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6.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19: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刑志彬
論文名稱: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學校輔導工作之參與經驗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of the Psychologists Conducting Service in the School Guidance System
指導教授:許育光許育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0
中文關鍵詞:心理專業人員學校輔導工作學校心理服務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
外文關鍵詞:Psychological ProfessionalSchool GuidanceSchool Psychological ServiceCounseling PsychologistClinical Psychologis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0
  • 點閱點閱:40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7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的經驗,了解其與學生、家長、及系統人員工作等面向的經驗,並根據受訪者觀點提出困境的內涵,和因應困境的方式,最後,提出未來心理專業人員融入學校輔導工作的藍圖。研究採半結構訪談方式蒐集資料,受訪對象為十位實際服務學校場域滿兩年以上之臨床或諮商心理師,採用開放式編碼的內容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一)、與學生工作適合個別會談、團體諮商、衡鑑與評估及心理衛生推廣的直接服務;與家長工作的內涵包括個別會談與專業諮詢;與教師和系統其他人員工作的內涵有個別會談、專業諮詢與建議以及個案研討與討論會議;此外,也呈現心理專業人員與特教教師、輔導人員、認輔人員、學校社工人員、精神科醫師及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學生的合作經驗。(二)、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實務困境,主要可以分為行政經驗、系統工作以及專業角色發揮的困境。實務的因應模式,包括督導協助溝通、合作之前的教育,心理專業人員執行多元角色、瞭解系統內人員之困境、提供非指導性的心理支援服務協助及自我專業角色定位清楚。(三)、研究發現心理專業人員認為遊戲治療、專業諮詢、兒童評估與生態系統工作概念等方面可以增強自我之訓練;對於行政和政策面,也展望能進行對話並建立溝通平台。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對於心理專業人員訓練、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學校輔導體系、轉介系統、以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psychologists who participated the school guidance, and present their experience of psychological service for those students, parents and staffs. The interviewees’ perceptions of their difficulties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ience and the way they respond to the predicaments were analyzed. The future expectations about how the psychologists participate in the school guidance system was also investigat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as adopted to collect data. Ten clinical or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who licensed and serviced in the school more than two years were invited. Cont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open coding way and the meaningful results was presented. Those findings were:1).Individual counseling, group counseling,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were adopted as clients service directly, whereas counseling and consultation were as parents service. Counseling, case conference, and consultation were showed as cooperation way with the teachers or staffs in the school. Futhermore, the experience of conducted related works with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guidance teachers, guidance volunteers, school social workers, psychiatrists, and college students were also presented. 2).The difficulties of administration, working with system staffs, and playing a professional role were repoerted by the psychologists. Whereas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supervision counld be the reflection of administration cooperation opinion, provided education, had to play diverse roles to smoothly perform professional service, comprehend the each system staffs’ difficulty, and provided support service without leading role, positioned their own roles were adopted as the resolution ways. 3) Training of play therapy, consultation, children evaluation, and ecosystem working frames were found as their opinion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Dialogue conducting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uilding were reported as the expectations to the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ies of serviced in the school guidanc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psychologists, participation system, school guidance network, and for futher researches were proposed.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議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校輔導工作的脈絡、現況與困境 7
第二節 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之內涵與模式 17
第三節 台灣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之現況與困境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流程 34
第二節 前導性研究 37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研究程序 43
第六節 資料分析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學校輔導工作的參與經驗 49
第二節 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實務之困境與因應模式 87
第三節 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之反思、評價與展望 12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52
第五節 結論與建議 15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2
參考文獻 167
中文部分 167
英文部分 172
附錄一 台北市九十六年年度國民中小學駐區心理師專業 176
附錄二 臺北縣國民中小學心理專業人員到校諮商輔導實施計畫 177
附錄三 新竹市國中小學生諮商中心標準作業流程 178
附錄四 高雄市學生心理諮商中心學生轉介與輔導流程圖 179
附錄五 宜蘭縣「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180
附錄六 前導性研究之訪談大綱 181
附錄七 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學校輔導工作參與經驗之訪談大綱 184
附錄八 研究說明函 186
附錄九 訪談及錄音同意書 187
附錄十 謄錄逐字稿知後同意書 188
附錄十一 協同資料分析者知後同意書 189
附件十二 統整性編碼項目(修正前版本) 190
表目錄
表2-1 學校心理衛生模式簡表 23
表2-2 五區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學校輔導工作之要點 28
表2-3 專任輔導教師、學校社工師與學校心理專業人員的角色與工作執掌30
表3-1 研究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40
表4-1 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之動機 49
表4-2 個案服務之對象與工作內涵 .52
表4-3 心理專業人員與其他人員工作之經驗與內涵 71
表4-4 行政經驗之困境與因應模式 87
表4-5 系統工作之困境與因應模式 102
表4-6 專業角色發揮之困境與因應模式 117
表4-7 心理專業人員自身實務角色之反思與展望 129
表4-8 心理專業服務模式的評價與展望 133
表4-9 對於執行單位的評價與展望 144
表4-10 對於學校輔導體系之反思、評價與展望 146
表4-11 巡迴模式、借調模式與駐校模式相關比較 154
表4-12 心理專業人員參與服務項目之對照 155
圖目錄
圖2-1 「地方自治」的生態取向學校輔導工作模式 12
圖3-1 研究流程 36
圖4-1 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概念圖 79
圖4-2 心理專業人員參與學校輔導工作困境與因應概念圖 123
圖4-3 學校輔導工作多元專業人員合作概念圖 157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與實務指南。台北:遠流。(Smith, J. A., 2003)
方惠生、戴嘉南(2008)。彰化縣專業諮商人員介入國小校園輔導工作實驗方案評估研  究。諮商輔導學報,18,89-121。
王仁宏(2003)。從教訓輔三合一—談學校輔導體系的建立。學生輔導,85,96–105。
王淑玲(2003)。家長諮詢及家長抗拒諮詢的處理。諮商與輔導,216,11-14。
王麗斐(2002)。建構國小輔導工作的未來。輔導季刊,38,1-7。
王麗斐(2008)。諮商心理師的人力供需與未來發展。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未出版手稿。
王麗斐、杜淑芬、趙曉美(2008)。國小駐校心理諮商師有效諮商策略之探討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413-434。
刑志彬、洪偉瑜(2009)。學生輔導法與學校社工師的媒合與悸動─以一位大學教師的觀點與經驗。古允文(主持人),雙十年華、百年議題—困境下的台灣社會工作新能量。2009年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年會,台鐵大樓演藝廳。
刑志彬、許育光(2008)。臨床、諮商與學校心理—美國學校心理師培育內涵之借鏡與啟發。朱春林(主持人),諮商實務教學與專業發展。諮商實務教學、督導與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新竹教育大學。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Neuman W. L., 1997)
何進財(1999)。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實施策略與未來展望。訓輔研究,38(1),1-10。
吳月霞(2004)。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與學校介入。國教輔導,44(2),54-59。
吳武典(1987)。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台北:張老師文化。
吳武典(1990)。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吳武典(主編)(1980)。學校輔導工作。台北:張老師文化。
吳芝儀(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134,23-67。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Patton, M. Q., 1990).
吳英璋、徐堅璽(2003)。校園中輔導專業人員之角色功能—淺談國中輔導老師、心理師與社工師在教改潮流下之合作基礎。學生輔導,85,8-21。
吳英璋、鄭春美、蕭仁釗(2007)。台北教改之路--推動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心靈改革。台北巿政府教育局教師研習中心。
吳澤民(2004)。心理師法衝擊下的學校諮商輔導工作的因應—以國民中學為例。卓紋君(主持人),當前學校輔導工作的需求與機制-教育行政人員、學校行政人員與立法委員之對談。心理師法衝擊下的學校諮商輔導工作的因應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1991)。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高雄:復文。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2004)。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增訂版)。彰化:復文。
李美娟(2001)。國小學童對輔導需求之調查研究:以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與諮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慧賢(2003)。國中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教訓輔三合一與心理師法實施後的角色與定位。輔導通訊,85,52-63。
李麗日、李麗年、翁慧圓(譯)(2006)。學校社會工作—有效的服務技巧與干預方式。台北:五南。(Dupper, D. R., 2003)
周麗玉(1995)。國民教育中的弱勢。教改通訊,44(5),11-13頁。
林建平(2001)。兒童輔導與諮商。台北:五南。
林美珠(2000)。國小輔導工作實施需要、現況與困境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51-76。
林家興(2002)。中學輔導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工作內容的時間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3,23-40。
林家興(2003)。心理師駐校模式的探討。學生輔導,85,22-33。
林家興(2005)。心理師執業之路。台北:心理。
林家興、洪雅琴(2002)。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中輔導工作的概況與成效。教育心理學報,34(1),83–102。
林家興、許皓宜(2008)。心理師法的立法與影響。輔導季刊,3,24-33頁。
林勝義(2003)。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台北:學富。
林萬億(2003)。學校社會工作與學校輔導團隊的重整。學生輔導,85,64-73。
林萬億(2004)。我國學校輔導團對工作的建制。廖鳳池(主持人),當前學校輔導工作的需求與機制-學校輔導教師、心理師及社工師之對談。心理師法衝擊下的學校諮商輔導工作的因應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林萬億、黃韻如(2005)。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作。台北:五南。
邱慧芳(2009)。國民小學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邱獻輝(譯)(2002a)。學校諮詢—理論與實務。台北:學富。(Erchul, W. P., & Martens, B. K., 2002)
邱獻輝(2002b)。建立本土諮詢歷程模式之嘗試,學生輔導雙月刊,82,106-121。
邱獻輝(2003)。諮詢的基本概念探究,諮商與輔導,216,2-10。
邱獻輝、林家興(2006)。慢性運動性抽動症心理治療個案報告:結合遊戲治療與心理諮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4),309-329
施青珍(2003)。從學校輔導室的角度談學校社會工作師對學生輔導的影響。學生輔導,85,106-113。
洪莉竹(2005)。創造學校輔導人員的專業定位:專業學校諮商師的角色與功能。教育研究月刊,134,11-21。
孫尤利(1998)。應用遊戲治療於國小受輔兒童之實證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與諮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孫幸慈(2006)。遊戲治療小學實施困境與因應之道。台灣遊戲治療學會年會暨遊戲多元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高雄市學生心理諮商中心(2008)。97學年度工作手冊須知。高雄:高雄市學生心理諮商中心。
國民教育法(2009)。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心理師考試規則(2007)。
康慈恩(2009)。遊戲治療師進入校園實務運作經驗探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與諮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
張紉(2003)。學校社會工作在學校輔導體系中的角色與定位,學生輔導,85,74-81。
張振成(2002)。認輔教師的工作內涵。諮商與輔導,202,54-55。
張麗鳳(2004)。當前學校輔導工作的需求與機制。廖鳳池(主持人),當前學校輔導工作的需求與機制-學校輔導教師、心理師及社工師之對談。心理師法衝擊下的學校諮商輔導工作的因應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張麗鳳(2005)。我國中小學輔導工作的回顧與前瞻。吳芝儀(主持人),現代教育論壇。第一屆中小學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23–42。
教育部(2001)。教師輔導工作手冊。2008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fces.chc.edu.tw/~crt/paper.htm
教育部(2009a)。教育部98年度施政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b)。教育部98年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手冊。台北:教育部。
曹中瑋(2003)。心理師法對於國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的影響。輔導通訊,85,46-51。
許育光(2005)。學校心理師培育課程之「應然」與「實然」:台灣「教育心理諮商」與「輔導諮商」碩士課程現況分析與探究。王郁琮(主持人),轉型與發展—創造師範教育新風貌(輔諮組)。轉型與發展—創造師範教育新風貌學術研討會,彰化師範大學。
連廷嘉(1998)。諮詢理論初探。諮商與輔導,146,25-27。
連廷嘉(2005)。學校心理學的回顧與前瞻。教育研究月刊,134,54–6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玫伶(2001)。台灣學校社會工作之專業實踐及其影響因素。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南投縣。
陳秉華(1999)。邁向專業--台灣輔導界發展的回顧與前瞻,亞洲輔導學報,6,21-47。
陳秉華(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第一屆中小學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1–16。
陳香君(2003)。嫁入學校的社會工作人員—學校社會工作五年有感。學生輔導,85,88-95。
陳惠雯、王曉薇、韓昌宏、彭瑞連、張雅苓(2006)。從中小學輔導工作的挫敗看專業證照助人工作者駐校模式的救濟:走一條尋回專業的路。應用心理研究,30,155-179。
陳碧玲、王璇璣、蔡幸芳、張巍鐘、陳信昭(譯)(2009)。經驗取向遊戲治療。臺北:五南。(Norton C. C., & Norton B. E., 2002)
彭震宇(2007)。以輔導三級預防制度為架構的「花蓮縣高關懷個案管理」程式之簡介與應用。學生輔導季刊,103,106-124。
黃松溝(2005)。從生態觀點談離婚的適應。諮商與輔導,233,23-25。
黃振昌(2001)。學校三級預防策略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84,19-23。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碧枝(2007)。美國心理健康諮商的發展及對台灣準諮商師的啟發。諮商與輔導,264,39-43。
黃韻如(2003)。臺灣學校社會工作實務運作模式初探。學生輔導,85,台北:教育部訓委會。
楊長苓(2000)。質性研究工作方系列:訪談法(1)。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6,2-7。
楊雅惠(2004)。美國學校心理學家的訓練課程對我國學校輔導專業人員訓練的啟示:以Northeastern University為例。輔導文摘,90,99-107。
廖鳳池(2005)。學校輔導法立法與我國中小學校輔導工作的未來展望。王以仁(主持人),現代教育論壇。第一屆中小學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17–22。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8)。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臺北縣衛生局(2009)。臺北縣國民中小學心理專業人員到校諮商服務計畫之提升校園駐點心理專業職能訓練。臺北:臺北縣衛生局。
趙曉美、王麗斐(2004)。臺北市試辦諮商心理師國小校園駐區服務方案成效評估。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趙曉美、王麗斐(2005)。小學輔導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教育研究月刊,134,42-53。
趙曉美、王麗斐、楊國如(2006)。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國小校園服務方案之實施評估。教育心理學報,37,345–365。
劉佩榕(2003)。以生態觀點思考障礙兒父母之親職壓力。諮商與輔導,211,23-25。
劉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製與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焜輝(1997)。輔導原理與實務。台北:三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崇趁(2000)。經營一個具有輔導文化的學校—教訓輔三合一方案的時代任務。學生輔導通訊,70,4-11。
鄭進丁(2004)。由心理師法證照化談學校輔導工作的革新。卓紋君(主持人),當前學校輔導工作的需求與機制-教育行政人員、學校行政人員與立法委員之對談。心理師法衝擊下的學校諮商輔導工作的因應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鄭曉婷、楊景雯(2005)。學校輔導工作的現況與變革—專訪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陳金燕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34,2-10。
學生輔導法草案總說明(2007)。
謝璟婷(2007)。從生態系統觀點談青少年自殺成因與預防策略。諮商與輔導,260,7-13。
簡秀芬(2002)。駐校社工師與輔導教師在學校體系角色分工之探討—以臺北市模式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台中縣。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巨流。
羅佳(2006)。學校心理學。諮商與輔導,242,14。


英文部分
Arkansa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5).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Network. Arkansas, DC: Author.
Berger, U., Sowa, M., Bormann, B., Brix, C., & Strauss, B. (2008). Primary prevention of eating disorders: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programmes and how to bring them to broader dissemination.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16, 173-183.
Borders, D., & Drury, R. (1992). Comprehensive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 A review for policy 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 487-498.
Branden-Muller, L. R., & Elias, M. J. (1991). Catalyzing the primary prevention revolution in the schools: The role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2, 73-88.
Bronfenbrenner, U. (1977). Toward an experimental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513-531.
Bronfenbrenner, U. (1979). Contexts of child rear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844-850.
Burnham, J. J., & Jackson, M. C. (2001). School counselor roles: Discrepancies between actual practice and existing model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4, 41-49.
Ceci, S. J. (2006). Urie Bronfenbrenner(1917-2005).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 173-174.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in Schools. (2001). Mental health in schools: Guidelines, models, resources, & policy considerations. Los Angeles, DC: Author.
Claire, C., & Catherine C. (2000). Working as an assista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a personal 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in Practice, 15, 278-281.
Cobb, H. C., Reeve, R. E., Shealy, C. N., Norcross, J. C., Schare, M. L., Rodolfa, E. R., Hargrove, D. S., Hall, J. E., & Allen, M. (2004). Overlap among clinical, counseling, and school psychology: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fession and combined-integrated training.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0, 939-955.
Colorad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7). A guide to schoo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olorado, DC: Author.
Cummings, J. A., Harrison, P. L., Dawson, M. M., Short, R. J., Gorin, S., & Palomares, R. S. (2004). The 2002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school psychology: Implications for consultation,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servi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15, 239-256.
Diehl, D., & Frey, A. (2008). Evaluating a community-school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School Social Work Journal, 32, 1-20.
Dinkmeyer, D. Jr. (2006). School consultation using individu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2, 180-187.
Erin, M. M. (2006).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chool psychology program. DC: NASP.
Forrest, L., Miller, D. S., & Elman, N. S. (2008). Psychology trainees with competence problems: From individual to ecological conceptualization.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2, 183-192.
Foster, S., Rollefson, M., Doksum, T., Noonan, D., Robinson, G., & Teich, J. (2005). Schoo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2-2003(DHHS Publication No. 05-4068).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Ginsburg, G. S. (2009). The child anxiety prevention study: Intervention model and primary outcom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7(3), 580–587.
Heflinger, C. A., & Christens, B. (2006). Rural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 ecological and community psychology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4, 379-400.
Hojnoski, R. L. (2007). Promising directions in school-based systems level consultation: A commentary on "Has consultation achieved its primary prevention potential?," an article by Joseph E. Zin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7, 157-163.
Kazalunas, J. R. (2001). How the school teacher perceive the guidance counselor’s role. Education, 98, 292-296.
Keys, S., & Green, A. G. (2005). School counseling. In Capuzzi, D., & Gross, D.(Eds.), Introduction to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 (pp. 333-356).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Klingman, A. (1984). Health-related school guidanc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primary prevention.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 576-580.
Lane, K. L., Kalberg, J. B., Bruhn, A. L., Mahoney, M. E., & DriscoU, S. A. (2008). Primary prevention programs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Issues of treatment integrity systematic screening, and reinforcement.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60(4), 465-494.
Long, E. B. (1970). A model for elementary school behavioral science as an agent of primary preven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5, 571-574.
Meyers, J., Meyers, A. B., & Grogg, K. (2004). Prevention through consultation: A model to guid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school psycholog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5, 257-276.
Michelle, R., & Kimberly, H. (2000). 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 research review.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3(4), 223-241.
Moore, J. L. (2005). A call for great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y and school counseling profes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3, 504-508.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2003). Who are school psychologists? Maryland, DC: Author. Retrieved June 12,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asponline.org/about_sp/whatis.aspx.
Power, T. J. (2006).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006–2010.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5, 3–10.
Ray, D., Armstrong, S. A., Warren, E. S., & Balkin, R. S. (2005). Play therapy practic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8(4), 360-365.
Ray, D., Muro, J., & Schumann, B. (2004). Implementing play therapy in schools: Lessons Learn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13(1), 79-100.
Schmidt, J. J., & Ciechalski, J. C. (2001). School counseling standards: A summary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student services' standard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4, 328-333.
Schulte, T. J., Isley, E., Link, N., Shealy, C. N., & Winfrey, L. L. (2004). General practice, primary care, and health service psychology: concepts, competencies, and the combined-integrated mode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0, 1011-1025.
Sun, R. C. F., & Hui, E. K. P. (2007). Building social support for adolescents with suicidal ideation: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35, 299-316.
Tissington, L. D. (2008). A Bronfenbrenner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transition to teaching for alternative certifica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35, 106-11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方惠生、戴嘉南(2008)。彰化縣專業諮商人員介入國小校園輔導工作實驗方案評估研  究。諮商輔導學報,18,89-121。
2. 方惠生、戴嘉南(2008)。彰化縣專業諮商人員介入國小校園輔導工作實驗方案評估研  究。諮商輔導學報,18,89-121。
3. 王仁宏(2003)。從教訓輔三合一—談學校輔導體系的建立。學生輔導,85,96–105。
4. 王仁宏(2003)。從教訓輔三合一—談學校輔導體系的建立。學生輔導,85,96–105。
5. 王淑玲(2003)。家長諮詢及家長抗拒諮詢的處理。諮商與輔導,216,11-14。
6. 王淑玲(2003)。家長諮詢及家長抗拒諮詢的處理。諮商與輔導,216,11-14。
7. 王麗斐(2002)。建構國小輔導工作的未來。輔導季刊,38,1-7。
8. 王麗斐(2002)。建構國小輔導工作的未來。輔導季刊,38,1-7。
9. 王麗斐、杜淑芬、趙曉美(2008)。國小駐校心理諮商師有效諮商策略之探討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413-434。
10. 王麗斐、杜淑芬、趙曉美(2008)。國小駐校心理諮商師有效諮商策略之探討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413-434。
11. 吳月霞(2004)。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與學校介入。國教輔導,44(2),54-59。
12. 吳月霞(2004)。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與學校介入。國教輔導,44(2),54-59。
13. 吳芝儀(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134,23-67。
14. 吳芝儀(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134,23-67。
15. 吳英璋、徐堅璽(2003)。校園中輔導專業人員之角色功能—淺談國中輔導老師、心理師與社工師在教改潮流下之合作基礎。學生輔導,8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