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詞發展的時空背景,剛好處在無論題材、風格、創作數量和質量上,皆極致發展的宋代之後,相形之下,元詞很難再開出新的路徑;而元代又以創作曲文為盛,詞則不若以往受到重視。加以後世戰禍頻仍,元集作品保存蒐羅不易,今日可見之元集校注本,也不過冰山一角而已,更別論元詞之研究。因此歷來研究詞學者,多半把重心放在宋、清二代,對於處於過渡的元詞,則視為衰亡沒落的象徵。但就作為詞史的一部分來看,元詞自有其價值;實際上,元詞去宋未遠,又能承兩宋之流風,仍具有一定的創作規模。 本論文以「劉敏中《中庵樂府》研究」為題,蓋因劉敏中為元代前期北方詞壇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詞頗有佳評,被歷來學者列為「一統期詞苑之繁茂」、「元初的詞壇巨擘」等大家詞人行列。首章介紹劉敏中之生平經歷及著作概況,在家庭背景方面,主要瞭解父祖輩及母親對他的人格養成教育。在仕宦歷程中,劉敏中敢於彈劾權貴,能針對官場情狀及社會弊端,實踐政治理念,也關心民生問題,具有民胞物與的精神。當政治環境污濁,或有疾在身時,劉敏中也從不戀棧,毅然辭歸。其所交遊之人物,無論仕宦經歷,或是人格品行,幾乎與劉敏中有相仿之處,並形成一特定交友圈。其次針對劉敏中的著作概況,介紹了《中庵集》的刊刻流傳情形、兩大版本系統——大典本和元刻本、版本特色,及《中庵樂府》的輯出經過。 詞作內容方面,可分成酬贈應答、詠物託意、感時遣懷、即景抒情四大類別。酬贈應答一類,有以詞代書,抒發個人的際遇或生活體會;有賀人喜慶,表達祝福與同樂;題贈之類,有傷感或不捨之情,戲作則兼有娛興和自道志趣與幽居生活的效果;也有餞送友朋,為對方將遷官赴任而寫,言詞中充滿對未來宦途的祝福與期待。其詠物作品,因時空背景不同,雖無遺民之哀婉寄託,但大致上能表現自己的人生體會,抒發小我的情思,也有獨特之處;尤其他對特定亭臺閣樓、山水奇石之命名與歌詠,絕非純作欣賞,實具有嚮慕之意。另一類詠物詞,則多用形式短巧的小令,摹形寫物,觀察細膩。感時遣懷一類,可分為撫時感事與憶舊懷人,抒情意味濃厚。即景抒情類別,或寫自然清景,或情景相生。 在寫作技巧上,則自其調律聲情、修辭技巧及語言特色加以考察。劉敏中詞調律多用小令,在調律剛柔、句式奇偶及用韻疏密三方面,聲情詞意相諧。修辭技巧方面,劉敏中點化前人典故,融匯運用古人辭語及故實入詞,舉凡經、史、子、集語,皆有所用。就移情作用來看,則有許多和自然對談、相望,或者將它想像成具有人類情感和動作的句子,能達到拉近物我距離之效果。在語言特色上,除了少數應酬詞外,其餘作品,無論用字遣詞或是情感呈現,用字不假雕琢,語言自然平易,能促進情感的真誠流露。 劉敏中詞具有豪放、疏野、婉約、纖穠等風格。其北宗傾向、豪放詞觀,反映在寫給張養浩的〈江湖長短句引〉中;部分詞作,詩思純樸率真,疏野質樸,崇尚自然,有村野風味。劉敏中雖是北人,但南宗詞的清麗詞風或多或少透過一些南方詞人,間接影響其創作,再加上他的健康狀況不佳,也可能影響心理,因而有婉約纏綿、富於深情,以及纖穠明麗,描寫細微之風格。 在詞作成就方面,首先是創作豐碩,無論在數量或內容上,劉敏中都堪稱是元初詞壇巨擘;其次是率意謳吟的寫作方式,能自然抒發感情,技巧不乏佳處。其三是追步蘇辛的詞觀,以及創作的實踐,較好地延續了豪放詞派之風尚。在限制方面,某些酬贈作品內容流於客套敷衍,損害了藝術價值。詞作語言也流於淺俗、散文化,欠缺深蘊之致;最後是寫景詠物之作,雖有清麗婉柔特點,但在託意上略遜一籌。本論文乃藉由對劉敏中詞作特色與成就之分析,確立其詞史地位,以填補元代專家詞的研究空間;亦不否認其詞之限制,期能為劉敏中《中庵樂府》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