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中文
王宋民,1998,都會地區房價之特徵價格分析- 以台北市信義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余智生,1982,台北市住宅建築業定價策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呂宗盈,1994,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都市住宅市場分析之研究─以台中市高層集合住宅為例,八十三年度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學術研討會,頁175~186。
李月華,2000,台北市住宅價格模式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博士論文。周佳穎,2008,法拍屋拍定機率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子欽,2007,法拍屋投資者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
林允健,2005,台中市透天住宅的邊間價格效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
林國民,1996,高雄市自有住宅特徵價格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震岩,2007,「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549-559。
林元興,1976,「台北市地價變動之分析」,台北市銀月刊7(5),頁15-16。
林嵩麟,2000,成屋價格影響因素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國隆,2006,影響法拍屋市場價格因素之研究-以台中市透天屋為個案分析,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邱國勳,2002,我國不良資產處理方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翁火輪,2001,「法拍屋及公正第三人拍賣入門及必勝」,法院拍賣新聞報社。
張金鶚、林秋瑾、楊宗憲,1995,「台灣地區住宅價格指數之研究」,經建會研究計劃。
戚靜玟,1997,住宅市場區隔與購屋行為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連婉淳,2003,工業區不動產價格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惠,2005,路沖對土地價格的影響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憶茹,2004,拍賣制度、市場機制與法拍屋價格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章耀玲,1997,台南市建物預售價格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彭芳琪,2005,不同拍賣機制對不良資產價格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辜炳珍、劉瑞文,1988,「房地產價格指數查編之研究」,行政院主計處。
黃啟福,1983,住宅屬性需求之研究-以松山、大安、古亭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憶萱,1998,模糊專家系統在不動產估價之應用,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董尚義,1978,台北市地價空間結構與影響因子分析,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趙子鑫,2003,法拍屋價格決定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之中小型住宅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劉振誠,1986,住宅價格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松山、中山、大安、古亭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秀玲,1992,臺北市住宅品質對住宅價格影響關係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居,2001,土地使用分區對成屋價格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蔡芬蓮,1997,法拍屋價格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論文。
盧美華,1994,住宅屬性對房價影響之探討-以台中市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賴明宏,1997,影響房價因素之屬性特徵與總體變數分析,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錢定家,2004,法拍屋底價訂定對拍定價格與拍賣結果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鍾陳佳,2002,住宅法拍屋屬性與拍定價格關係之研究— 以台中市12 層以上之集合住宅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二、英文
Akkermans, H. A., Bogerd, P., Yucesan, E., van Wassenhove L. N. (2003), “The impact of ERP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xploratory findings from a European Delphi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146, pp. 284-301.
Johnson, David Dale and Phillips, G.. Michael(1984), Housing Attributes Associated With Capital Gain., AREUEA Journal, Vol.12, Issue.2, pp.162-175.
Mark, H.J. and Michael, A. G. (1986), “A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Zoning on Housing Value over Tim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20, pp.257-273.
Mok, M. K. (1992), “A Hedonic Price Model for Private Propertie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Real Estate and Economics, pp.37-47.
Pasha, Hafiz A. and Mohammad S. Butt(1996), Demand for Housing Attribu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tudy of Pakistan., Urban studies, Vol. 33, Issue 7, pp.1141-1154.
Quang, W. and James (1994),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Eternities of Neighborhood Churches on Houring Value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and Econamics, Vol.9, pp.127-1236.
Singell, Larry D. and Jane H. Lillydahl(1990),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the Effect on the Housing Market., Land Economics, Vol.66, Issue 1, pp.82-92.
Su Han Chan and Michelle Chu, Lentz and Ko Wang Chan,(1998), Intra-Project Externality and Layout Variables in Residential Condominium Appraisal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 Vol. 15, Issue 1/2, pp.131-145.
三、網路
台新銀行,2009年11月http://www.taishinbank.com.tw/index.jsp?SESSIONID
財團法人台灣不動產資訊中心,2009年11月http://www.realestate.org.tw/
住宅統計資訊網,2009年11月http://housing.cpami.gov.tw/house/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