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7 13: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似倩
研究生(外文):WU SZ CHIAN
論文名稱:種文學的人—隱地及其散文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Man Who Plants Literature---A Study on Yindi and His Essays
指導教授:黃雅莉黃雅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隱地爾雅散文人性探索出版事業
外文關鍵詞:YindiEryaessayexploration on humanityPublishing busi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5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看書、談書、寫書、編書、出書、賣書,佔據了隱地生命中的大半時間,筆耕不輟的他,至今已出版小說、散文、評論、隨筆、小品、遊記、詩歌等個人作品集多達三十餘本。他不僅是一個作家,也是一個出版者,更是文學喜好的讀者,他對文學的貢獻佔有一席之地;他對文學的存續保有永續的使命;他對作家的影響帶有提攜的風範。一個文學家能夠歷經數十年的筆耕,於文壇立於不敗之地,享受成為一位文學花園裡的園丁,打造出一片文學花園的歷程,期許自己成為「種文學的人」,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
本文以隱地的散文作為研究範圍,透過隱地的散文作品來貼近作者的生活,看出他的品味、思想、言行、人格,循著他生命的足跡,可以嗅出他的創作的靈感、創作路線,以及創作風格。在第參章討論隱地散文的三大類型:小說體散文、小品散文以及手記式散文,三種寫作的形式各具特色,展現「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於內容」的創作規律。
第肆章研究隱地散文的主題內涵,以見其自我的心靈空間、人性探索、對文化出版事業的使命感。其次,風格是每一位作家必須具備的條件,也只有透過風格,才能突顯出一位作家之創作成熟的最高境界。在第伍章分析隱地散文風格形成的主客觀因素,再將其創作風格歸納為誠懇真摯、從容淡遠、純任自然、理性簡約、智慧幽默等五類。
最後,總結其人其事在台灣文學史的地位,可見隱地五十年來對純文學的捍衛以及台灣文學史的保存,具有不可磨滅的功勞,他期許自己成為一位「種文學的人」,讓文學花園飄香滿社會,更成為創作界與出版界令人尊仰的人格典範。

Reading, discussing about, writing, editing, publishing, selling books has taken up a large part of Yindi’s life. Never stopped writing, Yindi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thirty personal portfolio including fictions, essays, commentaries, short proses, travel notes and poetry. He is not only a writer and a publisher. Above all, he is an enthusiastic reader.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world earns him an unshakable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society. He has an everlasting sense of mission to the survival and reservation of literature. He was never shy in providing guidance and help to junior writers. He is a literary man who dominates the literary society through decades of hard work. He is deemed as the gardener in the literature garden. His journey of cultivating the literature garden deserves our in-depth study.
The research scope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Yindi’s essays. Through his essays, the readers gain access to the author’s life. Following the footprint of his life track, we can experience his source of inspiration, his way of writing and his pick of style. In Chapter III, three major types of Yindi’s essays are discussed: Fictional essay, short essay and memorials essay. All the three types show evident features, revealing a rhythm of “content defines style” yet “styles counter effects on content.”
Chapter IV studies the subject matter of Yindi’s essays, which reflects his sense of mission to his spiritual world, exploration of humanity and to the publishing business. Second, every writer must have has distinct writing style. Only through his style can the ultimate maturity of an author’s work be presented. The paper hereby analyze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which form up Yindi’s style and classified his writing style into five categories: sincere, simple, natural, rational and humurous.
At last, the paper concludes his critical position in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Yindi’s effort in fighting for the pure literature and the reservat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for the past 50 years has left a indelible mark . He expects himself to be “The Man Who Plants Literature”. His contribution not only spread the fruits grown in the literature garden to the society, but also made him a respectable paragon in the literature and publishing world.

目次
目次 6
表次 9
第一章 緒論 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範圍 12
一、文獻探討 12
二、研究範圍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概要 22
第二章 隱地的生平與爾雅相生相攝的文學道路 24
第一節 隱地的生平 27
一、克難的成長時期 29
二、奠基的編輯時期 32
三、爾雅的黃金時期 34
四、創新的詩人時期 37
第二節 隱地與爾雅的依存與共榮 38
一、愛書成癡的狂人 38
二、把文學當宗教,把爾雅當廟宇 40
三、堅持爾雅的道路 40
第三章 隱地散文的類型與創作特色 44
第一節 小說體散文 47
一、小說體散文的定義 47
二、小說體散文的故事分析 49
三、小說體散文的創作特色 62
第二節 小品散文 66
一、小品散文的定義 66
二、小品文內容的審美情趣 68
三、小品散文的創作特色 72
第三節 手記式散文 76
一、手記式散文的定義 76
二、手記式散文的內省性視角 78
三、手記式散文的創作特色 83
第四章 隱地散文的主題內涵 95
第一節 人與自我—隱地的心靈空間 97
一、自我生命的探索 97
二、隱地的人生十感 105
三、咖啡哲學的焠鍊 114
第二節 人與人群—隱地的人性探索 117
一、人性的弱點 117
二、人性的矛盾 118
第三節 人與社會、文化—隱地的出版事業 127
一、堅持純文學的道路 128
二、對純文學前景的憂心 130
三、成為一個種文學的人 131
四、體貼作者的出版家 134
五、信仰文學教 136
第五章 隱地散文的風格 143
第一節 隱地散文風格形成的因素 144
一、客觀因素:時代與環境的影響 144
二、主觀因素:個人遭逢經歷的影響 146
第二節 隱地散文的風格 151
一、誠懇真摯 151
二、從容淡遠 156
三、純任自然 159
四、理性簡約 161
五、智慧幽默 162
第六章 結論 165
第一節 隱地散文的尋索 165
一、發現隱地的散文:文格與人格的相生相成 165
二、了解隱地文學版圖:許身文學事業的緣起 166
三、與隱地散文共舞:走入隱地的內心世界 166
四、高揚淡遠平和的創作個性:確立隱地散文獨特的風格 169
第二節 隱地散文價值與文學地位 170
一、隱地散文的價值 170
二、隱地散文的文學地位 174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176
【附錄】 177
【參考書目】 187


壹、專書
一、隱地作品書目:(以下依首次出版先後次序排列)
(一)散文
《傘上傘下》,台北:爾雅,1979年4月
《幻想的男子》,台北:爾雅,1996年8月
《一個里程》,台北:爾雅,1968年6月
《反芻集》,台北:大林書店,1970年12月
《快樂的讀書人》,台北:爾雅,1975年12月
《我的書名就叫做書》,台北:爾雅,1978年12月
《誰來幫助我》,台北:爾雅,1980年7月
《作家與書的故事》,台北:爾雅,1985年11月
《出版心事》,台北:爾雅,1994年6月
《歐遊隨筆》,台北:爾雅,1976年12月
《現代人生》,台北:爾雅,1976年10月
《心的掙扎》,台北:爾雅,1984年9月
《人啊人》,台北:爾雅,1987年3月
《眾生》,台北:爾雅,1989年5月
《愛喝咖啡的人》,台北:爾雅,1992年2月
《翻轉的年代》,台北:爾雅,1993年12月
《盪著鞦韆喝咖啡》,台北:爾雅,1998年7月
《我的宗教我的廟》,台北:爾雅,2001年7月
《自從有了書以後》,台北:爾雅,2003年7月
《人生十感》,台北:爾雅,2004年5月
《身體一艘船》,台北:爾雅,2005年2月
《漲潮日》,台北:爾雅,2000年10月
《漲潮日》繪本,台北:玉山社,2001年9月
《2002/隱地》,台北:爾雅,2003年6月
《隱地二OO擊》,台北:爾雅,2006年1月
《春天窗前的七十歲少年》,台北:爾雅,2008年1月
《我的眼睛》,台北:爾雅,2008年5月
(二)詩集
《法式裸睡》,台北:爾雅,1995年2月
《一天裡的戲碼》,台北:爾雅,1996年4月
《生命曠野》,台北:爾雅,2000年1月
《詩歌舖》,台北:爾雅,2002年2月
《七種隱藏》,台北:爾雅,2002年2月
(三)小說
《風中陀螺》,台北:爾雅,2008年5月
(四)合集
《隱地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2年12月
《兩岸》,台北:爾雅,1984年11月
《隱地極短篇》,台北:爾雅,1994年
《作家與書的故事》,台北:爾雅,1994年月

《草的天堂》,台北:爾雅,2005年10月
《敲門》,台北:爾雅,2006年3月
《人啊人》-人性三書合集,台北:爾雅,2007年7月

二、文學理論專著(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鼎鈞:《文學種籽》,台北:爾雅 2006 年
王鼎鈞:《心靈與宗教分享》,台北:爾雅 2001年11月四印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書泉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4月初版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 台北:允晨 1990 年
沈謙:《修辭學》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1995 年初版
沈謙:《文學概論》 台北:五南 2003 年初版三刷
李正西:《中國散文藝術論》,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年初版
李光連:《散文技巧》,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年1 版2 刷
李威熊主編:《遇見現代小品文》,臺北:麥田,2004年1月初版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 年1 版1 刷
涂公遂:《文學概論》,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初版
孫 犁:《孫犁文集》,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82年
孫學敏:《存在與超越—論隱地的詩歌世界》,臺北:爾雅 2009年
章亞昕:《時光中的舞者—隱地論》,臺北:爾雅 2003 年
張春榮:《一把文學的梯子》,臺北:爾雅出版社,1993 年初版
張春榮:《修辭散步》,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初版
張春榮:《一扇文學的新窗》,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 年3 印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 年初版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4 年初版二刷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3 年
黃雅莉:《現代散文鑑賞》,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9月。
楊牧主編:《中國近代散文選》,臺北:洪範, 1987 年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初版
歌 德:《文學風格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版。
廖玉蕙:《像我這樣的老師》,臺北:九歌,民國93年10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年4 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年第1 版第1 印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 年再版2 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年第2 版第4 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三民書局,2001 年初版1 刷
鄭明娳:《現代散文》,臺北:三民書局,2001 年初版1 刷
蔡儀主編:《文學概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6月
劉 雨:《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1994年3月
魏 飴:《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年再版
亞歷士.羅維拉(Alex Rovira)著,范湲譯:《這一生都是你的機會》,臺北:圓神,2008年11月52刷
朗達拜恩(Rhonda Byrne)編著,謝明憲譯:《秘密》,臺北:方智,2007年7月初版

貳、期刊論文(以下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戴度山〈讀書樂--看隱地著《快樂的讀書人》〉,《書評書目》,第35卷, 1976年3月。
洪有義〈周哈里窗戶──一種了解人際關係的方式〉,《測驗與輔導》第七卷,第四期,1978年。
尤時〈《誰來幫助我》(隱地著)讀後感〉,《文壇》,第244卷,1980年10月,頁81-83。
隱地〈《誰來幫助我? 》後記〉,《書評書目》,第87卷,1980年7月。
郭明福〈熱腸冷眼看人生--評介《誰來幫助我》〉,《書評書目》,第95卷,第期,1981年3月。
喻麗清 〈《歐遊隨筆》印象〉,《書評書目》,第86卷,1980年6月。
隱地〈出版事業在臺灣〉,《書評書目》,第99卷,1981年8月。
陳幸蕙〈獨有書癖不可醫:側寫「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新書月刊》,第12卷,1984年9月。
許 燕:〈寫書、編書、出版書—隱地生活在書的世界裡〉,《文藝月刊》,第一九五期,1985年9月
鄭寶娟採訪〈小就是美﹣﹣隱地, 一位不靠生意眼成功的出版家〉,《自由青年》,第681期,1986年5月。
張默〈「我的書名就叫書」﹣﹣側寫隱地〉,《文訊》,第15卷,第54期,1990年4月。
何麗華記錄〈掙扎的心與眾生的掙扎--談隱地的人性三書《心的掙扎》《人啊人》《眾生》〉,《文藝月刊》,第252卷,1990年6月。
陳義芝〈大膽行獵﹣﹣略析《隱地極短篇》〉,《文訊》,第38卷,第77期,1992年3月。
隱地〈冷冷的資料庫、熱熱的文學心〉,《文訊》,第44卷,第83期,1992年9月。
徐學〈咖啡心情--讀《隱地極短篇》〉,《明道文藝》,第202卷,第期,1993年1月。
歐宗智〈我看[隱地、張默合編] 《當代臺灣作家編目》〉,《文訊》,第64卷,第103期,1994年5月。
歐宗智〈向隱地致敬--我看[隱地、張默合編]<當代臺灣作家編目>〉,《書評》,第10卷,1994年6月。
金仲達〈我讀隱地《翻轉的年代》〉,《明道文藝》,第224卷,1994年11月。
林家成〈隱居於文學花園的忠實園丁—隱士.詩人.出版人--隱地〉,《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第25卷,2001年1月。
張春榮〈天外黑風吹海立--隱地《漲潮日》〉,《明道文藝》,第298期,2001年1月。
張瑞芬〈追憶往事如煙--周芬伶<戀物人語>、張讓<剎那之眼>、隱地<漲潮日>三書評介〉,《明道文藝》,第298卷,2001年1月。
萬麗慧〈等待文學的漲潮日--訪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25卷,2001年1月。
詹悟〈從小餓大的成功者--讀隱地的《漲潮日》〉,《書評》,第53期,2001年8月。
隱地〈終身的文藝園丁--隱地的文學記憶〉,《中央日報》,台北:中央日報,2001年11月1日。
林薇瑄、吳麗娟著〈把文學當宗教,把爾雅當廟--永懷夢想的出版人:隱地〉,《出版學刊》,第5卷,第期,2002年6月。
張春榮〈大自然的風吹著麥浪稻花--《2002/隱地Volume Two》〉,《文訊》,第212卷,2003年6月。
隱地〈文學、出版、夢〉,《聯合文學》,第225期,2003年7月。
詹悟〈隱地的2002年是要說些什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58期,2003年10月。
吳當〈文學心,故人情--讀隱地《自從有了書以後》〉,《明道文藝》,第346期,2005年1月。
宋雅姿〈隱地與他的文學宗教〉,《文訊》,第236期,2005年4月。
歐宗智〈小品天地寬--讀《隱地二百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88期,2006年4月。
歐宗智〈隱地散文的修辭特色--談《草的天堂》〉,《中國語文》第587期,民2006年5月。
季季談;隱地談 陳家慧記錄整理〈[文學對談]我們的六○年代--兼及年度文選與編輯生涯(季季vs.隱地)〉,《明道文藝》,第362期,2006年5月。
黃雅莉 〈論文學的風格形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十三期,2006年12月,頁50-51。
叁、網路資料(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大衛:奇摩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004438
孫梓評:〈時光的曬穀場上--專訪陳幸蕙女士〉,《文訊》,http://www.38d.net/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002/隱地》,台北:爾雅,2003年6月
2.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臺北:爾雅出版社,2001 年初版
3.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三民書局,2001 年初版1 刷
4. 戴度山〈讀書樂--看隱地著《快樂的讀書人》〉,《書評書目》,第35卷, 1976年3月。
5. 尤時〈《誰來幫助我》(隱地著)讀後感〉,《文壇》,第244卷,1980年10月,頁81-83。
6. 隱地〈《誰來幫助我? 》後記〉,《書評書目》,第87卷,1980年7月。
7. 隱地〈出版事業在臺灣〉,《書評書目》,第99卷,1981年8月。
8. 陳幸蕙〈獨有書癖不可醫:側寫「爾雅出版社」發行人隱地〉,《新書月刊》,第12卷,1984年9月。
9. 張默〈「我的書名就叫書」﹣﹣側寫隱地〉,《文訊》,第15卷,第54期,1990年4月。
10. 隱地〈冷冷的資料庫、熱熱的文學心〉,《文訊》,第44卷,第83期,1992年9月。
11. 徐學〈咖啡心情--讀《隱地極短篇》〉,《明道文藝》,第202卷,第期,1993年1月。
12. 歐宗智〈我看[隱地、張默合編] 《當代臺灣作家編目》〉,《文訊》,第64卷,第103期,1994年5月。
13. 歐宗智〈向隱地致敬--我看[隱地、張默合編]<當代臺灣作家編目>〉,《書評》,第10卷,1994年6月。
14. 金仲達〈我讀隱地《翻轉的年代》〉,《明道文藝》,第224卷,1994年11月。
15. 林家成〈隱居於文學花園的忠實園丁—隱士.詩人.出版人--隱地〉,《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第25卷,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