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0.149.21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7 20: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駿武
研究生(外文):Jun-wu Kuo
論文名稱:森林小學教師的形塑與實踐
論文名稱(外文):The practice and 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of the 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指導教授:蘇峰山蘇峰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eng-sang 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0
中文關鍵詞:教學實踐習性森林小學教育改革國家統治
外文關鍵詞:national dominationteaching-practicinghabitus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1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森林小學作為一個台灣非國家控制的新學校型態開創者,台灣第一所以人本教育為宗旨、以批判體制為精神的非體制學校,學校的成立本身就隱含著一種對抗型態的意涵,在個體的層次上,教師基於不同的個人生命歷程,又檢視著自我對教師角色與教育本質的體認,呈顯著不斷游移、變動的位置與狀態。
 
  雖然傳遞著「學校作為國家所控制的一種意識型態,將學生社會化於主流社會,社會因此透過教育而再製。」但在森林小學的教師,沒有國家機器所掌握的師範體系培訓特定的心態、知識與技術下,森林小學教師培訓教育的課程安排與實施方式上出現許多變化,準老師因而擁有完全不同的「習性」,不僅表現出來的外在教師形象不同以往,其教學實踐的概念與作法也較為開放與創新。
 
  隨著社會價值的改變,森林小學教師會依據不同的情境脈絡採取不同的詮釋、策略與行動,累積資本對已有的教師規範做修正與改變。教師必須不斷以本身認知過程中所建立的「習性」,與外在有形、無形的規範進行對話,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持續建構自身對「森林小學教師」意涵的認知與解釋,並且以之作為自我行動的檢覈標準。教師本身對「森林小學教師」概念的認知、解釋與相應的行動,並無固定不變的面貌,其所呈現於外在的現象與作為,是教師自身「習性」與外在環境或外部力量衝突、對話後的結果。換言之,是行動主體在客觀的「歷史脈絡」與「社會結構」交錯影響下不斷形塑與實踐的一個動態過程。
  As a pioneer of the non-government sponsored, humanistic ideology-centered school in Taiwan, 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is itself a manifes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teachers in the school, they need to hold a critical and dynamic attitude tow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 their professional role and the reflection of education.
 
  Although sociologists has long argued that school is an apparatus of state’s control,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in 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where the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is developed without the state control, the teachers have developed their alternative ‘habitus’ that enables them to develop critical yet innovative views towards educational practic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teachers in 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have the ability to develop interpretations, strategies, and actions with the changing values in the society. They have built their own conception of being ‘teachers in 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through their inner conversation with norms and daily practice. There is no fixed habitus possessed by the teachers in Forest elementary school, rather, teachers’ habitus is fluid and it keeps being refined through their own reflection on the their existing habi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contexts.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文獻探討3
壹、學校教育3
貳、師範教育4
參、規訓與權力5
肆、Pierre Bourdieu的「實踐邏輯」6
伍、台灣學校教育的歷史脈絡8
陸、台灣的教育改革9
柒、森林小學10
第三節研究方法14
壹、研究目的與架構14
貳、研究設計14
參、研究限制17
 
第二章森林小學教師之形塑18
第一節學校設立與師資養成階段18
第二節打破師資一元化培育19
 
第三章習性的再製與鬆動21
 
第四章教師習性之修正—實踐階段25
第一節空間的再生25
第二節權力的再生26
第三節規則的再生27
第四節身體的再生27
第五節教師角色的再生28
壹、對教師角色認知的差異 29
貳、教學與實際作法上的差異30
參、教學與行政的互動與修正30
肆、Habitus的形塑、修正與改變 —以C師為例31
 
第五章結論與展望3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35
英文部分38
表 一39
表 二40
附錄一41
附錄二46
附錄三48
附錄四49
附錄五50
中文部分
 
(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1958),《師範學生訓練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1962),《師範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正中書局
 
(1963),《師範學校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林本炫主編,頁69-122,台北:業強。
 
(2001),《台灣師範教育史》。台北:南天。
 
(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於《意識、權力與教育》,蘇峰山主編,頁77-11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2002)(1997)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1992)(1977)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
 
(1993),《森林小學綠皮書》。台北:書泉。
 
(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
 
Illich, Ivan(1973),《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吳康寧譯。台北:桂冠。
 
Dreyfus/ Rabinow(1992)(1982) ,《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錢俊譯。台北:桂冠。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85),《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1987),《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師範教育篇上〉。台中:省立台中圖書館。
 
黃政傑(1987),《課程評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我國師範教育入學制度與學生待遇〉,於《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教育部編。台北:中正。
 
黃炳煌(1989),《教育與現代化》。台北:文景書局。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於《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二輯》,頁235-254。
 
厲以賢編(1992),《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台北:五南。
 
石計生等(1992),《比較教育學》。台北:五南。
 
吳密察、江文瑜(1994),《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北:桂冠。
 
朱敬一(1994),〈台灣教育的八大管制〉,民間教育會議論文。
 
朱敬一等(1995),《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一。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a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b),《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二期諮議報告書》。
 
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C. W. Mills 著。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台北市:巨流。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9-53。嘉義:南華教社所。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市:巨流
 
張清溪等(1995),〈教育應以經濟發展為目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
 
林文瑛、王震武(1995),〈台灣教育的管制、規範或扭曲:「鬆綁原則」整合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七。
 
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5),〈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探討〉。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六。
 
詹志禹、鄭同僚(1995),〈師範體系的開放與師範課程的設計〉,於《台灣的教育改革》,頁390-430。台北:前衛出版社。
 
薛曉華(1995),《八0年代中期後台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曉霞(1997),《文化與教育---有關教育學程的一些省思〉,於《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53-76。台北:師大書苑。
 
李園會(1996),《日據時期之臺中師範學校》。台北:五南。
 
馮朝霖和薛化元(1997),《教師專業與教師自主權之社會學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楊大春(1999),《傅柯》。台北:生智。
 
林茂生(2000),《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歷史之分析與探討》。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紀金山(2002) ,《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社會學分析---朝向組織統理的制度轉型》。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蘇峰山(2002),《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於《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117-14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蘇峰山(2003),《教育市場化論述分析: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於《市場、國家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分析》,頁1-2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鍾淑薇(2003),《教師慣習(habitus)的形塑與實踐》。台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明修(2009),《從人本主義到新自由主義:台灣教育改革運動的政策回應》。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運動的年代」研討會
 
英文部分
 
L. Althusser
(1972),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B.R.Cosin (ed.)
Education:Structure and Society. Harmondswoth: Penguin books.pp242-180.
 
Michael Apple
(1982),Education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Teachers and Text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ierre Bourdieu
(1973b),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Brown(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London: Tavistock; in French 1971.
(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in French 1970.
(1986a),"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Pp.241-58
(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Lincoln,
 
Y.S & E.G Guba
(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 CA: Sage.
 
Paul Willis
(1977),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ichel Foucault
(1980),Power/Knowledge. Random House New York.
 
Basil Bernstein
(1977),Social Class, 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 In Karbel & Halsey (eds.) PowerandIdeology in Education .pp473-486.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