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4: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徐于舜
研究生(外文):Yu-shuen Hsu
論文名稱: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論文名稱(外文):Valley and Region:The traffic history of Fengshan River Basin
指導教授:張翰璧張翰璧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an-Bi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民族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交通發展鳳山溪流域年鑑學派
外文關鍵詞:Annales SchoolFengshan River Region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年鑑學派Braudel強調亙古時間對歷史所產生的影響性,因而提出長時段「結構」、中時段「趨勢」與短時段「事件」作為探究歷史發展的幾個概念。本文即是以「結構」與「趨勢」作為立論基礎,探討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進而歸納出四個發展分期:「流域拓墾時期」、「開港通商時期」、「縱貫鐵路通車時期」、「輕便軌道貫通時期」。

自然地貌存在已久,人類生存於自然之中,必然得面對地貌所產生的種種限制,以年鑑學派Braudel的觀點,即是長時段「結構」;而清朝日治兩個時代的交通情況,則具有時代的「趨勢」性。鳳山溪亙古以來的河川特性,以及流域的地形樣貌,對於津渡、港口、古道、官路,以及日治時期的輕便軌道、汽車路線,產生結構的限制,而交通除了遵循結構進行發展外,還有「突破結構限制」的功能,進而使鳳山溪流域聯外與內聚的交通網絡得以成形。
Braudel of the Annales School stressed the influence of long periods of time to history, and proposed the concepts of long term “structures,” mid-term “trends,” and short term “events” in the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structures” and “trends” as the basi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Fengshan River Region, and further summarizes the four developmental periods of “watershed opening period,” “port opening and commercial period,” “north-south railway period,” and “light rail period.”
The natural landscape has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and for people to survive in nature, they must face the various limitations caused by the landscape. In the view of Braudel of the Annales School, this is the long term “structure.” The “trend” character of the times is in the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e river character of Fengshan River and the landscape appearances of the region produced structural limitations on river-crossing, ports, ancient paths, official roads, as well as the light rail and automobile routes under Japanese ruling. Transportation not only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structure, 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breaking through structural limitations,” allowing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o for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engshan River Reg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年鑑學派的崛起 1
第二節 流域的整體歷史 4
第三節 問題意識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鳳山溪研究回顧 9
(一)拓墾歷史 11
(二)聚落呈現 12
(三)地形地貌 12
(四)交通網絡 13
(五)產業發展 14
(六)小結 15
第二節 竹塹研究回顧 17
(一)以移墾社會為主軸 17
(二)以社會經濟為主軸 19
第三節 交通研究回顧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一)研究方法 31
(二)研究限制 32
(三)名詞釋義與研究範圍 32
(四)資料來源 34
第四章 清代鳳山溪交通體系 36
第一節 地形溪流對交通的影響 36
(一)鳳山溪起源 36
(二)清代鳳山溪地貌的記載 42
第二節 東西向動脈 47
(一)下游至上游的開拓 47
(二)港口、河谷與交通 50
第三節 南北向動脈 57
(一)官路與治理 57
(二)古道與產業 59
第四節 開港與近代建設 64
(一)開港的衝擊 64
(二)鐵路的興建 67
第五節 小結 70
第五章 日治鳳山溪流域交通 75
第一節 鳳山溪流域內部網絡 75
(一)鳳山溪交通的要角:輕便軌道 75
(二)道路的發展 82
第二節 流域對外網絡:鐵道與特別輸出入港 93
(一)縱貫鐵道鳳山溪流域段 93
(二)特別輸出入港 99
第三節 產業與交通網絡 111
(一)蓪草 111
(二)煤 115
(三)茶 117
(四)柑橘 121
第四節 小結 126
第六章 結論 129
參考文獻 135
附錄:日軍侵台路線探討:鳳山溪部分 150
附錄:鳳山溪流域交通大事記 156
Braudel,2002,《地中海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Braudel,2008,《論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C.Imbault-Huart著、黎烈文譯,1958,《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灣研究叢刊第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Dennis Smith著、周輝榮等譯,2000,《歷史社會學的興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G.L.Mackay著、林耀南譯,1959,《臺灣遙寄》。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Gary Wickham,1990,〈歷史學對社會學的流通性〉。,頁45-69,《解釋過去,瞭解現在:歷史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James W. Davison著、蔡啓恒譯,1972,《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灣研究叢刊第10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1997,《法國史學革命》。臺北:麥田。
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2002,《歷史學與社會理論》。臺北:麥田。
Theda Skocpol著、封積文等譯,2007,《歷史社會學的視野與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heda Skocpol編,封積文等譯,2007,《歷史社會學的視野與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 017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丁紹儀,1957,《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 00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者,1937,〈新竹州紅茶組合改稱〉。《臺灣之茶業》,20(3):108。
不著撰者,1960,《清一統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 06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者,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 0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者,1961,《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 10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者,1961,《臺灣私法商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 09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者,1963,《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文獻叢刊第 18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者,1969,《清季臺灣洋務史料》,臺灣文獻叢刊第 27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2000,《臺灣史》。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尹章義,1982,〈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功能〉。《臺北文獻》,59:97~251。
尹章義,1988,〈清代臺灣移墾社會芻論〉。《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研究會。
王 鑫,2001,《地形學》。臺北:聯經出版社。
王世慶,1994,〈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頁132-202,收錄於《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王必昌,1983,《重修臺灣縣志》,第三冊風俗。臺北:成文出版社。
王珊珊,2004,《近代臺灣縱貫鐵路與貨物運輸之研究1887~193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白順裕,2004,《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矢內原忠雄,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石同生等,2003,〈新城斷層定位與斷層活動性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4:37-52。
伊能嘉矩,1909,《臺灣舊地名辭書》。東京:富山房。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譯,1985,《臺灣文化誌》。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仲摩照久主編、葉婉奇譯,2002,《老臺灣人文風情》。臺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安倍明義,1998,《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
朱仕玠,1957,《小琉球漫誌》,臺灣文獻叢刊第 003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羽生國彥,1937,《臺灣の交通を語る》。臺北:臺灣交通問題調查研究會。
羽生國彥,1937,《臺灣小運送業發達史》。臺北:圖南協會。
何明星,2003,〈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佐倉孫三,1961,《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 107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子光,1959,《臺灣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 03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敬忠等,2010,〈乙未戰爭對我防衛作戰之啟示〉。《陸軍學術雙月刊》,509:1-22。
吳聰敏、盧佳慧,2008,〈日治初期交通建設的經濟效益〉。《經濟論文叢刊》,36:293-325。
李國祁,1975,〈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29。
李鹿苹,1984,《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
李元春,1958,《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 01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李鴻章,1961,《李文忠公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 131 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沙啟鍾,1962,〈臺灣海埔地之氣象與水文〉。《臺灣銀行季刊》,13(2):173-188。
沈葆楨,1959《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 029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066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憲文,1957,《清代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1955,《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帕米爾書店。
林欣宜,2002,〈清代早期竹塹地區的土地拓墾與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1723–1875〉,發表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 ( 2002/10/30 - 2002/10/31 ),中壢:中央大學,2002年10月30-31日。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頁266-267,收錄於《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滿紅,1996,〈有關日治時期臺灣經濟史的四種誤解〉。《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47-157。
林滿紅,1996,《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聯經。
林明璋,2008,〈從古圖資推測清末鳳山縣雙城古道之位置〉。《環境與世界》17:57-82。
林品桐等,1994,《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四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武澤斌太郎,1932,《臺灣私設鐵道軌道法規類集》。臺北:臺灣旅行案內出版社。
金平歐,1959,《交通學概論》。臺北:中國交通建設學會。
波越重之,1908,《新竹廳志》。新竹:新竹廳。
施添福,1982,《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2005,〈區域地理與地域社會:以研究概念的實踐為中心〉。《濁水溪流域自然與人文研究》,2005年學系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辦。
施添福,2008,評論黃智偉〈從「淡蘭便道」到「北宜公路」 一個交通史與古道學的考察〉。頁83-85,收錄於李素月等編輯,《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市: 宜蘭縣史館。
施 琅,1958,《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 013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施雅軒,2002,《竹苗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臺北: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惠冠,1996,《竹塹百年發展口述歷史:耆老座談紀錄輯》。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范瑞珍,1996,〈竹塹社番與客家人關係探討〉。頁122-131,收錄於《采田福地竹塹社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 04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韋煙灶,1998,〈新竹平原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變遷與居民維生方式的轉變〉《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9:63-96。
徐 珂,1986,《清稗類鈔》,第46冊舟車類。臺北:中華書局。
徐英祥,1996,《臺灣省茶業改良場場誌》。桃園:臺灣省茶業改良場。
高承恕,1982,〈布勞岱(F. Braudel)與韋伯(M. Weber):歷史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意義。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涂照彥,1991,《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張文義,2008,〈春帆、烏石、港口:尋找烏石港的身影( 1796~1924)〉。頁197-242,收錄於《交通與區域發展》論文集。宜蘭:宜蘭縣史館。
張文義,2008,〈春帆、烏石、港口:尋找烏石港的身影( 1796--1924)〉。頁197-242,收錄於李素月等編輯,《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市: 宜蘭縣史館。
張永堂,1997,《新竹市志》卷四經濟志(下)。新竹:新竹市公所。
張炎憲,1995,〈平埔族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錢、衛兩姓家族為例〉。收錄於《平埔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張家銘,1987,《社會學理論的歷史反思》。臺北:圓神。
張素玢,1995,〈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里社家族的研究〉。收錄於《平埔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張瑞津等,1998,〈苗栗丘陵河階之地形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9:97-112。
張維安、張敦為,2008,〈族群互動與產業經濟:頭前溪與鳳山溪流域的社會經濟考察〉。頁420-441,收錄於《四溪族群產業經濟調查研究》成果。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翰璧,2008,〈客家族群產業經濟研究:以鳳山溪為例〉。頁470-521,收錄於《四溪族群產業經濟調查研究》成果。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莊英章、連瑞枝,1998,〈從帳簿資料看日據北臺灣鄉紳家族的社會經濟生活:以北埔姜家為例)(與合著〉。漢學研究16 (2):79-114。
許明輿,1964,〈臺灣河川開發治理之多目標規劃〉。《臺灣銀行季刊》,15(1):158-161。
許倬雲,1980,〈社會學與史學〉。頁349-378,收錄於杜維運、英俊傑《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 華世出版社。
許雪姬,1993,《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社。
許雪姬,2003,〈劉銘傳研究的評介—兼論自強新政的成敗〉。頁303-322,收錄於政治大學文學院主編《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
連 橫,1962,《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 128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連 橫,2001,《臺灣通史》下冊。臺北:黎明文化。
郭薰風,1979,《桃園縣志》卷四經濟志(中)。桃園:桃園縣政府。
郭薰風,1979,《桃園縣志》第七冊。桃園:桃園縣政府。
陳 板,1999,《水與竹塹》。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陳 衍,1961,《臺灣通紀》,臺灣文獻叢刊第 120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 璸,1961,《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 116 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2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正祥,1997,《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南天書局。
陳志豪,2008,〈臺灣隘墾史研究的回顧--以竹塹地區的研究成果為例〉。《臺灣史料研究》,30:70-85。
陳其南,1984,〈土著化與內地化:清代臺灣社會的發展模式〉。頁325-366,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
陳芳惠,1984,《村落地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俊編著,1987,《臺灣道路發展史》。臺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陳秋坤,1989,〈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利,1690-1766〉。頁1023∼1040,收錄於《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國川,1995,〈從區域地理的內涵談高中地理教學的方向〉。頁1-33,《地理科教學研究專輯(一)》。南投: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7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添壽,2004,〈臺灣殖民體制與資本主義發展(1895-1945)〉。商學學報12:309-334。
陳添壽,2004,〈臺灣殖民體制與資本主義發展〉。《商學學報》。12:309-334。
陳朝龍,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 145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曾立維,2004,〈日治時期臺灣的蓮草產業:以新竹地區為探討中心〉。《政大史粹》7:91-157。
曾汪洋,1955,《臺灣交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森重秋藏,1933,《臺灣交通常識講座》。臺北:臺灣交通問題調查研究會。
森重秋藏,1943,《臺灣交通小史》。臺北:臺灣交通協會。
渡部慶之進著、黃得時譯,2006,《臺灣鐵道讀本》。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黃卓權,2002,〈清代北臺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頁24-42,收錄於《第六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黃卓權,2006,《客路:古道古橋關西路》。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 00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旺成,1957,《臺灣省新竹縣志》卷六經濟志。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黃旺成,1983,《新竹縣志》卷六經濟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黃紹恆,2001,〈日治初期臺灣「樟腦問題」的發生及其意義〉。國科會研究計畫。
黃富三,1980,〈清代臺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頁 193-220,收錄於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
黃智偉,1999,〈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臺北: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智偉,2002,《省道臺一線的故事》。臺北:貓頭鷹。
黃智偉,2008,〈從「淡蘭便道」到「北宜公路」 一個交通史與古道學的考察〉。頁37-73,收錄於李素月等編輯,《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市: 宜蘭縣史館。
黃朝進,1995,《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黃雯娟,2008,〈從孤立到開放:產業、交通與三星地區的區域變遷〉。頁91-129,收錄於李素月等編輯,《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市: 宜蘭縣史館。
新竹州役所,1928,《新竹州管內概要及事務概要》。新竹:新竹州役所。
新竹州役所,1985,《新竹州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
新竹州役所,1985,《新竹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十五年》。臺北:成文出版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1,《新竹州第1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2,《新竹州第2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3,《新竹州第3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4,《新竹州第4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5,《新竹州第5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6,《新竹州第6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7,《新竹州第7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8,《新竹州第8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29,《新竹州第9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0,《新竹州第10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1,《新竹州第11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2,《新竹州第12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3,《新竹州第13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4,《新竹州第14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5,《新竹州第15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6,《新竹州第16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7,《新竹州第17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8,《新竹州第18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9,《新竹州第19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40,《新竹州第20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楊南郡,2003,〈臺灣歷史步道(古道)與歷史文化----兼論保存方法〉。發表於「國家步道系統建置發展研討會」,臺北:林務局國際會議廳,2003年7 月24-25日。
溫振華,2008,評論戴寶村〈內聚與聯外〉。頁33-35,收錄於《交通與區域發展》論文集。宜蘭:宜蘭縣史館。
詹素娟,2008,〈新苗地區客家族群與原住民互動歷史之研究(1895-1950)〉。頁1178-1199,收錄於《四溪族群產業經濟調查研究》成果。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鈴木斗人,出版年不詳,《臺灣の保甲制度》。東京:市政調查會。
臺灣慣習研究會,1993,《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7卷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總務部調查課,1912,《臺灣烏龍茶ノ概況竝同茶金融上ノ沿革》。臺北:臺灣銀行總務部調查課。
臺灣總督府,1940,《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四十。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898,《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4,《咸菜硼、北埔煤田調查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道路港灣課,1930,《臺灣の道路》。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務課。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務課,1932,《自動車に關する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務課。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1991《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草案》。臺北:捷幼出版社。
臺灣總督府編,1986,《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明治34 年度。臺北:成文出版社。
臺灣礦業會,1915,《臺灣礦業會報》,第14號(微捲)。
劉鳳翰,1997,日軍在臺灣(上)。臺北:國史館。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07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昌武,2008,《19世紀前桃竹苗地區聚落開拓和地形相關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銘傳,1958,《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 027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師轍,1957,《臺游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 006 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34-64。
蔡淵洯,1985,〈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商業〉。《史聯雜誌》7:。
蔡龍保,2002,〈日治時期臺灣國有鐵路與觀光業的發展〉。《臺北文獻》,142:69-86。
蔡龍保,2003,〈交通與產業-日治時期國有鐵路與臺灣產業之發展〉。《臺北文獻》,144:77-96。
蔡龍保,2004a,〈日治時期公路運輸之興起與交通體系之變遷(1910-1936)〉。《近代中國》,156:88-121。
蔡龍保,2004b,《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臺北:臺灣古籍。
蔡龍保,2006,〈日治初期臺灣的道路事業〉。《國史館學術集刊》,7:85-129。
蔡龍保,2008,《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專刊(3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龍保,2008a,〈日治時期臺灣的道路事業-民力之徵用與臺灣人之拒適〉。《國史館學術集刊》, 15:1-34。
蔡龍保,2008b,〈國營初現-日治時期臺灣汽車運輸業發展的一個轉折〉。《國史館學術集刊》,16:1-47。
蔡龍保,2008c,〈日治時期臺灣道路改良事業之開展(1926-1936)〉。《國史館學術集刊》,17:37-83。
鄭鵬雲、曾逢辰,1963,《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 06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賴志彰,2003,《新竹縣鳳山溪沿岸客家人文地景之歷史變遷》。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賴志彰等,2003,《竹塹古地圖調查研究》。新竹:新竹市政府。
賴建誠,2004,《布勞代爾的史學解析》。臺北:桂冠。
賴建誠譯著,2003,《年鑑學派管窺》。臺北:左岸文化
賴澤涵,1982,〈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互補性及合流的可能性〉。頁151-167:《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錢 益,1959,《臺灣之交通》。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年。
戴寶村,1986,〈臺灣大陸間戎克交通與貿易〉。頁363-420,收錄於《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
戴寶村,2000,《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
戴寶村,2001,《宜蘭縣交通史》。宜蘭:宜蘭縣政府
戴寶村,2008,〈內聚與聯外:從交通考察宜蘭歷史發展〉。頁11-32,收錄於李素月等編輯,《交通與區域發展:「宜蘭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市: 宜蘭縣史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1979,《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卷》。臺北:成文出版社。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5,《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下)。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薛化元,1983,〈開港貿易與清末臺灣經濟社會變遷的探討〉。《臺灣風物》,33(4):2-9。
薛化元,2006,〈「農業臺湾・工業日本」考察〉。臺北:財團法人交流協會。
瞿海源、蕭新煌,1982,《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藍鼎元,1958,《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 01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魏德文等,2008,《測量臺灣: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1895-1945》。臺北:南天出版社。
羅烈師,2006,《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藤江勝太郎,1897,《臺北外二縣下茶葉》。臺北:藤江勝太郎。
讀賣新聞,1895,〈臺灣行軍困難の實況〉。《讀賣新聞》朝刊:1895年6月22日,版2。
Braudel Fernand1980 Histor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Longue Duree. In On History. Pp. 25-5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owne Stephen 1990 Foreign Aid in Practice.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Fébvre1953Combats pour l''histoire Paris Armand Colin.
John R. Shepherd 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napp Ronald G. 1980. Push Car Railways and Taiwan''s Development. In R. Knapp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pp. 203-218.
Joynt G. B. and N. Rescher ''The Problem of Uniqueness in History'' . History and Theory. Vol. 1. 1961.
C. Wright Mills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p.145.
Gilbert A. (1988) The New Rogional Geography in English and French-speaking Countr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2(2):208-228.
Massey D. (1984)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ur: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Geography of Production London: Machmillan Education Ltd.
Pred A. (1984)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 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ers 74(2): 279-297.
Pred A. (1986) Place Practice and Structure: Social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rn Sweden: 1750-1850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ayer A. (1989) The “New” Regional Geography and Problems of Narrativ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7(3): 253-276.
Solot M. (1986) Carl Sauer and Cultural Evolu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6(4): 508-520.
Warf B. (1988)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Everyday Life and Pacific Northwest Lumber Produc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8(2): 326-34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尹章義,1982,〈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功能〉。《臺北文獻》,59:97~251。
2. 王世慶,1994,〈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頁132-202,收錄於《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3. 何明星,2003,〈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4. 吳聰敏、盧佳慧,2008,〈日治初期交通建設的經濟效益〉。《經濟論文叢刊》,36:293-325。
5. 李國祁,1975,〈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1-29。
6. 沙啟鍾,1962,〈臺灣海埔地之氣象與水文〉。《臺灣銀行季刊》,13(2):173-188。
7. 林滿紅,1996,〈有關日治時期臺灣經濟史的四種誤解〉。《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47-157。
8.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9.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10. 張維安、張敦為,2008,〈族群互動與產業經濟:頭前溪與鳳山溪流域的社會經濟考察〉。頁420-441,收錄於《四溪族群產業經濟調查研究》成果。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11. 許明輿,1964,〈臺灣河川開發治理之多目標規劃〉。《臺灣銀行季刊》,15(1):158-161。
12. 許倬雲,1980,〈社會學與史學〉。頁349-378,收錄於杜維運、英俊傑《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 華世出版社。
13. 陳志豪,2008,〈臺灣隘墾史研究的回顧--以竹塹地區的研究成果為例〉。《臺灣史料研究》,30:70-85。
14. 陳添壽,2004,〈臺灣殖民體制與資本主義發展(1895-1945)〉。商學學報12:309-334。
15. 陳添壽,2004,〈臺灣殖民體制與資本主義發展〉。《商學學報》。12:30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