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了因譯(Dirk Mathison 1997 原著)(2005)。精采人生從良好習慣開始。香港:三聯書店。
王天苗(2003)。學前融合教育實施的問題和對策---以台北市國小附幼為例。特殊教育研究月刊,25,1-25。王淑霞(2001)。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江麗美譯(2001)。有效壓力管理。台北:智庫文化。
吳宗立(1996)。國民中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吳宗達(2003)。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俊容(2002)。國小特殊班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其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典。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台北:五南。
吳淑美(1998)。融合教育之班級經營。國教世紀,180,13-16。吳淑美(2001)。談融合教育之現況與未來。載於楊宗仁(主編),融合教育學術論文集,1-10。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吳淑美(2003)。融合教育相關研究。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2003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44-50。
吳淑美(2004)。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文,未出版。
李宜蓁(2003)。老師,請你要保重。康健雜誌,59。李明濱(2006)。壓力人生:情緒管理與健康促進。台北:健康世界。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惠藺(2001)。特教班教師支援融合班教師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立師院實小附設幼稚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榮妹(2003)。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榮珠(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沈儀方(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範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周文欽、孫敏華、張德聰編著(2004)。壓力與生活。台北市:空大。
周美君(2002)。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金生(2002)。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家任(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育論文,未出版。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貴美(2001)。中法融合教育之比較--特殊教育品質的提升。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001年刊,41-58。林曉萍(2002)。教師工作壓力面面觀。國教之聲,734(1),53。邱上真(2000)。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帶好每位學生:理論實務與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9-2413-H-017-004)。國立高雄師範大特殊教育學系。
邱上真(2001)。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
施淑芬(199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洪儷瑜(2001)。英國融合教育。台北:學富文化。
胡永崇(2001)。融合教育意義、爭議與配合措施。融合教育文集。國立嘉義大特殊教育中心。
唐榮昌(2007)。改革中的省思:談融合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師說,196,13-16。徐易男(2006)。由美國 NIUSI 理念論融合教育學校之建構途徑。國立編譯館館刊 ,34(3),77-86秦麗花(2001)。破除融合教育的迷思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16(4),51-55。翁金珠(2003)。彰化縣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原則與輔導辦法。載於彰化縣殊教教育法規彙編,53-54。
張明麗(1991)。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德聰(2008)。張德聰的自助紓壓手冊(上):美好人生的心理維他命。台北:張老師文化。
教育部(1997)。特殊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a)。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提供普通學校輔導特殊教育學生支援服務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b)。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c)。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及助理人員遴用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a)。特殊教育法修正條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b)。融合教育。教育部電子報,69。2005年10月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69/dic.htm。
教育部(2008)。教育部九十八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特殊兒童普查執行小組(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莊中興(2001)。高級職業學校特殊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俊銘(2004)。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籃憶(2004)。學前教育階段公立學校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樹德科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生玉(1994)。影響教師工作心厭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63-79。陳秀珍(2006)學前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以普通班的融合教育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政見(2002)。以書法自我自療克服工作壓力。特教園丁,17(3),38-42。陳素惠(2002)。我國綜合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彭慧玲(2003)。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媖楟(2007)。國小融合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台北師院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鈕文英(1999)。身心障礙學生補救教學方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鈕文英(2002)。九年一貫課程與特殊教育課程理念和做法之比較。國小特殊教育,34,46-55。鈕文英(2006a)。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鈕文英(2006b)。融合教育的理念與做法(上)---理念、現況、與作法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鈕文英(2008)。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台北:心理。
鈕文英、邱上真、任懷鳴(2000)。國小階段實施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馮世昌(2006)。國民小學初任主任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教育大學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馮淑珍(2005)。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實施困擾與其因應策略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淑容(2004)。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智慧(2003)。減緩教師工作壓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瑛綺(2002)。國小融合教育班級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榮真(1992)。啟智教養機構教保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詹美春(2002)。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學範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博允(2000)。台灣和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文龍(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融合教育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明富(1998)。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380。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鍾美英(2005)。實施融合教育之學校行政支持研究―以高雄市一所特教評鑑績優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蘇燕華(2001)。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蘇燕華(2003)。融合教育的理念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39-62。
鐘梅菁(2000)。學前教師實施融合教育之專業知能與困擾問題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Billing, A. G.,& Moos, R. H. (1981). The Role of Coping Responses and Social Resources in Attenuating the Stress of Life Events. Journal of Behavior Medicine, 4, 139-157.
Gmelch, W. H.(1998).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dministrative stress:Cause, reaction, responses and consequenc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6(2),134-140.
Fulk, B. J. M., & Hirth, M. A.(1994). Percep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 effctiv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4 595).
Kirk, S. A.,Gallagher, J. J.,& Anastasiow, N. J.(2000). 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9rd ed.). 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
Pine,A.,& Aposon,E.(1988).Career burnout and cures.NY:The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