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9.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11 20: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文政
論文名稱:社會經濟變遷下的客語學習及其困境之研究-以楊梅鎮大同國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for Hakka Learning And Its Dilemma Under Socio-Economic Changes.---Da Tong Elementary School, Yangmei.
指導教授:黃紹恆黃紹恆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Shaw-Her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1
中文關鍵詞:社會經濟變遷文件分析質性研究訪談文件分析
外文關鍵詞:socio-economic changes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interviewdocument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7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旨在經由對楊梅鎮大同國小家長及學生的客語學習及其態度研究,以瞭解戰後台灣社會經濟變遷因素影響客語學習與傳承的情形,從而理解一個典型且具指標性的「客家庄」,其客家族群面對母語喪失的的壓力及窘境。
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桃園縣楊梅鎮大同國小作為研究個案,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有別於量化鳥瞰式的理解,運用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即以訪談家長、學生、學校客語教學人員之資料為主,並輔以研究者觀察所得及相關文件資料,分析上述資料並佐以楊梅鎮及大同國小之現有社會變遷分析數據,歸納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客家族群客語能力的喪失,實際上是台灣大環境變遷的結果;台灣社會變遷的事實,連帶影響家族制度與家庭親子關係的變化,最後導致客語傳承功能的式微;領有客家庄頭銜的楊梅鎮,其經濟發展雖不如台灣整體的發展速度,但是仍存在著客家族群母語面臨相對弱勢的命運;相對之下,現有學校母語教育的方式便有許多盲點、困境亟需調整及克服。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提出之建議如下:
珍視傳統家庭的價值,增強家庭親子相處的時間,才能確保正常的母語學習方法;政府應透過加強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手段連結家庭教育,恢復家庭因社會變遷失去的母語教育功能;母語的傳承關鍵點在建立母語價值觀;母語教學在政策上的建議是以學校為本位的「媒合」,即家長共同參與學校母語課;社區母語義工常態性進駐學校,參與學校的母語教學及相關活動,使社區、學校形成母語語言巢;學生也主動走進社區,經由對社區母語情境的親近,強化客語的學習與使用。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situation for Hakka learning and its dilemma under socio-economic changes, and approach the influence of Hakka under these changes in Taiwan since 1945 and understand the pressure and embarrassment of Hakka language loss in a typical "Hakka villag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study, I take Da-tong Elementary School, Yangmei, Taoyuan as an example,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different from the synoptic understanding of quantification, such as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get on my study. The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interview with paren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study supplement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observation and relevant documents. Attaching analysis of social changes in Yangmei and Da-tong Elementary School. After analyzing those data and documents, I sum up following conclusion:
Hakka’s capacity loss, in fact, is the resul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aiwan. The fact that Taiwan's social changes but are also the impact of family system,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family changes. The changes in func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decline of transmission of Hakka. Economically weak so that Yangmei region facing the mother tongue of the Hakka community in the fate of a relatively weak. The existing mother-tongue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re are many blind spots, need to adjust and overcome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above study result,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Cherishing the family values and enhancing parent-child family time can ensure that learning the mother tongue normally, that is, to restore the traditional family relatio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mmunity through social and school education, a means of family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loss of mother-tongue education of families function due to social changes. native key heritage valu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ther-tongue; The recommendations of mother-tongue teaching policy are based on school-based "matching": parents participate school’s mother tongue lessons; community volunteers of mother-tongue be stationed in schools normally, to form a mother-tongue language nest between community and schools; students should enter the community automatically, through the closeness of the community, and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and use of Hakka.

目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v
目錄 ………………………………………………………………… 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 16
第二章 質化訪談資料分析…………………………………………… 25
第一節 家長訪談結果分析…………………………………………… 25
第二節 學生訪談結果分析…………………………………………… 60
第三節 客語教學人員訪談結果分析………………………………… 74
第四節 小結…………………………………………………………… 86
第三章 社會多元化發展與語言一元化集中的矛盾………………… 87
第一節 楊梅鎮的客語使用趨勢及影響客語使用的變因…………… 87
第二節 楊梅鎮一般家庭中不同世代間客語傳承的差異…………… 100
第三節 楊梅鎮學校教育變遷及其對客語影響……………………… 107
第四節 小結…………………………………………………………… 112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113
參考文獻 ………………………………………………………………… 116
附錄 ………………………………………………………………… 120
附錄1 桃園縣楊梅鎮大同國小學童客語能力調查問卷…………… 120
附錄2 訪談邀請函…………………………………………………… 123
附錄3 深度訪談問題大綱-家長篇………………………………… 124
附錄4 深度訪談問題大綱-學生篇………………………………… 126
附錄5 訪談問題方向-客語教學人員篇…………………………… 127
附錄6 訪談手札……………………………………………………… 129
附錄7 研究同意函…………………………………………………… 130
附錄8 桃園縣楊梅鎮大同國小家長背景調查問卷………………… 131
附錄9 學生家長訪談記錄…………………………………………… 132
附錄10 學生訪談記錄………………………………………………… 203
附錄11 客語教學人員訪談記錄……………………………………… 242
參考文獻
(一)專書
曹逢甫、黃雅瑜,2002,《客語危機以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
論文發表於「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清華大學: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河,2002,《全國客家認同與客家人口之抽樣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梁世武,2003,《台北都會區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 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楊文山,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委會委託研究報告。
丘昌泰、張翰璧、鄭曉峰,2006,〈2004桃竹苗地區客家族群的社會文化調查報告〉,《客家研究創刊號》,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羅肇錦,1994,《臺灣客家話的現況與走向》,載於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茂桂等著,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黃宣範,1993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
文鶴。
鄭良偉,1990,《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言---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陳伯璋,1989,《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台北:南宏圖書。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實力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台北:巨流。
黃瑞琴,1991,《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p.22。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正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1-46。台北:漢文。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 ,《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 ,《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 ,《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 ,《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 ,《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 ,《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楊梅鎮公所,1990,《楊梅鎮志》。
王麗容,1995,〈家庭結構變遷與兒童照顧政策〉,《二十一世紀兒童福利政策》。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楊靜利、陳寬政、李大正,2008,《台灣的社會變遷 1985~2005 》:台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 11 次研討會, 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p.2。
齊力,1990,〈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家戶核心化趨勢的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0:p41-83。
許雅惠,〈語言政策與台灣社會〉,《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7期,2009年03月15日,www.nhu.edu.tw/~society/
林進輝(編),1983,《台灣語言問題論集》,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鄭良偉,1990,《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鍾榮富,2002年6月,〈台灣語言政策與實際語用的現況〉,客家公共行政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主辦。
羅肇錦,1990,《語言與文化》,台北:國文天地,頁137。
林慶宏、施正峰、鍾榮富、簡炯仁,2000,《高雄客家族群史》,高雄市研考會印。
施政峰,1996,《語言權力法典》,台北:前衛,頁4-7。
吳永猛等/編著,2002,《臺灣經濟發展》,第二章:經濟發展說,國立空中大學。 李斯特 (Friedrich List)/原著 (程光蘅/譯),1970,《國民經濟學體系》Das Nationale System der Politischen ?隕onomie,1841、184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刊行。
(二)論文
林雅雯,2000,〈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客語教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任芳,2002,〈屏東縣國小學童鄉土語言態度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瑞琪,2004,〈從語言習得探討客語教學及文化傳承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榆,2002,〈客家人對客語及客語教學的態度---以臺灣四個地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昌文,2002,〈客家母語教學中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淑琴,2006,〈探討客家籍學生家長對客語與客語教學的態度-以新竹縣北埔鄉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素月,2001,〈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焜煌,2003,〈國民小學班級家長參與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賴玉玲,2000,〈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國
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榮,1998,〈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
洪惟仁,2001 ,〈跨世紀桃園語言社會學調查報告〉。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台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萬文隆,2004 ,〈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三十七卷:第四期。
張屏生, 2001,〈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 17 卷 7 期, p.22-27。
羅肇錦,2001,〈客語教學的擋路石〉。國文天地 17 卷 7 期,p.16-21。
連文雄,2005,〈幼兒、語言與英語習得〉。建國科大學報:人文類。
羅烈師,2009,〈客說客話:客語子彈〉, 台灣立報,第11版,原民,2009/01/19。
桃園縣政府,1998,《楊梅鎮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桃園縣政府編印。
楊梅鎮公所,1998,《楊梅一日遊》,桃園縣水美國小編。
Holzman, M. “Evidence for a reciprocal model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1984. 13: 119-146.
LeCompte, M. D., Prissle, J.,& Tesch, R.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NY: Academic Pre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Sage.
Yeh, Kuang-Hui. ,2002,“Is living with elderly parents still a filial obligation for Chinese people?”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3: p61-84.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