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03: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依穎
研究生(外文):I-Ying Lee
論文名稱:拉威爾鋼琴作品庫普蘭之墓之探討與演奏詮釋
指導教授:丁心茹
指導教授(外文):Joanna T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與表演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5
中文關鍵詞:拉威爾庫普蘭之墓
外文關鍵詞:RavelLe Tombeau de Couperi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9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摩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為法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印象樂派」(The Impressionism)著名作曲家之一。在他的創作生涯中,共創作了十七部的鋼琴作品,其中《庫普蘭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 1914-1917)除了是拉威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創作的唯一一首鋼琴獨奏曲,同時也是他個人鋼琴創作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此作品由六首小品所組成,作品中的每一首樂曲並分別題獻給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中身亡的朋友們。
《庫普蘭之墓》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巴洛克時期的法國鍵盤音樂家法蘭梭瓦.庫普蘭(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主要以巴洛克時期的舞曲形式作為創作的基礎,同時此作品也是拉威爾運用所喜愛的舞曲作為創作的代表之一。《庫普蘭之墓》對於樂曲的精巧安排以及音響中豐富和聲語彙的展現,皆顯露出拉威爾個人所獨具的原創性,筆者也希望藉由此研究能使自己在演奏與詮釋上有更為貼切的掌握。

Maurice Ravel (1875-1937),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mposer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French impressionism, has written seventeen piano compositions throughout his life. Le Tombeau de Couperin was written between 1914 and 1937, it was the only piano piece which Ravel composed during the World War I (1914-1918) and was also his last piano composition in his career. Each of the six pieces in Le Tombeau de Couperin was respectively dedicated to his friends who died in the war.
Ravel’s Le Tombeau de Couperin which was inspired by the Baroque French keyboardist 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 was not only written mostly in the Baroque dance forms, but also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Ravel’s favorite use of his dance works. Le Tombeau de Couperin with the ingenious setting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harmonic sonority showed the creativity of Ravel’s personal expression. Through out the process of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wishes to find out the composer perception of the work, and to hope the author and reader to be closer to the performance and interpretation aspects of the work.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iv
譜目錄…………………………………………………………………………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2
第二章 拉威爾的生平概述……………………………………………………3
第三章《庫普蘭之墓》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探討
第一節 創作背景………………………………………………………6
第二節 樂曲分析………………………………………………………9
一、〈前奏曲〉………………………………………………………9
二、〈賦格〉…………………………………………………………14
三、〈佛拉納舞曲〉…………………………………………………19
四、〈黎高東舞曲〉…………………………………………………24
五、〈小步舞曲〉……………………………………………………29
六、〈觸技曲〉………………………………………………………34
第三節 演奏詮釋探討……………………………………………………41
第四節 管絃樂版本與鋼琴版本之對照與音色選擇……………………55
第四章 結 語………………………………………………………………………71
參考書目……………………………………………………………………………72
附錄一………………………………………………………………………………75

一、中文書目
大衛.勞倫斯(Davies Laurence)著;林勝儀 譯。拉威爾:管絃樂曲。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4。
大衛.勞倫斯(Davies Laurence)著;溫宏 譯。拉威爾:管絃樂。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7。
大衛.伯內特.詹姆斯(David Burnett James)著;楊敦惠 譯。偉大的作曲家群像—拉威爾。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5。
卡爾.許納貝爾(K. U. Schnabel)著;盧昭洋 譯。現代鋼琴踏板技巧。台北:
全音樂譜出版社,1980。
弗拉基米爾.傑科列維奇(Vladimir Jankélévitch)著;巨春艷 譯。拉威爾畫傳。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沈旋。拉威爾—傑出的管絃樂色彩大師。台北:世界文物,2001。
哈羅徳‧荀伯格(Harold C. Schonberg)著;陳琳琳 譯。國民樂派。台北:萬象
出版社,1993。
波利斯.貝爾曼(Boris Berman)著;廖皎含 譯。鋼琴彈奏法。台北:五南圖書
出版公司,2003。
胡金山。音樂大師39—拉威爾。台北: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94。
音樂之友社編;林勝儀譯。名曲解說珍藏版-拉威爾。台北:美樂出版社,2000。
皆川達夫著;吳憶帆譯。巴洛克音樂。台北:志文出版社,2001。
陳郁秀。拉威爾鋼琴作品之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2。
胡小萍著。巴赫鍵盤舞曲-歷史、形式、風格、演奏之探究。台北:小雅音樂
有限公司,2001。
傑克.那珊(Jacques Nathan)著;孔繁雲 譯。法國文學與作家。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
二、中文期刊
三善晃著;謝婉華譯。1972拉威爾—卓越的講故事者。全音音樂文摘月刊—
第1卷第7期:頁30-38。
哈羅徳‧荀伯格(Harold C. Schonberg)著;李鴛英 譯。1987拉威爾與六人組—
法國式嗜好與新穎的一夥人。全音音樂文摘月刊第11卷第8期:頁44-57。
栗金則雄著;李泠西 譯。1985法國歌曲與象徵派詩。全音音樂文摘月刊第9
卷第4期:頁105-109。
船山隆著;林立乘 譯。1985二十世紀的法國音樂。全音音樂文摘月刊第9卷
的4期:頁92-97。
蕭慶瑜著。2003拉威爾的鋼琴作品和聲語法之探討—以《庫普蘭之墓》為例。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4期:頁53-90。
三、論文
吳怡萱。“拉威爾鋼琴作品《庫普蘭之墓》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碩
士論文,台北市:2004。
羅祺惠。“拉威爾《庫普蘭之墓》之分析與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碩士論文,台北市:2001。
蕭是然。“拉威爾鋼琴作品《庫普蘭之墓》之研究”。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
台中市:2003。
四、外文書目
Burge, David. Twentieth–Century Piano Music. New York: Schirmer Publications, 1990.
Brendel, Alfred. Musical Thoughts and Afterthoughts. 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roux, 1991.
Gillespie, Johhn.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New York: Dover Press, 1972.
Hinson, Maurice. Guide to the Pianist´s Repertoi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3.
Myers, Rolle. Ravel: Life and works.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73.
Orenstein, Arbie. Ravel: Man and Musician.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91.
¬¬________. A Ravel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Sadie, Stanley.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2001.
Langham, Smith Richard and Potter, Caroline. French Music Since Berlioz.
Burlington: Ashgate Publications, 2006.
Taruskin, Richard. 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4 vol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5.
Timbrell, Charles. French Pianisim. London: Kahn & Averill, 1999.
五、樂譜
Ravel, Maurice. Le Tombeau de Couperin Suite pour Piano. Paris: Durand, 1918.
________. Le Tombeau de Couperin Suite pour orchestre.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200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