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武俠小說作品類
(一)古龍作品
古龍:《七種武器(一)長生劍 霸王槍》,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4月。
古龍:《七種武器(二)孔雀翎 碧玉刀》,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4月。
古龍:《七種武器(三)多情環 離別鉤》,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5月。
古龍:《七種武器(四)七殺手 拳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5月。
古龍:《三少爺的劍(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5月。
古龍:《三少爺的劍(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5月。
古龍:《天涯.明月.刀(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11月。
古龍:《天涯.明月.刀(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11月。
古龍:《火拼蕭十一郎(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3月。
古龍:《火拼蕭十一郎(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3月。
古龍:《白玉老虎(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1月。
古龍:《白玉老虎(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1月。
古龍:《白玉老虎(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1月。
古龍:《名劍風流(一)》,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6月。
古龍:《名劍風流(二)》,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6月。
古龍:《名劍風流(二)》,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6月。
古龍:《名劍風流(四)》,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6月。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1月。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1月。
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1月。
古龍:《武林外史(一)》,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3月。
古龍:《武林外史(二)》,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3月。
古龍:《武林外史(三)》,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3月。
古龍:《武林外史(五)》,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3月。
古龍:《武林外史(四)》,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03月。
古龍:《流星.蝴蝶.劍(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01月。
古龍:《流星.蝴蝶.劍(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01月。
古龍:《陸小鳳傳奇(一)金鵬王朝》,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11月。
古龍:《陸小鳳傳奇(二)繡花大盜 決戰前後》,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11月。
古龍:《陸小鳳傳奇(三)銀鉤賭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11月。
古龍:《陸小鳳傳奇(五)鳳舞九天》,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12月。
古龍:《陸小鳳傳奇(六)劍神一笑》,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12月。
古龍:《陸小鳳傳奇(四)幽靈山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12月。
古龍:《絕代雙驕(一)》,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8月。
古龍:《絕代雙驕(二)》,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8月。
古龍:《絕代雙驕(三)》,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8月。
古龍:《絕代雙驕(五)》,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8月。
古龍:《絕代雙驕(四)》,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08月。
古龍:《楚留香傳奇(一)血海飄香(上)》,臺北:真善美出版社,2002年2月。
古龍:《楚留香傳奇(二)血海飄香(下)》,臺北:真善美出版社,2002年2月。
古龍:《楚留香傳奇(三)大沙漠(上)》,臺北:真善美出版社,2002年2月。
古龍:《楚留香傳奇(五)畫眉鳥(上)》,臺北:真善美出版社,2002年2月。
古龍:《楚留香傳奇(六)畫眉鳥(下)》,臺北:真善美出版社,2002年2月。
古龍:《楚留香傳奇(四)大沙漠(下)》,臺北:真善美出版社,2002年2月。
古龍:《楚留香新傳(一)借屍還魂》,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2月。
古龍:《楚留香新傳(二)蝙蝠傳奇(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2月。
古龍:《楚留香新傳(三)蝙蝠傳奇(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2月。
古龍:《楚留香新傳(五)新月傳奇》,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3月。
古龍:《楚留香新傳(六)午夜蘭花》,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3月。
古龍:《楚留香新傳(四)桃花傳奇》,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3月。
古龍:《劍毒梅香(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7月。
古龍:《劍毒梅香(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7月。
古龍:《劍毒梅香(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7月。
古龍:《蕭十一郎(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3月。
古龍:《蕭十一郎(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9年3月。
古龍:《邊城浪子(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7月。
古龍:《邊城浪子(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7月。
古龍:《邊城浪子(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8年7月。
古龍:《歡樂英雄(一)富貴山莊》 ,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07月。
古龍:《歡樂英雄(二)陸上龍王》 ,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07月。
古龍:《歡樂英雄(三)一飛沖天》 ,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07月。
古龍:《歡樂英雄(五)情人的心》 ,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07月。
古龍:《歡樂英雄(四)黃金世界》 ,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07月。
古龍:《誰來跟我乾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7月。
(二)金庸作品
金庸:《天龍八部(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金庸:《天龍八部(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金庸:《天龍八部(三)》,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金庸:《天龍八部(五)》,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金庸:《天龍八部(四)》,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9月。
金庸:《俠客行(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
金庸:《俠客行(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
金庸:《飛狐外傳(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
金庸:《飛狐外傳(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
金庸:《倚天屠龍記(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2月。
金庸:《倚天屠龍記(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2月。
金庸:《倚天屠龍記(三)》,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2月。
金庸:《倚天屠龍記(四)》,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2月。
金庸:《射雕英雄傳(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金庸:《射雕英雄傳(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金庸:《射雕英雄傳(三)》,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金庸:《射雕英雄傳(四)》,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金庸:《書劍恩仇錄(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金庸:《書劍恩仇錄(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金庸:《神雕俠侶(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01月。
金庸:《神雕俠侶(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01月。
金庸:《神雕俠侶(三)》,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01月。
金庸:《神雕俠侶(四)》,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01月。
金庸:《笑傲江湖(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04月。
金庸:《笑傲江湖(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04月。
金庸:《笑傲江湖(三)》,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04月。
金庸:《笑傲江湖(四)》,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04月。
金庸:《連城訣》,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
金庸:《雪山飛狐》,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7月。
金庸:《鹿鼎記(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7月。
金庸:《鹿鼎記(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7月。
金庸:《鹿鼎記(三)》,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7月。
金庸:《鹿鼎記(五)》,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7月。
金庸:《鹿鼎記(四)》,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7月。
金庸:《碧血劍(一)》,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金庸:《碧血劍(二)》,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三)梁羽生作品
梁羽生:《七劍下天山(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6月。
梁羽生:《七劍下天山(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6月。
梁羽生:《大唐遊俠傳(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梁羽生:《大唐遊俠傳(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梁羽生:《大唐遊俠傳(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梁羽生:《女帝奇英傳(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梁羽生:《女帝奇英傳(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梁羽生:《白髮魔女傳(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梁羽生:《白髮魔女傳(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梁羽生:《冰川天女傳(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8月。
梁羽生:《冰川天女傳(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8月。
梁羽生:《冰川天女傳(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8月。
梁羽生:《江湖三女俠(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
梁羽生:《江湖三女俠(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
梁羽生:《江湖三女俠(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
梁羽生:《萍蹤俠影錄(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梁羽生:《萍蹤俠影錄(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梁羽生:《雲海玉弓緣(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9月。
梁羽生:《雲海玉弓緣(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9月。
梁羽生:《雲海玉弓緣(中)》,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9月。
梁羽生:《還劍奇情錄》,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
二、武俠小說研究類
孔慶東、龐書緯:《古龍一百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周清霖主編:《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10月
易劍東:《武俠與文化》,臺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初版。
林保淳:《解構金庸》,臺北:遠流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林保淳主編:《傲世鬼才一古龍: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初版。
翁文信:《古龍一出,誰與爭鋒—古龍新派武俠的轉型創新》,臺北:風雲時代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1月。
曹正文 《中國俠文化史》 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1997年3月
曹正文 《古龍小說藝術談》 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1997年3月
曹正文 《俠客行──縱談中國武俠》 臺北:雲龍出版社 1998年12月
曹正文:《金庸小說人物譜》,臺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
梁守中:《武俠小說話古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2月。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4月。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淡江中文系:《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陳平原 《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 ,臺北:麥田出版社 1997年12月。
陳墨:《人性金庸》台北:雲龍出版社,1997 年12 月。
陳墨:《刀光俠影蒙太奇:中國武俠電影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1996 年。
陳墨:《形象金庸》台北:雲龍出版社,1998 年1 月。
陳墨:《武俠五大家品賞》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1 年。
陳墨:《金庸小說人論》江西: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年11 月。
陳墨:《金庸小說之武學》江西: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 年5 月。
陳墨:《金庸小說之武學》江西: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 年5 月。
陳墨:《金庸小說之謎》台南:祥一出版社 ,1995 年6 月。
陳墨:《金庸小說情愛論》江西: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 年5 月。
陳墨:《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江西: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年12 月。
陳墨:《金庸小說賞析》台南:祥一出版社,1993 年9 月。
陳墨:《海外新武俠小說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8 月。
陳墨:《新武俠二十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 年6 月。
陳墨:《藝術金庸》台北:雲龍出版社,1998 年1 月。
彭華 《俠骨柔情-古龍的今世今生》 臺北:大都會文化事業公司 2004年4月。
舒國治:《讀金庸偶得》,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7月。
費勇、鍾小毅 《金庸傳奇》 臺北:雅書堂文化公司 2002年9月
費勇、鍾小毅 《梁羽生傳奇》 臺北:雅書堂文化公司 2002年9月
費勇、鍾曉毅 《古龍傳奇》 臺北:雅書堂文化公司 2002年9月
溫瑞安:《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香港:明窗出版社,1997年9月。
葉洪生 《武俠小說談藝錄──葉洪生論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4年11月
葉洪生:《葉洪生論劍--武俠小說談藝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葉洪生‧林保淳 :《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2005年6月。
劉津津、繆星象撰:《說不盡的俠骨柔情:臺灣武俠語言情文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劉新風、陳墨等主編:《中國現代武俠小說鑑賞辭典》,北京市: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3月。
戴俊:《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縱橫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12月。
羅立群:《中國武俠小說史》,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羅立群:《梁羽生武俠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7年5月。
羅賢淑:《劍光俠影論金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龔鵬程 :《俠的精神文化史論》 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4年
龔鵬程、林保淳:《二十四史俠客資料彙編》,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9月初版。
三、今人論著類
(一)期刊論文
卜鍵:〈小李飛刀的真正傳人〉。收入《邊城浪子》,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8月。
卜鍵:〈風格的形成是艱苦的〉。收入《絕代雙驕》,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7年8月。
卜鍵:〈復仇的路有多長〉。收入《白玉老虎》,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7年2月。
方瑜:〈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啟蒙遍歷與神話書寫〉收入淡江中文系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王立、隋正光:〈古龍小說復仇模式及其對傳統的突破〉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王立:〈武俠小說復仇模式及其對傳統的超越〉收入《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9月。
古龍:〈楚留香和他的朋友們〉。收入《楚留香新傳(五)新月傳奇》,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4月。
李明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收入《七種武器(四):七殺手 拳頭》,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6月。
李寅浩:〈談談武俠小說之源:《史記》刺客、游俠兩傳的意義〉收入淡江中文系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李榮德:〈大師手筆,信守拈來〉。收入《七種武器(三):多情環 離別鉤》,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6月。
李榮德:〈行雲流水,渾然天成〉。收入《七種武器(三):多情環 離別鉤》,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6月。
李榮德:〈完成轉折,另類創新〉。收入《七種武器(一):長生劍 霸王槍》,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5月。
李榮德:〈春風駘蕩,渾然天成〉。收入《七種武器(二):孔雀翎 碧玉刀》,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5月。
李榮德:〈能悲能喜,大師手筆〉。收入《七種武器(二):孔雀翎 碧玉刀》,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5月。
李榮德:〈精彩紛呈,寓意深遠〉。收入《七種武器(一):長生劍 霸王槍》,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5月。
李榮德:〈險中求勝,奇中逞奇〉。收入《七種武器(四):七殺手 拳頭》,2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008年6月。
周清霖:〈電影《東邪西毒》中古龍的血與魂〉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林保淳:〈古龍的「劍道」與「人道」──從西門吹雪與葉孤成說起〉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林保淳:〈成人的童話世界—武俠小說的「本體論」〉。收入《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林保淳:〈江湖遊俠與金鵬王朝〉。收入《陸小鳳傳奇》,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7年12月。
林保淳:〈武俠與懸疑、推理的完美結合〉 收入《陸小鳳傳奇(四)幽靈山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1月。
林保淳:〈金庸小說中的「江湖世界」〉。收入《淡江人文社會學報》,第20期,2004年9月。
林保淳:〈浪子與劍神的江湖傳說〉 收入《陸小鳳傳奇(六)劍神一笑》,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1月。
林保淳:〈從通俗的角度談武俠小說〉收入《文訊月刊(專題:通俗文學的省思)》,第26期,1986年10月。林保淳:〈從遊俠、少俠、劍俠到俠義:中國古代俠義觀念〉。收入淡江中文系主編《俠雨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4月。
林保淳:〈蒙塵的明珠:司馬翎的武俠小說〉。收入淡江中文系主編《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林保淳:〈隱形刺客與完美謀殺〉 收入《陸小鳳傳奇(五)鳳舞九天》,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1月。
林建發:〈視角?聲音?延異:閱讀《大人物》〉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林清玄:〈訪古龍談他的「楚留香」新傳〉收入《楚留香新傳(五)新月傳奇》,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4月。
南方朔:〈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收入《楚留香新傳(六)午夜蘭花》,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4月。
南方朔:〈浪漫傳奇的示範之作〉收入《楚留香新傳(四)桃花傳奇》,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4月。
南方朔:〈悲劇與喜劇的相疊之作〉收入《楚留香新傳(一)借屍還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3月。
南方朔:〈視覺影像的高峰之作〉收入《楚留香新傳(二)蝙蝠傳奇(上)》,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3月。
胡正群:〈破繭之作,露業奠基〉。收入《名劍風流》,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7年7月。
胡仲權:〈論《絕代雙驕》的修辭藝術〉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翁文信:〈從副刊連載看武俠小說的文學活動〉,收入《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9月。
郭璉謙:〈古龍武俠小說目錄及創作年代商榷〉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陳康芬:〈世界觀的歧出──古龍武俠小說「世俗英雄」的文化/社會意義〉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陳康芬:〈抽象化的江湖世界:人性煉獄的試金石〉收入《楚留香新傳(五)新月傳奇》,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4月。
陳墨:〈古龍以詩的心靈寫出高峰之作〉。收入《天涯.明月.刀》,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12月。
陳墨:〈楚留香研究:朋友、情人和敵手〉。收入《楚留香新傳(一)借屍還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3月。
陳曉林:〈從技法的突破到意境的躍升:以《楚留香傳奇》為例〉。收入《楚留香新傳(一)借屍還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3月。
湯哲聲:〈英雄與美女:古龍小說的創新和危機〉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覃茂賢:〈大章法、大寫意、大象徵〉。收入《流星.蝴蝶.劍》,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6年12月。
楊玉成撰:〈閱讀世情:崇禎本金瓶梅評點〉,收入《國文學誌》第5期(2001年12月)。
楊照:《系譜的破壞與重建──論古龍的武俠與江湖》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葉洪生:〈武俠小說創作論初探〉,收入《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9月。
葛迺瑜:〈突破武俠窠臼的浪漫傳奇〉。收入《武林外史》,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7年4月。
劉巧雲:《正言若反──論古龍武俠小說的特色》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劉奕德(Petrus Liu):〈Cultural Bodies in Gu Long〉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歐陽瑩之:〈泛論古龍的武俠小說〉收入《楚留香新傳(五)新月傳奇》,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4月。
嚴家炎:〈文化生態平衡與武俠小說命運〉,收入《縱橫武林:中國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9月。
蘇姿妃:〈仗劍江湖載酒行──古龍的生命歷程與其創作風格之關係〉,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龔敏:《從梁羽生、金庸到古龍──論古龍小說之「新」與「變」〉收入《傲世鬼才一古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2月。
龔鵬程:〈人在江湖:夜訪古龍〉。收入《楚留香新傳(一)借屍還魂》,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8年3月。
龔鵬程:〈劃破黑暗的小李飛刀〉。收入《多情劍客無情劍》,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7年8月。
龔鵬程:〈藏在霧裡的劍〉。收入《三少爺的劍》,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2006年6月。
(二)學位論文
洪文軒:《古龍武俠小說門派系譜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2月。胡淑婷:《俠客行與絕代雙驕比較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6年,6月。
翁文信:《古龍新派武俠的轉型創新》,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6月。陳虹羽:《古龍《絕代雙驕》人物形塑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陳康芬:《古龍武俠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彭士民:《梁羽生「萍蹤俠影系列」武俠小說研究》 ,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楊瑩薇:《金庸天龍八部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碩士論文,2004年。葉子農:《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之藝術表現》,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葉燕容:《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1月。廖珮芸:《邊緣人物的功能與意義:馮夢龍三言中的配角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劉巧雲:《古龍武俠小說之創新與特色》,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賴致仰:《梁羽生女帝奇英傳》研究 ,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羅淑賢:《金庸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蘇姿妃:《古龍武俠小說英雄形象研究—以楚留香、李尋歡為主要研究對象》,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蘇惠美:《金庸小說《神雕俠侶》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12月。(三)其他論著
W.Kenny撰,陳迺臣譯:《小說的分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野鵝出版社,1980年9月。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佛斯特撰,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李喬:《小說入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年3月。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10月。
林燿德、孟樊主編:《流行天下:當代臺灣通俗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1月。
崔奉源:《中國古典短篇俠義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張文中撰:《兩岸三地名家訪談》,廣州市:花城出版社,2004年5月。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2000年,12月。
張堂錡:《現代小說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3月。
張稔穰:《聊齋誌異藝術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章淑端:〈古龍《陸小鳳傳奇》的理想型與變態型人物〉,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論文,2001年4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9月。
湯哲聲主編:《中國當代通俗小說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塞萬提斯撰,楊絳譯:《堂吉軻德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1月。
楊昌年:《現代小說》,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5月。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
榮格撰,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劉欣中:《金聖歎的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魏飴:《小說欣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羅光:《生命哲學》,臺北:學生書局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
羅盤:《小說創作論》,臺北:東大書局,1980年。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4月。
四、古典文獻類
〔西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啟業書局,1977年。
〔西漢〕戴聖撰:《禮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李贄撰:〈童心說〉,收錄於《李溫陵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明〕施耐庵撰:〈水滸傳〉,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6月。
〔南宋〕朱熹撰:《孟子章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晉〕陳壽撰:《三國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焦循撰:《孟子正義》,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10月。
〔清〕劉寶楠、劉恭勉撰:《論語正義》,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3月。
五、報紙類
古凌撰:〈古龍的短刀〉刊於《聯合報》1985年2月28日,第12版。
本報訊:〈「小葉」揮刀逞兇焰 「大俠」拒飲幾斷腕〉刊於《聯合報》,1980 年10 月24 日,第3 版。
本報訊:〈古怪精靈生花筆 龍蛇變幻奇秀人〉刊於《聯合報》1985年10月9日,第5版。
本報訊:〈古龍生前開闢武俠小說新頁,死後留下傳奇軼事無數,掀起豪情,文藝圈倍思前緣〉刊於《民生報》1985 年9 月23 日,第9 版。
本報訊:〈古龍的轎車 第八次被砸〉刊於《聯合報》1982年6月22日,第7版。
本報訊:〈古龍為華視製作「新月傳奇」要請張沖飾「楚留香」〉刊於《民生報》,1982 年5月18 日,第10 版。
本報訊:〈武戲文拍.試觀眾胃口 螢光幕上.探一條新路〉刊於《聯合報》1977年7月28日,第9版。
本報訊:〈蒼穹神劍難敵肝疾病魔 武俠作家古龍永別江湖〉刊於《聯合報》1985年9月22日,第5版。
本報訊:〈歷盡滄桑、老成持重、古龍力荐張沖飾「香帥」〉刊於《民生報》,1982年5 月19日,第10 版。
荻宜撰:〈名家書房:浪子‧書生‧古龍〉刊於《聯合報》1983年11月28日,第12版。
臺北訊:〈 古龍對於制播中的「小李飛刀」極表不滿 〉刊於《聯合報》1983年1月8日,第9版。
臺北訊:〈 蕭十一郎.古龍賣了 〉刊於《聯合報》1983年1月29日,第9版。
臺北訊:〈「楚留香」今晚播出 古龍重提版權問題〉刊於《聯合報》1982年3月6日,第9版。
臺北訊:〈「楚留香」版權費問題古龍與中視達成協議〉刊於《聯合報》1982年4月28日,第9版。
臺北訊:〈卅載分離 古龍無言灑酸淚 日薄崦嵫 病榻原是傷心地 〉刊於《聯合報》1985年4月10日,第5版。
臺北訊:〈古龍不起訴 趙母請再議〉刊於《聯合報》1977年12月9日,第3版。
臺北訊:〈古龍被控誘拐案 罪證不足不起訴〉刊於《聯合報》1977年10月16日,第3版。
臺北訊:〈武俠小說招來「殺機」古龍家門被刻「死定」〉刊於《聯合報》1984年8月7日,第7版。
臺北訊:〈琥珀青龍版權糾紛 華視古龍達成協議〉刊於《聯合報》1982年10月26日,第9版。
六、網路資源
熱血古龍
http://www.rxgl.net/bbs/thread-225005-1-1.html
中華武俠文學網
http://www.knight.tku.edu.tw/home.htm
中華武俠文學網論壇
http://www.tuknight.com/phpBB3/
古龍紀念官網
http://www.gulong.com.tw/index.htm
古龍豪俠會
http://gulong04.hp.infoseek.co.jp
古龍武俠論壇
http://www.gulongbbs.com/bbs/index.php
金庸茶館
http://jinyong.yli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