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1958),《師範學生訓練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1962),《師範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正中書局
(1963),《師範學校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林本炫主編,頁69-122,台北:業強。
(2001),《台灣師範教育史》。台北:南天。
(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於《意識、權力與教育》,蘇峰山主編,頁77-11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2002)(1997)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1992)(1977)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
(1993),《森林小學綠皮書》。台北:書泉。
(1993),《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
Illich, Ivan(1973),《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吳康寧譯。台北:桂冠。
Dreyfus/ Rabinow(1992)(1982) ,《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錢俊譯。台北:桂冠。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85),《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1987),《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師範教育篇上〉。台中:省立台中圖書館。
黃政傑(1987),《課程評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我國師範教育入學制度與學生待遇〉,於《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教育部編。台北:中正。
黃炳煌(1989),《教育與現代化》。台北:文景書局。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於《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二輯》,頁235-254。 厲以賢編(1992),《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台北:五南。
石計生等(1992),《比較教育學》。台北:五南。
吳密察、江文瑜(1994),《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北:桂冠。
朱敬一(1994),〈台灣教育的八大管制〉,民間教育會議論文。
朱敬一等(1995),《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一。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a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b),《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二期諮議報告書》。
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C. W. Mills 著。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台北市:巨流。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9-53。嘉義:南華教社所。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市:巨流
張清溪等(1995),〈教育應以經濟發展為目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
林文瑛、王震武(1995),〈台灣教育的管制、規範或扭曲:「鬆綁原則」整合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七。
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5),〈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探討〉。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六。 詹志禹、鄭同僚(1995),〈師範體系的開放與師範課程的設計〉,於《台灣的教育改革》,頁390-430。台北:前衛出版社。
薛曉華(1995),《八0年代中期後台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曉霞(1997),《文化與教育---有關教育學程的一些省思〉,於《師資培育制度的新課題》,頁53-76。台北:師大書苑。
李園會(1996),《日據時期之臺中師範學校》。台北:五南。
馮朝霖和薛化元(1997),《教師專業與教師自主權之社會學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楊大春(1999),《傅柯》。台北:生智。
林茂生(2000),《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歷史之分析與探討》。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紀金山(2002) ,《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的社會學分析---朝向組織統理的制度轉型》。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蘇峰山(2002),《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於《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117-14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蘇峰山(2003),《教育市場化論述分析: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於《市場、國家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分析》,頁1-2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鍾淑薇(2003),《教師慣習(habitus)的形塑與實踐》。台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明修(2009),《從人本主義到新自由主義:台灣教育改革運動的政策回應》。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運動的年代」研討會
英文部分
L. Althusser
(1972),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B.R.Cosin (ed.)
Education:Structure and Society. Harmondswoth: Penguin books.pp242-180.
Michael Apple
(1982),Education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Teachers and Text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ierre Bourdieu
(1973b),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Brown(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London: Tavistock; in French 1971.
(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in French 1970.
(1986a),"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Pp.241-58
(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Lincoln,
Y.S & E.G Guba
(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 CA: Sage.
Paul Willis
(1977),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ichel Foucault
(1980),Power/Knowledge. Random House New York.
Basil Bernstein
(1977),Social Class, 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 In Karbel & Halsey (eds.) PowerandIdeology in Education .pp473-486.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