差異對知識移轉績效之影響—調節模式的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花蓮縣。高昭美(2008)公部門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運用與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08a)。2008年高雄世界運動會飛行運動暖身賽志工手冊。高雄市:作者。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08b)。2008年高雄世界運動會體操、合球、滑水、滾球暖身賽志工手冊。高雄市:作者。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09)。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志工工作手冊。高雄市:作者。
高雄市政府(2009)。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各部門執行成果及傳承報告書-後勤支援部。高雄市:作者。
高雄市議會(2009)。財團法人2009世界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基金會專案報告。高雄市議會公報,55卷1期,98-158頁。
教育部(2006)。國立體育學院運動志工基礎訓練手冊。台北市:作者。
范朝棟(2003)。非營利組織領導功能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高雄市。許敏松(2006)。個人特質與組織因素隊訓練移轉的影響—以參加93年及94年成長訓練之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張文真(1994)。桃園市婦女的生活型態與參與體育場志工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張新堂(2005)。高級中學知識管理、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張瑞興、駱俊霖(2005)。世界運動會發展概況。大專體育,81期,頁55-60。張琪(2008)。領導型態、組織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臺北縣政府體育處體育志工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台北市。郭婉伶(2007)。運動場館營運模式之研究—以台北縣新莊體育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邱朝基(2008)。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經驗之研究—以學校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台北市。邱奕進(2004)。台商母公司對大陸子公司間內部知識移轉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桃園縣。周學雯(2002)。大學生參與運動志工之動機與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黑幼龍(1971)。如何辦理志願服務,領導人才訓練叢書之八。台中市:光啟社。
黃俊英(1994)。企業研究方法。台北市:東華。
黃麒祐(2003)。IT知識管理導論。台北市:文魁。
黃千瑜(2006)。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對組織知識移轉影響之認知—統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市。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豈凡(2008)。體育休閒相關學系推動運動志工現況之研究—以高高屏
大專院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縣。
曾華源(1997)。人群服務組織志願工作者人力運用規劃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78期,28-34頁。曾華源、郭靜晃(2000)。志工人力資源的開拓與整合—以美國志工中心的做法為借鏡,社區發展季刊,98期,128-144頁。莊繼舜(2006)。醫藥行銷內隱知識移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班,高雄縣。奧林匹克官方網站(2009)。歷屆奧運志工人數。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olympic.org/。
楊淑玲(1996)。台北市義勇消防大隊義工制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市。楊宗文(2005)。非營利體育組織人力資源現況及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45期,63-70頁。楊其清(2001)。組織內部知識移轉流程之研究—以惠普科技顧問事業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楊婉菁(2008)。探討互動機制、模糊性與雙鏈系絡因素對知識移轉績效影響之研究:整合性架構與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屏東縣。
趙其文(2002)。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策略方法例證。台北市:華泰文化。
劉京偉譯(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市:商周。
劉照金(2003)。志工在體育運動推展的應用。國民體育季刊,139期17-26頁。
劉常勇(2004)。劉常勇管理學習知識庫。2009年8月8日,取自http://cm.nsysu.edu.tw/~cyliu/。
劉宏裕等譯(2004)。運動研究方法。(Gratton & Jones, 1994 )。台北市:華都文化。
劉翠芬(2005)。大專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承諾之研究—以專院校諮商中心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劉至謙(2006)。體育場志工參與行為與參與態度之研究—以台北縣縣立
板橋體育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台
北縣。
劉禮瑩(2007)。高爾夫球場知識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桃園縣。劉兼銘(2007)。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志工管理資訊系統之規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桃園縣。劉嘉哲(2008)。業務工作好手的核心能耐之初探—默會知識與輔助意識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縣。劉建銘(2009)。公教人員參與運動志工動機與現況之探討—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縣。歐吉書(2003)。全國性運動單項協會運動志工管理現況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葉公鼎(2009)。大型運動賽會經營管理。台北市:華都文化。
陳惠民(1998)。高效率團隊:實務操演手冊。台北市:科技圖書。
陳武雄(2001)。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市: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瑞興。
陳文斷(2002)。組織任務特性與知識管理流程之權變研究—以中國鋼鐵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高雄市。陳純玲(2003)。知識移轉對企業智慧資本影響之研究—以資訊系統導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北市。陳冠華(2003)。連鎖咖啡店知識移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嘉義縣。陳藝方(2006)。個人知識移轉之相關因素與績效研究—以高職餐飲科建教合作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計數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縣。陳筱薇(2006)。以資源互賴理論探討組織知識移轉之績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陳介緯(2009)。非營利組織之志工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荒野保護協會推廣講師委員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潘中道(1997)。志願服務人力之組織運作。社區發展季刊,78期,50頁。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的內涵。台北市:內政部、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共同編印。
盧芬(2008)。企業接班人內隱知識移轉管道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台北縣。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玲瓏(2004)。個人知識移轉影響因素之探討—以護理知識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班,台南市。蔡守浦(2003)。日本運動志工活動的介紹。國民體育季刊,139期,87-99頁。
謝定中(2007)。非營利組織志工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高雄世運會招
募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高雄市。
韓慧泉(2003)。志願服務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史博館學報,26期,105-127 頁。
魏淳芳(2006)。組織氣候與領導風格對知識移轉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台北縣。魏燕翎(2008)。運動志工團隊知識管理創新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桃園縣。戴士欽(2004)。關係統治觀點之國際代工廠間知識移轉研究—以台灣供應商為實證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高雄縣。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簡夏蓉(2005)。知識型產業之知識移轉績效影響因素研究—以企管顧問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桃園縣。蕭惠丰(2002)。產物保險公司知識移轉之探討以富邦產物高雄分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南市。羅清寶(2001)。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高雄市生命線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鄭貴中(1997)桃竹苗地區中學體育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參與體育場志工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鄭勵君(2007)。高雄市成功申辦世界運動會策略分析之研究-Porter五力分析法之驗證。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鄭莉苓(2008)。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賽會志工訓練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台北市。Albino, V., Garavelli, A. C., & Schiuma, G.( 1999 ).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 Technovation, 19( 1 ), 53-63.
Albino, V., Garavelli, A. C., & Gorgoglione, M.( 2004 ).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in knowledge transfer.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1( 6 ), 584-600.
Argyris, C., & Schon, D. A.( 1978 ).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Approach. San Francisco.MA: Addision Wesley.
Argote, L., & Ingram, P.( 2000 ). Knowledge transfer in organizations: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ther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82( 1 ), 1-8.
Bajracharya, P., & Masdeu, N. R.( 2006 ). Tacit knowledge transfer in small segment of small enter prises.: University of Ekonomiska Institution Linkopings ,Swedish. doctor dissertation.
Bell, C. R.( 1997 ). Intellectual capital. Executive Excellence, 14( 1 ),15.
Choo, Chun Wei.( 2000 ). Working with knowledge: How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help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Library Management, 21( 8 ), 395-403.
Cnaan, R. A., Handy, F., & Wadsworth, M.( 1996 ). Defining who is a volunteer: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5( 3 ), 364-383.
Cohen, W. M., & Levinthal, D. A.( 1990 ).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 1 ), 128-152.
Culter, R. S.( 1989 ).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U.S. high-technology transfer pract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36( 1 ), 17-24.
Chini, T. C.( 2004 ).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Darr, E. D., & Kurtzberg, T. R.( 2000 ). An investigation of partner similarity dimensions on knowledge transfe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82( 1 ), 28-44.
Davenport, Thomas H., & Laurence Prusak.( 1998 ).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ixon, N. M.( 2000 ). Common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Eucker, T. R.( 2007 ). Maintaining levels of expertise at INTEL.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10( 3 ), 28-33.
Garavelli, A., Gorgoglione, M., & Scozzi, B.( 2002 ). Managing knowledge transfer by knowledge technologies. Technovation, 22( 5 ), 269-279.
George, J. M., & Jones, G. R.( 1999 ).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nd, ed. Addison-Wesley.
Gilbert, M. & Cordey-Hayes, M.( 1996 ).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6( 6 ), 301-312.
Hansen, M. T.( 1999 ).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 1 ), 82-111.
Harem, T., Krogh, G., & Roos, J.( 1996 ). Knowledge-based Strategic Change: perspective o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116-136. London: SAGE.
Hedlund, G.( 1994 ).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73-90.
Hendriks, P.( 1999 ).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 2 ) ,91-100.
Inkpen, Andrew, C., & Dinur, A.( 1998 ). The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Considering Context. Retrieved March 3, 2008, form http://cbi.tepper.cmu.edu/
Jessup, H. R.( 1992 ).The road to results for theam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4( 6 ) ,65-68.
Joanne, R.(2000). From know-how to show-how? Question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knowledge transfer.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12(4), 429–443.
Kalling, T.( 2003 ). Organization-intern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the role of motivation: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10( 2 ), 115-126.
Krogh, Georg & Kohne, Marija.( 1998 ). Der Wissentransfer in Unternehmen: Phasen des Wissenstransfers und wichtige Einflussfaktoren. Die Unternehmung, 52, 51-68.
Kwan, M. M., & Cheung, P.( 2006 ).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From field studies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Database Management, 17( 1 ), 16-33.
Lahti, R. K., & Beyerlein, M. M.( 2000 ). Knowledge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consulting: A look at the firm. Business Horizon, 43(1), 65-74.
Major, E., & Cordey-Hayes, M.( 2000 ). Knowledge translat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foresight. Foresight, 2( 4 ), 411-423.
Maula, M.( 2000 ). Three Parallel Knowledge Processes,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1( 7 ), 55-59.
Meier, A., Widmer, D., & Laurent, D.( 2008 ). Inter-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in Vietnam’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ies.: University of Fribourg ,Switzerland. doctor dissertation.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naka, I., Toyama, R., & Konno, N.( 2000 ).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 33, 5-34.
O’Dell, C. S., & Grayson, C. J.( 1998 ). If only we know what we know: 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 New York: Free Press.
Polanyi, M.( 1960 ).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ust, C., Price, M., & O’Donovan, B.( 2003 ).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by Develop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Processe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28( 2 ), 147-164.
Robbins , S.( 1996 ). Management. New York : Hall.
Sanchez, R.( 2001 ).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onk, J. H.( 1982 ). Working In Teams:A Practical Manual For Improving Work Groups. New York:AMACOM.
Shannon, C. E.( 1948 ).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21, 379-423.
Szulanski, G.( 1996 ).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27-43.
Szulanski, G.( 2000 ).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82( 1 ), 9-27.
Spender, J. C.( 1996 ). 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45-62.
Truran, W. R.( 1998 ). Pathways for knowledge: How companies learn through peopl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10( 4 ), 15-20.
Verkasalo, M., & Lappalainen, P.( 1998 ). A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Knowledge Utilization Process.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45 ( 4 ), 414-423.
Wang, H. M., Huang, H., & Lee, J. R.( 2001 ). Does relation-specific investment contribute to competence building? A supplier’s perspective. Taiwa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 1 ), 55-75.
Wiig, K. M.( 1997 ).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introduction an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1 ( 1 ), 6–14.
Zack, M. H.( 1999 ). Developing a knowledge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 3 ), 12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