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2:0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若蓉
研究生(外文):Jo-jung Pan
論文名稱:華國鋒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Hua Guofeng
指導教授:齊茂吉齊茂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ao-chi Ch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7
中文關鍵詞:毛澤東文化大革命洋耀進兩個凡是鄧小平華國鋒
外文關鍵詞:Deng XiaopingMao ZedongHua Guofe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華國鋒自 17歲參加山西中國共產黨抗日遊擊隊,從事宣傳戰的活動。1949年隨軍隊南下後,任職毛澤東的故鄉湘潭縣委書記,為他帶來了升遷的好運。華國鋒全力執行毛澤東的農業路線,修建毛澤東的故鄉韶山有功,因而在毛澤東的提拔下,成為湖南地區的省級幹部。接著調入中央工作,協助林彪事件的審查工作。1975年年1月中共召開四屆人大時,華任副總理兼公安部長。1976年1月周恩來病死後,於2月7日升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兼代總理。鄧小平被鬥倒後,華國鋒升任第一副主席,兼總理,地位僅次於毛澤東。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過逝後,由於中共內部鬥爭形成對立,華國鋒聯合軍方的葉劍英及老幹部派、汪東興、吳德等人,一舉逮捕江青集團。掌握最大權力後,藉由毛澤東給華國鋒的字條「你辦事,我放心。」宣稱是毛澤東的接班人,在政治上推行「兩個凡是」維持個人崇拜,抵制鄧小平的復出,在經濟上實施「洋躍進」。但在鄧小平復出不斷使出手段,支持「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華國鋒派人馬因此節節敗退,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檢討,鄧小平仍步步進逼,在十一屆五中全會後將華派勢力完全消除,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剝除總理職務,最後利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責華國鋒的錯誤及審判江青集團不觸及天安門事件為交換的籌碼,在1981年6月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華國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將權力正式轉移到鄧小平時代。
Hua Guofeng had attend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o participate in the anti-Japanese guerrillas in Shanxi and to engage in propaganda activities since he was 17 years old. With the army moving south in 1949, he acted as a Party secretary of Xiangtan county in Mao Zedong''s hometown. This job brought him good luck. Hua Guofeng made a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line proposed by Mao Zedong. Because of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haoshan, Mao Zedong''s hometown, he was promoted by Mao Zedong and became the Hunan provincial cadres. Later, Hua was transferred in Beijing and assumed work of national importance. He played some part in investigating the Lin Biao Incident. When the four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as taken place in mid-January 1975, he acted as the Chinese deputy prime minister as well as minister of public security. After Zhou Enlai was died in January 1976, he was promoted to vice chairman of central committee and also acting as prime minister on February 7th. After Deng Xiaoping was fight off, Hua was promoted to the first vice chairman and prime minister, a position only below Mao Zedong. After Mao Zedong was died in September 9th, 1976, the formation of antagonistic struggle within the CCP pushed Hua Guofeng and Ye Jianying, the joint military veteran camp, Wang Dongxing, Wu Der, and others together to arrest the Jiang Qing group in an efficient way. After Mao delivered the note "with you in charge, my heart is at ease" to Hua, the maximum power was fully controlled by Hua Guofeng, who was then declared as a Mao Zedong''s successor. After that, he fulfilled the poli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whatevers" to maintain the cult of personality. Meanwhile, he also resisted the return of Deng Xiaoping and implemented the economic "Foreign Leap Forward." However, Deng Xiaoping sought to force Hua’s hand in various ways by means of repeatedly advocating "Practice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 during his return. This strategy made Hua’s group lost ground. As a result, Hua had to be reviewed in the Third Plenum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At the same time, Deng Xiaoping still kept pushing Hua in order that Hua’s power was completely eliminated in the Fifth Plenum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Therefore, Hua lost his position of prime minister in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Fif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o the end, on the basis of “Resolution on certain questions in the history of our par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veral events were used for the exchange of chips, for example, Hua Guofeng was blamed for his mistakes and Jiang Qing group was accused not to touch the Tiananmen Incident. Finally, in the Sixth Plenum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held in June 1981, Hua resigned the chairman of the CCP as well as the chairman of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The power was then formally transferred to Deng Xiaoping, and China had then entered into Deng’s era.
華國鋒之研究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v
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基層工作經驗16
第一節 山西時期16
第二節 湖南時期31
第三章 進入中央成為毛澤東接班人45
第一節 獲得毛澤東好感及進入中央45
第二節 華國鋒成為毛澤東接班人62
第四章 主導中國命運78
第一節 與江青的衝突以致結束文革78
第二節 進入權力高峯95
第五章 權力被奪113
第一節 鄧小平步步進逼113
第二節 被迫下臺交出實權131
第六章 結論148
徵引書目160
徵引書目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一)史料文件

人民日報社編,《華主席葉副主席鄧副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78年)。
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編,《華主席是我們的好領袖》(北京: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7 月)。(作者自有)
人民出版社編,《華主席在湖南》(北京:民出版社,1977年7月)。(作者自有)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人民的英明領袖—歌頌華主席的光輝實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9月)。(作者自有)
三聯書店編,《揭發批判四人幫文選》,第一冊(香港:三聯書店,1977年2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年徵文編輯委會編,《星火燎原》,卷7(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46-1947)》(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匯編》,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作者自有)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7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8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九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7月)。
中共中央宣傳部對外宣傳局編,《中央負責同志同外賓的談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自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天津:天津市革命委員會辦公廳,1977年1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52942部隊政治部集體採寫、政文、曉董執筆,《交城城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作者自有)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編,《跟隨華主席勝利向前進》(廣州: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編印,1977年6月)。(作者自有)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8月)。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一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全國財貿學大慶學大寨會議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7月)。(作者自有)
交城縣志編寫委員會,《交城縣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
李先念,《李先念文選(1935-1988)》(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呂梁地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呂梁地區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2002年)。
陳雲,《陳雲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
陸岩、保國,《華主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北京:解放軍文藝社,1978年)。(作者自有)
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水利電力局,《華主席在韶山灌區》,(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作者自有)
湘陰縣《華主席在湘陰的故事》編寫組,《華主席在湘陰的故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9月)。(作者自有)
《頌歌獻給華主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6月)。(作者自有)
新華出版社、人民日報社供稿,《華主席視察大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12月)。
編輯小組編,《華主席和唐山人民心連心(圖片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9月)。
湖南人民出版社編,《韶山紅日照千秋-緬懷毛主席在湖南的偉大革命實踐》,(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作者自有)
趙振業、陳洪莘、廣頌華,《華主席在紅太陽升起的地方》(北京:解放軍文藝社,1978年5月),頁148-149。(作者自有)
遼寧人民出版社編,《華主席在遼南震區》(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作者自有)
遼寧日報編輯部編,《華主席重要指示(一)》(原件),1977年10月。(作者自有)
〈毛主席 周總理 華主席關於衛生工作的指示(清樣)〉(原件)。(作者自有)
〈華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地在聽取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領導小組匯報時的講話〉(原件),中共襄陽地委辦公室,1977年8月10日翻印。(作者自有)
〈華主席在接見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代表時的講話〉(原件),(全國鐵路工作會議秘書處,1977年2月23日印。)(作者自有)
華國鋒,《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國而奮鬥: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
華國鋒,《政府工作報告-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八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
《華國鋒同志是毛主席革命路綫的卓越繼承者》(北京: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7月)。
華國鋒,《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進行到底》(香港:三聯書店,1977年5月)。
《華國鋒總理訪問西歐四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2月)。
《華國鋒總理訪問日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
《新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10月)。
葉劍英,《葉劍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劉少奇問題資料專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0年)。
鄭仲兵主編,《胡耀邦年譜資料長編》,上冊(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二)專書

丁望,《華國鋒紀登奎和新起的一代》(香港:明報月刊社,1977)。
丁望,《華國鋒評傳》(香港:明報月刊社,1982)。
丁望,《北京跨世紀接班人》(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1998年5月)。
丁盛口述、金光、余汝信記錄整理,《落難英雄—丁盛將軍回憶錄》(香港:星克爾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6月)。
于光遠,《1978:我親歷的那次歷史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台前幕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1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葉劍英年譜(1897-1986)》,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4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6月)。
于光遠等著,《改變中國命運的41天:中央工作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親歷記》(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11月)。
大衛.古德曼著、田酉如等譯,《中國世紀強人—鄧小平的跨世紀革命》(臺北: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傳》,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書記處硏究室綜合組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事記》(北京:紅旗出版社,1987年)。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編,《歷史的豐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全鑑》,政治卷2(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編,《歷史的豐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全鑑》,經濟卷5(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12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19.5-2005.12)》(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06年7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19.5-198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錄》,第一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8月)。
王洪模等著,《改革開放的歷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平,《王平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主編,《中國統計年鑒—1983年》(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3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統計司主編,《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5年11月)。
毛國倫編,《華國鋒與鄧小平》(香港:明報有限公司,1977年9月)。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年1 月)。
史雲、李丹慧,《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 : 從批林到批鄧 (1972-197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
朱元石訪談,《吳德口述:十年風雨紀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經歷》(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年6月)。
朱佳木,《我所知道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9月)。
江文風,《從“童懷周”到審江青》(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1月)。
辛子陵,《林彪正傳》(香港,利文出版社,2002年)。
汪東興,《汪東興回憶—毛澤東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
杜潤生主編,《中國農村改革決策紀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
宋連生,《農業學大寨始末》(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李天民,《華國鋒與華國鋒政權》(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8月)。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李海文主編,《中共重大事件親歷記 第二編(1949-1980)》(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
李正華,《中國改革的醞釀與起步》(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年)。
李洪林,《中國思想運動史(1949-1989)》(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李劍主編,《中共歷史轉折關頭:關鍵會議親歷實錄》,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3月)。
李安增、王立勝,《1976-1982年中國當代史》(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1月)。
向繼東,《思想的風景:近代思想史另類閱讀》(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谷牧,《谷牧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沈寶祥,《胡耀邦與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余秋里,《余秋里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1949-1976)》,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2月)。
金聖基主編,《聚焦人民大會堂》(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1月)。
官偉勛,《我所知道的葉群》(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年5月)。
吳民、蕭楓,《從『五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誔生》(北京:新潮書店,1951年)。
吳法憲,《歲月艱難—吳法憲回憶錄》,下卷(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年9月)。
吳江,《十年的路:和胡耀邦相處的日子》(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1996年)。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胡喬木傳》編寫組編,《胡喬木談中共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青野、方雷,《鄧小平在1976》,上卷(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年)。
房維中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大事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迪克•威爾遜(Dick Wilson)著、封長虹譯,《林彪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3月)。
范碩,《葉劍英在非常時期,1966-1976》,下冊(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年)。
范碩,《葉劍英詩詞探勝》(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胡績偉,《胡績偉自述》,第三卷(香港:卓越文化出版社,2008年6月)。
胡績偉,《從華國鋒下臺到胡耀邦下臺》(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
姚錦,《姚依林百夕談》(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
高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上卷:鄧小平東山再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93年7月)。
宋永毅主編,《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和集體記憶》,下冊(香港:田園書屋出版社,2007年)。
徐景賢,《十年一夢》(香港:時代出版社,2008年)。
耿颷,《耿飈回憶錄(1949-199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馬社香,《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9月)。
黃崢,《王光美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黃崢,《劉少奇一生》(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
章含之,《跨過厚厚的大紅門》(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 月)。
逄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3月)。
陳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陳錫聯,《陳錫聯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8月)。
陳益南,《青春無痕:一個造反派工人的十年文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長江、趙桂來,《毛澤東最後十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年1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6月)。
陳東林、杜蒲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錄》,第3卷上、下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智效民,〈劉少奇與晉綏土改〉(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公司,2008年)。
張平化,《張平化回憶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張勝,《從戰爭中走來 : 兩代軍人的對話》,(北京:中國靑年出版社, 2009)。
張湛彬,《大轉折的日日夜夜》,上、中卷(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張湛彬,《石破天驚:中國“第二次革命”起源紀實》,(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張耀祠,《張耀祠回憶錄 : 在毛主席身邊的日子》(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
張樹軍、高新民主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檔案》,下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8月)。
張黎群等主編,《懷念耀邦》,第四集(香港:亞太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張樹軍、高新民,《共和國年輪1978》(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程中原、王玉祥、李正華,《轉折年代—1976-1981年的中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
童青林,《回首1978歷史在這裏轉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葉永烈,《鄧小平改變中國—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葉劍英傳》編寫組,《葉劍英傳》(北京:北京電子出版物出版中心,2001年)。
楊易辰,《楊易辰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紀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楊中美,《胡耀邦傳略》(北京:新華出版社,1989)。
新華月報社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2004)》,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滿妹,《思念依然無盡:回憶父親胡耀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趙士剛,《陳雲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齊茂吉,《毛澤東和彭德懷、林彪的合作與衝突》(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7年1月)。
鄭學稼,《從文革到十一大》(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8年)。
廖蓋隆主編,《中國共產黨黨史鏡鑑》,第五卷(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11月)。
劉宋斌等著,《改革大潮》,中國20世紀全史第10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年)。
黎原,《黎原回憶錄》(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
鄧力群,《十二個春秋(1975-1987)》(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年3月)。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編、 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編、 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革命內部革命(1966-1982)》,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guhar)著、魏海生等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第一卷 人民內部矛盾1956-1957》(北京:求實出版社,1989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guhar)著、魏海生等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第二卷 大躍進1958-1960》(北京:求實出版社,1990年)。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guhar)、沈麥克(Michael Schoenhals)著、關心譯《毛澤東的最後革命》(台北:左岸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黎宗華編,《大陸同胞的吼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 年)。
蕭冬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歷史的轉軌-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1979-1981)》,第十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蕭勁光,《蕭勁光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2月)。
薛慶超,《紅牆決策:粉碎“四人幫”與共和國撥亂反正》(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6年)。
薛慶超,《歷史的選擇》,(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12月)。
薛暮橋,《薛暮橋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戴煌,《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年1月)。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臺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聶榮臻,《聶榮臻元帥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襲育之,《襲育之自述》(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二)期刊論文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組,〈《鄧小平文選》主要篇目介紹〉,《文獻和研究》,期6(1983年),頁21-32。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員會,〈華國鋒同志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卓越繼承者〉,《紅旗》,期2(1977年),頁19-25。
王玉貴,〈毛澤東六選接班人〉,《黨史縱覽》,期3(1998年),頁16-19。
丑運洲,〈向“四人幫”餘黨奪權—蘇振華接管上海〉,《百年潮》,期5(2003年),頁4-11。
方雪純,〈匪黨中央機構遞嬗及人事現況分析〉,《匪情月報》,卷21期12(1979年6月),頁40-45。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紅旗》,期10(1979年),頁23-25。
玄默,〈華國鋒、鄧小平對科學的業務與政治問題的岐見及影響〉,《中共研究》,卷12期4(1978年4月),頁7-15。
石上松,《中共中央會議透視》,《爭鳴》,期1(1979年)頁17-20。
朱良,〈鐵托與華國鋒互訪—對改革開放帶來啟迪的外事活動〉,《炎黃春秋》,期11(2008年),頁8-10。
孔德亮,〈第六屆中、日「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紀要〉,《匪情月報》,卷20期12(1978年6月),頁73-79。
邛疇禾,〈華國鋒上臺後匪蘇共關係析評〉,《共黨問題研究》,卷3期1(1977年1月),頁7-12。
李天民,〈華國鋒在山西時代〉,《共黨問題研究》,卷5期4(1979年4月),頁8-13。
李榮剛、劉元亮,〈生前囑咐要回卦山〉,《環球人物》,期18(2008年),頁30-31。
李仲喜,〈1949年我和華國鋒一起南下〉,《文史博覽》,期3(2009年),頁50-52。
李浩鳴、向鵬,〈華國鋒與袁隆平〉,《決策與信息》,期10(2008年),頁16-18。
李振祥,〈圍繞湘劇〈園丁之歌〉的尖銳鬥爭〉,《湘潮》,期5(2007年),頁33。
李琦,〈偉大歷史轉折時期的光輝論著-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開的會議上介紹《鄧小平文選》的發言要點〉,《文獻和研究》,期6(1983年),頁1-20。
李菁,〈李先念:從鄉村木匠到共和國主席〉,《三聯生活週刊》網路版,期13(2009年):http://www.lifeweek.com.cn/2009-04-14/0000124561.shtml,(擷取時間:2010年3月15日)。
李楊、楊中旭,〈改變中國的36天〉,《中國新聞週刊》,期39(2008年),頁27-30。
宋以敏,〈胡耀邦在對外關系上的撥亂反正〉,《炎黃春秋》,期5(2009年),頁17-25。
宋月紅,〈周恩來計畫赴藏未能成行的背後〉,《百年潮》,期3(2007年),頁16-21。
宋德金,〈我在林彪辦公室的前前後後〉,《百年潮》,期9(2000年),頁52-62。
丁東,〈質疑成說 可圈可點—讀史雲、李丹慧新著《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記憶》,期6(2008年11月30日),頁2-5。
余煥春,〈人民日報與1976年天安門事件〉,《百年潮》,期2(1998年),頁41-48。
余煥椿,〈實踐標準討論中新聞理論界的人和事〉,《炎黃春秋》,期7(2008年),頁63-67。
沈著,〈且看華國鋒何去何從?〉,《中國評論》,期521(1977年4月),頁11-13。
沈傳亮,〈“五五”期間中共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初步探索〉,《中共黨史研究》,期4(2008年),頁85-91。
沈秉文,〈華國鋒的困擾與徬徨〉,《共黨問題研究》,卷3期5(1977年5月),頁15-20。
沈寶祥,〈胡耀邦與華國鋒(上)—我所知道的若干情況〉,《同舟共進》,期11(2009年),頁55-60。
沈寶祥,〈鄧小平支持真理標準討論經過〉,《百年潮》,期3(1997年),頁4-8。
杜鋒,《汪東興為什麼會下臺》,《爭鳴》,期4(1980年),頁34-40。
杜導正,〈華國鋒〉,《財經》,期18(2008年),頁158-159。
吳奇英,〈華國鋒的面目與狠勁〉,《蘇俄問題研究》,卷18期3(1977年3月),頁42-48。
吳慶彤,〈林彪事件後周恩來解放幹部的努力與貢獻〉,《黨的文獻》,期2(2000年),頁81-84。
吳明瑜,〈追憶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財經》,期11(2008年),頁168-169。
林志剛,〈中共教育的路線與前瞻〉,《七十年代》,期3(1977年),頁28-34。
柯寶月,〈華國鋒事略〉,《中共研究》,卷10期3(1976年3月),頁108-110。
咼中校,〈他為中國尋找福音〉,《亞洲週刊》,卷18期30(2004年7月25日),頁27-29。
紀碩鳴,〈日本記者呈現晚年鄧小平〉,《亞洲週刊》,卷23期32(2009年8月16日),頁42-43。
范碩,〈風雷激蕩的十月 —“四人幫”覆滅記〉,《黨的文獻》,期1(1989年),頁47-55。
范碩、高屹,〈肝膽相照共解國難—葉劍英和鄧小平在黨和國家的危難時刻〉,《黨的文獻》,期1(1995年),頁78-87。
胡貽志,〈為了美的追求(二) —懷念我的叔叔胡喬木〉,《百年潮》,期12(2007年),頁19-27。
胡德平,〈耀邦同志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前前後後(中篇)〉,《財經》網路版,期12(2008年),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8-06-07/110057532.html(擷取時間:2010年4月19日)。
胡德平,〈耀邦同志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前前後後(下篇)〉,《財經》,期17(2008年),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08-08-17/110057879.html(擷取時間:2010年4月19日)。
胡績偉,《葉劍英華國鋒是改革開放初期領導人》,《爭鳴》,期5(2009年)頁57-61。
姜新立,〈華匪國鋒的政治難局〉,《幼獅月刊》,卷45期3(1977年3月),頁23-30。
高華,〈在貴州「四清運動」的背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93(2006年7月),頁75-89。
朗均,〈對《一腔悲憤誰訴—記丁盛同志晚年》一文的幾點看法〉,《記憶》,期15(2009年2月21日),頁61-62。
秦維憲,〈反對張春橋的“胡守鈞小集團”〉,《炎黃春秋》,期9(2005 年),頁9-14。
倪明,〈魏京生案平議〉,《七十年代》,期12(1979年),頁72-76。
孫興盛,〈《中國青年》復刊風波〉,《百年潮》,期10(2008年),頁46-53。
徐慶全,〈我在大是大非中認識了任仲夷-杜導正同志訪談錄〉,《炎黃春秋》,期1(2006年),頁10-17。
徐慶全、高明明,〈包產到戶提出過程中的高層爭論—訪國家農業委員會原副主任杜潤生〉《炎黃春秋》,期11(2008年),頁1-5。
祝華新,〈秦川〉,《財經》網路版,期4(2003年),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hargecontent2.jsp?id=110058125&time=2003-02-20&cl=106(擷取時間:2010年4月19日)。
麥健陸(James McGregor),〈羅伯特•巴特里〉,《財經》網路版,期24(2003年),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hargecontent2.jsp?id=110058763&time=2003-12-20&cl=106(擷取時間:2010年4月19日)。
陳永生,〈華國鋒的政治經歷〉,《東亞季刊》,卷10期1(1978年7月),頁98-120。
陳東林,〈毛澤東"文化大革命"中對自身錯誤的認識與糾正〉,《當代中國史研究》,期1(1995年),頁54-61。
陳清,〈工業學大慶運動始末〉,《黨的文獻》,期6(1994年),頁34-38、59。
陳繼安,〈我曾經"三下三上"—鄧小平談鄧小平(一)〉,《人民論壇》,期3(1996年),頁26-27。
陳綏民,〈華國鋒面臨的挑戰與考驗〉,《中央月刊》,卷9期10(1977年8月),頁127-131。
郭華倫,〈中共當權派之權力與路線鬥爭現勢〉,《匪情月報》,卷21期11(1979年5月),頁10。
郭華倫,〈華國鋒的命運〉,《匪情月報》,卷20期11(1978年5月),頁9-18。
郭華倫,〈中共當權派之權力與路線闘爭現勢〉,《匪情月報》,卷21期11(1979年5月),頁9-22。
章海陵,〈一生追問中國向何處去〉,《亞洲週刊》,卷18期30(2004年7月25日),頁24-26。
梁紅伍,〈康生死前為何揭發江青和張春橋〉,《百年潮》,期9(2006 年),頁19-22。
梁美雪,〈在華國鋒家中作客〉,《黨史博覽》,期3(2001年),頁21-24。
逄先知,〈關於黨的文獻編輯工作的幾個問題(上) 〉,《文獻和研究》,期3(1986年),頁31-36。
裘孔淵,〈中共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及鄧小平的復出〉,《匪情月報》,卷20期2(1977年8月),頁14-18。
曹普,〈谷牧與1978-1988年的中國對外開放〉,《百年潮》,期11(2001年),頁4-18。
張文彪,〈華國鋒在位的最後一次國宴〉,《領導文萃》,期10(1994年),頁58-60。
張富生,〈華國鋒在汾陽的日子〉,《山西老年》,期2(2009年),頁14。
張根生,〈聽谷牧談幾件大事〉,《炎黃春秋》,期1(2004年),頁3-5。
張根生,〈聽華國鋒談幾件大事〉,《炎黃春秋》,期10(2008)年,頁9-10。
張根生,〈華國鋒談粉碎「四人幫」〉,《炎黃春秋》,期7(2004)年,頁1-5。
張敬文,〈華國鋒的權力和地位究竟穩固了沒有?〉,《中共研究》,卷11期2(1977年2月),頁12-15。
張鎮邦,〈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分析〉,《匪情月報》,卷22期9(1980年3月),頁8-11。
程中原,〈鄧小平第三次復出經過〉,《百年潮》,期5(2009年),頁45-48。
程振聲,《李先念與粉碎「四人幫」》,《中共黨史研究》,期1(2002年),頁45-51。
程振聲,〈關於“文革”中國務院業務組的若干情況〉,《黨的文獻》,期3(2002年),頁61-66。
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炎黃春秋》,期10(1999年),頁34-40。
華國鋒,〈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而奮鬥〉(1978年2月26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報告),《紅旗》,期3(1978年),頁3-30。
華國鋒,〈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華國鋒同志在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的講話〉(1976年12月25日),《紅旗》,期1(1977年),頁25-41。
〈華國鋒同志晚年生活〉,《環球人物》,期9(2008年),頁20-22。
傅頤,〈北京市委與天安門事件的平反(上)〉,《百年潮》,期9(2003年),頁12-21。
傅頤,〈圍繞“兩個凡是”的交鋒和“綱”的轉移——訪華楠同志〉,《百年潮》,期1(2001年),頁4-12。
《解放軍報》編輯部,〈華國鋒同志是我黨當之無愧的領袖〉,《紅旗》,期11(1976年),頁27-30。
董保存,〈1976我奉命採寫華國鋒〉,《黨史博覽》,期12(北京:2008年),頁31-33、37。
楊正泉,〈粉碎“四人幫”時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百年潮》,期3(2009年),頁75-80。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7﹝1999年3月﹞,頁頁137-155。
葉劍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五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紅旗》,期8(1977年),頁10-15。
齊茂吉,〈華國鋒政治生命的破碎〉,《時報雜誌》,期83(1981年7月5-11日),頁52-57。
齊茂吉,〈毛澤東欽定林彪為接班人之探討〉,《兩岸發展史研究》,期2(2006年12月),頁199-227。
齊茂吉,〈毛澤東整肅林彪事件新探〉,《兩岸發展史研究》,期5(2008年6月),頁169-224。
齊辛,〈中共會掀起「批毛運動」嗎?〉,《七十年代》,期1(1979年),頁67-71。
齊辛,〈中共的新權力鬥爭〉,《七十年代》,期11(1978年),頁6-13。
齊辛,〈中共完成了急轉彎—三中全會的台前幕後〉,《七十年代》,期2(1979年),頁7-17。
趙明,〈華國鋒竄升經歷〉,《共黨問題研究》,卷3期1(1977年1月),頁78-80。
趙樹凱,〈萬里與農村改革〉,《中國發展觀察》,期12(2008年),頁4-10。
蓑笠翁,〈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評《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兼與作者商榷(上)〉《記憶》,期8(2008年11月28日),頁2-9。
熊蕾,〈1976年,華國鋒和葉劍英怎樣聯手的〉,《炎黃春秋》,期10(2008年),頁1-8。
魯丁,〈樊立勤談毛澤東和江青的關係〉,《記憶》,期14(2009年2月12日),頁53-55。
蔣冠莊、高敬增,〈李先念嘔心賑糧荒—六十年代初的糧食危機〉,《百年潮》,期1(2008)年,頁18-23。
黎之,《回憶與思考—〈天安門詩抄〉出版前后》,《新文學史料》,期2(2001),頁142。
劉勝驥,〈華匪國鋒、鄧匪小平權力鬥爭的未來〉,《復興崗學報》,期18(1978年1月),頁367-390。
劉崇文,〈胡耀邦和我談下臺前後〉,《炎黃春秋》,期3(2010年),頁12-17。
劉暢、李榮剛,〈關心經濟發展〉,《環球人物》,期18(2008年),頁24-25。
曉明,〈華國鋒的功與過〉,《記憶》,期8(2008年11月28日),19-25。
遲澤厚,〈一腔悲憤誰訴—記丁盛同志晚年〉,《記憶》,期2(2008年9月18日),頁2-17。
閻長貴,〈貢獻與缺憾—讀《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 ——從批林到批鄧》〉,《記憶》,期7(2008年11月10日),頁27-36。
閻長貴、茛江,〈所謂毛澤東臨終囑咐的真相〉,《文史精華》,頁51-55。
錢元亨,〈對于華國鋒上台後召開百多個「全國性會議的分析」〉,《中共研究》,卷11期5(1977年5月),頁51-59。
蕭野暉,〈華國鋒上台後中共經濟政策動向之研析〉,《中共研究》,卷11期4(1977年4月),頁6-23。
盧荻,〈偉人的膽識和胸懷—記任仲夷回憶鄧小平〉,《百年潮》,期10(2008年),頁16-22。
謝春濤,〈關於建國以來歷史決議的起草——龔育之訪談錄〉,《百年潮》,期6(2001),頁4-15。
韓凱、韓永,〈華國鋒:遠離政治的日子〉,《中國新聞周刊》,期32(2008年9月1日),頁43-44。
韓鋼,〈“兩個凡是”的由來及其終結〉,《中共黨史研究》,期11(2009年),頁54-63。
關山遠,〈華國鋒重提「論十大關係」與中共農村經濟政策的趨向〉,《中共研究》,卷11期4(1977年4月),頁76-80。
魏加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宏觀調控的歷程(一)〉,《百年潮》,期5(2008年),頁8-14。
羅奇玉,〈《園丁之歌》的厄運〉,《藝海》,期3(2009年),頁21-25。
羅川,〈懷念耀邦伯伯(二)〉,《百年潮》,期9(2008年),頁36-40。
羅冰,《中共高層新情況》,《爭鳴》,期3(1981年)頁7-9。
羅冰,〈姚文元寫毛澤東內幕-42萬字回憶錄被封殺後另起爐灶〉,《動向》,期12(2003年),頁6-8。
譚學鳯,〈胡耀邦在湘潭的一些舊事〉,《百年潮》,期3(2008年),頁73-75。
蘇育英、鄔謨俠,〈張志新殉難三十周年祭〉,《炎黃春秋》,期5(2005年),頁74-76。
蘇維民,〈楊尚昆談廬山會議〉,《百年潮》,期1(2008年),頁10-17。
鐘名一,〈劉復之談公安部長李震自殺事件〉,《百年潮》,期7(2009年7月),頁54-56。
權延赤,〈周惠—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炎黃春秋》,期6(2006年),頁4-5。
龔育之,〈同施拉姆教授的談話 (1984年04月02日)〉,《文獻和研究》,期8(1984年),頁11-20。
許瓊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三)工具書

劉建業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熊武一主編,《當代軍人辭典》,(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年)。
張品興、殷登祥、陳有進等主編,《中華當代文化名人大辭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政大國研中心,《中共人名錄》(台北:政大國研中心,1967年)。
邱沛篁、吳信訓、向純武等主編,《新聞傳播百科全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二、西文參考書目

Gardner , John, Chinese Politics And the Ssuccession to Mao. New York:Holmes & Meier, 1982.
Kau, Michael Ying-Mao(高英茂),and Susan H. Marsh, China in the Era of Deng Xiaoping : A Decade of Reform .New York : M.E. Sharpe, Inc., 1993.
MacFarquhar, Roderick and John K. Fairbank,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5.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三、報紙

《人民日報》,1976年至1980年
《中國時報》,1979年至1983年
《光明日報》,1976年至1977年
《解放軍報》,1976年
《文匯報》(上海),1965 年11 月
《南方週末》,2008年10月

四、網路資源

http://news-service.stanford.edu/pr/01/oksenberg%20228.html(擷取時間:2009年10月18日)。
遲澤厚,〈卜占亞上下賊船記〉,《華夏文摘》(文革博物館增刊),期477(2006年1月17日),http://www.cnd.org/HXWZ/ZK06/zk477.gb.html(擷取時間:2010年2月8日)。
陳益南,〈華國鋒:在文革中崛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中國研究論文庫》,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3187 (擷取時間:2009年10月18日)。
葉長青、陳益南,〈文革中湖南的群眾組織之概況——文革史研究之六〉,《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中國研究論文庫》,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3177(擷取時間:2009年10月18日)。
郝建生,〈周總理提名楊貴調公安部,使李震死因大白天下〉,《中華網》,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50531/12357213.html(擷取時間:2010年3月8日)。
李漢平、高勇,〈李漢平、高勇談胡耀邦與華國鋒〉,《胡耀邦史料信息網》,http://www.hybsl.cn/ybsxyj/shengpingyusixiang/2009-05-20/14160.html (擷取時間:2010年4月19日)。
余汝信,〈施義之冤與李震之死—《血與火的歷練》讀后〉,《華夏文摘》(文革博物館增刊),期508(2006年6月26日):http://cnd.cnd.org/HXWZ/ZK06/zk508.b5.html(擷取時間:2010年2月8日)。
〈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通過),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2/65450/4429427.html,(擷取時間:2010年3月4日)
韓鋼,〈還原華國鋒—關於華國鋒的若干史實〉,《胡耀邦史料信息網》,http://www.hybsl.cn/beijingcankao/beijingfenxi/2008-11-19/10724.html(擷取時間:2010年3月25日)。
〈揭密當年華國鋒辭職緣由〉,《胡耀邦史料信息網》,http://www.hybsl.cn/beijingcankao/beijingfenxi/2008-08-22/9400.html(擷取時間:2010年3月15日)。
李洪林,〈我的”理論工作者"經歷〉,《胡耀邦史料信息網》,http://www.hybsl.cn/beijingcankao/beijingfenxi/2008-11-13/10636.html(擷取時間:2010年3月15日)。
鄭仲兵,〈胡耀邦與胡喬木—在歷史轉折的十字路口〉,《胡耀邦史料信息網》,http://www.hybsl.cn/huinianyaobang/huainianwenzhang/2008-11-24/10834.html(擷取時間:2010年3月15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玄默,〈華國鋒、鄧小平對科學的業務與政治問題的岐見及影響〉,《中共研究》,卷12期4(1978年4月),頁7-15。
2. 邛疇禾,〈華國鋒上臺後匪蘇共關係析評〉,《共黨問題研究》,卷3期1(1977年1月),頁7-12。
3. 李天民,〈華國鋒在山西時代〉,《共黨問題研究》,卷5期4(1979年4月),頁8-13。
4. 丁東,〈質疑成說 可圈可點—讀史雲、李丹慧新著《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記憶》,期6(2008年11月30日),頁2-5。
5. 沈秉文,〈華國鋒的困擾與徬徨〉,《共黨問題研究》,卷3期5(1977年5月),頁15-20。
6. 吳奇英,〈華國鋒的面目與狠勁〉,《蘇俄問題研究》,卷18期3(1977年3月),頁42-48。
7. 柯寶月,〈華國鋒事略〉,《中共研究》,卷10期3(1976年3月),頁108-110。
8. 姜新立,〈華匪國鋒的政治難局〉,《幼獅月刊》,卷45期3(1977年3月),頁23-30。
9. 高華,〈在貴州「四清運動」的背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93(2006年7月),頁75-89。
10. 陳綏民,〈華國鋒面臨的挑戰與考驗〉,《中央月刊》,卷9期10(1977年8月),頁127-131。
11. 郭華倫,〈華國鋒的命運〉,《匪情月報》,卷20期11(1978年5月),頁9-18。
12. 張敬文,〈華國鋒的權力和地位究竟穩固了沒有?〉,《中共研究》,卷11期2(1977年2月),頁12-15。
13.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7﹝1999年3月﹞,頁頁137-155。
14. 齊茂吉,〈毛澤東欽定林彪為接班人之探討〉,《兩岸發展史研究》,期2(2006年12月),頁199-227。
15. 齊茂吉,〈毛澤東整肅林彪事件新探〉,《兩岸發展史研究》,期5(2008年6月),頁16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