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玉琳(2008). 遊客對休閒漁場之遊憩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澎湖元貝休閒漁場為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9。王南儒(2006). 基隆崁仔頂魚市場批發機能及未來調整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4-15。王瑞明(2009). 生態旅遊遊客重要-表現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四草筏生態旅遊為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6-27。江榮吉(1992). 休閒漁業經營管理。中國水產月刊,475:47-52。江榮吉、藍若菁(1993). 台灣省消費地魚市場改組公司經營後所衍生問題之研究,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朱珮瑩(2003). 遊客從事鄉野觀光之動機、期望與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35-42。李來圓(1997). 福隆漁村居民對海域遊憩開發的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2-22。吳明隆(2006). 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7). 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明隆(2008). 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林美金(2002).彰化縣休閒漁業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40-145。
林政萩(2004). 內灣鐵道旅遊特色吸引力、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22。邵廣昭(1989). 北部海域設置人工魚礁之規畫研究。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專刊,13:117。
姜士明(2009). 台灣東北部及西南部沿岸定置漁場漁獲組成與變動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0。胡正欣(1998). 台灣地區觀光魚市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55。紀雅音(2008). 台灣地區觀光魚市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碧砂、梧棲及蚵仔寮觀光魚市為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8-105。陳崇孝(2007). 遊客對基隆市碧砂漁港旅遊品質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3-22。陳墀吉(2004). 遊客對埔里重建區災後旅遊服務與設施滿意度之探討。南瀛觀光休憩產業發展暨永續經營研討會,南華大學,129-146。
陳清春(1996). 台灣地區魚貨直銷中心設置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1-122。
莊慶達(2000). 台灣休閒漁業之發展與策略。中國水產月刊,571:43-56。莊慶達、歐慶賢、吳宗瓊(1999). 台北縣發展觀光休閒漁業之研究。
台北縣政府委託研究計畫,1-35。
許文富、陳清春(1996). 我國休閒漁業發展規畫之研究-觀光魚市與漁村民宿發展規畫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經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所。
賀天俊(2001). 深澳漁港之娛樂漁業經營與遊憩效益分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76-80。黃宗成、吳忠宏、高崇倫(2000). 休閒農場遊客遊憩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4):1-25。黃錦棟(2009). 定置網漁業發展複合式海洋觀光休閒產業之研究-以澎湖元貝漁場為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100。張文玲(2004). 台北漁產運銷公司民族魚市場營運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0-15。廖冠傑(1999). 休閒漁業供需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博士論文,34-49。鄭火元、歐錫祺(1993). 積極推展高附加價值之定置網漁業。中國水產月刋,491:15-26。鄭火元、張水源、連壯林(2002). 定置網漁業專論。國立高雄海洋技術學院漁業科講義,1-179。鄭火元(2007). 優質的定置網漁業。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定置漁業技術研究發展中心,2-12。
劉安唐(2008) . 高雄市旗津區西海岸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3-135。蔡燈財(2007). 休閒漁業與遊憩體之研究以澎湖海上平台為例。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6-8。歐錫祺、劉春成、劉仁銘、王啟銘、陳瑞榮(1990). 台灣西北部南寮區人工魚礁之分布實態。中國水產月刊,445:17-26。鍾宜玲(2006). 台灣東北部新生定置漁場之漁獲組成與變動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59。
二、英文文獻
Cardozo, N. R. (1965). An experiment study of consumer effort, expectations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 (3): 244-249.
Gonzalez, M. E. A. (2007). Assessing tourist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rough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0: 153-160.
Hempel, D. J. (1977). Consum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homebuying proces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H. K. Kieth (ed.), Cambridge, Mass: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7-8.
Kaiser, H. F. (1974). Little Jiffy, Mark IV.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4, 111-117.
Learned, E. P. and Andrews, K. R. (1965). Business policy: text and cases. Irwin, Homewood, IL.
Martilla, J. A. and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1: 77-79.
Oliver, R. L.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review, critique and future direction,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in marketing. Charles W. Lamb, Jr. and Patrick M. Dunne (eds.),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hicago, 206.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ing setting.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8.
Parker, S. R. (1971). 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Solomon, M. R. (2002). Consumer behavior. Singapore: Prentice-Hall.
Schreyer, R. S. and Roggenbuck, J. W. (1978).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ation on crowding pereception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ies. Leisure Sciences, 1(4): 373-394.
Thorstein, Veblen. (1899). The theory of leisure clas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19 (53),46.
Weihrich, H. (1982).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15(2): 1-19.
三、網站部分
Googl地圖資料網站 http://maps.google.com.tw/